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名是国家的名字,代表着国家;而国号只是政府为国家所起的官方称号,在特定时期内可以代表国家,但所代表的主要是政府.一个国名就只能是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主权,在一国内部出现两个以上对立的政府时,国际社会只会选择其中一个政府作为国家的合法代表.在政治、法律和国度意义上,中国才是我国的国名,而其他的称呼都是国号.  相似文献   

2.
目前学界虽对日本国名多有考察,然其说不一。实际上,日本国名是自日本国家起源以来不同历史阶段上不同国名之总称;就它的演变历程言,“山岛”是其原始雏形,“邪马台”为最早之日本国名,继而先后更替为“倭”、“大和”、“日本”,此即日本国名演变的历史阶段性;自“山岛”以降,历来的日本国名均可读作ゃまと(YAMATO),就连“日本”亦不例外,此即日本国名读音的历史连续性  相似文献   

3.
巧组国名     
一休 《山西老年》2012,(12):43+62
  相似文献   

4.
地名学是地名研究的一门科学,包括地名的来源与意义等。英国是个有着悠久的人类居住史的国家,在英国历史上,曾有多个民族居住,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种族各有不同的语言,他们均在自己居住地的地名上留下了本民族的痕迹,这就使得英国的地名学研究复杂且多元。本文试图从地名的构成,地名变迁的形式,地名阐释的要素,英国各地区地名的特点以及影响英国地名的几种语言因素入手,以期从一个更全面的角度来诠释英国地名。  相似文献   

5.
国名通常都采用音译的办法,这是因为在语言中,地名的符号性很强,名称与事物之间的理据性较弱,而名称的语言指称作用较大。外国国名汉译时多采用音译,或半音译半意译,全意译的国名为数不多。但音译国名无法反映出国名本身的内涵和其中蕴含的历史与文化意义,还有海峡两岸译法不同或所译名称不准、不雅等问题。研究国名的内涵及其翻译方法,分...  相似文献   

6.
英国巨石阵     
《阅读与作文》2008,(2):F0002-F0002
巨石阵是英国最出名的史前文明遗迹,位于英格兰南部沙利斯伯里,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050年。石阵的主体是由一根根巨大的石柱排列成几个完整的同心圆。高的达6米.每块重数十至数百吨。最神奇的是,每年夏至这天.太阳升起的位置恰恰与一块名为“黑尔”的石头排列成一条直线。每年夏至到来的那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那里等待日出。  相似文献   

7.
袁勤 《华人时刊》2009,(5):84-85
2007年11月我赴英国留学。当空客A340在伦敦上空盘旋时,在夕阳照耀下的泰晤士河,像一条闪光的飘带,大地葱茏翠绿……大不列颠到了!对于这个国家,我一直有许多问题:一个面积24万平方公里,人口6000万的欧洲岛国,何以对整个人类的近现代史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何以让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的古国打了个趔趄,差点摔倒?一个英  相似文献   

8.
语言文字有如一块照相的感光板记载下一个社会在历史中所发生的一切。透过英语词汇这面反映英国历史的折射镜 ,我们可以了解英国独特的社会发展进程和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10.
秦人先祖本为赢姓,周孝王时,秦人首领非子因养马有功而受封,附庸"秦"邑,"号日赢秦",秦人遂有"秦"之称。秦邑至秦汉时由单字"秦"而改称秦亭,其地当在今甘肃清水县。"秦"与秦亭不仅存在于陇右天水,在上古东方即今河南范县亦有其名,且为秦人始祖伯益封地,则范县之"秦"显系早出。这东、西二"秦"虽非同支,但早有东方一支将地名"秦"随部族迁移而带至天水,后中涌一支商末西迁天水之后,至非子时因受封又袭用"秦"之名。"秦"之本义,《说文解字》以为是封国名,而以"禾名"为第二义或派生义,实则本末倒置。溯其本源,"秦"为禾即谷类作物,则东、西二秦俱因多产禾而以"秦"命其地,又因其善种禾而以地命氏,进而成为族称国姓。可见,"秦"之含义的演化,包含着秦人起源与西迁的丰富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1.
纪洞天 《社区》2010,(8):29-29
中国有几个邻国其国名是由中国皇帝命名的而且沿用至今,委实有点意思。 日本(Japan) 在我国南北朝时宋国范哗所著的《后汉书》中说,汉光武帝刘秀时在接见东瀛的使者时,封其国的国王为倭王,所以有了“汉委倭王”之记载。“倭”是对日人的最早称呼。“倭”字的意思包括:难看的。丑陋的,矮小的;说话,办事哕里哕唆的;单纯,听话的意思。对友邦如此称呼确实欠妥。  相似文献   

12.
国内史学界关于科技思想史的研究十分薄弱 ,对英国科技思想史的研究呈现出规模狭小化、内容零碎化和研究路径的混合性及研究进程的断裂性等特点。因此 ,客观审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客观定位科技思想的学术谱系和研究方法 ,是研究英国科技思想史的前提和基础 ,而回溯、还原、挖掘新的学术生长点并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 ,是学科重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Portugal”在汉语和日语中都可以写作汉字“葡萄牙”,但在该汉字转译形式正式确立和统一使用之前,由于翻译者受译本语源、母语差异、汉语水平、方言受容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致使“Portugal”在明末至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各类文献中,出现过多种译词形式,甚至在外交资料中也存在差异。1853年“黑船事件”后流入日本的汉译西书,对“葡萄牙”在日本的使用产生影响。相对的,甲午海战后,中国从日本接收的书籍同样影响了“葡萄牙”在中国的最终确立和统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对海峡两岸外国国名、首都名翻译的差异进行计量比较,分析其原因,为两岸外来地名翻译的规范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英国教育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英国,教育史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或学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68年奎克(R.H.Quick)《教育改革家》一书的出版,被公认为英国教育史研究的开端。到19世纪90年代,教育史研究进入了第一个辉煌时期,教育史成为英国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在20世纪60、70年代,教育史研究迎来了第二个辉煌期。然而,70年代中期开始的二十多年中,教育学院或教育系中的教育史研究进入持续的衰退之中,教育史在教师培训课程中的地位丧失殆尽。至世纪之交,英国教育史研究进入危机和希望并存的局面,少数教育学院中的教育史研究仍保持强劲势头。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前后,国名译词大量进入汉语词汇系统。经考察,《海国图志》卷三十七至卷六十九欧美主要国家的国名译词歧异严重,反映了当时国名译词的基本情况。国名译词歧异的成因主要在于不同的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方式,或者同是音译而源语词不同,同是意译而取义理据不同,也有音译者对同一源语词的语音感知不同而译音不同的。面对歧异,当时学者采用文中加注的方法沟通说明,虽有利于读者理解,但治标难治本。歧异的国名译词可以通过汉化和优化,逐渐走向规范而最终融入汉语系统。  相似文献   

17.
英国启蒙运动作为欧洲启蒙运动的先声具有其相应的历史必然性。除去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兴起的基本历史条件外,英国分层而富于流动性的社会结构、独特的政治文化传统、科学革命和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都起了各自应有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美国的正式国名叫美利坚合众国,其英文为:The UnitedStates Of America英文缩写为U.S.A,除此之外,“America”一词通常有两个含义:即“美国”和“美洲”。那么,英语中的“America”一词来自何方?America一字原指“美洲大陆”,早期称美洲为“阿美利加洲”,即包括现在的北美洲和拉丁美洲或南北美洲。“America”取自意大利航海家阿美利哥·维斯普西(Amerigo Vespucci,拉丁文则是Americus Vespucins)之  相似文献   

19.
法律作为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方面,其生成的条件亦是复杂多面的.作为英国法制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连续的社会发展,二是独特的政治体制,三是尊重传统的文化心理.三者相互作用,影响和决定了英国法律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利用条约权利和海关控制权建立起来的英国在华优势地位,到了19 世纪末面临着其他西方国家的挑战。抉择关头英国对华政策的变化是:以中华帝国的完整和不亡国为前提,由保持整个在华利益、维护中国现状,逐渐转向重点巩固长江流域的势力范围。通过对英国对华政策演变的历史成因和发展趋向的研究,可以认为,英国对华政策是现实的,并且也是灵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