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试析30年代前期国民党打击土豪劣绅的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30年代前期国民党制定打击土豪劣绅政策的原因和这一政策的内容及实际实施情况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30年代前期,国民党之所以要制定打击土豪劣绅的政策,是由于他们间接或直接地危害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这一政策制定以后,国民党虽在一定程度上对土豪劣绅进行了打击,但由于土豪劣绅是国民党统治乡村唯一的社会基础,国民党政权与土豪劣绅存在着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因而这种打击非常不够和极不彻底。这一政策的实施是失败的。这说明国民党政权不可能实行任何真正的社会改革  相似文献   

2.
季路 《百姓生活》2010,(1):56-57
美国学者易劳逸(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对国民党统治中国的历史有独到研究),中国学者戴晨京等,通过国民党提供的各种史料,引用蒋介石的许多“内部讲话”,精辟分析了国民党大溃败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3.
抗战胜利后所出现的特定的政治环境,使国民党面临着和平民主或内战独裁的两难选择。最终,基于党派及其私人的既得利益的维护,以及对于共产党力量的低估,国民党选择了内战政策。这一错误的政策选择,使国民党政权很快陷入了空前严重的危机,丧尽了其统治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4.
1948年底,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势成定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已面临着彻底垮台的命运,为谋求退路,国民党当局决定东撤台湾。退台后,蒋介石为首的一批国民党元老们开始痛切反省国民党败退台湾的教训,认为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不仅是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原因,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国民党本身的弊端,是其“组织瓦解,纪纲废弛、精神衰落,藩篱尽撤之所招致。”为了确保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总结大陆失败教训,蒋介石决定重新改造国民党,这就是国民党退台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党务改造运动。  一、党务改造的原因与具体实施 事…  相似文献   

5.
探讨国民党独裁统治覆灭原因,应该从国民党统治本身去分析,这是主要的,也是最本质的。国民党独裁统治覆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仅就政治方面而言,笔者认为,国民党的宪政加快了它政治崩溃的步伐。国民党于1946年开始实行宪政,自诩是要’‘还政于民”,实现民主。但这只是口头上的政治宣传,其真实目的只是在为其一党专政和个人独裁体制被上一层“民主”的外衣。蒋介石在国民党六大开幕词中说:国民党“在还政于民之后,决不是弃置而不顾……在实施宪政以后,本党的责任不但不因之减轻,而勿宁更为加重……”在(对于党务报告之决议案)中…  相似文献   

6.
"中政会"(中央政治委员会)是国民党政治体制中的一个独特组织,在国民党历史上曾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中政会"演变过程的述评,指明了"中政会"与蒋介石推行一党专政的内在联系,认为"中政会"的由盛到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民党统治失败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抗战相持阶段前后,国民党第五战区派遣主力,以大别山为依托,开展抗日游击战,开辟了大别山抗日游击战场.该战场是国民党坚持华中抗日的战略中心.反共的基本政治立场,使大别山抗日游击战场亦成为国民党华中反共的军事基地.  相似文献   

8.
国民党是派系众多的联合体,派系政治是国民党政权的一个重要特色。各派系对权力的渴望和权力分配的无序,必然导致派系之间的斗争。与国民党政权相始终的派系斗争,弱化了南京政府的统治功能,使国民党的统治力量和统治基础受到严重削弱;连绵不断的内部纷争.招致外入侵.民族蒙辱;激烈的派系斗争,使国民党在危机之中.失去自我挽救的机会,最终导致其政治衰败和王朝倾覆。  相似文献   

9.
孙科与“非常会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1931年孙科在“非常会议”期间的种种表现,以及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想与蒋介石建立个人独裁专制的愿望发生的冲突,认为孙科是有政治理想的,在国家政治体制问题上,最早提出实施宪政的政治主张;在国民党内,反对蒋介石个人独裁,呼吁实现国民党的民主化.但由于他在国民党内势单力薄,缺乏广泛的党内和社会的支持,无法在国民党内形成对决策有影响力的压力集团,无法成为国民党的重心,因而也就无法实现其理想。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抗战时期,美国与国民党的三次反共高潮有密切关系,其中美国单方面援助蒋介石在客观上成为国民党发动反共内战的重要因素,但是不能由此推论为美国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起初,美国对国民党的反共分裂活动曾经不加干预,但是当皖南事变和第三次反共高潮危及到它的战略计划和远东政策时,它对国民党的反共分裂活动就采取反对的态度并予以制止。美国单方面授蒋促成内战爆发和美国反对内战的矛盾,构成了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重性。  相似文献   

11.
由同盟会改组的国民党,其在云南的发展,由于本身内部分歧较多,加以云南地方执政者对国民党的抵制,长期陷入低谷。中华革命党在云南的发展,在护国运动时期曾有过短暂的恢复,其余时间都受到了唐继尧的严防而事实上陷入停滞状态。中国国民党时期,1919年至1923年间的发展处于“地下”状态,1924年“一大”后虽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有进步,但仍相当涣散及薄弱。这些发展过程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国民党自身一直无法克服其组织发展“先天营养不足”的缺陷;二是北京政府时期的云南地方实力派对国民党的态度主要以自身利益为取舍,在某种程度上呈现了国民党组织发展一直受地方实力派态度影响的客观情况。这些既是民国政治经纬极其复杂的重要表现,也是国民党组织建设及其后建立的党治政体政权脆弱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2.
皖南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最高峰。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这一反共暴行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打退了这次反共高潮。这次反共高潮被打退,表现了国民党政治地位的降低和共产党政治地位的提高,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的阶级力量对比发生变动,是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关键,并在国共两党关系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3.
1945年5月,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国民党六大)之所以通过《土地政策纲领》和《农民政策纲领》,究其原因是抗战胜利临近,农业形势严峻,国民党急于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解决所谓的内政问题。其实质是维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强化农村法西斯专制统治。其目的是壮大国民党经济、军事实力,变抗战胜利为国民党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国民党“一大”颁布的旨在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纲,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人对“农地”问题进行长达30余年研究的结果。其核心思想是:用西方先进科技改造农业,发展生产,用和平方式而不是阶级斗争方式平均地权。孙中山的“农地”思想构筑了国民党国民革命时期关于农民政策的基础,但由于当时主客观条件的不成熟,决定了其必然具有空想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张光茫 《社区》2011,(20):10-10
在过去的60多年中,“国民党将领”对不少大陆读者来说,还是缺乏细节的名词。伴随着周海滨的新作《我们的父亲:国民党将领后人在大陆》出版,我们得以从亲历者日中,还原那些被误解的国民党将领。  相似文献   

16.
国民党左派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积极作用宋代祥70年前,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这是在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真诚合作,对于推动大革命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而国民党左派人士在推动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发展方...  相似文献   

17.
三青团与蒋经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青团与蒋经国马烈三民主义青年团根据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决议,于1938年7月成立;至1945年由国民党中常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与国民党合并,9月底正式结束,前后共存在九年有余。其间三青团在政治、组织、社会等方面从事了大量活动,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民党作为中国近代建立最早的政党、民国时期的执政党,对中国近代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和积极作用。因此在新编方志中,中国国民党无疑是政党志记述的重点之一。但是,迄今为止,全国各省出版的政党志中都没有单独为国民党立志的,或者与民主党派、工商联等合为一卷,内容简单,或者根本就不写。这与国民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符的。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孙继民研究员主编、中华书局2005年12月出版的《河北省志·国民党志》(以下简称《国民党志》),是全国第一部为国民党单独列卷的省志,它的出版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为河北省近代政治史研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史料依据,对深化中国国民党史研究及河北省近代史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是全国新编方志工作的又一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八路军在新疆培养和训练了一大批特种兵骨干,中共和国民党在此培训了许多飞行员和机械师,装配了一批战斗机,奔赴抗日前线,成为我军的现代化军事技术骨干和国民党空军骨干,为抗战胜利和中华民族解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民问题是近代以来关乎国计民生的基本问题,而土地问题又是农民问题的核心。国民党并非没有意识到土地问题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但上世纪30年代在大陆的土地改革终因失去了农民的支持而失败,最终由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完成。国民党在50年代败走台湾、内外交困的局面下,重新推行“土地改革”政策,却成绩斐然,为国民党在政治经济上的生存创造了条件。为什么同是国民党推动的土地改革,结果会如此大的不同?通过对背景、过程、结果的比较,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无疑是时代背景的巨大变迁,而政策的具体内容与实施绩效不同亦对差异形成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