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志书的质量是志书的生命,提高志书质量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突出地方特色,不然,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一、地方特色是体现志书质量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承认矛盾昔遍性,就使我们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有了一个总的方向。然而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其原因就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的特殊性,认识和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我们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任何科学,都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每一门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揭示自然界或社会的一定过程、一定方面的特殊的矛盾运动规律。这是我们在编修新方志中认识地方特色的哲学根据。  相似文献   

2.
关于特征和特征方法的哲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关于特征的本体论探析特征的本体论探析主要集中讨论特征方法所言特征的本体论问题,即特征的起源问题和客观性问题等。1.1特征起源于事物内外矛盾的特殊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有两种:内因、外因。内因即是事物内部自身的矛盾性;外因即是一事物与他事物联系的矛盾性。存在的事物总有其特殊性。事物具有特殊性的含义是,或者其内因有特殊之处,或者其外因有特殊之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事物的特殊性即事物的“特性”(黑格尔语)来自于事物矛盾的特殊性。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特殊性由其内外因的特殊性引起、规定和制约。事物的特殊性怎样…  相似文献   

3.
脱贫致富,实现小康,是郧阳山区2000年要达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为了保证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从本区区情出发,用唯物辩证法作指导,以“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步实施”为战略指导思想,使具有不同经济基础和不同层次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乡镇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各打各的优势仗,各奔各的小康路,超常规、大跨度、跳跃式发展山区经济。一、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层提出脱贫致富奔小康奋斗目标矛盾学说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矛盾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规定着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殊本质,…  相似文献   

4.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来源于斗争的无条件性和同一的有条件性;只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才能树立彻底的唯物辩证的世界观;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是对事物及其矛盾如何存在和相互关系的最高概括;割裂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否定矛盾,否定人类的认知。  相似文献   

5.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以及它們的相互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問題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辯証法。”毛主席在《矛盾論》中全面地阐述了这个問題,我們学习《矛盾論》时,自然应当首先把这个問題学好。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毛主席在《矛盾論》中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或絕对性这个問題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說,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說,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終的矛盾运动。”“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这就是說,世界事物尽管千差万别,但它们都存在着矛盾,沒有矛盾的事物是絕对不存在的。自然和会社各种事物都存在矛盾,因而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它的主要任务就在于揭示自然界各种事物自身的矛盾规律;以社会历史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  相似文献   

6.
略论两个“精髓”的关系及其意义──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庞长富这里所说的两个“精髓”,一是指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二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毛泽东曾在《矛盾论》中深刻指出,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我们把这...  相似文献   

7.
事物的矛盾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并贯串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任何事物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以唯物辩证的矛盾法则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开创了中国的民主革命道路并取得...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发展史上,《矛盾论》第一次对矛盾特殊性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确立起具体分析事物矛盾运动的理论体系,并且以此为中心透彻地说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提出了矛盾问题的精髓的学说,全面阐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辩证  相似文献   

9.
我国计划经济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也走过弯路,受过挫折。为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来认识、总结和完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本文试图就当前在方法论上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 每一事物内部不仅存在着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存在着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我们在观察问题时,必须把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否则就不可能正确认识事物。  相似文献   

10.
主要矛盾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重要课题。所谓辩证地分析问题,就是要具体地分析事物矛盾的特殊性。而主要矛盾则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 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哲学名著《矛盾论》中指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  相似文献   

11.
今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是我们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同志诞生九十周年纪念日。我们纪念这个日子,就是要更好地学习他的理论,把他和他的战友所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毛泽东同志的全部理论基础就是唯物辩证法。我们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就是要坚持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特别是要懂得事物的内因和外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函义及其关系,注重对事物内因和特殊性的研究,坚持从实际出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正> 在哲学教科书中,矛盾的普遍性通常指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无处不在;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无时不有。这是毛泽东同志对矛盾普遍性的概括。理解矛盾的普遍性离不开矛盾的特殊性,因为二者本来是相互联结在一起的。然而从矛盾的普遍性的特定含义到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联结,确有一定的理论困难。究其原因,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对矛盾的普遍性只作了一种意义上的理解,而缺乏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中,极为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运用和研究。他指出不仅要研究客观事物的矛盾的普遍性,尤其重要的是要研究它的特殊性,并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理论确定为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进一步阐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杰出贡献,是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中国革命丰富经验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14.
关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传统的看法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此说乍看似颇在理,但却有两点存疑:第一,如果客观世界只存在特殊性事物,根本不存在普遍性事物,那何以能在我们的思维中有关于"普遍性"的认识呢?第二,如果普遍性中不包含特殊性,那何以理解列宁大加赞赏的"不只是抽象的普遍,而且是自身包含着特殊东两的丰富性的普遍"(《列宁全集》第38卷,第98页)呢?可见,这个命题还有进一步探讨之必要.命题由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明确指出,并出现过两次.两次提出命题的角度及含义是有差别的.第一次是从本体论角度,即从矛盾的存在状况提出命题的,其含义是:矛盾的普遍存在是通过无数事物矛盾的特殊存在得以体现的.第二次是从认识论角度,即从如何认识矛盾的普遍性质和特殊性质提出命题的.其含义按传统的理解是:矛盾的普遍性质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质之中.这种理解有合理  相似文献   

15.
毛主席的光辉哲学著作《矛盾论》,是我们进行一切革命斗争的锐利思想武器。今天,重温《矛盾论》中关于<矛盾的特殊性>一节,对于我们当前研究历史上的儒法斗争,把批林批孔运动进行到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什么要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毛主席指出,每一事物都有它“特殊的矛盾和特殊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就是矛盾的共性、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就是矛盾的个性、相对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辨证法。”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基本原理,运用辨证思维认识论的方法论,客观的分析我国近几年来经济决策中某些失误问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所以它是绝对的,“然而这种共性,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因为矛盾的各各特殊,所以造成了个性。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地暂时地存在的,所以是相对的。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294——295页)毛泽东同志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制定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这对科学范畴,深刻地揭示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且把认识事物的共性与个性之问的关系问题具体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自觉地按照唯物辩证法办事,成功地开辟了一条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我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光辉典范。一、运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的原理,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了新概括,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杜会主义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矛盾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法则,“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  相似文献   

19.
刘英为  耿帮才 《南方论刊》2007,(10):22-22,19
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中国道德智慧之精髓,其既是一种崇高的道德理想,又是一种现实的道德实践活动。既体现矛盾普遍性要求,承认"和而不同"强调事物中的差异,又不反对矛盾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矛盾论》紧紧围绕这个核心,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刻的阐发,出色地完成了列宁提出的“说明和发挥”的任务。首先,《矛盾论》说明和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的思想; 其次,它详细地阐明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含义,特别阐明了认识矛盾特殊性的重要意义; 其三,它提出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矛盾问题精髓的著名论断; 其四,它提出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可以互相转化的思想; 其五,它深刻地阐明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