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恩界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5):52-55
以372名广西高校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探讨外界应激源与应付方式对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不同作用。研究发现:大学生中有网瘾组和无网瘾组在人际关系应激、学习压力、受惩罚和其它应激4个因子上有显著差异;两组被试在幻想、自责、退避、合理化4种不成熟的应付方式上也有显著差异;以上4种应激因素对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是通过应付方式的完全中介效应来实现的,因此大学生不成熟的应付方式特点是导致其发生网瘾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机构,但是国内学术界对此却没有足够的重视.家庭对政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对儿童的政治认知至关重要.通过天津、重庆两地儿童的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的经济状况、母亲的职业、亲子关系的密切程度、家庭的教养模式等等都对儿童的政治认知有着显著性的影响.因此,在我们在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3.
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家庭投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丽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83-187
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城市居民的贫富分化日趋严重。城市低收入家庭的经济状况作为影响儿童成长的环境因素之一,以家庭投入的形式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展。笔者回顾了家庭的低收入状况导致的贫困和社会经济不利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相关文献,重点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家庭投入现状以及问题,并就如何提高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的投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有重要的影响和决定作用。父母应该依据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特点,采取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建立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应该有威望但不专断;倾听孩子的观点,将要求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予以施加,让孩子参与家庭中的一些决策;让儿童注意其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后果,以及对和别人关系的影响,体会自我控制的意义;促进儿童价值系统的发展,学会积极地看待自己,把自己看做能影响周围人和事物的有价值、有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5.
景春兰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2):28-31
基于性别平等考虑,一般都认为妇女是遭受家庭暴力最多的人群,似乎儿童比妇女更少受到家庭暴力侵犯。但据调查,童年时期受暴经历可能是青少年心理和社会问题的重要潜在原因,而童年时遭受的身体伤害26%来自父母。针对儿童家庭暴力的司空见惯、普遍、合理的存在,我们有必要对家庭自治正当性和针对儿童家庭暴力的原因进行思考。司法是家庭暴力受害人保护的最后屏障,而国家进行必要和适度的司法干预是禁止针对儿童家庭暴力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儿童语言早熟作为社会化的一种表征,是畸形的,它会对儿童的生理发育、智力水平、交际能力等产生危害。父母的怂恿与无暇、媒体的诱惑与误导、信息的轰炸与灌输、传统的作祟与秉承等社会性因素极易引发儿童语言早熟。因此,家庭社会工作要通过问题个案辅导、亲子关系构筑、支持网络搭建等三方面,形成立体式干预策略,帮助儿童矫治语言习得,全面、持久地解决儿童语言早熟问题,顺利实现儿童社会化。 相似文献
7.
周仲完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
家庭担负着对孩子生理、心理、智能、品德等多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可在当今不少家庭中,比较注重的是孩子们的“健美”和怎样成为“神童”。而对孩子们的品德教育和培养,就不那么认真和投入,有的甚至错误地认为,“树大自然直”;即算发现了孩子有些不良的习惯和行为,也漫不经心,放任自流。这样的家庭教育,显然是不健全的。学龄前孩子的德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智力开发更加重要。俗话说“三岁看大,八岁看老”。品德的养成教育,可以说关系到将来朝着什么方向走,走不走得端正和稳健的问题;关系到孩子们将来立什么志、成什么才、尽…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利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5)
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研究概述夏利民一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他所处社会的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毕生发展心理学指出,社会化过程实际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儿童和青少年期是社... 相似文献
9.
近60年来中国的制度变革和社会转型使农村家庭一直处于形变的过程之中。在传统中国社会,传宗接代构成了中国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它既体现了人的个体性价值,也是家庭及婚姻组织的基本原则。传统家庭重视的是父子主轴的纵向关系,强调的是子代对父代权威的遵从。在传统农业社会中, 相似文献
10.
包陶迅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4)
用纵向研究的方法,调查了100个大学生考试前后应付方式及其人格与社会支持的特点;用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人格及社会支持对应付方式选择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支持了先前研究:应付与情景变化、人格特点和社会支持的资源有关;自尊、外向的人格特点,与解决问题指向应付方式使用有关.同时发现(1)悲观、不成熟人格特点者,易采用幻想、发泄、否认的消极应付方式;(2)社会支持在应付中是一种重要的辅助资源,心理资源不充分,缺乏社会支持者,考试过程中会更多地使用情绪应付,尤其是自闭消极应付方式,而社会支持丰富者,则会更多地使用寻求社会支持的积极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11.
陈彦芳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157-159
本文运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PPCT)》,对小学高年级儿童的问题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为预防小学生高年级问题行为出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林宏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6):126-127
儿童、青少年的成长深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品德、道德素质、处事态度、行事方式的形成将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尽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家长却不应该仅仅关注孩子的学习问题,更不能把学业成绩优良与否作为认定孩子成才的唯一标准。真正的成才是要把儿童、青少年培养成为道德品质高尚,具有远大理想的社会主义新人。 相似文献
14.
于冬青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儿童的影响一般比较持久、广泛,儿童的反应不同于成人.灾后儿童PTSD发生率同灾害的类型、性质和影响程度有关,而且,灾后儿童的PTSD存在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年龄越小的儿童PTSD症状越明显.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儿童日后的人格形成及社会适应能力等会产生较大危害. 相似文献
15.
关于家庭因素与儿童问题行为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益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6)
采用文献法,对主要家庭因素与儿童几种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家庭教育方式与态度、家庭结构与类型、家庭感情气氛及亲子互动关系等与儿童的攻击行为、多动违纪、孤僻暴躁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关系着他们能否真正地融入城市。文中从家庭经济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3个方面来探讨家庭资本如何影响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研究结果发现:家庭资本对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具有显著影响,那些拥有较多的经济、文化、社会资本的家庭,总是更有可能对流动儿童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反之,则对家庭教育起着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孟繁旭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2):101-102
在宏观汉语环境下,家长遵循OPOL语言输入原则,帮助儿童习得汉英双语,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国外已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在语言习得早期,儿童在汉语的宏观环境下成功习得汉英双语,要求家长坚持OPOL原则,采用适当的家庭双语教学方法,并遵循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8.
家庭对儿童欺负受欺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中儿童欺负、受欺负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因素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依恋理论、社会学习论以及家庭系统论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家庭影响儿童欺负的机制。欺负者、受欺负者以及欺负受欺负者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父母所采取的教养方式具有很大的差异。男孩受欺负者的家庭过分亲密,而女孩受欺负者的家庭成员联系少,母亲对孩子故意、拒绝;欺负者的家庭通常具有高权利需求、低亲和性的特点,父母通常采用专制型的教养风格;欺负受欺负者的家庭除了具有高暴力、低温暖的特征之外,父母管教方式通常不一致。兄弟姐妹关系也影响儿童的同伴交往技能和同伴地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儿童家庭投入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家庭投入与儿童成长存在紧密的联系,家庭投入的质和量显著影响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当前我国儿童家庭投入就总体而言,存在如下特点:家庭投入的不均衡,金钱投入(经济投入)极受重视,文化投入极受忽视,时间投入极为缺乏;教育投入极受重视,已上升为儿童消费的第一位,但教育经费的分配存在问题,休闲投入意识明显上升,日常生活方面的投入也有明显提高,但是贫富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20.
许多研究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和儿童身体的健康状况、认知和社会情感的发展都存在着一系列广泛的联系。它对儿童的影响从出生开始,一直到进入成年。心理学家提出各种各样的潜在联系机制,用来解释家庭经济状况和儿童成长的关系,但大部分都涉及到父母和儿童自身可接近的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对儿童来说,家庭经济状况在多种水平上影响儿童的成长,包括家庭环境和社区的影响,但是家庭经济状况对儿童的影响受儿童自身特征、家庭特征、外部支持系统的制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