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异乡人”身份和“边缘人”人格的赛珍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珍珠是一个"异乡人",也是一个"边缘人",她具有"异乡人"身份和"边缘人"人格。虽然她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虽然她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但是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赛珍珠都感到自己是一个"异乡人","异乡人"的身份催化了她"边缘人"的"人格",从而对她的创作和事业选择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丁玲是一个颇具魅力而又不断争议的女性作家。纵观她的一生 ,2 0世纪中国历史的每一次重大变动 ,几乎都会影响到丁玲 ,丁玲也自觉不自觉地受其影响。在思想、生活、创作上 ,丁玲始终与 2 0世纪的中国社会粘在一起。从丁玲在社会变动中的创作和女性角色定位来阐述她在 2 0世纪女性创作、女性话语世界建构中的独特作用 ,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止乎苍凉——论张爱玲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贵族传统中出走的张爱玲,高举起世俗的精神大旗以对抗现实的诸般不适、以显示自己的卓卓不凡。这种边缘的地位使她获得能同时窥探两个相对世界的视角,但又无法融入、超越任何一个世界。于是人生成了必然的痛苦和无奈,在她的人生视野里,婚姻情爱,是人与人互相厮杀的战场,个人的努力挣扎是命运重压之下的寂寂自杀。在她的小说世界里,她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对自我的诠释凝筑成一片厚重的苍凉,这种悲剧意识因其缺乏切实的关爱与投入而只能止乎苍凉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中国文坛上,虹影绝对是个异数。她从城市的窗口来窥视整个世界,从容不迫地游走于东西方文化的边缘。她的小说以独特的女性视角,用华美绚丽的文辞表现了浮世悲欢和男女间千疮百孔的生命体验,字里行间无不浸润着女性意识和边缘情结。虹影的小说揭示了女性生命的韧性和心路历程,涵括了一个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5.
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女主人公爱米丽是一位与世隔绝、不顾现实变迁而一味坚持自己独有生活方式的人.她倨傲高贵,又充满了对负心爱人的无情报复.结合美国内战之后美国南方重建的历史事实,爱米丽是那个特殊时代的牺牲品,是一个已经异化的边缘人形象,而且她还是一个生活在过去的囚徒.  相似文献   

6.
李佳娜一曲《又唱浏阳河》夺得2009中国红歌会海外唱区决赛冠军,在旧金山湾区的华侨华人为她祝贺!李佳娜是谁?她来自何方?通过几天追踪和接触,对她有了一些了解。原来,她前几年在中国已是一位出类拨萃的歌坛新秀。  相似文献   

7.
赛珍珠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作家,一直处在"争议"的边缘。她成名的主要原因就是她的跨文化写作,而让她成为争议焦点的主要原因也恰恰如此。她独特的中国生活经历,使得她拥有第一手材料进行创作;她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使得她可以准确地描写中国;她渴望世界融合的心使得她愿意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她世界性的文学创作为今天全球语境下的跨文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全球语境下如何看待赛珍珠的跨文化写作是评价其文学贡献的重要因素。而对于赛珍珠文学价值的肯定又为我们研究跨文化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8.
在文化上,赛珍珠认同自己的中国身份,但中国人并不认同她;她的美国血统决定了她的美国身份,而美国却没完全接纳她。她不能像一般人那样拥有单一而又确定的文化身份,因而内心里总有种无“家”可归的焦虑。她终生都在寻觅和重建自己的文化身份:一个中西文化的融合者、沟通者。这正是她从事写作和中西文化交流工作的强大心理动力。  相似文献   

9.
台湾女作家三毛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她致力于追寻精神家园,可谓是滚滚红尘的边缘人。然而孤独感和死亡意识的缠绕,使得她的流浪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在她的一系列作品中,孤独感和死亡意识形成了鲜明的美学特征,而三毛心理意识的文本呈现,也形成了三毛作品独特的文学符号,体现了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美国作家珀尔·巴克(中文名赛珍珠)少年时代曾随传教土的父亲来镇江“崇实女校”学习.她酷爱中国灿烂的古文化,攻读过中国的经书.一九一四年在美国攻读心理学.毕业后又回到母校“崇实女校”教授英文.可以说,镇江是她的第二故乡.她对镇江人民一直怀有深厚的感情.一九三一年她发表了成名作《大地》,一九三二年该书获普利策奖金.以后又发表了《儿子们》(一  相似文献   

11.
台湾女作家三毛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她致力于追寻精神家园,可谓是滚滚红尘的边缘人。然而孤独感和死亡意识的缠绕,使得她的流浪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在她的一系列作品中,孤独感和死亡意识形成了鲜明的美学特征,而三毛心理意识的文本呈现,也形成了三毛作品独特的文学符号,体现了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2.
美国华裔文学女作家汤亭亭作品解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国华裔文学历经了百年的发展,在文学界占有一席之地。汤亭亭是美国华裔文学作家中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女作家,她的三部作品《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确立了她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她的作品既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相似文献   

13.
中国评论界对赛珍珠及其作品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她是传教士的女儿,又在教会办的学校里教过书,充当了文化上的侵略者;有人批评她把苦力和保姆当做中国人的代表,把中国人写成半边黑半边白的形象,丑化了中国人;熊玉鹏在题为《赛珍珠与中国小说:读〈大地〉》一文中认为,她的《大地》三部曲谈不上是史诗,因为它偏离了二、三十年代中国  相似文献   

14.
“边缘农民”生存状态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缘农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颇为独特的社会阶层。其又可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社会阶层:(1)生存状态令人欣慰的“边缘农民A”;(2)生存状态令人揪心的“边缘农民B”。本文着重探究了“边缘农民”尤其是“边缘农民B”产生的社会机理,并依据中国农民在现代化进程沐浴更多的社会公正之光这一宗旨,设计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浅谈玛格丽特·杜拉斯小说的情爱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在中国获出全集的殊荣的外国作家是玛格丽特·杜拉斯。对杜拉斯的认识,有很多人或说一般的读者停留在对她小说所谓的"情色"的描写上,为此,有必要对杜拉斯的小说从时代、政治和女人在社会中所处的角色来分析,透过"情"色"看到深刻和严肃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汤亭亭是 2 0世纪末美国华裔文学繁荣发展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女作家 ,她的三部作品《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确立了她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她的文学作品既根植于中国文学 ,又深受美国文学的影响 ,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在其文学创作活动中 ,汤亭亭有一种积极为美籍华人说话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17.
曾昭斌现在供职于中央民族学院,1992年她从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毕业。报考中国音乐学院那年,她是学校里最有争议的一个学生。老师们之所以不想让她报考音乐学院,因为她是个女孩子,女孩子吹笛子哪比得上男孩子气力足?再说吹笛子又伤气,将来结婚生孩子可怎么办?可最后曾昭斌还是考上了中国音乐学院。她那届只招了4个人,里面就有曾昭斌。她学的乐器是笛子,也是在中国有了专业乐团和专业院校之后,中国笛子界里的第一位女性。  相似文献   

18.
大连北中国美丽的海滨城市,蕴育了她气质高雅,是现代美与古典美的最佳典范。她就是现从事服装事业的王丽飞,我以职业的好奇采访了这位美丽而又善良的靓女。  相似文献   

19.
苏珊·桑塔格是一位具有强烈政治意识和深厚历史情结的文艺批评家和作家,她的文学作品《火山恋人》《在美国》和《床上的艾丽丝》彰显了对权威历史和话语的消解。桑塔格通过对历史的重塑,借三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揭露了19世纪女性被边缘化的命运,表达了她对女性边缘意识的关怀,展现了深刻的女性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20.
长谷川照子(中国人民都知道她叫绿川英子,那是她秘密逃出日本,参加中国抗战时,使用的化名)终于盼到了这一天:第八个“七七”终于“变成侵略者的黄昏葬送曲”。一九四五年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获得了抗战的胜利。自“七七”事变的八年来,长谷川照子——绿川英子在战火纷飞中,和中国人民并肩抗战,同尝苦难,现在又和中国人民同庆胜利,她是多么高兴啊! 她情不自禁地说:“离开祖国已经八年了,怀念之殷莫过于今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