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佳婧 《职业》2015,(4):67-69
职业指导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提高的过程,如何认清自我?如何适应工作?如何融入单位?关键在于学生们要做好角色转变;其次,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包括树立正确的职业待遇观、职业地位观、职业苦乐观,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一员要有远大的职业理想;在职业指导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高。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岗位和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张辉 《职业》2015,(7):52-54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随着现代职场观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员工职业素质,他们认为职业素质是保证个人能够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素质。学生是否具备用人单位需要的职业素质,决定了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并在相应的岗位上有所发展。因此,各中职学校都在倡导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职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中职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就业适应问题。通过对中职生职业能力的现状分析,明确中职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充分实现中职毕业生的良好就业。需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现代市场经济环境和严峻的就业压力之下,大学生如何不断地提升自身职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培养过程中,职业适应性是一种重要的就业能力,也是就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影响着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更影响到了长远的职业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从大学生就业体系、职业适应性培养内容、课堂教学实践等多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5.
董晓明 《职业》2012,(29):68
职业意识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职业意识既影响个人的就业和择业方向,又影响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本文探讨了职业意识在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并具体提出了建立正确职业意识的四个方法。  相似文献   

6.
黎迪斯 《职业》2015,(4):90-91
大学生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智力支持,也是经济社会建设的巨大力量,但是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大学扩招政策的实行,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激增,但每年的就业岗位有限,加上经济发展不稳定,就业需求变化大,这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形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对此,高校职业指导在这种就业困难的背景下,显得举足轻重。只有充分发挥高校职业指导的作用,才能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勇于挑战困难,开辟更广阔的就业领域。  相似文献   

7.
韦兆钧 《职业时空》2010,6(5):179-180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培养大学生科学的职业观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入手,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使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创业,必须着力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注重大学生人性的提升、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行业以及越来越多的新岗位。对于刚毕业的职校学生来说,如何进行就业选择成为他们如今要面对的一大难题之一。在这种新的就业形势下,职业咨询、职业指导也成为各大职业院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出发,探讨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9.
涂文华 《职业》2012,(Z1):51-51
职业生涯规划在国内特别是中职学校教育中起步较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教会学生根据自己专业兴趣、职业价值、职业能力倾向等方面进行职业分析,从而具备正确做出就业、择业、创业的中、长期规划的综合能力,以达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应注意的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职业素养是一个职业人在职场立足和发展中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能力;学生第二课堂是培育和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和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阐明了加强两者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就如何加强两者的融合,即举办高效的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具体来说,职业能力是职业角色从事一定岗位所具备的个体能力结构,由知识、理解力和技能诸要素构成,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综合地发挥作用,其中任何一个孤立的能力要素都难以完成职业活动.职业能力是实际就业环境中对职业角色的各种期待,这些期待分解成职业标准的各项具体指标.职业角色所具备的能力要素在相关活动中得以外化的行为结果,将是评判职业能力强弱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吴颖娇 《职业》2016,(3):130-131
本文阐述了中职生职业素养概念和初级药品购销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通过探讨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学生职业道德、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等职业素养培养的一些做法及成效,初步看到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相辅相成的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或可在中职学校全面推广在学科教育中如何渗透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借鉴,为中职学校教育和学生培养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悲壮画面上,一群群半职业体仪态万千、优雅可人地飘过,这一幕不是梦,就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新型就业群体的从容和优雅生活,引起了诸多就业专家的深层次探讨和争议.国内首席人才媒体<职业>杂志将首创的"半职业体"概念和几大争议焦点抛给业内的权威专家以及草根职民,"摆设擂台",观现象听声音.  相似文献   

14.
随着"90后"逐渐进入职场,新一代青年的职业发展状况呈现出新的特征。对上海30岁以下青年职业发展状况的分析表明,青年职业发展的总体态势良好。他们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和较高的就业信心,对工作的满意度高;但加班多、休假少、收入低等问题,又使得他们承受着一系列社会压力。政府可从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制定青年优惠住房政策、优化公共服务等方面予以应对,为青年发展创设更友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职业生涯规划在国内特别是中职学校教育中起步较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教会学生根据自己专业兴趣、职业价值、职业能力倾向等方面进行职业分析,从而具备正确做出就业、择业、创业的中、长期规划的综合能力,以达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应注意的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陈福东 《职业》2016,(28):68-69
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当代职业人要想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实现自我价值,具有职业精神是必要条件.中职院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为社会的发展培育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综合性职业能力,可以在生产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职学校应注重学生职业精神的打造,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与行为.本文就培养职业精神的意义、重要性进行概述,对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17.
曹志斌  任凌飞 《职业》2013,(27):161-162
传统精细分工的简单岗位工作正在被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综合任务”取代,这对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技能型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要想能够持久稳定就业,不仅应具备岗位能力,而且应当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即除专业能力外,还要具备诸如解决问题、自我学习、与人交流等关键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财经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入手,探究了财经类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对其就业过程产生的深远影响,着重研究了职业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最终落脚点在如何正确引导财经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促进职业生涯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布俊峰 《职业》2014,(17):137-138
在高职高专职业指导中正确认识职业信息的作用,科学地采集与应用职业信息,有效引导学生根据社会需求状况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求职信息、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增强就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高职高专学生顺利就业、优质就业。  相似文献   

20.
现代职业教育是以多元职能理论和"职业行动导向"教学为支撑的."职业行动导向"教学是一种符合"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以市场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教育机制.这种理念和机制所采取的教育战略就是实施"高技能教育、高技能就业、高技能成才".笔者就高技能教育这一要素分析其内涵及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