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基于2011年江苏、四川两省720户中老年农民调查数据,以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为参照,对农村第一代已婚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心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对待自己养老问题的担心上,独生子女父母的担心程度略高于非独生子女父母。而在子女能否赡养、经济上能否支持、生病时能否照顾上,独生子女父母的担心程度均低于非独生子女父母,在年老时是否感到孤独寂寞上,独生子女父母担心程度略高于非独生子女父母。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总体心态的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婚姻状况、亲子关系、子女婚后支持变化、居住条件及生活满意度等变量可能是显著影响研究对象养老心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而言,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后首选养老方式仍是居家养老,然而独生子女对家庭养老的支持力度却在降低,特别是在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如何解决好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本文就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政府建立辅助制度以及加强独生子女父母自身养老意识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产生了数以亿计的独生子女人口,数量庞大的独生子女父母将渐次跨入老龄行列,现实的养老困境和养老风险正在迫近第一代独生子女及其父母和家庭,中国即将迎来独子养老时代。其中,独生子女空巢家庭可能会面临更多、更大的养老问题,尤其是那些独生子女残缺家庭。文章基于现有研究所集中论述的问题做出评述,并就所关心的有关问题做出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目前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开始迈入老年。能否妥善解决这些父母的养老问题,对今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至关重要,也关系到我国能否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江苏和四川两省810户农村居民入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重点考察第一代农村独生子女父母与同时代非独生子女父母在养老意愿上的差异。是否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是影响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所有参加养老保险的两类父母,在养老意愿三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对于未参加养老保险的群体而言,两类父母在养老经济打算、养老担心度上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和养老观念转变两个方面,进一步探讨第一代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如何应对养老。  相似文献   

6.
现行城乡二元生育政策对社会与家庭全面发展存在严重不利影响 ,政策约束下的非意愿性独生子女家庭大量出现 ,对父母养老和新生代健康成长存在不利效应 ,其家庭发展的脆弱性已不容忽视。对现行生育政策进行微调十分必要。今后 1 5年采取“父母中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可生育 2个孩子”的微调方案 ,既可减少非意愿性独生子女家庭大量出现 ,又能缓解城乡与东西部人口发展不平衡 ;既符合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价值取向 ,又符合公共政策“公平合理”原则 ;既满足今后一个时期稳定低生育水平要求 ,又易于为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接受 ;既有利于生育政策平稳过渡 ,又在操作上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7.
<正> 计划生育养老金保险是保险公司专门为解决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及二女户的养老问题而开办的,目的是使独生子女及二女户响应国家生育政策,放弃再生的要求,改变养儿防老的观念,靠养老金保险金维持老年的生活。其实质与个人养老金保险完全一样,因此要弄清计划生育养老金保险的内容必须首先了解个人养老金保险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独生子女与父母供求关系的经济学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子女与父母间的需求和供给具有经济属性。在独生子女家庭,由于一对夫妻养育一个子女形成数量上的不对等,往往出现父母在养育子女期间对独生子女的过度供给,而造成独生子女的人格缺陷。在父母年老时独生子女对父母的供养则出现供不应求,而形成特定的家庭问题。本文提出了父母应将壮年时对子女相对过剩的供给能力转变为积蓄以保证养老需要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利用来自山东省农村的调查数据,比较农村独生子女户父母和非独生子女户父母养老需求满足程度的差异。研究发现,相对于农村非独生子女户,农村独生子女户在家庭经济状况、子女经济供养、日常照料等方面存在明显弱势。应进一步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注意处理"普惠"与"优抚"的关系,积极探索独生子女户老人集中供养制度,整合农村集体资源,弥补家庭养老能力不足,用足现有生育政策减少未来独生子女家庭数量规模。  相似文献   

10.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期,独生子女失子家庭养老问题引起了计生部门的高度重视。2008年北京市西城区人口计生委开展了一份《独生子女特殊困难家庭父母养老意愿的调查》,报告显示,许多家庭始终不能走出心理阴影,断绝了与亲戚朋友的一切社会关系,孩子离世多年后的房间仍然保留着孩子过去的样子,他们对生活没有信心,对老年生活充满了担忧。自此,北京市人口计生委开展了对特扶家庭的帮扶活动,每月对特扶家庭的父母给予各200元的生活补贴。  相似文献   

11.
张枫 《南方人口》2002,17(3):1-3,13
作者认为,加入WTO后,我国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将从依靠行政手段为主向依靠法律手段为主转变,计划生育工作将从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群众生育意愿将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问题将变得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2.
Building upon previous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reforms in the states after A Nation at Risk, we attempt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reforms on the improvement of both schooling and learn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Only meager data are available to evaluate the question and they yield ambiguous results. Our argument is that the absence of good measures of educational outcomes prevent intelligent reform constituting a cause for alarm in the education community as well as the society at large.  相似文献   

13.
家庭储蓄养老平衡模型构造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传统家庭保障变化及土地保障的“虚化” ,人们所依靠的传统家庭保障方式发生了变异 ,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个人储蓄养老上。问题是苏南农村居民这种储蓄方式是否能够承担起全部的养老生活费用 ?本文通过构造储蓄养老平衡模型来评估这种储蓄养老模式的养老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敬莉 《西北人口》2006,(2):45-48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使三农问题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三农”问题是一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三农”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体制、制度的因素,而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庞大的农村人口。要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关注农村人口的问题,需要体制创新、需要结构调整、需要政府支持。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实施以来,不仅使我国司法机关和人口工作者在人口管理中有法可依,而且给理论工作者拓展了一个新的研究空间。人口教育对人口立法起着制约的作用,二者只有同步进行,才能充分发挥法律效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0年我国已开始步入老龄化阶段,然而,从经济背景来说,我国人口的老龄化是在经济不够发达的情况下到来的,与计划生育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构建中国老年人口的养老体制时,就不能照搬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而必须考虑我国老年人口产生的经济背景。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再认识以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规模巨大引发的社会经济矛盾、劳动就业压力与结构性短缺并存和人口老龄化双重影响、城市化下巨大乡-城人口转移压力、出生性别比偏高、低生育水平的惯性副作用是未来人口发展中突出的问题。在大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前提下,调整过低生育水平,协调和稳定未来人口年龄结构是人口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情感交流是家庭代际关系中较难衡量、研究也相对薄弱的一个层面,父母子女间的亲密交往和情感沟通不仅有利于增进家庭成员的健康,也有助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文章利用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基于独生子女的生命历程视角,从方式、强度、内容和方向四个维度,实证分析中国城市家庭的代际情感交流状况,特别关注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差异,以及子女生命历程中重要事件的影响。本研究发现,总体而言独生子女与父母的代际情感交流更密切,但交流方式与强度受到居住距离和流动特征的影响;就业、婚育事件虽会降低青年与父母同住的可能性,但也会增加见面和通讯频率。父母的资源和需求等特征对代际情感交流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German Sociologists are Looking for the ``Good Socie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Good Society' was in the center of interest of the recentGerman Sociological Congress. The question for the goodness ofsocieties included defining and measuring quality of life and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indicators. The feasibility of a goodsociety turns out to be a very complicate question but we can notavoid to strive for it.  相似文献   

20.
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东  刘伟 《西北人口》2004,(3):26-29
流动人口的选举权问题已影响到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生活,流动人口的参政可以反映他们的基本生活状况,这样有利于我国的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发展。本文仅就其现状,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做一点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