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当前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实现中国化?何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路径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旗帜,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之道,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2.
知识分子,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之一,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大历史作用。在民主革命时期,这种作用突出地表现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文化的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时代化、实践化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知识分子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巨大历史作用对于在新时代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契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同时也是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两个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二者统一于一个历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现高层次、宽范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化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目标的实现条件。我们必须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 80周年的历史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具体化的历史。毛泽东是我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人 ,也是最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的第一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即“具体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 ,即“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离开中国化、民族化、具体化就是抽象空洞的马克思主义或“假马克思主义”。对此毛泽东作了精辟的论述 ,他说 :“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 ,但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没有…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为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提供借鉴,以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运用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认为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辉煌时期,毛泽东不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领导全党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艰辛的努力,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而且积累了许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要求;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任务;坚持实事求是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的灵魂;解决中国革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点;与时俱进不断开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途径。总结这些重要的经验,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有利于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走好今后的路。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抗日战争时期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种飞跃规定了此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历史特点: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条件来看,既有党内生态的特殊性也有党外环境的特殊性;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来看,既有参与主体的特殊性也有认识对象的特殊性;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来看,既有内容的特殊性也有形式的特殊性。总结这些特点对于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中国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井冈山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实践、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开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上真正迈出的第一步。井冈山时期的探索和经验,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留下了深刻启示: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内容;不断把中国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同错误思想进行不懈的交锋和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重要路径;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和教育群众,始终是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具体表现在:调查研究活动是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实践基础;调查研究思想是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构成;调查研究规定是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制度安排。毛泽东通过调查研究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实启发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增强调查研究实践、创新调查研究理论和形成调查研究制度。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在今天,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要认识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解放思想,必须重视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范畴的研究,还不是很科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应该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两个主体缺一不可,是两个主体的共存与互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此,应该提升两个主体的素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其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三个选择",(即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正式提出了"四个选择",不仅在"三个选择"的基础上增加了"改革开放",并且首次将前两个选择的顺序做了调整,(即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这其中不仅存在着联系和发展,并且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期建设哲学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对它的引导作用,首先,这是由哲学通识教育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其次,这是由当前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客观情况决定的;再次,这是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迫切要求.但如何加强这种引导功能呢?其中,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根本途径,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哲学通识读本是重要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关系党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表明,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结合上下功夫。这就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于中国实际;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引下,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规律,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轨迹及其特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轨迹,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七大,主要是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三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展开的。对这三大基本问题的探索和回答,不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形态上说,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为先进的思想理论,她与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异质性的一面。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否能接受并融合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能否成功实现中国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实践证明,虽然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两种异质的文化,但两者之间的融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在当今条件下深刻反思这一过程,对于新世纪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入手,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因,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化”的内容,指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防止的错误倾向,最后论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的进步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是一个经历了理想目标、改造手段、依靠力量的多重转换的复杂过程。如果以摆脱民初中国政治社会的困境而作的救国选择为线索,五四进步知识分子完成由一般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经历了这样一种大致相同的思想发展轨迹:选择对青年群体进行文化改造实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选择依靠平和的民众运动推动社会改造实现社会主义;选择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阶级斗争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其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中国革命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客观需要。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实践经验理论化以及理论表述通俗化。  相似文献   

20.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体、主体和介体有清楚的认识,这些前提性问题制约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