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一《汉语大字典·糸部》“约”字下的第18个义项“穷困”所引《楚辞·九辩》中的书证为误引。《楚辞·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秋。”此例中的“约”应为“弱”义,《汉语大字典》释为“穷困”,误。据前后语境来看,“萎约”承上文的“芳蔼之方壮”。植物芳菲繁茂,茁壮成长,与屆原身体疲弱,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比。汤炳正等先生《楚辞今注》将此句中的“萎约”释为“身体疲病”,无疑是正确的。“约”之“弱”义先秦甚为常见。《荀子·宥坐》:“绰约微达,似察。”杨惊注:“约.弱也。”《汉语大字典》之所以会误释此例之“约”,当是误… 相似文献
3.
4.
5.
郝孝忠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2)
大于音乐形象化的描写,在我国文学史上,不但于辞赋散文中运用此法,在诗词中也屡见不鲜。应该说,古诗中的音乐形象是难以捕捉的,而不少作者却能借助语言把它变成读者易于感受的具体形象。用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声音比喻各种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旋律,从而促成作者和读者的感情交流,使人感受到既有音乐的形象美,也有读者的共鸣。有时甚至能用乐曲休止时的余韵来渲染音乐声的艺术效果,以无声衬托有声,以加强读者在阅读鉴赏中的情绪反映。 相似文献
6.
7.
8.
9.
早已拜读了《斧钺的文化释义》(李笑野先生著,《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五期)深受启益.文章对斧钺文化从产生到发展作了精辟的论述,从而使人们对斧钺这古老的文化物化有个深刻的形象感.斧钺登上历史舞台后,作为人类的精神的物化形态,它的内涵却在不断地推衍变迁,最后终于涵盖着一个意蕴深沉的中国人特有的精神文明的历史轨迹.斧钺也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作为劳动工具和武器.在中华大地上的古老岁月里记录着人们征服自然,求取生存的艰辛历程,也记录着人们想要主宰自然的渴望和豪迈气概.斧钺文化聚结着人类的正义和王权的象征.不过文章对斧钺自身的产生、发展和相互关系的轨迹并未述及.其实这个轨迹才是斧钺文化的物化基础,斧钺后来的一切光辉都是由此为起点.斧钺即是同族又是先后不同的两代.斧产生很早,这种古 相似文献
10.
11.
城市化释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化一词的出现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理解不同。其实质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多变的软硬件系统化过程,是从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变和变迁过程。不仅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并向城镇的聚集,而且是城镇在空间数量、区域规模、功能作用诸方面的扩大,以及城市经济关系、居民生活方式改变的过程。城市化与城镇化、农村城市化、农村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等相关新概念有所区别。从区位论、结构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论,从梯度推移、增长极与地域生产综合体论到产业集群论的演进,体现了城市化发展理论的深化。不同学者对城市化“推拉”动力机制认识不同。不同阶段和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地区,动力机制相异。中国现阶段城市化动力机制包括农业工业化推动、比较利益驱动、农业剩余贡献和制度变迁促进等。 相似文献
13.
唐人有关意境的研究与创造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意境的研究上 ,盛唐王昌龄深有见地 ,他在《诗格》中指出 :“诗有三境 :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 ,则张泉石云峰之境 ,极丽绝秀者 ,神之于心 ,身处于境 ,视境于心 ,莹然掌中 ,然后用思 ,了然境象 ,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 ,皆张于意而处于身 ,然后驰思 ,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于意而思于心 ,则得其真矣。”这里虽把意境分开来谈 ,并不十分具体 ,但却谈出了诗境中的不同层次 ,显示出意境的独特性。中唐刘禹锡对意境特征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诗者 ,文章之蕴耶 ?义得而言丧 ,故微而难能 ;境生…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