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试论教师道德修养的心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人类智慧的开发者,他们承担着把青少年一代培养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任务。人民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启迪青年一代智慧,塑造青年一代灵魂的工程师。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建立一支有足够数量的、合格而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实行义务教育、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本身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因而也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素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万里同志在1986年全国中小学师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提高教师的素质,比工厂里设备更新更重要。”叶圣陶先生1981年在一封教育书简中写道:“最要紧的是提高语文老师的认识。学生为什么要学语文,学校里为什么要有语文课,教师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吕叔湘先生1985年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文选》中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要特别注意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要强调尊重教师”。“要确实保证教师教学活动时间,要关心他们的政治生活,工作条件和业务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不仅充分肯定了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对办好学校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准确地抓住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整个链条中的最主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教师是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可见,教师在四化建设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担负着极其光荣的历史使命。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陶行知先生曾经有过明确的论述。他的许多宝贵见解,对我们今天的教师来说,仍具有极为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早在一九七八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为了发挥教师的这个关键作用,八六年《国家教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要求:“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要着重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明确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崇高职责。”这就把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和内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无产阶级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正是教师以自己的德、识、才、学作用于学生,引起学生的积极反应,才能导致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劳动的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人际互动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对社会变革有着良好的心理适应。在教育管理实践中,不断研究改革进程中的教师心态,及  相似文献   

8.
<正> 一、问题的提出:邓小平同志在一九七八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形势是很可喜的。但是,目前有些同志,特别是办师范教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脚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在教职工中占的比例最大,而且处于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线,是学校中心工作——教学的具体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教师的思想品格、言谈举止、态度仪表,自觉不自觉地直接影响着学生,成为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因此,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一所学校办好,学校领导人必须遵循正确的方…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的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说:“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由此可见党和国家对教师寄于的厚望。每个大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都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业务素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道德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形象,积极工作,努力进取,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培养“四有”人才的任务,使自己无愧于大学教师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1.
<正>一、师资培养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明确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教师。”又说“教育战线任务愈来愈重,各级教育部门不能不努力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教育部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培训师资。”江泽民同志在刚刚结束的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更深刻的指出“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李鹏总理在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做的报告中再一次强调“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其思想、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邓小平同志与江泽民、李鹏同志的讲话,极深刻地阐明了师资与师资培训在教育工作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没有合格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民族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教育振兴的希望在教师。高等学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阵地,而教师又是高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主要力量。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素质优良、勇于创新、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善于教书育人的师资队伍,是我校所面临的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要发展教育,办好学校,主要靠教师。列宁说过:“学校真正的性质和方向并不是由地方组织的良好愿望决定,不由‘学生委员会’的决议决定,也不由‘教学大纲’等等决定,而是由教学人员决定的”。这就是说,办好学校,关键在教师。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处于“工作母机”的地位,是基础的基础。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的条件很多,但根本的一条是取决于教师质量的高低,因此,办好师范,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就成为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教师的需要与积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无产阶级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在我国科学文化发展、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中,承担着教育学生、培养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历史使命,《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也指出:“改革教育体制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最关键的是要调动教师的极积性。”然而,近几年来,特别是现在,出现了不少教师“厌教”,“弃教从商”和“出国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学师”。学校领导的责任就在于把蕴藏在教师中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地激发出来,让他们启觉地投入到工作中,发挥其内在潜力。提到调动教师积极性,有的人认为只要有金钱就能调动识破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的作用不能低估,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增加教师的收入。这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一个有效方法。但是,目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并且短时期也不可能大幅度地提高教师的工…  相似文献   

16.
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这是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之一。但是,主导作用的真正内涵究竟是什么?人们的理解则并不一致。凯洛夫认为:“教师本身是决定教学的培养效果的最重要的、有决定作用的因素。”(凯洛夫《教育学》(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年版第58页)解放初期,我国学习凯洛夫《教育学》,深受“教师起决定作用”这一思想的影响。同时,我国在建立自己的教育学的过程中,有些同志运用毛泽东同志《矛盾论》中的观点分析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认为“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一般地都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这是应该的和自然的;那么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力,同样也应该得到关爱与呵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民族的素质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在人类受教育的历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主导作用,所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对教育教学管理的效能有很大影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对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拨乱反正时期,就高瞻远瞩地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这就充分阐明了办好教育的关键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队伍,是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大事。  相似文献   

19.
高师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在《振兴教育二十一世纪教育行动纲领》中 ,明确地把教师培养与发展列为面向 2l世纪的园丁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 ,要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并认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 10 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进行教育创新 ,根本的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我们清醒地意识到 :学校既可培养人才 ,也可培养庸才 ,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 ,全面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这一点,我在长期的学校领导工作实践中,有较深刻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