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构缺陷与特大城市的外来人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特大城市(指非农业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城市)中几乎没有不被大量的外来人口问题所困扰的,特大城市成了外流农民的集中地,1990年人口普查时,全国21.0%的外流人口集中在大城市.一方面特大城市离不开外来人口,另一方面大城市又苦于外来人口带来的社会治安恶化、生活环境破坏、城市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可以说大城市的外来人口问题将成为从中国现在到本世纪末,甚至是跨世纪的难题.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深入研究问题的成因,本文尝试从中国的某些社会与经济结构缺陷出发,对此问题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国不断攀升的犯罪率,文章借助1997 ~ 2013年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和PMG模型研究了外来人口比重与刑事犯罪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考察了户籍制度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研究发现,在过去的户籍制度下,外来人口比重的增加显著提高了刑事犯罪率,但这主要是由外来人口中的暂住人口的增加导致的,户籍迁入人口的增加没有对犯罪率产生显著影响.此外,研究还发现,放松户籍管制、提高外来人口获得当地户口的概率(入户概率),可以有效地降低刑事犯罪率,而且当入户概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外来人口的增加将不再对犯罪率产生显著的影响.文章从具有中国特色的户籍制度和犯罪的机会成本出发为理解外来人口与犯罪率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外来人口的定居性与流动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若建 《人口研究》2007,31(6):45-54
根据人口普查资料,文章分析了广东省外来人口在居住地的时间分布情况,描述了不同人口属性和不同社会、经济特征的外来人口在居住时间上的差别,并且描述了在居住地出生"外来人口"的一些特征,最后利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外来人口居住时间长短的多种因素做综合分析。在描述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最后指出,必须正视大量的外来人口实际上已经转变为长期定居人口的事实,并解决其产生的相关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锋 《西北人口》2006,(3):53-57
目前宁夏流动人口的主体是农村青壮年人口,主要流向是从农村和回汉杂居地区流向城镇、外来人口大部分来自本区,外省流入人口以邻近省份就近流入为主,人口的流出——农村多于城镇、川区多于山区、长期多于短期。宁夏目前的人口流动符合经济规律,具有合理性,对经济社会发展利大于弊,能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农村人口流动也会给农村社会经济和城市的稳定发展带来若干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的城乡结合部是一个人口来源十分复杂的地区,这里既接纳了随城区不断拓展而外迁的许多城市居民,也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习俗各异的外来人口。这一地区一直是广州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地区,而外来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更是难上加难。毋庸置疑,外来人口跨地域流动的特征给计划生育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但国内有关研究和我们的调查均发现,因经济压力和环境压迫所致,外来流动人口的整体生育水平实际远低于当地农村人口。从这个意义上讲,城乡结合部农民的生育状况是影响广州市整体生育水平的最主要因素。深入研究城乡结合部农民的生育文化,挖掘农民生育行为的根源和深层动力,对稳定广州的低生育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外来打工妹生活状态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打工妹是我国城市外来人口中的一个特殊边缘群体,她们的生活状态不仅反映了外来人口群体所面临的问题,而且是转型期外来人口问题与女性问题共同交织的结果.打工妹虽然通过自己的努力比起还留在农村的女性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给她们的未来还来了很多的困惑和对生活的不可预知.  相似文献   

7.
张惟英 《人口研究》2005,29(6):28-33
1 提案的全文 年初曾经引发激烈争论的那份提案,全文如下: <关于建立人口准入制度,控制人口规模,保持人口与城市资源平衡的建议> 目前北京市的居住人口已超过北京市各种资源的人口承载极限,严重制约了北京的发展.外来人口的大量无序涌入,更加剧了这一矛盾,使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8.
外来人口的管理是当今中国较发展地区面临的普遍问题。深圳,由于其都市区位的优越性,经济发展的超常性,人事、分配、劳动诸方面政策的独立性,使之产生了较其它地区更为强大的人口吸引力,因而它所面临的人口管理问题也更为突出。从1979年深圳建市以来,常住人口增加了56.5万,而gb$人口增加了207万,占1993年总人口的70.3%。虽然近几年外来人口的年增长率有所下降,但由于这部分人人口基数大,增长的绝对值仍然很高。例如,1983年的PF$人口只比1992年增加了14.7%,但绝对值却达到266万。如果继续保持这一增长率,到2000年,外来…  相似文献   

9.
外来人口与我国城市低生育率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陈卫 《人口研究》2005,29(4):79-83
最近梁秋生和郭志刚二位教授围绕京津沪大城市超低生育率中外来人口的分母效应展开了讨论。他们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本文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千分之一抽样原始数据,对城市超低生育率中的外来人口分母效应作了进一步的检验和分析,认为外来人口的分母效应的大小,既与外来人口的规模,也与外来人口的生育水平有关。京津沪地区超低生育率中的外来人口分母效应并不存在,其原因是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生育水平没有差别。对于全国城市地区,尽管外来人口的生育率显著地低于本地人口,但是由于外来人口规模不够巨大,它的分母效应也不太大。作为对比,广东省是最强烈体现外来人口分母效应的例证。不仅外来人口的生育率只及本地人口的一半,而且育龄妇女中外来人口占近30%,所以其分母效应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外来人口对中国城市地区出生性别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人口对中国城市地区出生性别比的影响是近年来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通过比较农村本地人口、城市本地人口和城市外来人口三个人口群体在出生性别比上的差异,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地区异常偏高的出生性别比是否由外来人口造成?结果表明,城市外来人口生育的性别偏好与农村本地人口和城市本地人口相比没有显著差异,都存在强烈的生男意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生育水平迅速下降的同时,出生性别比出现了不分城乡的普遍升高和偏高,城市出生性别比偏高,既有外来人口的作用,也有本地人口的作用,外来人口并不是造成中国城市地区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唯一或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流动儿童少年状况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根据北京市 1997年外来人口普查等资料对北京市流动儿童少年人口的基本状况 ,从人口规模、生活的户类型、外来人口最关心和希望解决的问题、北京市有关学校收费过高是造成 6至15岁流动儿童少年“未上学”的首要原因、在京滞留时间状况、流动儿童少年的童工状况等进行了分析和概括 ,由此希望引起社会各界对流动儿童少年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刘爽 《人口研究》2005,29(6):36-40
本年年初,一个<关于建立人口准入制度,控制人口规模,保持人口与城市资源平衡>的提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提案一出,从媒体到学界,从"本地居民"到"外来人口",人们纷纷发表看法.这其中不仅意见相左,而且针锋相对.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得北京市该不该限制流入人口(也常被称为"外来人口")的旧话重提.  相似文献   

13.
结构缺陷与特大城市的外来人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构缺陷与特大城市的外来人口李若建中国的特大城市(指非农业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城市)中几乎没有不被大量的外来人口问题所困扰的,特大城市成了外流农民的集中地,1990年人口普查时,全国21.0%的外流人口集中在大城市①。一方面特大城市离不开外来人口,另...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全球化和市场化影响下城市空间结构发生巨变.以长三角新一线城市苏州为例,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方法,对城市社会区类型进行划分.研究结果显示,影响苏州市社会区主因子有外来人口因子、知识分子因子、退休人员因子、城市住宅因子、农业人口因子、城市老城区贫困因子等六个因子.苏州城市社会区分成工薪阶层集中分布区、城郊农业人口聚集区、退休人口聚居的老城区、贫困人口聚集的城市中心区、外来人口集中分布区和高社会经济地位人口聚居区等六大社会区,社会空间整体上呈现"圈层+扇形"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进入到陌生的城市社会,其中外来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是改革开放年代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事业无法回避、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清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中期的一个多世纪里,由于越来越严重的人口压力,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了大规模、旷日持久、以自发性为主的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种类主要有农垦型、商贩型和工匠及佣工型,各类迁移的方向、规模和社会影响,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产生了广泛的社会经济效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压力、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和人口城镇化、促进了人口的合理分布和文化传播,同时还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人口迁移活动也导致了破坏生态环境以及发生土著人口与外来人口之间的冲突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人口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互相联系、互相依靠、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经济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口是经济行为的主体。只有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婴。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7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这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提高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实行计划生育,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一、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上海2008年的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一个特别重要但是长期被忽视的群体——城市外来人口居住条件和健康的问题。通过与本地居民的对比,发现外来人口的身心健康好于本地居民,但在居住条件、尤其是住房条件各方面均表现出对本地居民的明显劣势。回归分析结果说明,控制人口和社会经济变量,居住条件的确是影响城市外来人口健康的重要社会因素之一,但对于不同的健康指标,不同居住条件变量作用的大小和方向有所不同。此外,对居住条件与户籍身份的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居住条件对城市外来人口健康的影响总体上弱于对本地居民健康的影响,不同的居住条件变量对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健康的影响关系有所不同。这一结论将有助于政府部门制定更加适合外来人口的改善居住条件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9.
外来人口对宝安县经济发展的贡献是人所共知的,但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却向来缺乏数量分析,所以,进行这种分析,对进一步拓展宝安县经济和自觉调节其经济活动人口的流动,均有重要意义。 分析外来人口对宝安县经济发展的影响,虽然很难找到直接材料,但如果利用全县各镇的各类人口和各种经济指标的不均匀分布,采用线性分析法,还是能够较准确地  相似文献   

20.
外来人口:利大还是弊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 外来人口是城市生活者对流动人口的一种特定称呼。流动人口自然包括了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这两部分;而站在城市这一端,流动人口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亦即可称为“流入人口”。通常所谓的流动人口问题实际上已是老生常谈,但老问题总是需要新认识。如读者诸君所知,本刊每次举办一个新的论坛时,都要交待一个背景:这就是,为何要讨论这个问题?为什么这样的讨论又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