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是我们党的文献首次把文化与综合国力联系起来,而且把文化作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一观点很新颖,富有时代气息,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怎样去理解和领会这一重要论述呢?笔者认为:首先,把文化作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符合社会发展的历史、现实与实际。任何一种观点的提出,其正确与否,不在其如何新异,关键是它能否从实际出发,能否反映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发展规律。综…  相似文献   

2.
中唐时期,学术思想活跃,思辨深刻。这种局面既是盛唐昂扬的时代精神的余绪,又是士大夫们面对由盛转衰的社会所作出的无奈选择和深刻思考。疑古思潮的兴起,就是这一时代的产物。柳宗元是中唐时期疑古思潮中的代表人物。他以过人的学识,将中唐疑古思潮推向高峰。他的疑古思想中所蕴涵的理性精神和批判锋芒,不仅直接开宋人疑古辨伪之先风,还使现代史学中的古史辨派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中唐时期疑古思潮及柳宗元的疑古思想中有关古史古书的辨伪,无论是方法还是成果,都对后世辨伪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而使怀疑精神成为中国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传统,以至在20世纪以来的中国学术界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在教育中遵循怎样的文化理念才能实现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教育职能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这是近年来教育学和教育哲学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教育界、思想界关注的一个理论热点。笔者认为教育是一种以物质生产为基础,运用文化知识工具来发展自身的特殊对象化活动,其本质是建构人的主体素质,丰富人的本质;教育作为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系统与社会发展及其需要密切相关,转型时期的中国迫切需要和要求在教育中确立能力本位思想;教育中的能力本位思想是社会主义教育及其本质的内在要求,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的文化热点思考胡孚琛在世纪之交,学术界关于文化问题的讨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因为海内外学者似乎有一个共识:中国要现代化,社会要前进,经济要发展,应该以文化为前导。那么,文化中的科学、哲学和宗教之间关系如何?中国文化如何对待西方文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献学的发展和演变受社会变迁和学术衍化影响至深。先秦的文献整理和研究脱胎于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两汉经学发达,文献学领域弥漫着崇经的思想;魏晋南北朝社会动荡,玄学兴起,文献学呈现多途发展的趋向;隋唐王朝一统,文献学表现为反思和总结的特点;宋元学术文化繁荣,理学发达,文献整理和研究多有拓新,文献辨伪、考订、校勘等均打上了理学印痕;明代文献整理研究与阳明心学纠缠在一起,出现诸多矛盾现象;清代征实学风盛行,文献整理重视证据,其理论和方法开了近代以来文献整理的先河;近代西学东渐,传统文献学与西方学术接轨,逐步完成向近代的转变。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古代文献整理与研究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继承和创新并重,整理文献与经世致用并举。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一方热土,几十年来一直牵动着全国亿万人民特别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革命胜利40多年了,中国沧桑巨变,革命老根据地变了多少?老区人民干了什么?正在干什么?他们得到了什么、还将创造什么?他们在思索什么?他们在呼唤什么?湖南人文学者沈其新在其新作《重塑辉煌》中回答了这些问题。沈其新副教授在深入实地调查并广泛吐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用一支触点灵犀的力笔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当代中国老革命根据地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面貌,从纪实与理论双重角度为中国社会特有的这一方热土补画了不可或缺的一段历史与蓝…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引起了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思想领域的重大变革。20年来,随着国家广泛的立法活动,司法机关在国家生活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司法独立一词,也在被淹没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重新被提出来,成为世纪之交中国社会热切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国司法独立状态如何?如何从具体国情出发实现司法独立的基本要求?关键性的问题是什么?这涉及到对司法独立原则的准确理解与运用,涉及到立法以及实践范围内的许多问题。本文拟对司法独立原则的涵义作一简要分析,并对这一原则在我国的确立与保护略抒己见。一正如自由、平等、…  相似文献   

8.
一些中国现代作家先后在教会学校中接受了教育,英语学习给予了他们接受西方文化知识的语言工具,基督教文化的熏陶对他们的人生态度与人格形成产生了重要作用,教会学校的学习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他们的文学创作。他们具有文化双重性的特点,大多接受了基督教文化中博爱、宽恕等精神,以批判儒家文化中的忠孝伦理思想;接受了基督教文化中的平等、自由等思想,以摆脱传统封建等第思想的束缚;接受了西方文化中的科学、民主等思想,以追求现代文明中的社会理想。他们以其独特的文化素养、思想意识、文学创作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显示出教会学校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9.
徽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06,(10):55-55
由中国社会史学会主办、安大徽学中心和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承办的“地域中国:民间文献的社会史解读暨中国社会史学会第十一届年会”,8月18日-22日在屯溪举行。来自日、韩、法等国以及中国港、台、澳、中国大陆各地的18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作学术交流。此次学术研讨会,徽州民间文献的发掘整理研究、价值意义探讨,成为大家的重要论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在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互动交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要研究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互动关系,就必须要研究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社会文化的互动,因为文学是社会文化这一大的多元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文学的互动离不开文化的参与.中国本土社会文化不仅积极参与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互动交流,而且还构成了二者互动交流的主要互动方式.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中国当前的失业问题,大量的文献已作了较为系统的实证考察和分析,本文没有必要低水平地‘“克隆”这些文献的有关数据和一般性的结论,笔者所关注的是目前尚有争议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1)当前中国失业问题加重的原因是什么?(2)失业问题是否已对中国的社会稳定构成威胁?(3)中国能承受多高的失业率?(4)缓解中国失业压力的重点和思路何在?在本文中,笔者将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失业问题的前景作出预测。一、当前中国失业问题加剧的原因当前中国失业问题加剧的原因,人们普遍认为在于以F几个因…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在中国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行政与道德、行政与为民、行政与公私等几个角度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廉政价值观,旨在加深对传统廉政思想的理解,以期取其精华,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西方文化与近代中国》评介牛济《人文杂志》编辑部中西文化在近代才开始大规模地接触.那么,中国人所认识的西方文化究竟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认识?这种认识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胡滨先生在其主编的《西方文化与近代中国》中...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传统和传统的德育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文化传统和传统的德育文化杨启亮如何理解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特征?它与中国的传统德育文化有哪些相关机制?说中国文化有"以德育代宗教的优良传统"。①,实际上已经提出了这个研究课题。当人们认识到各国各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是人类共处的重要前提的时候,就认为考...  相似文献   

15.
从儒学的形成发展谈其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儒学的形成发展谈其现代化邱高兴儒学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在今天,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日显尖锐,儒学作为一种传统的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也有着冲突.儒学在现代社会中究竟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它的理论是不是已经发展到了尽头?这些问题在我们进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杜展屏 《南方论刊》2011,(11):33-35
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重大标志,它的兴起较晚,但其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大众文化的发展繁荣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因此,规范大众文化市场,优化其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凭借文化的多元化,促进文化资源的多元整合,大力发展社会文化产业,拉动大众文化消费,消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间的隔膜,重视知识分子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促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面临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机遇与挑战。以技术领先的现代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对文化生态环境及维系民族生存的文化基础构成严重威胁与破坏,因此文化回归倍受期盼。特色文献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文明特有的民族精神,对维系民族生存、加强民族团结、保障文化传承、保证文化安全与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十多年来,中国的文化哲学界聚讼纷纭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21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精神理念的应然状态问题,亦即: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社会遭受的“现代社会病”,对正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中国社会来说,其用以导引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社会文化精神理念究竟应定位何处?科技理性...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以来中国中产阶层的消费文化变迁与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郁方 《学术研究》2005,(7):13-19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中产阶层的成长壮大与现代化的发展共同演进,并由此形成现代社会相对稳定的三级社会阶层构架,这已经成为世界现代化过程中的共同现象。中产阶层在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稳定因素的同时,也担当着形成社会消费动力与消费文化的主流角色。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推进,中产群体正在中国社会浮现。同时,在市场化的取向中,消费社会的特征与消费主义文化影响在中国也越来越明显。把握当代中国的演进及基于经济、社会分层、文化的综合考虑,从百年历史跨度考察中国中产阶层以及他们的消费文化特征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张娜 《理论界》2008,(12):170-171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是人们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国文化中具有的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基因还是阻碍经济的发展的基因?本文通过对生产率文化的分析,以及中西文化的比较,结合时代与文化的关系,力图重新阐释中国文化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