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富强道路的选择是由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和历史任务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富强思想的深化演进既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点,又存在始终不变的统一本质。中国共产党富强思想形成和发展所经历的历史阶段、每一阶段富强思想的主要关注点、不同阶段战略调整的依据以及对实现富强中国总体目标的作用,体现了一脉相承的历史延展和与时俱进的批判超越。这一深化演进的历史发展过程与党的执政理念和现代化实践之间存在逻辑关联,形成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党的执政理念引导富强思想的深化演进,富强思想的深化演进统一于现代化实践,现代化实践又是党执政理念适应性调整的现实依据。总结富强思想深化演进的历史经验和内在逻辑,有助于准确把握当前发展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强国方略。  相似文献   

2.
徐玲 《学术论坛》2007,30(12):49-52
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的理念,实现了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演进.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90多年历史实现了革命、改造、建设、改革的逻辑演进;30多年改革实现了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政治改革的逻辑演进;10年发展实现了"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逻辑演进。三个方面逻辑演进的集中体现是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成就了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演进体现了主体认识论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执政规律。  相似文献   

4.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发展观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在发展观这个问题的探索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重视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原则、方法、策略和思想的总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既相互联系,又有自己的历史特征。但从中国民生理论演进的历史进路上看,"以人为本"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思想内核并贯穿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它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作为自身使命的宗旨,而且还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从而实现了民生问题在执政理念和伦理关怀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当代发展观经历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四个阶段 ,在关注人的层面上 ,分别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发展观的历史演进过程 ,分析指出人本化趋向是当代发展观演进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7.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江泽民同志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时代的主题 ,不但开辟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而且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 ,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在反映时代精神和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基础上 ,借鉴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 ,提出了一整套符合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的发展观。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的发展观 ,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江泽民发展观的三维结构一、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 ,进一步牢固确立了发展这个当代中国的主题 ,提出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  相似文献   

8.
发展观与发展战略的演变:全球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乐琴 《学术研究》2004,(11):28-32
人类发展观的演进经历了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经济社会综合发展、以人为中心和可持续发展的三个阶段。在不同发展观的影响下 ,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战略。本文对各时期纷繁复杂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9.
"结构转型→领域分离→力量转移→利益博弈→思想分化→整合共识→文化生态→整体升级→现代治理→建构秩序→民族复兴",这就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在现代化的征程中,"中国问题"经历了从"中国应向何处去"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式的现代性问题"的历史演进。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提升"中国问题",并建构书写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的范畴体系和话语方式,理应把握中国语境,坚持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辩证方法,注重理念提升和把握范畴之间的逻辑。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的特质决定了其对现实世界分析的独特性,即视野的全球性和分析路径的结构化。就全球视野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是在全球进入金融资本集权的境遇中和后工业社会的语境下展开的。就结构分析来看,一方面,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内含了"功能思维→政府主导→理论引领→混合结构→人民主体"五个结构要素和相应的五个演进梯次,形成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内在逻辑"为特征的哲学分析框架;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执政为民)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实践创新),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应是在"深层结构→核心体制→运行方式"三个层级上进行改革,力争实现重大突破,并体现为"调整结构→改革体制→转变方式→建构秩序",从而形成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趋向"为导引的创新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11.
徐春 《晋阳学刊》2007,3(2):34-36
从人的发展逻辑来看,个人发展与人类发展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由发展的目标和归宿。  相似文献   

12.
谢浩 《理论界》2014,(10):31-35
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客观存在的,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条件要求,非均衡发展战略是绝大多数国家实现发展的主要方式。但是非均衡发展并不是目的,只是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手段。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到一定阶段,区域协调发展便成为必然。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之间具有很大的共同性——前者侧重于非均衡发展的极化效应,后者侧重于非均衡发展的扩散效应。鉴于区域经济的巨大发展差距,实现由非均衡到均衡协调发展的转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3.
杨晓智 《北方论丛》2012,(1):153-156
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加强其道德基础,强调对发展和转型终极目标的关注,不仅仅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且还有更高的生活水平以及平等和持续的增长。既要尊重市场的力量,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又不要迷信市场,充分尊重历史传承和制度特点,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问题的一个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与人的发展,这是推进科学发展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核心问题,也是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难点问题、关键问题。科学发展的含义,既包括我们对于事物矛盾运动和转化的哲学认识,包含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规律与相互影响的正确判断,也包括提高自身适应环境、变革事物与促进和谐发展的功能,提高自身存在的价值。发展离不开人,人是决定性因素。必须注重人的发展对于科学发展的作用,以及发展的人对于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现代发展是现代化视野下的发展,是与现代化相关的发展。原发式现代化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也造成了相位的“发展问题”,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同样需面对发展问题题:历经长期思考.在发展理论的变迁中形成现代发展理念、思维取向和原则。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完善过程中,重庆逐渐形成以"科学定位、用好政策、培育载体、激发活力、创新体制机制"为内核,以"率先发展、人本发展、健康发展、统筹发展"为路径,以"民生导向"为灵魂的"重庆科学发展模式"。其基本经验为"打造硬实力,扭住经济中心;提升软实力,发展先进文化;挖掘潜实力,发挥制度优势;增强凝聚力,坚持民生导向;强化创新力,提升党建水平;提高战斗力,促进共同富裕"。它作为继往开来的发展之梯,不仅立于既往发展模式的厚度,而且承载着新的梦想与现实,向上递升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论人的发展的当代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媛 《学术论坛》2003,2(5):16-19
以发展求生存是人与物在生存方式上的根本区别之一,但现代化凸现了发展对于人的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困境和危机迫使人类反思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观正是这一反思的结果。可持续发展观反映了人的发展在当代的转向要求:从为生存而发展到为发展而生存,表现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观和人类整体发展观的萌生。  相似文献   

18.
随着发展政治学在学界研究的兴起,作为政治发展的一种具体类型,民族政治发展问题也逐渐进入学人研究视野,初步形成一系列学术成果。种种迹象表明,民族政治发展研究既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又有直观的现实需要。目前,该研究主要从少数民族政治发展及民族地区政治发展两个层面展开,重点探讨民族政治发展的涵义、目标模式、战略选择等问题。民族政治发展研究将沿着横向和纵向两个分析路径展开,前景广阔,具有广泛的学术价值及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发展 ,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更是当今人们的热点话题。人的发展只有当其生物性、社会性、精神性同步协调发展时 ,可持续发展才会由理想变成现实。缘于传统理论的误导和认识上的错误 ,导致实践上主客体关系的对立 ,发展走向了反面———“发展的异化” ,探讨异化根源 ,消除或避免“发展异化” ,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20.
走内涵发展道路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当务之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独立学院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实现战略转移,即从重视规模增长的外延式发展,转移到依靠质量提高的内涵式发展轨道上来。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实质是充分发挥独立学院的办学主体意识,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内涵发展道路,科学定位是基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重点,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转变管理观念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