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一直是社会关注焦点。随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在全国10%的县(市、区、旗)展开,新农保将面临一系列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衔接问题。处理好这些衔接问题有利于新农保体系的制度构建,从而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的养老保障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是适应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的期盼.这标志着我国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向追求更加公平迈出了重要一步.在当前新农保试点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回顾总结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对厘清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演变,正确认识和理解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施行,妥善处理和解决新农保试点过程中遇到的矛盾与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新农保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家庭养老、土地养老是宁德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社区养老在宁德当前还没有推广价值,宁德当前不仅"老农保"参保率低、养老金的保障水平也低,而且"新农保"才刚刚处于试点阶段。宁德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是:对农村农民养老保险认识不到位影响了农民的养老习惯;"老农保"参保率太低,保障水平过低;筹资渠道少、筹资能力弱;基金保值增值难,基金管理较为松散。宁德农村养老保险的出路在于要总结"新农保"试点经验,尽快上升为人大地方法规,实现新农村养老保险有法可依;加强财政支持,提高补贴标准,用利益诱导农民参与"新农保";加强农村基层"新农保"机构建设,实现"新农保"的社会实效;切实做好新老农保的制度衔接,实现农村保险制度的稳定性,扩大农民的参保率。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为了实现农村居民老有所养制定的一项重大惠民利民政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落后地区农村居民的参保态度、参保选择、参保持续性具有显著影响,从此方面研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于保障农村居民基本养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落后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所导致的农村居民基本素质低下、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等是阻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通过改变政府观念、发展基础教育、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民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发展医疗保健等方面来增加落后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王祥军 《江淮论坛》2013,(6):127-131
土地对农村养老保障具有重大作用,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是我国传统农村养老的重要基础。但是.新时期集体土地流转、征收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实施与完善产生了重大影响。因应于这一背景.必须在农民土地权益实现的视角下观察、分析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既不能过度依赖土地的保障功能,又不能完全忽略土地本身的价值,必须通过机制创新使集体土地流转、土地征收和新农保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制度绩效。  相似文献   

6.
新农保在保障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的同时,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是社会稳定的最后屏障。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必须依赖完善的立法,政府在制度建设、基金监管、财政补贴等方面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确立新农保基金的个人账户所有权,完善缴费激励机制是新农保制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和顺利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城镇化进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自开展以来,在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改善农村养老局面、加快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等方面已展现成效,但不足也不容忽视。通过对马楠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状况的调查,发现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以推动新农保制度的健康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农保”实施后西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开始试点的背景下(以下简称"新农保"),针对西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特殊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如何推进西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建立适应西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本文以《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为基础,结合"新农保"试点的经验,在全面分析西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推进西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有效、合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处于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程的后端,直接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过程的客观要求,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比较低下;广大农村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农村经济市场化和农业生产社会化,不仅在客观上要求农民养老社会化,而且为实现农民养老社会化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三个来源体现于每个农民领取的养老金中,是农村养老保险社会性的集中表现,也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0.
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农村居民养老支持力系统模式是缓解我国农村老人养老困境的必然选择。新农保的出台填补了政府缺位的状态,弥补了政府支持力的短板。然而,以新农保为主的政府支持力在高参保率的“泡沫”褪去之后产生了参保老人福利水平不升反降的“倒逼效应”,导致农村老人获得的来自政府的支持力水平大打折扣。其背后的机理在于新农保制度设计中关于集体经济是否参与养老支持的自愿机制设计和新农保缴费中家庭参与强制机制设计也即捆绑缴费制度。建立弹性的集体经济强制参与机制,壮大农村居民社会养老支持力;发展地方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给予家庭自愿机制下的政策经济支持,夯实家庭养老支持的基础和条件,充分发挥家庭在养老支持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我国政府应对当前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关键着力点;逐步做大财政直接支持的力度,真正起到兜底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家庭捆绑缴费模式伴随着新农保制度的推行为人所熟知,在民众中和学界都引发了诸多讨论。家庭捆绑缴费模式通过外在压力敦促农村居民参加新农保制度,克服了自愿参保的种种弊端,帮助农村居民走出有限理性的困境,卓有成效地促进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尽管家庭捆绑缴费模式存在削弱制度普惠性、激化家庭内部矛盾、增加制度执行成本、引发基层违规操作、导致制度尴尬之嫌,但社会保险的强制属性和农村的客观实际决定了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应遵循从自愿到强制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革推进中的困境与突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农村建立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农村的和谐与稳定。近两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日益广泛,成效显著,但亦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基金筹集难度大;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参保范围有盲区,尚无与其他保障制度对接措施;基础养老金保障水平偏低,政策吸引力不足;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立法滞后;个人缴费额度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政府财政责任的缺失;政策宣传解读不够透彻。导致出现这些困境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农民的参保意识不强;我国农村经济水平落后,农民收入普遍偏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我国农村老龄化速度加快,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土地保障功能逐步弱化。根据现实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实现对困境的突围:构建新农保长效筹资机制;加强新农保基金管理,保障基金安全,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监督制度;扩大新农保覆盖面,适当提高保障标准;完善个人账户的相关规定;明确政府参与养老保险制度的责任;构建新农保与城保以及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和衔接机制;加强宣传力度;加强新农保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及其改革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推动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户籍和身份基础上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使现行的养老保障体系阻碍了农民的空间流动和社会流动;同时,未纳入保障范围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问题凸显。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重塑养老保险理念,建立适度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等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的功能逐步弱化,需要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理论上来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反贫困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度模式、制度设计、制度实施等环节中。民族地区积极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在预防和缓解农村老年贫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与制约因素。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加快实现人群全覆盖,建立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加大中央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改革正在辽宁逐步展开,已经成为保障农村居民老年生活的基本制度。然而,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比较,辽宁新农保实际保障水平明显偏低。结合辽宁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恩格尔系数等收入分配理论为基础,根据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目标来分析辽宁新农保适度保障水平以及地方财政支持能力,可以发现,辽宁农村养老保险低于适度保障水平,需进一步从制度改革入手推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辽宁城乡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问题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适合农村居民的单独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从根本上化解农村居民年老的风险,有效保证农村居民晚年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广大学者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日趋广泛,笔者梳理后发现,学者在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政府责任和养老保险模式方面有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但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未来的发展思路和整体建设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党和政府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战略目标,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家庭和土地养老为主的农村养老制度不能满足农村养老的迫切需要.针对浙江省新农保制度构建中仍然存在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基金增值难、可持续性差以及有效接续问题,文章提出坚持政府主导实施、多元主体出资、城乡并轨转换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不断地探索完善,其历史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农村社会养老的萌芽期(1949~1980年)、探索建构期(1981~2002年)、探索创新期(2003年至今)。国家和政府始终是主导农村养老的制度设计主体。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考验社会政策的惠民性与政府财政支持力。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河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情况,指出了实施中的问题,主要包括试点的选用不具代表性,各地农民缴费负担差别大,集体补助沦为空话,各级政府财政补贴比例分布不均及不能够完全满足现行农村居民的养老生活需要等。通过个人账户积累资金终值的保险精算模型算出新农保农民领取的养老金待遇,最后得出结论:新农保养老金待遇基本能够满足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需要;投保人年龄越大,更应选择较高档次的缴费标准;农村居民养老金收入差别较大,所以,政府应尽量鼓励农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按较高标准缴费。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和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再加上政策的不稳定使得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长期处于停滞的状态.当前在城乡统筹的新形势下,国务院及时制定出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这无疑会加快全国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试点的进程.但是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存在筹集层次较低、筹集方式单一和基金保值增值渠道不畅等问题,亟需采取多种措施加以完善,并通过法律的方式予以确认,从而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