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怪味巧克力     
我是个贪吃的女孩,在五岁的时候,特别贪吃。而我的“同房好友”是我的宠物狗“巧克力”,因为我爱吃巧克力,所以给狗也取名为“巧克力”。  相似文献   

2.
骑车     
我生性活泼,爱运动,尤其爱骑车。我今年虽然只有七岁,但已经“淘汰”两辆车子了。第一辆车子是我三岁时,爷爷给我买的,后边有三个轮子,这样骑着不会摔跤。我就是在它身上学会了骑车,去年它已经“退役”。爸爸接着给我买了一个儿童车。  相似文献   

3.
我惹了祸     
我是这幢楼里的“恶作剧大王”。五岁给邻居的小女孩剪过辫,七岁在新搬来的“小冬”脸上画过两只老鼠。当然,这些恶作剧也使我屁股经常开“花”,但都没有使我摘下“恶作剧的大王”的“王冠”。但迫使我走下“宝座”的人,却是我自己。你瞧,我又闯祸了。今天,我带着几名“部下”“扫荡”到车棚,看见停着一辆崭新的“三洋”童车。“好漂亮呀,给它放气。”“最好是扎破车胎。”“部下”们纷纷发言,我也赞同他们的主意。于是我们拿出“随身佩带”的铁钉一扎,那车胎只“嘶——”地“叫”了一声就瘪了。回到家,我问爸爸:“什么时候给我买自行车呀?…  相似文献   

4.
家庭革命     
长江 《社区》2003,(21)
一位独生子女的父亲,在儿子长到20岁的时候,非要逼迫儿子签一份协议。这份协议条款不过76个字,概括它的精神就是“四不管”。这“四不管”规定了“协议”一旦生效,父母从此可以在四个方面不管儿子;儿子也可以不管父母。这位近乎发疯的父亲到底怎么了?那份不可思议的协议到底搅起了怎样的波澜?它给读者、尤其是今天的家长们带来的是怎样的一种思索?  相似文献   

5.
兰州方言给予句中的“给”——兼谈句子给予义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零兰州方言里的给予句式只有一种,即:N_1+给+N_2+V+给+N_3。如“我给他送给一本书”。这种句式中至少得有两个“给”字出现,有时还可以三个“给”字同时出现:“我给_1 他给_2 给_3 一本书”。我们把这三个“给”字依次记作“给_1”“给_2”“给_3”。普通话里的给予句式可分为下列四种: S_1 N_1+V+给+N_2+N_3 (我送给他一本书) S_2 N_1+V+N_3+给+N_2 (我送一本书给他) S_3 N_1+给+N_2+V+N_3 (我给他写一封信) S_4 N_1+V+N_2+N_3 (我送他一本书,我给他一本书) 以上四种句式都只出现一个“给”字,或者不出现。为了便于和普通话比较,我们先假定普通话里也有给_1 给_2 给_3:给_1出现在S_3里,给_2出现在S_4里,给_3出现在S_1和S_2里。显然,这三个“给”一般是出现在不同句式中的,往往不同时出现在一种句式中。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对健康有个新观念,这个新观念是什么呢?就是“健康快乐100岁”。100岁是谁给的没有谁给的,这是大自然给的,我们的生命生来就是按100岁设计的。尽管如此,你还必须关爱自己,不要自己伤害自己,如果你自己伤害了自己,如抽烟、酗酒、大吃大喝,大惊大恐等,使你的生物钟走快了或干脆坏  相似文献   

7.
海城市六年级小学生洪生问:我是个胖女孩,刚刚11岁,体重却有50多公斤。同学们给我起了许多外号,什么“洪大猪”哇,“红烧猪”哇,可难听啦!我追打那些喊我外号的人,可是他们喊得更凶了。我该怎么办呢?希望你们给我出个好主意。  相似文献   

8.
我的姥爷     
姥爷已经年过七旬了,眼睛很有神,他面色红润,身体健壮,和年轻人比赛爬楼梯,毫不逊色。院里是叔叔阿姨都说他象“老顽童”。姥爷经常给我们讲他过去的事情。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十来岁就给地主放牛、放羊。后来他偷偷跑了出去,参加了革命,来到了延安。那年他才十二岁。姥爷打过好多次仗, 非常勇敢,至今身上还有子 弹留下的伤痕。 姥爷是个非常幽默的人。 我小时候不爱吃饭,姥爷就给 我起了个外号叫“老大难”。一 到了吃饭的时间,姥爷就先吃 上两口,装出一副饭很香的样 子来。还对我说:“‘老大难’这 饭我能吃好几碗,你行吗?咱 俩比赛…  相似文献   

9.
钱国宏 《社区》2011,(30):41-41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西风一起,80岁的母亲就早早地给在外地工作的我们6个子女们打电话,相约回农村老家,去吃“秋梨宴”。金秋吃梨宴是我家持续多年的“秋季养生保留节目”。  相似文献   

10.
轻松一刻     
《社区》2009,(31):59-59
家里的电话 放学后,有个5岁的小女孩因为母亲没有来接她哭个不停。“别哭,乖乖。”老师说,“我们现在就打电话给你妈妈,你们家有电话吗?”女孩呜咽着说:“有,可是放在家里没有带来。”  相似文献   

11.
藏族:姑娘十七要“上头” 居住在甘肃拉卜楞的藏族人民在正月初二这一天要给到了十七岁的姑娘“上头”。这时,爸爸妈妈给女儿准备  相似文献   

12.
今年38岁的陈建平从事是技术开发工作,他真正进行黄金投资是两个月前,一个做黄金投资的业务员朋友,给陈建平打来电话,问他对黄金投资有没兴趣。温州人有个习惯,看不见的不喜欢,摸不着的不喜欢。对于黄金投资陈建平还是蛮有兴趣的。后来这个朋友就给了陈建平一个模拟账号让他玩玩,没想到这一“玩”让陈建平一个礼拜就赢了20万。这下给了陈建平信心,他决定正式进行黄金投资。  相似文献   

13.
热门词“给力”的构词要素“给”、“力”是汉语的基本词汇.“给”和“力”组合成词后,“给力”的语义引申和功能兼容是其得以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给力”经历了“动词一形容词一感叹词一话语标记”这一发展过程,“给力”的语义链表明:“给力”的语义发展既是一个语法化过程,也是一个主观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十七岁,一段在单车上刻下的日子。四维是这样说的。他用“单薄”、“明亮”、“伤感”、“无穷尽”来形容自己的十七岁,很特别的四个词。突兀,孤立,刺痛每一双、每一颗正在经历或曾经经历过十七岁的人的眼睛和心。简单并残酷。第一次接触到四维的文字是在初三,那个  相似文献   

15.
2006年2月4日,作为中国一级演员刘立明老师的大弟子、著名笑星潘长江,特意带领5个师弟、两个徒弟,从全国各地赶来为“老爹”过66岁大寿。“老爹生日快乐、师傅生日快乐、师爷生日快乐……”寿宴一开始,潘长江和师弟、徒弟们就跪下给恩师磕头。潘长江说:“我拜师24年了,24年前拜师的那一跪就注定了我们师徒一生的缘分,师傅开心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自从克隆羊“多莉”成功问世之后,关于基因的研究日渐升温,越来越多的人们议论这个话题,封此领域投向关注的目光。 基因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是克服痛症,战胜癌魔的肆虐?是令我们长生不老,永无大限之期?还是……“假如心怀叵测者克隆个希特勒来怎磨瓣?”“我活到到 1000岁.四世同堂,十世同堂,地球能养活这么多人吗?”“通过基因选择胎儿?”“通过基因杀伤对方,保存自我?”……一时间,世人忧思纷纷。 诚然.基因研究能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希望,特别在生命科学方面,但也给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带来前所未有的行动。说它是一柄双刃剑,一点也不为过,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应冷静,客观,审慎地向前推进。 这一组文章就是以多个角度来探讨基因话题,希望能帮助你对基因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小说《日内瓦的费希尔“博士”》讲述了百万富翁费希尔“博士”经常举办豪华的、别出新裁的宴会,赴宴者全是城里的阔佬名人。每次宴会,他都先把来宾恣意戏弄、羞辱一通,然后赠给每人一份厚礼。 小说在第一章第一句就呈现给读者一个矛盾:“我”爱费希尔“博士”的女儿胜过爱世上任何一个女人,而恨费希尔“博士”超过世上任何一个人。“我”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与费希尔“博土”相差甚远,简直是两个极端,可“我”并非因愤世嫉俗感叹世上贫富不均而生恨,乃是因为费希尔“博士”的骄傲,对世人的蔑视和他的残忍。 通篇贯穿小说的主线是费希尔“博士”以上三个特征,它以“我”与费希尔”博士”三次会面前后的情节以及安娜—路易丝,费希尔“博士”唯一的女儿,费希尔“博士”周围的“癞蛤蟆”对费希尔“博士”截然不同的评价向读者一步步地揭开了费希尔“博士”的真面目。“我”与安娜—路易丝相爱而结婚这一线索为“我”与费希尔“博士”的第一次会面怍了铺垫。安娜—路易丝是个年轻、漂亮、聪颖的姑娘,还不到21岁,而“我”是一个断了一只手的50多岁的鳏夫,安娜—路易丝和“我”这一违反常理的爱情使读者看到了费希尔“博士”是怎样的一个父亲,也许她在寻找一个比费希尔“博土”有感情的父亲……当“我  相似文献   

18.
除夕夜吃团圆饭,大年初一去拜年,长辈给小辈压岁钱。压岁钱是什么?是用来压“岁(祟)”的钱。“祟”是一种鬼怪,为了镇住“祟”,古代的人们就采取了这么一种方法。为什么不用别的器物来压“祟”而要用“钱”呢宁可见在古代人们心中,钱是有一种神秘力量的——可以降魔镇妖。其实不仅仅是这些,错钱来护佑的事,在生活中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9.
家住法国阿尔斯市年已120岁的珍妮·卡门女士,在过去许多年中,每逢自己生日之际,她都要给邻居安德烈·弗朗科斯·拉夫雷发去一封充满诙谐语气的“道歉信”,大意是“很抱歉,我依然健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31年前,当年47岁的拉夫雷先生与那时90高龄的珍妮签有一份合同:作为甲方拉夫雷每月支付给乙方珍妮相当于500美金的钱款,珍妮去世后,她所住的  相似文献   

20.
一位属虎的军医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给15只东北虎做手术,据专家介绍,他创造了世界纪录,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人给老虎做手术达10次以上。这位“医虎英雄”就是解放军211医院38岁的主治医生刘文良。 医虎不同于医人,一次,他正在给虎做手术,老虎突然从手术台上站了起来……又一次他为一只东北虎摘掉重达4公斤的泌尿系统囊肿,这在世界医虎历史上也是首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