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的社会“细胞”意义在现代的丧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是极为流污的说法。许当家庭理论的研究,基至以此为出发来,称家庭社会学为“细胞社会学”。真实,说家庭现在仍然是社会的“细胞”,是大可疑问的。挪家庭为社会的“细胞”,当然是形象的说法,它实则意指,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的(细胞水平上的)单元或最基本的军伤’]。这一说法意味奢,自个体家庭产生以来,运会为止墓至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无论在何种条件下,社会都必定由家庭为最小本任司能结何而成;个人出不能亘接地而必须通过家庭有能鲢实现自己的社会结合。另外,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一形象说法中,诬…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构成社会的一个最基本的单位,恩格斯指出:现代社会“是纯粹的个体家庭者分子而构成的一个总体”。①孩子是家庭的基本成员,是家庭中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分子,他们从出生那天开始到长大成人,脱离家庭,走向社会,几乎要在家庭中渡过三分之一的时间,家庭是人们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在这三分之一的时间里,家庭对孩  相似文献   

3.
<正> 在研究经济的各门学科中,人们逐渐对家庭经济有所探讨了。这确实是值得称道的起步。新的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众所周知,家庭是文明社会的细胞,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它包含着复杂的社会矛盾。我们一般都把家庭经济、家庭民主和伦理道德称为社会主义家庭的三大支柱;而家庭经济则为家庭关系的物质基础。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一夫一妻制是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即以私有制对原始的自然长成的公有制的胜利为基础的第一个家庭形式。”虽然社会主义公有制赋予了社会主义家庭新的内容,但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初期的生产力状况还比较落后,家庭的组成还不能不以一定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公民都在一个具体家庭里成长和成熟,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与其所处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家风是无言的教育,家教对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家风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必须重视家风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社会学在分析企业控制问题时 ,首先是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嵌入”于社会结构中的经济组织 ,它是在与其他社会因素互动过程中发挥其经济与社会职能的 ;企业控制是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过程 ,这一过程是通过企业内部的结构控制和外部的功能控制实现的 ;企业的结构控制实质上是一个企业内部的“权力”分配与支配机制 ,功能控制是一个企业外部的“资源”配置与分配机制 ;企业控制的社会力量——政府、社区、其他功能群体、家庭和社会文化——对企业的控制机制是通过若干具体的社会因素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家庭暴力现象的综合分析与控制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宇 《兰州学刊》2006,3(1):172-175,158
家庭暴力是人类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个毒瘤,曾被人称作“无法避免的后果”。家庭暴力是家庭内部具有亲密关系的人员之间的暴力伤害行为,其背后存在复杂的文化、经济、思想和制度上的原因。无论国内法还是国际法均对其持谴责的态度,尽管也许不能最终消除,社会仍然要尽最大的努力在最大范围内使之能够避免。  相似文献   

7.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终生老师。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千万个健康、文明和谐的家庭,是形成全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关系。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生活向学校所提出的任务是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末,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来,而学校的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父亲和母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我国古代历来重视家庭教育。流传民间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一例。“子不  相似文献   

8.
公司治理问题是当今企业理论的重要课题。社会学在分析公司治理问题时 ,首先是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嵌入”于社会结构中的经济组织 ,它是在与其他社会因素互动过程中发挥其经济与社会职能的 ;社会学视角的公司治理是一个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互相博弈的动态平衡过程 ,这一过程是通过企业内部的结构性治理和外部的功能性治理实现的 ;企业的结构治理实质上是一个企业内部的“权力”分配与支配机制 ,功能治理是一个企业外部的“资源”配置与分配机制 ;公司治理的社会力量———政府、社区、其他功能群体、家庭和社会文化———对企业的治理机制是通过若干具体的社会因素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由直系亲属组成的最基本的社会细胞,它是人们最基础的婚姻、经济和社会生活单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动着我国社会的变迁。家庭和其他社会领域一样,也在这场变迁中发生了许多变化。在我国,如果说维系家庭结构的纽带是以血缘组成的亲情关系,那么,体现这种家庭结构功能的则是以家庭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或表现形式的家庭成员责任。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历史岁月里,我国家庭不仅规模大,成员多,而且各具名份,并遵从各自的行为规范,如“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性别分工,“父慈、子孝、兄友、弟…  相似文献   

10.
鄂伦春族以独特的狩猎生产、生活方式,在黑龙江流域、大、小兴安岭之间创造了“一人一匹猎马,一人一杆猎枪”的神话般的“鄂伦春社会”,并以其典型的“集体劳动,平均分配”,即社会发展史中的原始社会制度的特征而受到国内外民族学工作者的注目。 那么,鄂伦春族对自身存在的“社会”,有何理解,有何说明呢? “乌力楞”是鄂伦春社会的一般表现形式。鄂伦春人的日常生活、游猎生产、社会活动都是以”乌力楞”为组织形式和核心集团进行的。“乌力楞”之上有“莫昆”,即胞族组织,但它并不干预日常的社会生活。“乌力楞”中还有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柱”,“它做为鄂伦春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细胞”,依附于“乌力楞”而存在着。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一夫一妻制理论 在《起源》一书中,恩格斯研究了一夫一妻制家庭形态的产生,分析其在阶级社会中的特征,为全面理解恩格斯的家庭伦理思想打下基础. 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生 "个体婚制是文明社会的细胞形态,根据这种形态,我们可以研究文明社会内部充分发展着的对立和矛盾的本质."[1]随着原始社会的崩溃和私人所有制的出现,人类婚...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以家庭为描写中心的长篇小说 ,它描写了主人公西门庆的家庭从拼凑形成到败落散亡的全过程。《金瓶梅》之所以以家庭为描写中心 ,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家和国之间的联系是最紧密的 ,也是最重要的。“家国同构 ,忠孝一体” ,家是国的缩影 ,国是家的扩大 ,国这个范围里的君臣等人伦关系、秩序原则来源于家 ,又通过家得到普及和巩固。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国家的基础 ,它的变化将会带来整个社会的变化。《金瓶梅》通过“家”这个窗口来观照“国” ,观照整个社会 ,对家庭中的夫妻关系有大量的描写。明末资本主…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以亲子为纽带的初级社会群体。对于家庭成员来讲家庭是他们生活的场所 ,是他们事业的基础 ;对于社会来讲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与社会的活力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社会已进入了全面转型时期 ,正在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并将进入信息社会。伴随着社会转型 ,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观念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表现在家庭中则是“性别的、代际的和经济的独立、平等与民主的意识正在日益渗入家庭。这经常与传统的家庭伦理产生差异与冲突 ,形成当前家内人际关系互动的显著特征。”① 其…  相似文献   

14.
越红东 《江淮论坛》2003,(6):140-144
汤显祖在其哲学意识中形成特有的情理关系,直接影响着其创作思想,在他的剧作中,既有“情”对“理”的冲突撞击,以情抗理、情在理亡,使其作品魅力尽显;又有“理”对“情”的束缚限制,试图融理于情、遂情存理,但终成玉中之瑕。其矛盾冲突的成因是复杂的,有所处时代的影响,亦有其人生观的导引,更有文人情愫的驱使。  相似文献   

15.
李厚羿  李红文 《理论界》2013,(5):112-115
家庭——作为一种伦理实体和基本制度——是黑格尔现代社会伦理体系的逻辑起点。黑格尔通过“爱与婚姻”、“家庭财富”和“家庭解体”三个环节构筑了现代家庭的理论整体。家庭的内在伦理精神是“爱”,“婚姻”是其实现形态,“家庭财富”是其外部的物质基础。在自然性的家庭关系中发展出了独立的人格意识,由于自身内在的否定性,家庭开始解体,从而进入到了“私权”领域——市民社会,最后通过国家的公共性保障了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发展。通过把当前社会所面临的婚恋性爱、财产分配、赡养老人和未来发展等现实家庭问题置于黑格尔宏大的社会理论构架和辩证发展环节中,我们能够从中获得很多有益的解答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家庭“冷暴力”的主要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冷暴力”,又称精神暴力,这一隐性暴力现象频发于都市家庭尤其是知识家庭中。本文分析了家庭“冷纂力”的分布、类型、人群、行为、后果、司法及发展等方面的特征。探讨了引发家庭“冷暴力”的社会经济文化原因和复杂的心理因素,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家庭“冷暴力”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上半期农村家庭夫妻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单位。在众多的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内容构成。在旧中国,90%以上的人口是农民,因此,探讨、分析当时的农村家庭夫妻关系的实态及变化,不仅对研究当时具有普遍意义的、能够代表社会主体成份的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状况提供一定的依据,而且对于了解今天改革开放时期广大农村夫妻关系的内容及演变方向,也具有较为直接的启迪、借鉴作用。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农村家庭中,夫妻关系并不处于家庭关系的核心地位,它低于亲子关系一个层次,是家庭关系的配轴。其表现与发展受到封建…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日常家庭生活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令当事人困惑难解且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诸如“小皇帝现象”,即独生子女的娇惯放纵、缺乏合理教育的问题;“代沟”现象,即家庭内部不同年龄者思想感情交流中的障碍或隔膜;夫妻关系的不协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第三者插足”或离婚率的增加;婆媳关系不和和老年人缺乏家人的照顾、孤独,等等.  相似文献   

19.
回族“恰依”是回族借用维吾尔族“恰依”运行方式,“再造”社会关系的一种文化模式。根据不同的标准,“恰依”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反映在社会实际运行中,不同的“恰依”表现出不同的结构和特征。“恰依”在解决成员内部困难、情感慰藉等方面发挥着“亲兄弟”“亲姐妹”的社会功能。对于单门独户的家庭和个人来说,“恰依”在移民社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云 《天府新论》2021,(3):124-131
“第三种人”和“浪荡者”分别是中西方“辩证意象”式的存在。“第三种人”和“浪荡者”所处地域背景不同,但都处在社会的变动转折时期。“第三种人”之于第一、二种人,“浪荡者”之于“大众”的关系是中西方社会动荡时代的特殊标志。“浪荡者”是西方现代社会走向后现代社会过渡时期的产物,而“第三种人”所在的社会背景和环境更为复杂,二者经历的“震惊”体验不同。鲁迅的杂文兼具了“第三种人”视角和“浪荡者”视角,在现实和历史的寓言里维持辩证和否定的逻辑启迪大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