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当前,产业集群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而构建区域品牌则有利于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本文以探讨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出发点,阐述了廊坊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廊坊区域品牌的建设模型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目前还是以产地品牌为主.由于产地品牌享用主体的分散性和利益不一致性,致使产地品牌建设缺乏系统思路.农产品品牌建设不仅要抓种养质量,还要大力发展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构建价值增值模式,这就需要借鉴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实施农产品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建设,需要清晰界定政府、企业、农户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职能,各方面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承接产业转移能够推进产业集群升级,产业集群升级又能够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文章结合河南省产业集群规模、类型、区位分布、发展阶段,探讨承接产业转移对推进河南省产业集群升级的促进作用和产业集群升级面临的主要困境,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环境、创建集群品牌和培育集群创新网络来推进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4.
区域品牌:一个特指"产业集群"的品牌概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区域品牌作为特指产业集群的品牌概念,既具有产业集群的属性,又具有品牌的属性.产业集群属性使得区域品牌代表了特定区域内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品牌属性使得区域品牌具有了一定的资产价值,这两者的结合使得区域品牌成为以区域与产业为核心而构成的识别系统.由于这个识别系统是着眼于区域和产业这样的特点,使得区域品牌与企业(产品)品牌相比具有许多独特之处.开展区域品牌概念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工业走向集群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经济(包括企业集群经济)内涵、特点的学习、认识,结合茂名的实际,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茂名必须抓好发展特色产业集群、重化工业衍生产业集群、产业转移集群三大集群经济的要求,要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协调指导服务作用,充分利用茂名特色资源优势,继续优化投资环境,加强招商引资,选择、承接好珠三角产业转移,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以三大产业集群经济的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在这一特定背景下,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出路不在于如何规避全球化的冲击,而是必需要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充当全球竞争者;把创建产业集群品牌纳入到国家整体的发展战略去思考,才能形成无可替代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品牌的创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产业集群品牌的模式创新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政府必须具备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和不断提炼总结的知识准备,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工作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世界服装产业的竞争已转向以品牌竞争为焦点的综合经济实力的竞争。而中国的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最大缺陷则是品牌缺位。因此,我国服装产业集群的品牌提升成为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必需手段。要从提升品牌知名度、品牌价值、品牌形象、品牌竞争力以及完善服装人才队伍等方面努力,使服装产业集群发展与品牌提升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8.
集群化发展是现代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趋势,集群文化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论文总结了“集群文化”的内涵,解读了浏阳花炮产业集群文化的构成,以此为基础,分析了集群文化促进产业集群成长的作用机制,讨论了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集群文化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是推动湖北高新产业进一步发展、解决目前存在的产业分工与主导产业不明等问题的必然选择。推动高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确定集群的战略定位,并实施名牌战略,实现企业品牌、战略集团品牌与区域品牌的相互促进,同时,企业与科技园区的管理者应更新观念,努力营造创新氛围与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10.
意大利的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从集群形成、产业类别、产业水平、中介机构、分工协作以及社会网络等方面对我国产业集群与意大利产业集群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我国产业集群尚处于相对较低发展层次的结论。借鉴意大利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增强我国集群竞争力,对于进一步培育发展我国集群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外和我国南方发达省份产业集群建设成功模式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在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大庆市工业园区化建设应该向产业集群方向推进的工作思路和七条建议:一是要认真研究国家、省产业集群的政策;二是积极出台政策,鼓励中小企业的集群式创新;三是要下力气推动工业园区向产业集群方向转变;四是要确立主导产业的主攻方向,快速打造大庆市资源条件下的优势产业集群;五是要集中财力物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关键性技术;六是要建立和完善为产业集群服务的四大体系;七是要全力打造大庆市的集群品牌。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与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其竞争优势主要源于外部经济效应、人才聚集效应和学习创新效应。考察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历程,产业集群对小城镇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我国小城镇发展产业集群,要注意:统一规划,加强管理;重视城镇的“要素聚集功能”;提高小城镇产业集群的技术含量;增加小城镇产业发展种类,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提高集群企业的品牌意识;加强产业集群小城镇的环境保护等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水果销售逐渐向无品牌销售方式告别。我国水果生产的分散性和小规模性等特点使得果业品牌建设存在很大障碍,缺乏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品牌。本文以江西果业为例,分析了果业品牌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借助国内外果业品牌建设的模式,提出了如何正确处理产地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关系的思路。以产业集群来构建区域品牌、创新品牌建设主体和利益分配机制才能推动区域品牌的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的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发展规划、健全企业服务体系、树立区域品牌等方面。西部地区发展产业集群,要充分发挥其优势资源,重点构建资源型、纺织、食品加工、高新技术、旅游等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5.
作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新技术产业对于促进福建省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大势所趋。有必要通过对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思路,为今后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是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方式.我国的产业集群多集中于加工制造业领域,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以低成本、低利润、低技术含量、缺乏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弱为基本特征.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日益演进,制造业集群的困境日益明显.国际金融危机加剧了制造业的生存危机,因此以金融危机为契机,推动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是一种高效的生产组织方式,也是现代区域经济竞争的基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较早,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为国内其他地区发展产业集群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和模式。浙江省是目前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最快的省份,重视产业集群的发展使其从无资源、无扶持、无优惠的"三无小省"迅速成长为"经济大省"和"市场大省",浙江产业集群模式具有产业集群集聚程度高、具有独特融资渠道等集群特征,并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注重特色产业区建设、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等发展经验,给中部地区发展产业集群提供了许多借鉴。发展产业集群是中部崛起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中部地区可从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和企业微观改造力度方面入手,发展符合本地实际,健康、可持续、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以实现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产业集群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通过要素之间和生产环节之间的整合建立以专业化分工网络为基础的产业集群,能强化地区经济增长核心能力。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存在着地域、结构、功能和目标等多项关联。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是促成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制度条件。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积极的集群创导,制定促进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相融合的发展政策,不断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海峡西岸经济区服装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西岸经济区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存在:创新能力不强、集群内企业根植性不强、出口服装档次偏低等问题。保持服装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必须:做强做大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全面提升集群竞争力、大力推进高档面料研发、增加品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3,(10):223-227
产业集群是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而区域品牌已成为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以至于多地争夺同一区域品牌的现象时有发生。区域品牌本质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在竞争演化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混沌特征。引导产业集群及其区域品牌演化机制由"竞争-(随机性)分岔-混沌"调整为"竞合-(选择性)分岔-协同"是区域品牌走向科学发展的有效办法,具体策略有让竞合成为区域品牌的集体意愿、使分岔成为区域品牌的主动选择、把协同作为区域品牌的共同追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