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唐诗札记二则张仲良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李白《夜下征虏亭》这首诗短短二十字,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夜景图画,语言朴实简洁,通俗易懂,代表着李白诗歌的另一种风格,所以许多唐诗选集和李白诗选收录了这首诗。不过这些选本对第三句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一《汉语大字典·糸部》“约”字下的第18个义项“穷困”所引《楚辞·九辩》中的书证为误引。《楚辞·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秋。”此例中的“约”应为“弱”义,《汉语大字典》释为“穷困”,误。据前后语境来看,“萎约”承上文的“芳蔼之方壮”。植物芳菲繁茂,茁壮成长,与屆原身体疲弱,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比。汤炳正等先生《楚辞今注》将此句中的“萎约”释为“身体疲病”,无疑是正确的。“约”之“弱”义先秦甚为常见。《荀子·宥坐》:“绰约微达,似察。”杨惊注:“约.弱也。”《汉语大字典》之所以会误释此例之“约”,当是误…  相似文献   

3.
唐诗不仅是以绘声传达音乐之美,而且唐诗的语言文字本身就蕴含着“音乐”,这是唐诗的魅力所在。诗中有乐、乐中有诗、乐入唐诗是唐诗一大特色。唐代诗人把大自然的音乐之美、空灵之美,作为诗歌创作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审美境界是唐代诗人普遍的、自觉的追求,这也是当时诗作高下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唐诗所蕴含的这种音乐美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诗歌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4.
用诗的形式表现音乐,在中国诗歌史上可以追溯到《诗经》时代。《诗经》305篇中,据统计吟咏到的乐器就有27种,涉及音乐演奏的也不下十数。后来的《楚辞》以及汉赋对于音乐的描写就更丰富了。到了唐代,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技巧更加成熟完美,同时,音乐艺术本身也有新发展,因此,唐诗的音乐描写技巧,在继承秦汉以来艺术成果的基础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试作如下探讨。一、直接描摹音乐的方法诗乐同源,是中国诗史上一个很原始的事实。诗与音乐具有某些共同的艺术属性,如时间性、节奏感和声调、韵律等。这使得诗以自身的形式表现音乐,就具有了得天  相似文献   

5.
大于音乐形象化的描写,在我国文学史上,不但于辞赋散文中运用此法,在诗词中也屡见不鲜。应该说,古诗中的音乐形象是难以捕捉的,而不少作者却能借助语言把它变成读者易于感受的具体形象。用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声音比喻各种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旋律,从而促成作者和读者的感情交流,使人感受到既有音乐的形象美,也有读者的共鸣。有时甚至能用乐曲休止时的余韵来渲染音乐声的艺术效果,以无声衬托有声,以加强读者在阅读鉴赏中的情绪反映。  相似文献   

6.
唐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波峰,也是世界文化宝库里一颗璀灿的明珠.在唐文化艺苑里,唐诗的成就更成为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这是名家辈出,流派纷呈,诗体大备的时代.“在唐诗研究中,困难不在于描述唐诗繁荣的盛况,而在于正确解释繁荣的原因.”①唐诗为什么会取得那么  相似文献   

7.
唐诗月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古代传说,远古时代天上曾经有十个太阳同时并出,造成天下大旱,“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淮南子·本经训》)于是尧命令羿射十日。结果得射落九日而成为著名英雄,可是他的妻子却偷了他的不死之药奔向月宫。“射日”与“奔月”虽然只是民间的神话故事,却反映了集体表象中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似乎暗示着神秘皎洁的月亮更令人向往,让人亲近。明代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记》里有“月能移世界”一则,描绘奇妙的月色说:“天上月色能移世界,果然!故夫山石泉 ,梵刹园亭,屋庐竹树,种种常见之物,月照之则深,蒙之则净。金…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引起了科学界、史学界及哲学界对科学技术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科学学、技术学、技术史学等学科。所有这些研究和学术成果,对人类社会认识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9.
斧钺释义     
早已拜读了《斧钺的文化释义》(李笑野先生著,《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五期)深受启益.文章对斧钺文化从产生到发展作了精辟的论述,从而使人们对斧钺这古老的文化物化有个深刻的形象感.斧钺登上历史舞台后,作为人类的精神的物化形态,它的内涵却在不断地推衍变迁,最后终于涵盖着一个意蕴深沉的中国人特有的精神文明的历史轨迹.斧钺也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作为劳动工具和武器.在中华大地上的古老岁月里记录着人们征服自然,求取生存的艰辛历程,也记录着人们想要主宰自然的渴望和豪迈气概.斧钺文化聚结着人类的正义和王权的象征.不过文章对斧钺自身的产生、发展和相互关系的轨迹并未述及.其实这个轨迹才是斧钺文化的物化基础,斧钺后来的一切光辉都是由此为起点.斧钺即是同族又是先后不同的两代.斧产生很早,这种古  相似文献   

10.
新名词释义     
《家庭科技》2010,(1):49-50
囧 读音jiong,古同“冏”,原指光明。在网络文化中,将小“八”字视为眉眼,小“口”视为嘴,整个字作为一个表情,表达尴尬或是难以言说的郁闷心情。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释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化一词的出现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理解不同。其实质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多变的软硬件系统化过程,是从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变和变迁过程。不仅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并向城镇的聚集,而且是城镇在空间数量、区域规模、功能作用诸方面的扩大,以及城市经济关系、居民生活方式改变的过程。城市化与城镇化、农村城市化、农村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等相关新概念有所区别。从区位论、结构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论,从梯度推移、增长极与地域生产综合体论到产业集群论的演进,体现了城市化发展理论的深化。不同学者对城市化“推拉”动力机制认识不同。不同阶段和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地区,动力机制相异。中国现阶段城市化动力机制包括农业工业化推动、比较利益驱动、农业剩余贡献和制度变迁促进等。  相似文献   

12.
《唐诗》     
<正>~~  相似文献   

13.
唐诗的意境     
唐人有关意境的研究与创造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意境的研究上 ,盛唐王昌龄深有见地 ,他在《诗格》中指出 :“诗有三境 :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 ,则张泉石云峰之境 ,极丽绝秀者 ,神之于心 ,身处于境 ,视境于心 ,莹然掌中 ,然后用思 ,了然境象 ,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 ,皆张于意而处于身 ,然后驰思 ,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于意而思于心 ,则得其真矣。”这里虽把意境分开来谈 ,并不十分具体 ,但却谈出了诗境中的不同层次 ,显示出意境的独特性。中唐刘禹锡对意境特征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诗者 ,文章之蕴耶 ?义得而言丧 ,故微而难能 ;境生…  相似文献   

14.
唐诗与科学     
诗歌与科学都是用不同的方法.手段探求生活真理,却又是彼此相适的一中外历史都已证明。古希腊史前的长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不仅可以看到当时希腊的历史风貌,同时还可以经出气象图,测出能驱散罗马船只的大风暴;在古罗马诗人卢克莱修的作品中,能看到他用诗歌资项原子学说,这对后世科学家的影响是深远的。屈原在(天向)中,一口气提出170多个问题,其中有40多个是自然科学的问题,对宇宙的起源、日月星辰何以不坠落、太阳每天走过的路途和人类起源等等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表现出诗人张博的知识、磅园的感情、博大的胸怀和丰…  相似文献   

15.
<正> 读近年出版的一些唐诗注本,发现有些地名的注释值得商榷。其中有的地名,直接关系到诗人的行踪和诗歌的写作地点,有的与古代的都邑、民族关系有关。考证这些地名的地理位置,不仅有助于唐诗的学习和研究,而且可以补历史记载之不足。因此,这里仅就唐诗中几个地名的地理位置谈一点个人意见,不妥之处,请专家教正。  相似文献   

16.
唐诗中留下了许多脍灸人口的关于送别的佳作名篇。根据内容和写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一、通过写景(咏物)、叙事表达挽留、惜别之情的。这类诗篇的代表作首推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也是这类诗中的名篇:“渭城朝雨氵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被时人谱唱,也称《阳关三叠》,在中唐就已成为流行的送别曲。跟李白送孟浩然诗写法相近的还有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后四句):“轮台东门…  相似文献   

17.
唐诗觅春     
回口口口口口口口回口口门口口口口回口口口口口口口国口口口门门口口固口口口口口口口回口口口口门口口回王维杜甫李自韩愈兰生张胆牡妓唐诗觅“春”答案 1.春来遍是桃花水;2.青春作伴好还乡;3.散入春风满洛城;4.草树知春不久归;5.忽如一夜春风来;6.山光物态养春晖;7.流水无情  相似文献   

18.
道士与唐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士诗人作为唐代诗人的一个阶层,为唐诗的鼎盛作出了特殊的努力.本文对道士诗人进行了分类,并对各类代表诗人及诗作的特色进行分析.非诗人道士作为世俗诗人的交往对象,是引发诗人诗兴的直接媒介,本文以司马承祯、张果和毛仙翁等三位引发诗潮的道士为例,以见他们对唐诗繁荣的间接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唐诗》     
<正>~~  相似文献   

20.
唐诗在日本     
在日本文化中 ,唐诗不仅是可用来吟咏欣赏的异国文学作品 ,更是诗歌创作的楷模 ,尤其是从奈良到明治时期 ,汉诗取法盛唐 ,兼采六朝诗文和宋诗的菁华 ,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集中体现了唐诗及中国诗文化对日本文学、文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