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胡键 《社会科学》2013,(10):4-16
虽然世界体系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但从思想发展史来看,这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有着很深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只有一处用到"世界体系"这一概念,而且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也尚未真正形成,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以世界体系的眼光来分析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生活。马克思、恩格斯从资本的本性出发阐述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历史逻辑、空间结构纽带和运行机制,并从资本主义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生命周期。不仅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以马克思的理论作为分析的工具,而且马克思的理论本身就是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重要源头。由此可见,不能说沃勒斯坦是世界体系理论的创立人和奠基者,但可以认为沃勒斯坦是"世界体系理论"的概括者,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体系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才是真正的世界体系论者。  相似文献   

2.
目前学界对全球化理论的种类不加区分,实际情况是存在三种全球化理论。第一种是纯资产阶级的全球化理论,经济学中的新自由主义、政治学中的超越民族国家论以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界要员的主张和言论可作典型。第二种是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世界历史理论。第三种是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现实和理论表示不满的世界体系理论,代表者有华勒斯坦、布罗代尔等人。本文所谈的全球化理论是第一种。全球化理论产生于西方,这一事实注定要给它带来根本性影响。这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它以全球为分析单元,必然会涉及到非西方国家、民族的历…  相似文献   

3.
1979年以前,社会主义中国基本上处于被以苏联主导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以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排斥在外的状态,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使得中国逐步融入现代世界体系.中国目前并没有达到世界体系论所谓的"核心区"地位,甚至还没有进入"半边缘区",这与中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着必然的联系.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中国必将取得更高、更好的"节点位置".社会主义中国的加入必然会改变现代世界体系的性质,而中国更应认真思考如何建设一个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前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自身的完善和发展。而一个国家由社会主义的完善和发展,同时也加速了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过程。这一过程从1917年十月革命就开始了,究竟什么时候终结还是未知的。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就是十月革命所开辟的新时代的本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扬弃观看,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也就是社会主义扬弃资本主义。扬弃,既有抛弃,又有保留。社会主义革命不是首先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  相似文献   

5.
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创立了"世界体系论",并将全世界分为三种区域.本文在分析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实际,探讨在世界体系模式下中国当前的国际地位状况.  相似文献   

6.
江华 《学术研究》2006,1(12):92-97
福山和沃勒斯坦的历史趋势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何种历史的终结。福山认为自由民主社会将终结人类意识形态的发展史,沃勒斯坦声称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历史体系将面临崩溃。二是两种不同的历史观。两种不同的历史趋势是两种不同的历史观演绎的结果,福山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单线进步的和欧洲中心主义的,沃勒斯坦的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多元的和全球性的。三是历史的终结和主体的实践。福山认为在历史终结于资本主义后,人们的实践是消极的,所获得的只是物质的满足;沃勒斯坦认为资本主义历史终结后,美好的社会只是一种可能,因而主体的实践变得非常必要并且意义重大。总之,两人的历史终结论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西方世界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历史前景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突破和超越了苏联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宣告了西方资本主义"历史终结论"神话的破产,冲破了西方文化(文明)优越性和中华文化(文明)劣等性形而上学思维的桎梏,颠覆了欧美世界"国强必霸"的所谓历史铁律,丰富和促进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及其人类文明多样性的认识,其文化意蕴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世界体系是世界体系论派提出的、用于规范世界未来历史进程的一个核心概念。世界体系论派认为,世界历史不是社会形态演变史而是世界体系的演变史,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世界历史的一个“插曲”,社会主义世界体系必定取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成为世界历史的未来形态,人们应当坚定社会主义自信,制定好构建社会主义世界体系的可行性方案。目前,人们已经从中国崛起中看到了曙光,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成功行动向世界人民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可行的、合理的、有效的,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才能协同世界人民创建全人类的“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帝国主义理论主要有两种范式霍布森—列宁范式和熊彼特范式。前者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后者坚持帝国主义自古有之,与资本主义没有必然关系。沃勒斯坦在批评上述两种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范式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恒量,它表现为“非正式帝国”和“殖民主义”的轮替。沃勒斯坦将帝国主义定义为强国对弱国的活动,即中心对边缘的活动。在经济上,帝国主义表现为中心和边缘之间的不平等交换关系;在政治上,它表现为中心通过强大的政治力量捍卫既存的国际劳动分工。沃勒斯坦的帝国主义范式实际上是霍布森—列宁范式的一种变体,因为他在承认“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的同时接受了布罗代尔的资本主义具有垄断性的观点,从而将帝国主义由资本主义的一个阶段引申为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纯民族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而是具有特定"世界历史"规定性的社会主义,即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关于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占支配地位的世界历史时代中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问题。本文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着重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世界历史"范畴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费孝通先生以"乡土中国"这一概念所描述的是包括"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政治—社会治理格局"和"文化价值观念"等在内的中国整体社会形态,而不是中国乡村社会形态。自晚清开始,随着中国被动地与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相遇而被迫步履蹒跚地迈向现代世界,传统"乡土中国"不得不走向终结,由于这种终结是被迫发生的,因而是扭曲的、病态的。但费先生在揭示这种扭曲、病态的终结形式的同时,也构想描绘了传统"乡土中国"之另一种可能的良性终结形式,这种良性的终结方式实际上是我国整体社会形态之自觉的现代转型:既是农村的转型,也是城镇以及城乡关系的转型;既是经济的转型,同时也是政治—社会治理形态乃至社会心态的转型。对于今天正在实践进行中的"新型城镇化",也应该在整体社会形态之现代转型的视野下来认识;套用费先生以"乡土中国"来指称中国传统社会形态的方式,不妨称经上述转型而来的新社会形态为"城市(镇)中国"。  相似文献   

12.
李明斌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11):181-186
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深切关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中国道路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这也是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最大挑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西方世界对资本主义的批评不绝于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反思以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为特点的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神圣"光环"开始暗淡。中国道路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形成巨大的反差,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判断两制关系的历史方位:中国道路仍在探索之中,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仍处于弱势和守势;两制国家仍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大趋势;拉丁美洲"21世纪社会主义"等社会主义流派力量的壮大、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新社会因素不断增加等现象表明,一个资本主义新阶段很可能到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前途光明;金融危机不会是资本主义的最后一次危机,但一切国家终将走向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与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同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是互动的,它们之问存在着历史的渊源关系和深刻的内在联系.当代世界全球化的主导者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历史终将证明全球化的尽头是资本主义的历史终结,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1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资本主义世界还沉浸在对"苏东剧变"之"历史终结"的陶醉中时,在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喧嚣声中,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2008年快速波及全球,一直持续到现在。在这场危机面前,资本的逐利性、资本家的贪婪、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矛盾暴露无疑。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和国际合作方面的优异表现和突出成效,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充分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金融危机还在持续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回顾走过的道路,进一步坚定战胜危机的信心,积累战胜危机的检验和力量,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20 世纪终结、全球化时代来临: 人类在这个世纪之交面临一个多重历史演进的聚合点。从最近的重大历史变革回溯, 我们会发现冷战实际上是近代以来欧美大国传统的霸权之争的继续、顶点和终结。20 世纪是充满战乱、灾荒、革命和反动的世纪, 又是世界现代化进程全面铺开,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亚非拉各民族的现代化努力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世纪。中国在20 世纪终于从睡梦中醒来,实现了急剧的历史变革,通过辛亥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三级跳”, 跃进到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主流中来。中国与西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将是21 世纪历史演变的一个主题  相似文献   

16.
不能把宣称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终结简单地归结为承认社会主义的胜利。但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终结绝非人类历史的终结,人类在陷入新的全球困境的时候重新想起了马克思,已经成为令人感慨系之的一种时代转折的信号。这就是历史:它在需要某种人物的时候,终究会创造出这样的人物。  相似文献   

17.
国际大气候并非新问题,它是国际资本主义体系与社会主义体系相互间展开的长期斗争。从1917年到1989年的72年间,大致可分为5个时期: 一,1917~1929年激烈搏斗时期。世界各国共产党纷纷成立,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许多国家爆发革命,帝国主义对苏联武装干涉,两大体系呈现互有攻守的激烈搏斗特点。 二,1929~1939年相对攻势时期。在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德、日法西斯专政使人类目睹了资本主义最为丑恶的弊端;同时社会主义苏联国力日增,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威望提高。这时的国际大格局,呈现出社会主义体系处于相对攻势地位的特点。 三,1939~1945年,全世界人民进行反法西斯的正义斗争,两大体系处于相对均衡时期。 四,1945~1959年世界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体系处于保持攻势时期。中国革命的胜利,更使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争相仿效社会主义模式;德日意的战败,英法的削弱,却使资本主义世界处于内外交困之中。  相似文献   

18.
世界社会主义诞生已有500余年,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走向高潮又跌入低谷,在21世纪迎来复兴的历史机遇,这将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历史进程。在新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形式是各具民族特色的、多样的,推动生产力发展是现实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社会主义政党和左翼力量坚持人民立场关系到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与此同时,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不同位置的社会主义政党和左翼力量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才能赢得发展的空间与机遇。当前,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正在发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紧跟时代发展和变革的步伐,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必然不断壮大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沃勒斯坦"中心-边缘"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舒建中 《学术论坛》2002,1(6):47-50
“中心—边缘”论是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核心观点 ,主要包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中心—边缘格局和不平等性质两大部分。通过对中心—边缘格局和不平等性的论述 ,沃勒斯坦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确立了一个宏观定位  相似文献   

20.
阿布—卢格霍特的《欧洲霸权之前》和弗兰克的《白银资本》是世界体系学派继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之后的两部力作,它们在重构世界体系、批判欧洲中心史观和阐释西方的兴起等方面有创新之举但在理论和实证上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