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于1983年经市府批准在原上海美术学校的基础上,汇集了一批国内知名的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组建而成,几乎中断了30年的上海市高等美术教育,终于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特定形势下诞生了。虽然她与国内所有的高等美术学府相比是最年轻的一员,但她标志着上海高等美术教育的新阶段。建院初期办学条件不尽人意,创建一所新型的美术学院,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她不仅承担着培养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美术人才,同时肩负着为上海市经济建设服务,为上海市繁荣美术设计和美术创作的任务。她力图摆脱现有美术院校的模式,从实际出发,办成以美术设计为主,尽可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接轨的综合性美术学院。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族地区民俗民族文化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是我国民族地区实现特色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提升民俗民族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实施本地区文化品牌发展战略,是我国民族地区民俗民族文化发展的现实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论民族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民族文化的传承赵世林民族文化传承是文化具有民族性的基本机制,也是文化维系民族共同体的内在动因。社会成员正是通过习得和传承共同的民族文化而结成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的。文化是人类适应生存环境的社会成果,为人的社会群体所共享,所以文化与民族须庚不能分离...  相似文献   

4.
翻译标准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随时代不同因社会文化不同而不同,其内涵是动态的和社会性的,不同国家民族因文化传统和文化地位不同,翻译标准也将不同.翻译的社会标准无疑有利于再现原文反映的民族历史和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5.
对云南民族歌舞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旅游是当今国际旅游的新趋势、新潮流 ,而民族歌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云南民族歌舞旅游产品开发有重大意义。云南民族歌舞生动地反映了云南各少数民族从人类起源 ,到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了解一个民族的歌舞 ,就能从一个侧面了解该民族的文化精髓与奥妙。  相似文献   

6.
民族节日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斗争生活中,经历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创造形成的。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能够具体真实地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习俗特征,是构成其民族文化心态和民族精神凝聚力的一种突出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民族工艺是傣族人民适应自然和生态环境的一种生存技能的体现,是生活智慧的结晶,从一个层面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同时,傣族民族工艺的产生和发展,又往往被打上了傣族社会文化的印痕,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提炼和浓缩,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两层关系既是傣族的民族工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傣族民族工艺文化的特性和象征.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镜子,是民族文化的碑铭。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无不在它的语言中留下印记,民族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维特征、认知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都能在语言中找到证据。语言造词与其文化理据之间是一种镜像关系,语言造词的理据必然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民族文化也必然反映在语言的造词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文化是激发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由此,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对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新认识、新论断。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等方面都发挥着重大的功能: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功能;社会整合功能;教育塑造功能;政治合法性功能;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以文化形态为主的软实力已然成为当今时代国家间实力消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文化力是文化活动的引擎,它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活动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凝聚成永恒的民族精神.文化力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特殊纽带,它具有精神催化功能,影响和抑制着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塑造人们的灵魂,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从而促进民族精神的形成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推动民族精神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对人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普通高校教育的过程中实施艺术教育,既符合教育改革方向,也切合年轻人的心理特点。本文提出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完善作用是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艺术活动的熏陶,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人格的形成;能让学生体验艺术、培养自信,塑造健康和谐的人格。  相似文献   

12.
透析艺博会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艺博会与传统画展之比较 ,论证了艺博会现象是当前社会机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模式过渡的必然产物。艺博会的兴旺繁荣 ,从一个侧面再次证明了文化产业和艺术作品必须与民意结合 ,与时代结合 ,与经济结合。脱离市场运作、脱离民众的艺术作品只能是象牙塔中的孤芳自赏 ,而缺乏应有的生命力。不断完善艺博会机制与作品质量 ,将最终使之成为都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孙子兵法》蕴含的原理和辅导员工作理念具有一致性,其方法论、战略思想、战术方式等理论对辅导员工作具有极强的借鉴、指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可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思维能力全面发展、增强身心素质,增进人际交流、提升学生与学校的知名度。提升艺术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的关键在于:观念优先,建立与完善新机制,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双管齐下,加强师资建设、保证经费和活动场地投入。  相似文献   

15.
艺术教育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 术教 育不 仅 仅单 纯属 于 审美 范畴 、而 是 对德 育 、智 育、体育 、劳动 教育 、心理 健康 教 育等 范 畴都 有着 广泛 的 涉及 、渗 透和深 入,具 有 “跨越 性 ”、“综 合性 ”、“多 层 面”特点 的 、不 可或 缺 的素 质教 育 形式 ,能在 愉 悦中 促进 人的 全 面发 展 。我 国高 校的 非专业 艺术 教 育,面 对 着与 中 小学 艺术 教育 的 衔接 断 裂、面 对 着艺 术水 平 参差 不齐 的 大学 生群 体 ,必须 坚 持以 人 为本 ,探 索分 类分级、针 对性 强 的非 专业 艺 术教 学 体系 ,在艺 术教 育 中注 重 民族 性的 融入 ,以 提升 学 生的 艺术 素 养,促 进学 生 的整 体 素质 发展 ,推动社 会主 义 社会 文明 的 进步 。  相似文献   

16.
艺术与“真、善、美”的关系,不是一个新话题。根据一般的认识。艺术具有真善美的特性,而托尔斯泰以其卓越的艺术大师的艺术经验否认艺术是“美”的表现;艺术表现普。但不及“善”本身。“善”这个概念在托尔斯泰那里就是上帝的化身。艺术只能趋近,但永远不达“善”本身。艺术之“真”是情感真挚。托尔斯泰对艺术“真”的理解,是建立在对艺术“美”的否定的逻辑之上。艺术不表现美,而表现善,“真”是艺术抵达“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艺术运动是艺术设计从古典走向现代的重要一环,在现代设计长河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在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对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强调、多元文化的继承、内容的朦胧性和多义性等层面上展示了与当代艺术设计相吻合的特征;在对艺术设计传承和艺术设计创新两个方面对当代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论分形艺术美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形艺术是基于分形几何理论所创建的一类奇特的新媒体艺术,是计算机技术在图形图像艺术领域的应用,富于视觉冲击力,具有非同寻常的美感。分形几何具有自相似和分数维两大重要特征,它们正是分形艺术美感的数学缘起。此外,分形艺术也是一门创造艺术,分形艺术家运用数学算法作为画笔来进行造型、色彩设计,这种艺术灵感的挥洒过程实现了美的创造。基于分形理论和数学方法创作的分形艺术,不仅象征了科学与艺术自然而完美的结合,更具有独特的美学意义。从美学角度来分析,分形艺术具有数学和谐、标度对称和奇异性等特点,在超越传统美学标准审美的同时形成其独特的审美感染力,而分形艺术这种活跃的生命力正是分形美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古代楼兰艺术在中国艺术发展进程中以及中西艺术交流史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古代埃及艺术、希腊罗马艺术、印度艺术、波斯艺术和中原艺术都在楼兰艺术中留下了鲜明的烙印。这种荟萃东西方艺术为一体的艺术现象,在中外艺术史中都是极为罕见的。古楼兰的民族文化背景及艺术特征因素,决定了楼兰艺术史研究与民族学和图像学有着密切的学科联系,民族学和图像学是解读楼兰艺术本质的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20.
纵观《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全文 ,可知陶东风教授对大学文艺学的批评与建设有着独到且富于启发意义的个人见解。然而 ,不难看出 ,在批评大学文艺学时 ,陶东风教授经常背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或没有事实根据就随意断论 ,或未作具体分析便批评指责 ,或为了自圆其说而削足适履 ,或不作逻辑推导而任意发挥 ,或将较为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确 ,几十年来的中国大学文艺学远未尽如人意 ,故对其进行学科反思不但可以而且极其必需。不过 ,应该看到 ,对既有的大学文艺学成果持客观公允的态度 ,是最有效的学科反思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