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民族博物馆是国家民委直属事业单位,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的民族博物馆。1984年 11月开始筹建,1995年5月正式批准成立,并已在北京西长安街划定馆址。 博物馆的主要任务是抢救、征集、保护民族文物,成为民族文物的收藏中心;研究民族文物及传统文化,成为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心;进行民族传统文化陈列和各种专题展示,成为民族文化的展示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收藏与民族文化有关的文献、影视等资料,成为民族文化的资料中心。中国民族博物馆现收藏有民族文物3000多件(套),包括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用品、服装服饰、…  相似文献   

2.
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中段,全盟包含蒙族、汉族、满族、回族、鄂温克族等20多个民族.兴安博物馆是兴安盟第一个综合性的现代化博物馆,馆内收藏有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丝织品、民俗文物等5000余件藏品.其中,皮质文物是民俗文物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兴安盟历史发展和民族发展、民族交流的主要媒介,对兴安博物馆馆藏皮质文物的保存现状进行研究,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探究近代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民族发展等不容缺失的举措.  相似文献   

3.
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中段,全盟包含蒙族、汉族、满族、回族、鄂温克族等20多个民族。兴安博物馆是兴安盟第一个综合性的现代化博物馆,馆内收藏有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丝织品、民俗文物等5000余件藏品。其中,皮质文物是民俗文物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兴安盟历史发展和民族发展、民族交流的主要媒介,对兴安博物馆馆藏皮质文物的保存现状进行研究,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探究近代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民族发展等不容缺失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古代铜鼓是一种珍贵的民族文物,在我国和东南亚各国都有发现,而以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铸造和使用的时代最早,经历的历史时期最长,因而发现和保存的也最多。它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南方各民族同汉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明证。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古代铜鼓出土最丰富的地区,到目前已收藏五百面以上。其中广西壮  相似文献   

5.
西部开发与民族文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半个世纪以来, 我国文物考古事业 取得了举世瞩目 成就,但是在近代民 族文物工作上却显 得薄弱,令人担忧 西部大开发为民族 文物工作提供了难 得的机遇,也遇到了 前所未有的挑战。认 真做好当地的民族 文物工作,乃是摆在 文博战线上的重要 课题。 民族文物是自民族产生以来所创造的、 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的文化遗物。从时代上划分可包括两部分: 一是清代以前的民族文物,可称为古代民 族文物,是考古文物部门的研究对象,制度 比较健全,文物得到了应有的保护,科研成 果丰硕;二是清代以来的近代民族文物,这 项…  相似文献   

6.
预防性保护是文物收藏与保护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是推动文物收藏与保护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文物是人类传统文化得以持续传承的重要载体,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在文物收藏和保护工作中负有重大责任。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广大民众对文物收藏和保护工作愈加重视,文物预防性保护受到更多关注。本文以文物收藏和保护工作中的预防性保护实际为出发点,总结当前预防性举措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明确做好预防性保护的相关原则,并提出一些加强和完善预防性文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建议,希望为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个人的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7.
简讯     
民族文化宫珍藏文物精品展近期在京举行,此次展出的近百余件民族文物和图书,是从民族 文化宫收藏的近5万件民族文物和50多万册各民族文字图书中精选出来的,堪称中华民族的 传世珍宝,是各民族历史文化宝库的精髓。由国家民委组织的“第三届民族好新闻”评选近日揭晓。本届民族好新闻共收到中央有关新 闻单位的推荐作品114件,经过专家初评、复评、终评3个阶段的认真评选,最终评选出特别 奖2件,一等奖15件、二等奖30件、三等奖48件。本刊有6篇文章分获一至三等奖。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曾连续5年被评为省级依法治县先进县。2001年又被评…  相似文献   

8.
云南少数民族文物法律保护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少数民族文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在建立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工作中有重要作用 ,必须依法进行保护。在民族文物的法律保护工作中要加强法律意识 ,加大执法、司法的力度 ,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更加重视民族民俗文化的建设和教育。民族民俗文物是民族发展中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对社会具有积极的教育、借鉴作用。社会教育是民族民俗文物的基本功能之一,进行民族民俗文物展览是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将对如何提高民族民俗文物的展览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我国民族民俗文物展览的策划和执行,增大展览受众范围,提高文物的社会教育效果,为我国的民族民俗文物展览事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更加重视民族民俗文化的建设和教育.民族民俗文物是民族发展中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对社会具有积极的教育、借鉴作用.社会教育是民族民俗文物的基本功能之一,进行民族民俗文物展览是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将对如何提高民族民俗文物的展览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我国民族民俗文物展览的策划和执行,增大展览受众范围,提高文物的社会教育效果,为我国的民族民俗文物展览事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民族论坛》2013,(2):45-46
民族文化宫位于北京,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文化事业单位,具有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举办民族展览,收藏和研究少数民族文物、文献,提供民族书刊,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承办民族活动及商业演出等多项功能,是中外人士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窗口。2012年3月,该单位派出联络员陈烨,奔赴位于湖南武陵山片区的新化县开展联络工作。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和展示历史文物的重要场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本文旨在研究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结合龙岩市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分析文物数字化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需求,研究文物资源保护、藏品管理系统建设、文物数字化成果展示等问题,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十分关心民族文物工作。建国以来,中央和地方的文物工作领导部门和民族工作领导部门,在保护、管理、征集和研究、整理民族文物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民族文物战线的许多专家、学者和技术工作人员,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使我国的民族文物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到目前止,各民族地区的重要历史遗迹,均已分级列为保护单位,实行了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全国各文博单位和高等学校、研究机关,共收集了重要的民族文物二十多万件,并大都进行了妥善的保管。有关的文博单位还举办了多次民族文物陈列展览,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文物,这些文物不仅能够反映出古时候的生活,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同时,这些文物也有着较大的经济价值.这就需要对文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相关的定级.我国目前对于文物的管理和文物的定级尚不完善,不能够很好地保护文物,同时也不能够很好地通过文物定级来确定文物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这不利于我国文物行业的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文物管理和文物定级的研究来提升我国文物管理和定级的水平,促进我国文物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文物,这些文物不仅能够反映出古时候的生活,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同时,这些文物也有着较大的经济价值。这就需要对文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相关的定级。我国目前对于文物的管理和文物的定级尚不完善,不能够很好地保护文物,同时也不能够很好地通过文物定级来确定文物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这不利于我国文物行业的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文物管理和文物定级的研究来提升我国文物管理和定级的水平,促进我国文物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赫哲、鄂伦春、鄂温克族桦皮制品异同初探张敏杰在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里收藏和展示了许多赫哲、鄂伦春、鄂温克族桦树皮制品。那或古朴、或精致、或宏大、或小巧的桦皮文物,既体现了东北地区诸民族,尤以赫哲、鄂伦春、鄂温克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顽强地生存...  相似文献   

17.
铜鼓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民族文物。它集冶炼、铸造、雕刻、绘画、装饰、音乐、舞蹈,宗教于一身,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创造的独具特色的青铜艺术瑰宝。留存至今的各类铜鼓,铸造年代上溯春秋战国,下迄明清时代,不仅可以看作是一部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而且是一部生动的民族科技史文献的,也是研究中国民族史、民族学、民族科技、民族艺术以及民族风俗、文化等的重要文物。 关于铜鼓的起源地,学术界中较一致的看法是起源于中国南方。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就指出铜鼓起源于云南西南部地区。19世纪末,荷兰学者提出铜鼓起源于广东南…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物工作的回顾我们国家是由五十多个民族共同缔造的文明古国。反映各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创造的灿烂文化和为国家兴盛作出贡献的代表性实物,是祖国文化宝库的重要财富。三十年代初,我国有识之士就注意到民族文物。在蔡元培先生的倡议和领导下,中央研究院设立了民族文物陈列室,林惠祥、杨成志、潘光旦、吴文藻、吴泽霖和白族的李家瑞等学者,为开拓民族文物工作付出很大力量。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规模不大,工作艰难,收集的东西不多,是很自然的。建国以后,中央就要民委请研究少数民族的学者,参加中央派往各民族地区的慰问团、访问团,同做实际工作的同志一起进行调查研究,收集了很多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同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对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早在传说时期各比族先民们就在这块辽阔富饶的大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少数民族创造了绚丽多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财富,为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历史遗留下来的、考古出上的和从民间搜集来的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的实物资料(包括历史遗物和文化遗物)是极其珍贵的民族文物。民族文物是重要历史表征,它凝聚着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劳动成果,而且是我国各民族劳动人比共同…  相似文献   

20.
浅谈我国民族博物馆的战略地位苏儒光博物馆起源于人类的收藏活动,这种收藏活动既是人类认识自己和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手段,也是人类文化积累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的发展为收藏活动创造了前提,收藏活动促进了文化的积累。这种文化现象最早出现在希腊、罗马、埃及和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