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上海海港检疫开国内入境检疫之先河,它以船只检疫为重点,在以伍连德为首的海港检疫管理处的带领下,制订了一系列的海港检疫规章制度,并注重与国内外港口建立密切联系,时刻关注检疫态势.尤其重要的是,把开展传染病防治作为日常研究课题.这一系列的举措刺激并推动了近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国琴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8):174-177
回顾了高校职业指导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高校开展职业指导的现实困境,提出了高校职业指导发展的5大趋势,即职业指导理论从借鉴国外向本土化发展,职业指导人员从专职指导教师向全员参与发展,职业指导过程从高低年级向整个大学期间发展,职业指导内容从关注就业向关注人的职业成长发展,职业指导方法从灌输式向人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38-40
近代上海租界是列强攫取并实施殖民管理的区域。上海租界初期随着人口的高速增加 ,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其中房地产的发展就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许多外国人或富有的华人在其发展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同时 ,这种房地产的发展也对近代上海城市的发展在相当的历史时期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职业指导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指导在学校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目前我国在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实践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应该如何加强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和实践,明确职业指导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地位,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探索学校职业指导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谢昊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49-250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本文就高职院校法律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现状、就业手段、方法的改革以及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陈璇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0(1):41-49
近代上海,是中西文明与文化碰撞激烈的地方。而词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如何认识新的时代与旧的文学之间的关系,是学界一直思考的问题。《申报》是近代上海文明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报纸。早期《申报》共刊载词作一千三百余首,涉及词家近三百五十人,由此着眼,可以考察上海词坛在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这样一段新旧交替时期中的词学生态,厘清媒介变化对词家词作的影响,探索近代社会中词这样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刘中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19-124
晚清以降,随着科举制的废除,知识分子丧失了传统仕途上的上升路径,士—仕的职业模式被打破。由于近代政局不稳、自身缺乏职业技能训练、倾向于体制内就业的择业观念和政治中心地位的丧失,近代知识分子普遍面临就业困难、职业收入较低、职业的社会和自我认同度低及职业缺乏稳定性等诸多职业困境。 相似文献
8.
冯剑辉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1):1-7
近代,扬州衰落,上海成为徽商最大的聚集中心。徽商在上海多个行业中都有重要影响,构建成庞大的徽商网络。在血缘关系构成的宗族组织之外,由地缘关系构成的同乡组织在徽商网络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徽商同乡组织通过举行祭祀、联欢祈福、捐助公益来加强彼此间的联系,用团体力量维护徼商权益,也有效地凝聚了微商的向心力,强化了徽商的团体意识,在动荡的岁月中维持了长期的经营。 相似文献
9.
10.
春柳剧场以新剧形式出现在近代上海,给上海戏剧界带来现代的概念;然而,春柳派“日化”或“西化”的艺术原则与一般上海市民的口味犯冲,遭受到冷遇。在惨淡经营三年后,春柳派终于解散。 相似文献
11.
何宏玲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3):64-71
《申报》创立初期,主笔蘅梦庵主以报纸为平台,聚集寓沪文士成立聚星吟社.在报纸的参与下,吟社社集方式更灵活、自由和开放,表现出诸多创新特色.聚星吟社有意凸显上海文人的群体意识,塑造上海的文坛观念,某种程度可视为现代文学社团的萌生.社集诗作具有鲜明的上海都市背景,表达了上海文人的自身体认,标志着一种新的写作风向. 相似文献
12.
13.
大学生就业与职业指导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学职业指导调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大学生对职业指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学校在对学生就业指导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就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并提出对策,从而构建起一种以学生需求为主,在现有就业指导现状的基础上改进和增添新的职业指导内容,形成全程、全员职业指导体系。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职业指导的开展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业难实际上暴露了学校教育与市场经济环境在某种程度上的脱节 ,也使更多教育专家认识到了职业指导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论文从职业指导的观念、职业教育的形式、用人市场的把握和职业指导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论述 ,提出了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熊月之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4):17-26
近代上海华洋混处,出现了一些跨种族婚姻,其中正式的不多,非正式的不少,也由此产生了混血儿问题。近代上海混血儿虽无确切统计,但数量颇为可观,外侨为此创办了专收欧亚混血儿的学校。欧亚混血儿既不为上海外侨社会所承认,也不为上海华人社会所接纳,成为两种文化的边缘人,在就业、社交诸方面都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影响跨种族婚姻的原因,既有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也有复杂的国际政治文化背景。跨种族婚姻与混血儿,涉及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等诸多问题,是研究异质文化交流深度的很有价值的课题,但是,可供使用的资料很少,而资料很少本身也能说明这个问题的特殊性。本文依据零星累积的档案与其他资料,对这一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申报》与近代上海剧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申报>是中国近代创办最早的中文报刊之一,它与近代上海戏剧艺术尤其是近代上海剧场的发展具有良性互动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了社会文化环境对于戏剧艺术发展的重要作用,是近代中国文化与艺术传播史上的重要个案.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上海狭邪小说与都市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樊祥鹏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1):30-34
近代上海是现代城市转型的典型代表。都市的崛起直接促进了小说的繁荣,广受欢迎的“都市狭邪小说”表现出新型知识分子对都市公共生活以及个人空间、世俗常态的体认,也表现出近代上海人在中西文化、传统与现代、都市与乡村多种矛盾共同作用下矛盾复杂的社会心态,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陈蔚琳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25(1):99-105
近代上海在由小县城迈向大都市的自我发展过程中成就了近代“食都上海”。透过近代上海老饭店岁月的闸门 ,本文对近代上海食都的形成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梳理 ,充分展现了近代“食都上海”的个性特色 ,揭示了其所体现的近代上海“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城市本色 ,并从中勾勒出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的斑斑足迹。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上海女书画家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一席 ,她们特殊的多重社会角色应该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她们开始正视自己的艺术家身份 ,将绘画和书法当成事业来追求 ,但仍然摆脱不了其附属的角色 ,她们中有些人会为了家庭而甘愿放弃艺术。本文从特殊的角度 ,用比较的方法 ,对这批女书画家的艺术家角色、艺术教育者角色、社会活动家角色、附属角色和家庭妇女角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裴广强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170-185+229-230
近代上海的煤烟污染日趋严重,并已引起公共租界不同社会主体的关注和治理。基于不同利益的考量,不同社会主体的治理举措存在很大差异。社会民众中有厌恶煤烟污染并投诉违规企业者,亦有支持或默认煤烟污染者,同时多数时候只能被迫忍受煤烟污染带来的危害与不便。工部局期望通过法律规章与行政指令解决民众与企业之间的争端,但也存在着诸多无法可依、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等问题。企业秉持“成本—收益”理念应对民众的投诉和工部局的指令,能够获利时会积极治理煤烟污染,反之则会依托不同借口拖延甚至拒绝当局的指令或建议。总体来看,由于不同社会主体间的纠葛博弈以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技术因素的限制,上述举措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集中反映了近代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