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都是以“求强”为核心的救亡图存运动 ,但洋务派和维新派提出的“求强”有着不同的内涵 ,主要表现在深层目的性、途径方法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柴荣 《江海学刊》2007,(4):159-165
在清末变法修律的大背景下,学界、舆论界开始引进、传播西方民法理念。在此过程中,各国民法被翻译介绍,清廷逐渐确立了模仿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模式。经过比较,沈家本等人认为德国社会情况和法律传统心理与中国最为相似,中国几千年制定精细法典的传统与德国法的系统缜密也不谋而合,加之日本有成功学习德国法的经验可供借鉴,于是直接聘请日本学者参与民法典的编撰。同时,清廷在制定民法典的过程中,对民商事习惯调查活动高度支持,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民商事习惯调查,所以,清末民法的制定既有继受性又有本土性。总之,清廷官方在制定民法时,体现了兼顾中国传统礼教与融合西方民法理念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所谓的"斟酌中国古来之习惯与近世之学理"。  相似文献   

3.
工商业为工业和商业的统称。清末十年,在全国新政的浪潮中,山东实行的新政颇有成效,济南开埠可以说是山东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政中,胶济铁路和济南商埠开设促进了济南工商业的发展,一大批近代新式工商业开始出现,对济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济南由传统的政治消费型城市向现代工商业新城转变,济南的经济地位得到了提高,逐渐成为华北的经济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4.
徐锡麟的经济思想主要是农工商业论、财政论和义利观等三部分.就农工商业论而言,徐锡麟先是勉强尊崇儒家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教条,然后尽力鼓吹清末维新派的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就财政论而言,徐锡麟早先宣扬的是拥清改良的建设型财政议论,而后提出的是反清革命的消耗型财政议论;就义利观而言,徐锡麟在言行上始终信奉儒家重义轻利的经济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5.
清末“新政”的举措之一是兴办实业,重振商务。天津工商演说会的制度化演说,既是“新政”期间的一种特殊现象,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因素合力作用于北方金融中心的产物,并为清末民初的演说和社会启蒙抹上了浓重的振兴实业及抵制洋货等色彩。同时,借助宣讲所等公共空间,按照预设的时间,由专业人士完成的工商业知识启蒙与传播活动,不仅促成了知识和技能从少数人的专业化转换为部分程度上的公共化,还形成了中国近代知识转型的一条重要脉络。  相似文献   

6.
李绍强 《齐鲁学刊》2004,(4):156-160
明初官营工商业控制了绝大部分战略物资的生产,以此作为支撑王朝运转的物质基础。明中后期私营工商业日益发展并取代官营工商业后,明廷也逐渐由控制实物向征收货币转化。  相似文献   

7.
袁世凯在清末民初致力于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许多有利的条件,主要表现在重视经济人才、广开利源、发展工业,强调经济的发展环境。袁世凯采取的这些措施,对于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清末武汉的工商业已经具有了较为显著的现代性。商业组织具有了现代性的形式;工业化程度大幅提高;工商业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活动日益频繁;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性和社会力量的整合性增强;创办工商业学校,文化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工商业的现代性,迫切需要政府为现代化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和进行政治改革。辛亥首义的爆发客观上为武汉工商业的现代化开疆拓土,而武汉工商业的现代性也为辛亥首义的爆发做了思想和物质方面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清末梁启超新闻自由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末这样一个思想激荡的时代,新闻自由思想无疑是诸多思想中的一种。梁启超以其办报之多、专论之多、见解之深刻,是当时新闻自由思想界当然的集大成者。因此,清末梁启超的新闻自由思想就显得格外重要,另外,除了其本身的重要性外,弄清清末梁启超的新闻自由思想,还可以透视当时的新闻自由思想界状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针对目前学界对这方面关注力度不够的现状,本文通过对清末梁启超新闻自由思想的研究,试图增进我们对这方面较为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清末民初,黄河三角洲的工商业经济比较繁荣.制盐业、纺织业、草缏业等低成本的轻工行业发达.商品市场发育水平较高,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城乡市场体系.但市场功能仍以余缺调集为主,区间发展不够均衡.  相似文献   

11.
乌克兰是苏联解体后独立的仅次于俄罗斯的欧洲大国。但自其独立至今,不但没有摆脱治国理政的困境,走上经济复苏、国家发展的道路,而且目前已经走到了经济衰退、国家分裂的境地。这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因素,但没有自主地建立起独立的国家经济体系,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一个主权国家要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经济体系,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选择符合自己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确定好科学的经济发展目标,理清本国经济发展的思路,处理好发展自己与依靠外援等关系,形成国家经济自主发展的有效机制,才能保持国家的独立与繁荣。  相似文献   

12.
戴家龙 《齐鲁学刊》2001,4(5):48-55
儒家充分肯定了社会分工以及由此产生的“通功易事”的必要性,因而主张鼓励和扶持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同时对民间工商业可能导致的某些弊端极为关注,并从多方面设法防范。儒家还论证了自由主义工商管理政策的必要性,并对国家干预主义进行了多方面批判。儒学中包含着丰富的经济思想,对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把创办报刊作为推进变法的有力武器和重要手段,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办报思想,提出报刊“监督政府、向导国民”的两大天职,主张言论出版自由,开创报刊新文体、新格式。在其办报思想指导下,戊戌变法时期掀起了国人自办近代报刊的第一次高潮,为中国报刊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学玲 《兰州学刊》2013,(12):48-52
清末民初,在教会女学的刺激下,中国女子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女子教育的大力开展,女性逐步进入社会,从事医学、教育、编辑、革命等职业.20世纪末中国的职业女性群体基本形成,她们成为了中国女性启蒙的先知先觉者.  相似文献   

15.
张文举 《学术界》2003,(5):199-204
20世纪初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 ,为“救国图存” ,振兴和发展近代工商业 ,移植西方资产阶级法律模式 ,制定颁行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带有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法律 ,在中国近代立法史上具有开创之功 ,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也存在缺陷。清末经济立法中移植西方经济法制的经验对中国加入WTO以后的法律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清末民初"五族共和"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角度,选取清末民初“五族共和”思想作为研究对象。“五族共和”不仅涵盖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统一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民主共和原则,为近代中国社会提供了在民主共和体制下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种选择模式。关注近代中国人对解决中国民族民主问题所作的理论探索和“五族共和”作为政治话语在近代中国所产生的影响,探讨近代以来各族认同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8.
清朝末年,延续数千年的中国传统家族制度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而呈现出衰落的征象,从经济动因考察,其主要表现为:西方经济的入侵使传统家族制度的根基产生动摇;近代工商业城镇的兴起使传统家族组织渐趋瓦解;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使家族共同体发生肢解;族田的兼并买卖使家族组织的活动日趋涣散.但是,总的来看,清末家族制度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其内在机制并没有受到损伤.究其原因是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根深蒂固;物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制约以及国家政权对家族制度的保护和利用等.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农业被纳入全球经济体系之中,农业经济不仅面临增长问题,而且存在发展问题.清末思想家在探索农业的近代转型中形成了系列农业发展思想.包括农业经营论、农业管理体制论、农业劳动力转移论、科技兴农论等等,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农业经济思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对儒家政治思想的评判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维新派重在绍述,“以经论政”、“托古改制”是其最重要的手法,间有对儒学和孔子的批判,但不够急进;革命派重在批判,对孔子和儒学批判较维新派前进一大步,但并未形成大规模的批孔运动,并且在批判中仍有肯定和继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