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中国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产销不协调主要表现为供求矛盾突出,其主要原因是生产与市场脱节、重视产区轻视销区、缺乏完善的购销合作机制等,因此,应采取对产销区粮食协作的指导、完善粮食合同订购制度、调整粮食风险基金补助比例、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措施,建立起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产销协调机制,确保粮食供需平衡和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效应评价是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运行科学化的重要保障.本文根据利益补偿行为或政策涉及区域、产业、主体、方式等多层面内容的特征,主要探讨如何科学构建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评价体系,以综合衡量利益补偿的区域福利效应,系统评价利益补偿程度,合理划分利益补偿阶段,动态调控利益补偿行为,实现补偿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提高利益补偿的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3.
粮食主产区是自然条件优越,适合种植特定粮食作物的区域。在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是粮食生产,这些地区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商品率较高,粮食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渠道。学界有关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目标和原则、利益补偿的主体和客体、利益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以粮食主产区补偿基金为中心的有关问题等领域。对研究的整体评价是,既有成果众多,法学研究缺位;政策建议富裕,法律应对缺欠;应景分析完整,理性反思缺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农户视角,采取问卷调研方式分析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影响因素,为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提供决策基础.结果显示,农民年龄、受教育年限、政治面貌、就业状况、家庭规模、地形、承包土地面积、粮食耕种面积、亩均补贴总额和亩均净收益等因素对利益补偿效应有积极影响,且利益补偿也遵循边际效应递减规律,非农收入较低的纯农户尤其是偏远地区、条件较差的主产区农户,对利益补偿效应的感受更明显.因而,要从培育新型农民、加强主产区农村基础建设、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着力增强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使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回归及分解方法分别考察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以及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农户收入不平等差异的来源。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政策加剧了农户收入不平等,且使得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的农户收入不平等差距扩大;尽管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的农户收入不平等差异受健康状况、金融认知水平、人情礼收入等因素有关,但主要与系数效应有关。进一步分析发现,粮食主产区政策加剧了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不平等,但对工资性收入不平等具有削减功能;土地规模差异会强化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而社会公平、自由经济环境则会缓解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粮食生产对粮食主产区的影响及其 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现状与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了粮食生产在价格、贸易等方面给粮食主产区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粮食主产区是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农业经济区域。主产区农户从事粮食生产投入的决策行为,实质是在农户自身决策环境下,在对预期收益和风险的综合衡量基础上追求投入回报最大化的过程。一方面,农户在决定生产要素投入方向及结构时,要综合评价粮食产业和其他农业及非农产业的收益和风险;另一方面,由于粮食生产对农户来讲具有满足自身消费保障和获得经济收入的双重作用。因此,农户在进行粮食投入决策时是分类考虑的,对于消费保障功能的粮食生产和经济收益功能的粮食生产,农户分别进行不同的收益和风险评估决策。  相似文献   

8.
利益协调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益问题是一个关系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利益协调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当前利益协调面临严峻形势:利益分化过度失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阶层分化极不合理,两极社会日益凸显;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社会主导价值观弱化,社会凝聚力下降。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关键是要建立和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9.
我国粮食主产区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不能将粮食种植调整为经济效益更高的非粮作物种植,更不能将耕地转化为工商用地去发展第二、三产业。所以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回旋空间较小,必须另辟蹊径。那就是各级政府必须以粮食生产为中心,加大对种粮户和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力度,提高粮食销售价格,强化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能力,矫正粮食主产区三产融合政策上的偏误。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城镇化作为我国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由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化逐步让位于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城市化格局。建立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农民等在内的多元城市化主体的协调机制 ,是推进城市化的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机制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学增  李东法 《南都学坛》2008,28(2):127-130
我国社会转型期不断出现的弱势群体,已成为引发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的重要原因,也成为关系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问题。弱势群体缺乏有效的利益诉求渠道,是群体性事件引发和难以良好解决的关键因素。建立完善的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机制,并注重提高弱势群体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建立和扶植代表他们利益的各种社会组织,对于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政府职能的实现过程就是政府满足公共需求的过程。在公共需求的传递和满足过程中,公共需求由公众传递给其在议会的代理人——议员,再传递给政府,最后由政府以提供公共产品的形式予以满足。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公众、议员(议会)、政府(官僚)所拥有的利益目标不完全相同,而各方都寻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这种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下,造成公共需求在传递和满足过程中受到扭曲。其中,同质性公共需求与异质性公共需求在传递和满足过程中所受扭曲程度及影响因素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3.
人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个人利益不可避免地与他人利益产生冲突,所以利益冲突是客观的、必然的。目前,我国收入分配严重失衡是利益冲突的重要表现,成了改革的阻力,其深层次原因是公共决策过程中利益输入失衡,必须在决策过程中建立平衡的利益输入机制,才能解决因利益失衡而引发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4.
粮食供求波动的轨迹、走势及其平抑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49年以来我国出现了7次粮食供求波动,而每次波动都有其复杂的成因。我国的粮食产量曲线是一条上升的直线叠加了一条波动曲线,而进入市场经济之后的1984~1999年其波动特征更有规律:长周期为6年,短周期为3年(为不对称波,上升1年,下降2年)。为此,建立傅立叶级数、龚伯兹方程等预测模型,对未来10年我国粮食供求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大部分年份粮食将供不应求。因此,可采取增加粮食产量、政府市场干预、提高抗灾能力等平抑措施。  相似文献   

15.
建构青少年利益诉求表达机制重在实践,要重点探究表达机制及其实现路径。以服务与保障为视角,建构青少年利益诉求表达机制需要从党委指导政府领导的服务机制、社会支持与参与机制、家庭引导和介入机制、学校教育机制、个体成长机制等方面建设。同时,要从转变政府职能,设立青少年政府工作机构;发展青少年社会组织,推进青少年利益诉求表达工作社会化;开设青少年利益诉求和保护课程,培养利益诉求和维权意识;畅通青少年利益诉求表达渠道,鼓励和支持青少年参加各类利益诉求实践活动等方面着手实现青少年利益诉求表达机制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6.
民族利益与民族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利益是影响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在社会转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新的民族利益要求凸显,民族利益矛盾增加,少数民族利益意识增强。妥善处理民族利益矛盾,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共同发展,建构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需要。协调民族利益冲突,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加快发展是满足民族利益需求,化解民族利益矛盾的基础;加强法治建设是协调民族利益冲突的重要途径;树立科学的利益观,是解决民族利益问题的重要保障;打击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利益矛盾的破坏活动,是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运用共生理论,对下梅古村落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生关系和共生性发展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各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生冲突状况及其共生条件;其次,提出下梅古村落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共生的目标模式是对称互惠一体化共生模式;最后,从利益表达、利益分配、利益补偿和利益保障四方面来构建下梅古村落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一致性理论。陕甘宁边区作为党中央直接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依据毛泽东这一理论,综合运用行政、政策、法律等手段,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解决社会矛盾的利益调节机制,妥善解决了陕甘宁边区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促进了边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障了抗战物资财政所需,扩大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社会基础,为党解决抗日根据地社会矛盾提供了成功经验。毛泽东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思想和陕甘宁边区的成功实践,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是粮食主产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占有特殊重要地位。黑土地水土流失严重及因此而引起的土壤“营养不良”;水资源紧缺,水质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灾情加重;农业环境污染,有害物质残留食物中。农业环境恶化严重地威胁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教育供求的主要矛盾及其政策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个体需求的角度分析,指出我国教育供求矛盾系统中最主要的矛盾是农村高等教育供求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从调整农村 农民 教育三方面政策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