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晚清出洋者行游西方,获得了对西方社会的直观认识。于器物层面,他们惊诧近代科技的进步,对其进步动因感到困惑,但他们将西方科技源头纳入东方,为西学在中国思想体系内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于社会习俗,他们惊诧西方“尊女”之风,但他们以“从其国风”保留那份对传统的尊重。无论是困惑还是达观,不违背传统,“西学中源”和“从其国风”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为吸收西方文化提供了便利。通达看待西方报业则显示了晚清思想界发生的某些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中,曹丕虽不失为一位重要作家;但就诗歌创作而论,成就却并不突出。他的作为“七言之祖”的《燕歌行》,格调清拔,有“古今无两”之誉,不愧为名作。但这样的诗毕竟只是极少数。在他传世的以乐府歌行为主的四十多首诗(包括残篇)中,四言如《短歌行》、《善哉行》二首(“上山采薇”、“有美一人”)、《丹霞蔽日行》等,虽粗具有父“古直”之体,却少“悲凉之句”。五言如《折杨柳行》(“西山一  相似文献   

3.
由“清”与“雅”所构成的“清雅”,既是一种人格境域,又是一种艺术境域。就美学意义而言,“清雅”之“清”,或谓“清”之境域呈现出一种突出的构成态势。正由于“清”,或谓“清”之境域的构成性使然,所以“清”,或谓“清”之境域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中国传统美学对“清雅”审美境域的追求与中国美学“以清比德”审美意识的促成分不开。就人生美学来看,“清雅”之境具体表现为超尘拔俗、穆如清风、雅如清韵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4.
在晚清诗人、有名诗论家潘德舆(1785—1839)身上,有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现象,即为什么他在一生思想上最辉煌的时期——与黄爵滋等知名人士力倡禁烟,“一时文章议论,掉鞅京洛,宰执亦畏其锋”(《水窗春呓》)完成的著名诗论《养一斋诗话》中。却历诋曹操、阮籍、陈子昂、王安石等杰出文学家,认为他们的诗是“小人之诗”“诸乱臣逆党之诗”,现拟就其原因作一番探索。 潘德舆生活的时代跨嘉庆、道光二朝,正处于清王朝由盛而衰之时。当时统治阶级日益  相似文献   

5.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有一代之诗风.一代有一代之诗人代表.“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在源远流长的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我们可以列举出一位位杰出的诗人,作为他们那个时代诗歌风格当之无愧的代表;可是,有时却颇见歧异.比如,“建安风骨”是有目共睹的建安诗坛的显著特色.然而,谁才是俊才云蒸的建安诗人的代表呢?自从建安诗歌问世以来,便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本文试从建安时代的特征,建安诗歌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汉语的代词(疑问代词)、付词中都有“多、多么”两词,在数词(组成概数词的一种形式)、形容词中又有“多”一词。到底如何区分这些词的词性?它们之间有何不同?不同点又表现在哪儿?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类问题,如果区分不清,在分析句子和翻译句子时,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现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试作如下分析: 疑问代词“多、多么”  相似文献   

7.
同光之交的“清流派”是当时社会危机的产物,由一批敢于直言的士大夫组成。他们崇奉儒家治平之道,主张整改内政,有一定积极意义;他们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力主抗击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可贵的爱国热忱;他们顺乎西学东渐的潮流,提出学习西方,举办洋务的主张,有的还参加了洋务实际活动。这是一个有别于顽固派、洋务派的政治派别。  相似文献   

8.
扬州八怪是指清盛世时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生活在扬州的一批文人画家。他们绘画风格,突破传统;他们思想行为,打破习俗。他们的诗文、书画及早期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文学史、美术史、思想史上都占有一定地位。在国外亦颇有影响。我们开展对“八怪”的研究,其意义不仅在于对“八怪”本身诸方面研究的价  相似文献   

9.
简论清末道德视野下的群与个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末以来 ,中国思想言说中“道德”与“社会” (早期或称“群”)的关联相当密切 ,但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与当年多数思潮相类 ,晚清流行的“合群”观念也是与爱国、强国直接相关的。正因此 ,“民德”被认为是“人群之鸿宝、社会之金玉” ,也就是“合群”为强国的基础。另一方面 ,当时士人受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影响较大 ,常希望使社会的“部分”与“整体”形成有机的联结 ,故“独”与“群”的关系不仅有对立的一面 ,且有相通的一面。章太炎提出“大独”为“大群之母” ,故晚清思想的发展已暗示了打破传统、解放个人的走向 ,这一思路的自然发展便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以“个人”为中心的道德伦理革命。  相似文献   

10.
《东华录》诸书系由清人蒋良骐、王先谦、潘颐福、朱寿朋等,抄录清代“实录”、“圣训”、“方略”、“会典”等官书,所编篆的一部编年体史料群书。记清代十一帝十二朝(年号代朝),即太祖(天命)、太宗(天聪、崇德)、世祖(顺治)、圣祖(康熙)、世宗(雍正)、高宗(乾隆)、仁宗(嘉庆)、宣宗(道光)、文宗(咸丰)、德宗(光绪)共二百九十六年之大事。因其史料价值较高,被誉为仅次于清历朝“实录”的第二部巨书。 该书问世后,被书贾争相刊刻。因该书有原纂、改纂、续作、校印之分,卷佚分析合并之变,多朝合订、一朝单印之别,所以形成多种书名和版本.根据所知分列如下: 《东华录》《蒋氏东华录)蒋良骐纂,32卷本,记天命至雍正朝事;  相似文献   

11.
魏晋时代的自由解放思潮,孕育了觉醒的主体意识和自觉的审美精神,推崇“清”成为时尚。以“清”为美,“清”在玄学清谈的氛围中升华为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清”的人格之美、风度之美和艺术之美,充分体现了中国的独特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12.
当代美国曾有过这样一个诗派——“自白派”。它在六十年代昙花一现,却“给人们留下光辉的、大胆的语言和绝望的思想活动”。主要待人有罗厄尔(1917~1977)、普莱斯(1932~1963)、贝里曼(1914~1972)、塞克斯顿(1928~1974)等。他们诗方超群,情感真挚,有自我表现的强烈冲动,他们独特的风格与传统诗歌的沉闷与保守主义背道而驰。这一诗派是继“垮掉派”以后美国诗坛又一股新风,“自白热”的带头羊,具有时代活跃的变革精神。而当时普遍存在的追求自我解放的新潮流精神,是与政治动乱(反战示威、学生运动、黑人暴动等)的跳荡脉搏息息相通的,因而又具有与之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 1.1 至少有六本语法著作和四篇论文论及了现代汉语中的“(之)所以”,结论为: 一、“(之)所以”是因果连词。 二、“是因为(由于)”是跟“(之)所以”搭配的关联词。 1.2 语言实例表明上述结论过于简单化。我们对将近一千个用了“(之)所以”的句子作了分析,发现: 一、“(之)所以”可以是连词,但不仅仅是连词;它可以表示因果关系,但不限于表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声近义通”学说和“声近义通”现象1.1 “声近义通”学说 “声近义通”(亦称“音近义通”或“声通同训”)作为一个训访学上的术语,本是有清一代乾嘉学派提出的一种学说,其大意是:在古代书面语言中,一些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其义往往可以相通,因而人们在训诂的实践中,可以根据这种声义的条贯解释字义,考订字音,解决那些仅据字形不易解决的问题。这种训诂活动用清代训诂学家戴震的话说就是“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疑于声者,以义正之。”(《转语二十章序》)“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的例子如:  相似文献   

15.
钟惺(字伯敬,公元1574年——1625年)、谭元春(字友夏,公元1586年——1637年)是晚明风靡诗坛的“竟陵诗派”的创始人。他们论诗“另立深幽孤峭之宗”,一时间,“闻者皆为所摄”,“海内称诗者靡然从之。”他们评点的《诗归》问世之后,曾令纸贵一时,人们“家置一编,奉之如尼丘之删定”。其影响达“三十余年”。然而,清代以后,对钟、  相似文献   

16.
论鲁迅作品中的表现主义版画(木刻)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的黑白观念代表了其极端对立的精神特征。鲁迅文本中的“骷髅”意象是“荒原”意象的一种幻化。“战士”意象则是对于荒原 (骷髅 )意象的超越和反抗 ,他们创造了希望之光 ,“反抗绝望”之光 ,代表了鲁迅最高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7.
《真州竹枝词》是江苏仪征的一部地方文学.仪征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它是大运河的入江口、扼江、淮河运道的枢纽,唐时已是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宋真宗曾指定在这里熔铸金像,由于铸像仪容逼真,以后就有了“真州”、“仪真(征)”的地名.这里历来经济发达,人文荟萃,有“风物淮南第一州”之称.“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清·王士祯《真州绝句》),“酒店原开红袖底,城门亦在绿杨中”(清·孔尚任《由扬州之仪真》)等等动人的诗句,就诞生在这块土地上.小说家也没有忘记这块土地,刘鹦在《老残游记》一书中曾经提到:“到了仪征大码头,可以随便吃到一些美酒佳肴,那里住有数万富户……”这些也许要算作外乡人写仪征,若算仪征人写仪征,我想《真州竹枝词》(尽管它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无甚名  相似文献   

18.
从苏(轼)词到姜(夔)、张(炎)词贯串着一条主线,即对清境的追求,这种清境的形成受到禅宗较大影响。清境是禅境的一种,禅意是清境的来源之一,禅意与清境的有机交融即形成禅意清境,这种禅意清境在词作中多有表现。姜、张词的禅意清境有继承苏词的一面,也存在明显的不同,具体来看,表现在四个方面:1.苏词多具体的禅理禅意,姜、张词多泛化的禅宗审美符号;2.苏词重人生感悟之清旷,姜、张词重自然山水之清幽;3.苏词重精神意度之清,姜、张词重形态外貌之清;4.苏词乃阔大超迈之清,姜、张词乃细微精巧之清。  相似文献   

19.
对《柏林之围》的主题,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种认为“小说通过一个垂危老病人的故事,把巴黎被普鲁士围困、攻陷的苦难现实和主人公幻想中法国攻克柏林的胜利对照起来,以动人的悲剧色彩,表现出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见《中学语文教学》一九八三年二期《<柏林之围>教学设想》一文) 一种认为儒夫的“爱国观念”“是征服(实际上就是侵略)的产物”,《柏林之围》的主题应该是“暴露了拿破仑帝国军官们所谓‘荣誉’和‘爱国观念’的侵略本质,鞭笞了他们为满足征服的欲望,而祸国殃民的罪恶。”(见《中学语文教学》一九八三年十期《论<柏林之围>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导致“五四”新文学运动诞生、成功和发展的因素有很多,笔者认为,“国语的文学”与“文学的国语”之互动是其中重要的一条。文章从晚清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外国文学和国语的历史、对文学本质认识的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国语的文学”和“文学的国语”之互动的历史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