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四川省仁寿县是中国西部农村典型的农业人口大县,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和经济的发展,这里出现了家庭小型化、代际简单化、老年比增大的现象,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一定影响,而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又无力支持向养老社会化的转变。因此,应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立足家庭养老,逐步解决人口控制带来的老龄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家庭养老中的妇女问题:老年妇女与女儿养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我国家庭养老中的妇女问题:老年妇女与女儿养老谭琳家庭养老,包括为老人提供养老的经济保障和生活服务保障。家庭养老的经济保障包括:依靠本人、依靠子女、依靠配偶、依靠亲属等多种经济保障形式。家庭养老的生活服务保障,可根据老人的居住方式来体现其所受到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姜向群 《人口研究》2007,31(4):57-62
在人口老龄化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养老方式的选择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事情。文章探讨了养老的经济资源和照料资源的责任主体问题,提出以个人为责任主体是当代养老方式的基本特征。当今社会中家庭生活的重心移向了年轻一代;新老两代人的供养关系正在由"反哺式"向"接力式"转变;养老模式更加向个人责任、借助于社会化的途径方面发展。家庭养老是一种正在被替代的、生命力不断下降的养老方式;提出回归家庭养老是不现实的,不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本文立意在于探索家庭养老向以个人为责任主体的社会化养老转变的必然性,引导人们关注自己晚年保障的终生计划及长期准备,关注发展社会化养老制度、设施及其市场化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家庭养老,承担老人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任务的主要是子女,可称之为“子女供养”型。目前我国农村正在试行另一种家庭养老形式,即由本人预先积累养老金,以保证年老时的经济供给,减轻子女的负担,可称之为“自我保障”型。农村家庭养老由“子女供养”型向“自我保障”型转变,是具有深刻意义的历史性转变。本文试就这种转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人口学刊》2013,(6):41-46
以往的家庭养老研究中,主要是从支持的角度将子女视为养老的主要承担者,缺少互动的视角。从积极养老角度讲,家庭养老中,子代与父母代存在互动关系;养老的质量与代际互动关系具有相关性;其中,与子代的社会地位无关,但经济支持的满意度受到子女数量与居住距离的影响,日常照顾的满意度受到子女数量的影响,情感支持满意度受到交流频率的影响,此外家庭养老还受到老年人的养老期望、传统孝文化以及社会保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基础与转变的条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存在基础(一)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经济基础,主要表现在:1,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目前主要来自子女供养。中国广大农村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经济落后。1995年中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为1578元,城镇居民为3893元相差悬殊极大。因而,在中国农村普遍推行养老金制度的条件还不具备,老年农民在生活上还无法脱离子女的直接供养,特别是在他们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在农村虽然有部分农村老年人得到过社区(集体)的经济帮助,但其作用微乎其微。2.农村生产方式对农村家庭养老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国农村占主…  相似文献   

7.
血亲价值论:对中国家庭养老机制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总结有关家庭养老机制六种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血亲价值论。血 亲价值论包括血亲关系、人生价值和心理定式三个部分。用血亲价值论分析家庭养老机制可 以发现,中国家庭养老机制是由“一个核心、二种动力、三级整合、四条规则”组成的。由于血 缘动力和伦理型交换标准的不变性,家庭养老能够在生产方式变化后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我国城市养老的不同家庭模式及影响养老的经济因素、生育因素、婚姻因素。结果显示:养老模式趋于经济的独立化,家庭结构的小型化,独居比例增大,这对未来老年人在无经济后顾之忧后的养老模式提出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转变过来的中国,养老保障历来是家庭生育孩子的重要目的之一。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城乡社会养老保障和家庭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条件下,社会发展水平处于中间状态的省份,城乡家庭生育孩子的养老效益在孩子总效益中处于何等地位,以及孩子养老效益的影响因素等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使用“中国家庭经济与生育研究”河北省抽样调查汇总资料(1991年数据)对上述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子女期望反映家庭对子女的重视及依赖程度,子女期望的转变是引导家庭打破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实现社会养老,做出正确生育决策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辽宁省农村家庭状况调研数据,对子女期望在教育、养老和代际经济支持三个期望维度内测度,并运用logistic嵌套模型分析了农村女孩与非女孩家庭在三种子女期望上的差异.研究发现相比女孩家庭,非女孩家庭对子女拥有更高的养老、经济支持期望,而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则偏低.本文建议,加强农村女性就业引导、发展教育促进子女“数量—质量替代机制”形成、构建“三位一体”的养老保障体系、促成女孩家庭全方位社会支持服务、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正确引导农民生育决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养老社会化既是养老制度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事实上,我国农村养老社会化程度偏低,其原因在于我国农村存在着种种制约养老社会化发展的因素。加快农村养老社会化发展的措施主要是转变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健全社会养老法律制度,社会养老与农业政策紧密结合,加大国家经济支持力度,理顺社会养老管理体制,分层次、循序渐进地完善农村社会养老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为救助困难家庭的老人、提升老人的养老质量,政府已为部分困难老人购买社会养老服务。然而受制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甚至部分城镇地区,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较低、服务人员和队伍不足,绝大多数家庭尚未享受到政府购买服务,困难老人仍然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服务。基于与政府购买社会养老服务政策相匹配的理念,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家庭养老服务相关实践发现对提供服务的家庭予以部分经济补贴是可行之路,实际调研中也发现当下农村地区困难老人面临的养老责任扯皮推诿、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多为经济不足诱发。针对农村地区为老人提供家庭养老服务的困难家庭,本文从目标、原则、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为其构建农村家庭养老服务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家庭养老负担现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家庭养老是中国的传统。如何在急剧变革的社会环境中,充分发挥家庭的赡养功能,是一个众人关注的社会问题。过去的许多研究只是笼统地谈论家庭养老负担,因而模糊了这一问题的实际情况。本文依据大型的抽样调查数据,将家庭养老负担量化成三个指标,并据此分析了中国家庭养老负担的现状。结果发现:中国老年人在经济自立、日常生活自理及精神生活三个方面的独立性均较高,总体上中国家庭养老负担并不沉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夫妇养老问题及其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制度是建立在人力自然储蓄基础之上的家庭内部资源代际交换机制,在中国经济、社会和人口的迅速转变条件下,该制度安排已经面临着严重挑战。文章认为由于计划生育家庭传统养老方式的人力基础已经被大大削弱,如果政府不能及时做出有效的应对,计划生育夫妇在老年时期陷入贫困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在某种意义上,国家生育计划政策是对农民传统养老资源的一种制度性剥夺,因此,国家有责任对农村计划生育夫妇养老的经济保障做出制度性安排,而建立计划生育夫妇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对其养老资源损失的最好代偿方式。  相似文献   

15.
贺丽丽 《西北人口》2007,28(6):117-122
家庭养老是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村主要的养老保障形式。对甘肃省镇原县张老庄村家庭养老现状的研究表明,农村老年人在经济来源、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对家庭和子女的依赖性较强,尽管家庭养老的保障水平较低,但老年人对家庭养老的满意度较高。笔者从历史、文化、经济、制度等方面对家庭养老长期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新时期家庭养老的诸多弊端,提出了家庭、社区、社会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河南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农村,经济问题仍是老年人养老中的首要问题;家庭养老也同样存在弱化的迹象;人们的养老观念依然停留在靠家庭、子女养老的层面上。提出在当前农村老年人普遍缺乏可靠经济来源的情况下,以家庭为依托,充分发挥村落在养老中的作用不失为一个可思考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推迟退休年龄对我国未来人口抚养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养老日益从家庭责任转变为社会的义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成为我国目前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将进入老龄化阶段,由于我们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迎来了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人口老龄化将使我国未来老...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井冈山市计生委实施“关爱女孩工程”.以致富.养老,助学为核心,切实帮扶女孩家庭.转变群众生育观念.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家庭养老的演进:文化伦理观念的转变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家庭养老功能的变化从现象上看是由于家庭构成的变化导致了养老功能的变化,而本质原因是文化伦理观念转变导致的家庭养老的协调费用变化。针对这种变化,从历史发展和中西比较两个角度进行文化伦理分析。部分养老职能虽然已从家庭组织中分离出来,但家庭作为养老职能的最主要承担者的作用并未降低,在某些方面还有所加强。家庭养老有着很高的财政贡献度、传统伦理支持度和社会和谐贡献度。  相似文献   

20.
传统西方社会经济理论将养老方式的变革与工业化发展水平之间划上必然的联系。事实上 ,养老问题是一个与经济、文化、政治、人口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在我国城市家庭养老功能趋于弱化的今日 ,政府应在保障和激励家庭养老方面有所作为 ,使家庭养老这一最为经济的养老方式在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中发挥更为出色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