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文化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斌 《兰州学刊》2011,(6):195-197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全球化既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又是一个必然的要求。而文化全球化又包含着即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世界文化"的形成与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既要认识到文化全球化的这种发展进程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也需要我们对这种历史必然性进行辩证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文化兴国是党中央结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根据我国国情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发展战略。文化兴国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保障、是提升全民族精神文化水平的动力,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思想源泉。实施文化兴国必须处理好文化与政治经济、开拓创新与继承传统、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量变与质变等关系。为此,要全面提高对社会主义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建良好文化环境,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相似文献   

3.
4.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章结合我国当前实际和有关哲学原理,着重分析了文化强国过程中如何认识并处理好文化"普遍性"与"特殊性",文化发展的"质"与"量","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文化发展"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由于费孝通先生的率先大力倡导和众多学者的热烈呼应,文化自觉已经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明确的精神导向,但它本身还没有形成一种比较规范和系统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为了深刻地总结文化自觉的历史性成果,更好地实现文化自觉,我们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建构一个比较系统的文化自觉论,并将之导向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6.
马捷莎 《河北学刊》2003,23(2):34-38
精神产品价值和基本类型的问题是研究精神生产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第一,关于精神产品的价值。纯粹从经济学角度难于科学把握精神产品的价值,因此,对精神产品的价值主要应运用哲学价值论来分析。第二,关于精神产品基本类型。从精神产品与生产主体关系的角度,从精神产品与生产客体关系的角度,从精神产品内容的角度,从把握世界的方式的角度,从精神产品满足人类需要的角度,从精神产品与经济基础关系的角度看,精神产品具有复杂的类型。  相似文献   

7.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大学精神的体现形式多种多样,需要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去定位、反思、规范,使大学精神真正成为一种自觉、自为的内在力量和独立的精神主体.大学精神要不断向前发展,必须因革互补,从中西古今不同的教育文化中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大学精神发展的最终境界应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维模式,也是中国古人的精神追求,亦应成为当代大学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王载册  陈继林 《江汉论坛》2012,(10):126-129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一种独立的架构,其基本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的需要既包含着有限性,也包含着无限性,是一对矛盾,符合对立统一规律。它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价值前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主体、客体到内容,无一不渗透着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运动;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矛盾的内涵及表现,找出解决二者之间矛盾的办法,成为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中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中民族文化发展对策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国家文化而言,全球一体化就意味着民族文化或者国家文化走向世界、对外交流和外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普遍引发的文化哲学问题,主要是国家民族文化在全球一体化中的地位问题、国家民族文化的本体证明问题、个体的民族文化理性建构问题、民族文化的世界化问题、外来文化的借鉴问题、文化的多元一体问题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因此,盘点自己的文化积累是对民族文化的整体把握,也是对民族文化的梳理和反思过程。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文化哲学沉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讨论逐步深化,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本文认为,从文化哲学入手,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置于文化哲学范式下加以把握,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现代西方先进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任务定位在西方先进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进而创造出新的中国文化上,则可以克服以往在这个问题上简单化和急于求成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论哲学境界的精神旨趣与当代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哲学的主题。哲学从其内在的本性而言, 是对人的本性把握的理论表达。对人的本性的全面性与历史性理解, 必然会得出人是境界性存在的结论。哲学作为“形而上”的理论反思方式, 必然要构建表达人的本性的哲学境界。哲学境界体现着人对理想的追求, 对价值的确认, 对意义的构建。哲学境界的精神旨趣既体现为人对外在世界的否定性超越, 又体现为人向人的世界的历史生成, 印证着人对人的精神层级与品位的不懈追求。哲学境界的精神旨趣表明人对自身存在性质、生活价值与人的更高境界的追求的理解程度, 是对人所生活与创造的意义世界的不断开掘, 是对人的内在生活底蕴的不断丰富。哲学境界及其精神旨趣贴切地表现了人的本性的超越性、理想性、批判性的追求, 进而充分地体现出哲学的自身特性与魅力。因此, 哲学境界及其精神旨趣在当代的历史条件下承载着重大的使命, 彰显出哲学的永恒感召力。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哲学思维方式是思维方式现代化的集中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的时代需要现代化的思维方式.邓小平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构画了宏伟蓝图.作为总设计师,他的哲学思维方式就是构画这一宏伟蓝图的思维方式,即现代化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3.
“做人”的教育和“做某种人”的教育,应该是教育的两个基本支点。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建立在了“做某种人”的单一支点上,“做人”的教育被抽离或消释于“做某种人”的教育之中,当前社会存在的许多问题,与此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应该根据人的生命的二重性牢固确定教育的两个支点,要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中国教育的“重人”传统,让科学与人文成为教育的两翼,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4.
城市精神文化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城市精神文化相对于城市物质文化而言,它是城市人的精神象征,是城市的精神文化现象。城市的精神文化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不同时代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常常以不同的艺术样式(如文物、典籍等)展示该城市的生活、人情、风貌,体现该城市区别其他城市的精神文化特质;在城市文化形态中,渗透着浓浓的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城市人文精神是城市文化的灵魂,是城市精神文化的本质。城市风格是城市的内涵、城市的魅力,城市魅力则在于城市内在的精神气质和外在的精神风貌;城市精神气质与精神风貌的和谐、统一,是城市最具风格魅力的状态,是对城市精神文化品质的最好展示。城市制度则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城市精神风貌和精神气质的特点、品质、价值和发展趋势,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城市精神文化的生产和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5.
祝琳 《河南社会科学》2006,14(5):197-199
中原城市群的建设是大力发展河南社会经济、推进城市化并最终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战略。在此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精神文化障碍,而精神文化是中原城市群崛起的重要支撑力。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这就需要在培养市民文化意识、建设城市特色文化、加强文化产业建设、理顺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进行配合运作。  相似文献   

16.
时代发展要求哲学必须与时俱进,这不仅反映在内容上,更反映在基本内核——哲学根本思维方式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思维方式是实践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内在蕴涵着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辩证的思维方式、没有固定模式的思维方式。深入理解和体会这三种思维方式在现实中的导向作用,对于培养人们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它通过对人施加思想上的影响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服从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两者在指导思想、内容和目标以及任务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从而使人们容易混淆两者在概念和内涵上的区别.对此加以界定,同时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文化的前提在于厘清和谐文化的本质内涵,尤其是其精神特质。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及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和谐文化的精神特质应该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和谐文化构建应遵循中西互补原则和批判继承原则,通过政府激励媒体导向,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实践环节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论辩证逻辑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辩证逻辑的研究对象是辩证思维,具体地说,是辩证思维形式。区分辩证思维和普通思维的标准在于思维主体的水平,同样,区别辩证思维形式与普通思维形式的标准也在于思维主体的认识水平,而不在于思维形式的结构。辩证逻辑是认识史的总结、客观现实辩证运动的反映。是否联系思维内容去研究思维形式,是区分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一个重要标准。辩证逻辑作为逻辑,具有与哲学不同的性质,它不同于哲学,不能混同于辩证法,却与哲学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