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首要任务是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实践证明,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行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发展进步的生命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是党的一大理论创新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更加成熟和完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 ,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 ,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依据和实践途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重在建设 ,必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加强制度建设 ,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族际政治文明为核心,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行政治哲学的分析,论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优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现代族际政治制度创新,其功能和特点是在多民族国家中通过制度化和法治化的方式妥善安置和保障民族权益,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共同的繁荣发展.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建构、制度创新、历史合法性、价值理念等方面都体现出科学性和先进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世界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文明方面引领和涵括了以下重要的理念和经验:族格平等理论下对民族权利的积极承认和预先的制度安排;正义和公正;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多元文化权利;基于人权保障的区域自治;在宪政制度下构建共同的政治认同.民族问题不能“去政治化”,我国必须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族际政治文明,进一步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4.
杨菘 《理论界》2005,(11):38-3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这一政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5.
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政治文明理念在中国民族问题上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从本国实际出发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伟大创举,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完善,已经形成为比较成熟的组织和运行机制.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要妥善处理国家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区域自治、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的问题.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保障作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进一步完善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的制度.妥善处理文化先进性与多样性的关系,繁荣发展民族文化.完善民族法律法规,推进民族事务法制化.  相似文献   

6.
正义与科学,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取向。从制度层面来看,政治文明要求制度的设计和安排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充分体现政治公平和政治正确;从政治运作层面来看,政治文明要求政治发展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并通过法治实现政治的正义性与科学性。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原则,则是其价值取向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7.
正义与科学,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取向.从制度层面来看,政治文明要求制度的设计和安排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充分体现政治公平和政治正确;从政治运作层面来看,政治文明要求政治发展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并通过法治实现政治的正义性与科学性.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原则,则是其价值取向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经历了一个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基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吸收人类一切有益的政治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愿,是对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中国人民的政治抉择的尊重。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我们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质特征的科学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形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有助于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而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中国特色及其时代意义靳士信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和重要的政治制度,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当前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的情况下,在东欧一些多民族国家和前苏联由于民族矛盾加剧而导...  相似文献   

11.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把民族区域自治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使各少数民族成为国家的和自治地方的主人,既能保障各少数民族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又能加速各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在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化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当代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地实行族际政治和谐治理,是多民族国家全面协调各民族之间关系,维系和巩固民族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的构成及特点;当代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模式构建应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培育共同文化精神,形成国族观念和国族认同;二是调整民族政策价值取向,构建国家主义取向的民族政策体系;三是构建民族区域自治约束机制,平衡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利和义务;四是民族区域自治走向民族共治是中国族际和谐治理的必然选择。重新构建一套相对健全、稳固的当代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旗 《学术探索》2013,(10):11-15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设计,从“联邦”到“自治”,经数十年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制度,其发展轨迹,是在实践检验中“制度自信”的光荣过程.云南边疆民族区域自治在正反两方面经历的经验、认识与实践中的成效,是增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度自信”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14.
近20年来我国散居民族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 《学术探索》2011,(5):64-69
散居民族是相对于聚居民族而言的,指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以外的少数民族,或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以内,但不是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散居民族工作是我国整个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20年来,国内学术界已有相关论著从散居民族的概念、概况、政策法规、权益保障、散居民族工作、民族乡工作、城市民族工作等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各地在民族工作实践中也积累大量的经验,促进了散居民族的平等、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民族自治地方由于受历史和现实的影响,其利益主体日趋多元且复杂化,在极端宗教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日趋合流的背景下,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矛盾与冲突日趋严重,并在特定区域和时期愈加凸显出来。研究并关注民族自治地方利益协调与整合机制问题,对于及时疏导民族利益关系,有效化解民族矛盾与纠纷,实现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稳定和政治文明,并进而实现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郭晓岚 《阴山学刊》2011,(4):117-122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建国60年来,众多从事民族理论的工作者不断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各个角度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观点和建议,对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论和实践的完善和丰富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对这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可以进一步推动民族区域...  相似文献   

17.
面对社会转型对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治理作用的凸显及挑战,少数民族农村治理应充分结合区域的特殊性与乡村发展的传统轨迹,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治理方式与机制。本文立足于转型期少数民族农村基层有效治理这一视角,通过考察传统自治制度的内容及其变迁历程,并运用民族政治文化和制度功能分析方法,揭示了转型期对传统自治制度进行整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村民自治建设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尽管如此,它的现状与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是村民自治过程中存在“两委”关系不协调、政治格局不和谐、发展不平衡、相关法规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村民自治发展的“瓶颈”。本文就村民自治所面临的困境进行探讨,以获得关于村民自治发展与完善的启迪。  相似文献   

19.
民族乡虽然只是区域经济范畴中的一些较小区域,但它们却是我国民族经济、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民族乡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十分重要。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了"十一五"时期以来我国民族乡经济发展的显著成效,分析它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民族乡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民族乡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调整的建议,以便更好地促进民族乡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彩庆  骆洪 《学术探索》2012,(10):149-153
身份政治是美国华裔文学的规定性特征。美国华裔文学作为华裔身份想象、表征和构建的场所,其阐释和接受是富于政治性的,是民族性和族裔性交锋的延伸。本文以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女勇士》为例,分析该作品在接受过程中所遭遇的阐释政治,从而阐明后现代族裔作品实现族群身份建构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