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庄子·天下》篇论庄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为会归,"独"是庄学一个极重要概念。道体是一种近乎西方哲学"存在"的中国古典表达,绝对独立性、不可分性、无偶对性是道体内在规定性,这是道体之独;庄子道论是一种生命境界,因此对道的体悟也是一种生命独体的自我体验而不能于外有征,这是体道之独。独意味着承认和尊重每一个存在者的独异价值,这关乎庄子齐物的玄旨;而当生命在剥落掉一切外在功名之后,只剩下生命的独体,逍遥即以此而可能。庄子对独立道体的信念最终高扬起独立之人格和自由之精神,成为中国传统士人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梳理和分析庄子后学所作的《庄子》外杂篇的文本资料,便能清晰地理解和把握《庄子》外杂篇之"德"论。它主要由三个层面构成,其一是"德"和"道"之间的关系;其二是"德"的本质意蕴;其三是"德"的现实演变。从这三个层面来看,庄子后学所论之"德"即道德,明显不同于儒家意义上的道德,前者强调同一于生命本性,后者强调合一于人伦规范。毫无疑问,明辨庄子后学所论之"德",不但有助于准确理解《庄子》外杂篇的道德哲学思想,而且也有益于深刻认识儒家的仁义道德。  相似文献   

3.
老子的"道",主要指形成世界的本原,决定万物的本体,宇宙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而老子的"德",其广义是指万事万物合"道"而行的品性,其狭义则指人的合"道"而行的品性。"自然"是老子"道"与"德"的本质特征。"道"生万物,"德"养万物","道"体"德"用,二者辩证统一于万物之中。老子哲学的主要意蕴就是依"道"而立"德"、立"德"而明"道"。老子对"道"的预设与描述体现出老子哲学理论思维的形上视域,老子对"德"的揭示与规定标志着老子哲学实践关怀的形下向度。  相似文献   

4.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思想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所在。通过“若水”“不争”、“见素抱朴”、“涤除玄览”等方法去“为道”,可以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研读《老子》,就是要深刻体会其“为道”“为学”思想的大智慧及其管理深蕴,并为高等教育管理提供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5.
"无"是《庄子》思想的主题,"无"之美是《庄子》美学的核心。《庄子》的"无"既不是空无,也不是虚无,而是蕴含了五层含义:一是与"有"共在的"无";二是"有"之"无",这是对自然之"有"的超越;三是作为否定的"无",即对人为之"有"的否定;如果说前三种"无"构成了"物"之"无"的内涵的话,那么,第四种"无"则是形而上的"道"之"无",它是万物的原初本性,也是前三种"无"存在的基底;第五种"无"是"无无",与其说它是"道"之"无"的否定,毋宁说它是真正的"道"之"无",它要否定任何将"无"变成"有"的企图。《庄子》之"无"的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显现了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内在逻辑理路。因此,对于中国美学而言,审美既不能见物不见人(道),也不能见"有"不见"无"。  相似文献   

6.
舍伍德.安德森是美国享有盛誉、承前启后、影响深远的现代作家,《小城畸人》是其代表作。在《小城畸人》的《手》、《思想者》、《死》、《成年》等故事中,安德森成功地使用了“手”的母题,刻画了一批令人难以忘怀的畸人形象,剖析了世纪之交美国中西部小镇居民的复杂心理状态,表达了他对手的钟爱和对手工业传统的眷恋,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风貌和生活的本质。该作品对于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庄子以游心于德之和为基点,以德兼于道为理路,以辩德之本末,以论德之立修,以别德形关系,不仅表达了他对当时之世的不满与批判,而且也揭露了当时世人的伪善与狡诈。当然,在庄子崇尚自然无为的哲学语境下,也洋溢着对自然素朴之世的向往与对单纯和谐社会的企慕。尽管我们有时会认为庄子的这些理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是乌托邦式的诉求,但是我们却无法漠视他建立的形而上的道德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至德之世"是庄子基于"道"的整体性视角建构的理想社会,建构的原因是现实社会"道"的缺失。人们对仁义道德、技术知识的过度推崇和依赖,导致了道"德"的衰变和社会的混乱。为使道"德"能复其初,社会整体能归于素朴和谐,庄子提出了丧我以明的齐物论、虚静待物的心斋论和离形去知的坐忘论三条解决路径。其目标是实现整个社会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终接近于"道"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9.
庄子笔下的“小”“大”之别,是世俗认知与理想中的“道”的差距世俗社会以“小知”为求名逐利的工具,而对大道则弃置不理;庄子描绘他理想中的大境界,并提出了如何“用大”的方法问题。庄子提出的“大道”与我们现代社会所谓的“终极关怀”问题有相似之处。走知识与道德的路线,是通向“大道”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将现代都市小说家六六的小说《蜗居》中的主要人物宋思明与美国20世纪早期著名的现代主义小说家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的名著《小镇畸人》(Winesburg,Ohio,1919)中的重要人物哈德曼牧师相比较,以他们所谓的阿喀琉斯之踵为原点,探讨各自文化潜质中迥然不同的现代因素,通过较为细致的文本解读,诠释中西文化中罪感与耻感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从而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蜗居》与《小镇畸人》的文学伦理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庄子>中的"真人"和"畸人"分别体现了庄子人格理想的两个层面."真人"是游于方之外的人,是庄子在黑暗现实中幻想出来的泯物我、同死生、齐是非、一荣辱的绝对自由的人格,是一种虚幻的心灵安慰."畸人"则是游于方之内的人,是庄子用以解决现世的人生痛苦,以全生、保命,求得有限自由的体现,是庄子处世哲学的活教材.  相似文献   

12.
庄子的气论及其哲学、美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本体论范畴,也是庄子哲学的一个核心范畴。庄子的"气"具有三种基本的意义。庄子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就是通过"听之以气"的途径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真人、神人、至人的境界。庄子的"气"论对中国哲学影响巨大,奠定了"气"的宇宙文化在中国文化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它生成了中国文化的审美理想、审美范式及其美学的独特品质,对中国美学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道与言的关系是道家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道家坚持道"自然无为"、"混成无形"。"道不可言",言不及道,二者之间是相离、相悖的关系。道家认为,要想超越道言悖反,一是要破除名言的人为性,使之成为自然的、"无心"的语言;二是要破除名言的区分性,使之成为混整性的、象化的语言。前者可称为"言无言",后者可称为"言象言"。"言无言"开拓出审美化的"天地之境","言象言"创造出审美化的"大道之象",这使得道家语言哲学,无论在内在精神还是在外在形式上,都表现出审美化的倾向,并对中国诗学、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振纲教授《大生命视域下的庄子哲学》一书,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生命价值观”为逻辑原点,重新审视庄子自然主义哲学对“道”与“天”的放怀咏颂,对“道通为一”生命本相的澄明,对文明异化、机事机心的批判,其理论视域无论对于倡导当代人类和谐共生的理性精神,还是对于唤醒世人尊重自然、呵护生态的生命意识,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德性作为人类的永恒追求一直是一个通贯的文化景观。但是,人类社会政治实践显示:德性之维与德性之路二者之间存在着鸿沟。以德性为政治理念的政治实践并没有实现德性的价值规定,笔者对人类的德性之维和德性之路进行了深深的剖析和反思,希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实践之路能最终走出这种两难的境界,使人类过上一种积极的符合德性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庄子的气论是在直觉感悟式思维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另外,老子作为道家的开创者,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庄子的气论 机制可用道—气—物来概括。以道为逻辑起点,包含安化与物化、心斋的思想。庄子气论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学精神,揭示了 中国人独有的思维方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德治是一个古老的概念 ,其思想的产生在中西方历史上都比法治思想的产生要早得多。党中央去年年初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治国思想 ,是对中西方传统德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本文系统考察了中西方历史上的德治思想 ,对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德治思想 ,进一步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体系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8.
孔子德治思想的方法论从社会个体修养人手,着眼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强调道德的作用,突出人文教育。它与西方人文学说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论是互补的关系,而不是互换的关系。对孔子德治思想的批判继承要从三个层面进行对孔子所主张的道德内容加以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对孔子所夸大的道德作用加以限定,使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相互促进,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协调发展;对孔子所倡导的道德修养方法加以借鉴,使中华民族注重精神自律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齐物思想与“道”都是《庄子》的重要内容。在庄子齐物思想中蕴含着一种以“道”为核心的圆形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不仅是动态的、立体的 ,而且具备广泛的适应性。它可以实现齐物思想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智到情感的统一。理解和把握这种思维模式 ,可以使《庄子》中的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对更形象、深刻、系统地理解齐物思想乃至整部《庄子》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庄子生命哲学的核心是"忘世"思想,这在其对人类生命存在进行现世性与彼岸性的双重思辨中得以构建。庄子企望超越生命存在的现世性局限,获得自我的精神解脱、超越,实现生命存在的彼岸性追求。因此,庄子的生命哲学并非"出世"、"厌世"或"游世"等看法,而是体现出浓厚诗化意味的"忘世"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