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每次走进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博物馆,总被里面的各种各样文物所吸引。因为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有一段美丽动听的故事。现在仫佬族博物馆文物收藏已超过200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明洪武铜官印等就价值连城。另外,仫佬族的官轿、花轿、花窗雕刻、仫佬族刺绣布背带、蓝靛扎染床单……都称得上是文物中的精品。博物馆内陈设规范、布局合理,设有民  相似文献   

2.
1983年就当选为政协委员的冯骥才,参加两会驻会时间总和已超过365天。十几年来,冯骥才作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和民进中央副主席,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2001年,经他倡议,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启动,自此,每年全国两会,冯骥才的提案都离不开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抢救。  相似文献   

3.
世居青海的藏、蒙古、回、土、撒拉等少数民族,各自创造了本民族灿烂辉煌的民族传统文化,其异彩纷呈的民俗画卷令人神往。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主办的“青海民族民俗文物展览”就是这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很好地宣传青海的一个窗口。她是青海地区最早介绍本地区各世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展览。本文就此展览的创办经过、创办意义及展览效果等作了初步的评介。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急速发展的文化变迁过程中,多样性的民族文物一一中华民族伟大共同体的见证物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已成为举世瞩目的一个问题。2000年6月在巴黎举办的重点探讨经济全球化对文化领域影响的首届国际文化节上通过了《文化性和文化多样性权利宪章》,要求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采取措施,加强管理,使各民族的文化教育和宗教信仰得到尊重和保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发起设立《人类非物质和口传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中国各少数民族物质性、非物质性及口传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个丰宫的宝库。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是具有…  相似文献   

5.
三月初,我们选择了一个风和日暖的日子,去访问常老。当我们乘车来到北京木樨地他的寓所见到他时,只见他体格魁梧,步履矫健,看上去至多不过六十岁的样子。一见面,他就热情地同我们寒喧起来。他的夫人李承仙告诉我们说:“常老今年  相似文献   

6.
SOS:民族文物呼救失之无法疏于管理亡羊补牢社会课题特约记者马旭铭本刊记者岫森史载,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有向中央王朝进贡传统。例如,早在虞舜时代,东北肃慎人就将自己生产工具矢石献给中原部落联盟首领。到了西周武王甚至三国两晋时,还这么做,并且多了弓甲、兽皮...  相似文献   

7.
西部开发与民族文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半个世纪以来, 我国文物考古事业 取得了举世瞩目 成就,但是在近代民 族文物工作上却显 得薄弱,令人担忧 西部大开发为民族 文物工作提供了难 得的机遇,也遇到了 前所未有的挑战。认 真做好当地的民族 文物工作,乃是摆在 文博战线上的重要 课题。 民族文物是自民族产生以来所创造的、 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的文化遗物。从时代上划分可包括两部分: 一是清代以前的民族文物,可称为古代民 族文物,是考古文物部门的研究对象,制度 比较健全,文物得到了应有的保护,科研成 果丰硕;二是清代以来的近代民族文物,这 项…  相似文献   

8.
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文物古籍,是指与居住在我国偏僻、边远,乃至与国境线连接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有直接关系的崖壁画、古建筑、古墓、古碑、宗教经典书籍、占卜书、药书等一类的东西。由于历史和自然诸方面的因素,上述地区的文物古籍具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一、浓厚的宗教色彩在科学技术极为贫乏的社会条件下,人类祈盼借助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来战胜自然,战胜自然给人类带来的各种灾难。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人们不惜在精神和物质上花费巨大的代价,对宗教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9.
初夏,地势低矮的都柳江畔赤日如汤。建于200多年前,后为红七军军部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七军军部旧址。说起这处文物的完整保护,县文管所所长杨远松至今仍念念不忘省文化厅文物处那位叫吴正光的处长的功劳。他说:“要是没有吴处长,哪有今天的这些东西。” 这得从20多年前说起。那一年,县里要修一条连接县委、政府和中心大街的干道,规划的路线正好要从旧址大门通过,这就意味着路一修,建筑毁。正巧吴正光到黔东南州调查文物情况,听说此事后,他立即找县、州里领导协调,在他的多方奔走之下,路线终于修改了。 1963年,这位…  相似文献   

10.
在纪念民族经济学创建20周年的时候,“西部大开发”,自然成为一向关注这个问题的民族经济学家们的热门话题。西部开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但是,对关系西部开发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要有全面.辩证的认识。西部是国家的根。西部是大江大河发源地,是万山之祖的所在地,是国家自然资源(生物、矿产等)的雄厚基地。在东部沿海地区实现大发展之后,中央适时决策丹友西部,具有重大意义。因为中国中有东部的发展是不够的,只有西部也发展起采,东西部两个轮子一起转,中国这个东方快车,才能最终驶向繁荣、富强、美好的…  相似文献   

11.
青海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的先民们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古代文化。迄至今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依然为建设青海地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积极拼搏。但是,近年来,先民们创造遗留下来的许多珍贵民族文化(包括民族文物)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濒临灭绝的境地,十分令人痛惜。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当充分认识民族文物的价值,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以保护,并开发其潜在的经济价值,为促进青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一、青海地区民族文物…  相似文献   

12.
北海道是阿伊努民族的居住地之一。本文介绍了北海道阿伊努民族的文化遗存———民居、用具、服饰等民族文物及其文化内涵,反映了该民族的悠久历史、多神信仰、民俗文化,揭示出古代北方渔猎民族的亲缘关系,北海道周边区域文化对阿伊努文化的影响,阿伊努人与通古斯人共同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文物工作者的忧虑编辑同志:民族地区各个少数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保存有众多的各类文物,这些民族文物为振兴民族地区的旅游事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民族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遇到了许多新的难题难以解决,文物工作者们面对当前的文物保护...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北京和各省(区)以至州县,以少数民族文物为主的民族学展览,继续开放.将各民族千姿百态的生活习俗,以实物并配于生动的图画、照片、图表、模型,以至运用电影、电视和幻灯等,加以扼要的文字和解说,集中地奉献给观众,向人们普及我国丰富的民族学科学知识,进行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它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这种单一的民族专题性的展览,最先由《赫哲族的渔猎生活》开始.一九八三年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黑龙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有关人员,在当地赫哲族群众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通力合作,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在次年春节,在北京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明确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收集、整理、翻译和出版民族书籍,保护民族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第五款规定,国家保护“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是由杨静仁等领导同志发起,经国家民委和国家文物局同意,于1993年经民政部批准,在北京正式成立的一级社团。其宗旨是充分发挥海内外关心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事业的人士…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变迁,世界各国各个民族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使世界变成一个大的文化整合体。不同的种族有不同种族的特点,不同的民族和语系也会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文化思维。本文以满—通古斯语族为切入点,通过研究满—通古斯语族的起源和发展,进一步分析满—通古斯语族的民族特点和民族特色,并对满—通古斯的民族文物做出简要概况分析,最后总结归纳出满—通古斯民族文物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7.
北京,“四季民族理论研讨会”亮相──首都民族研究新态势一瞥李小林时代的呼唤……,民族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的焦点之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进入转型期,这种全方位的变化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提供了一系列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种形...  相似文献   

18.
骆娴 《中国民族博览》2016,(18):219-220
民族文物直接映射出一类民族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遗迹,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透过不同层面印证着民族近现代社会发展进程,包括不同类型社会生产和生活模式等,如今已经被作为研究民族历史,尤其是少数民族历史的实物资料.关于民族文物,其涉及门类众多、内涵丰富,且保留较高的文化品位特性,尽管说当前民族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不过依然任重而道远.在此类背景下,笔者决定针对民族文物内涵、民族文物调查和征集的原则,以及日后具体的征集保护措施,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对“民族民间文化”概念的认识主人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民族文化,在我国,民族文化一般指少数民族文化;二是民间文化,即民众和民间社会有代表性的文化。无论是民族文化还是民间文化,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代表了社会主义最为基本的部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构成了推动社会发展的最为基本的一要素。在许多地方,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已提上了日程。说明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存在的问题也有希望尽快得到解决。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立法问题 强调“保护”,而且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来保护,说明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面临…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文物直接映射出一类民族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遗迹,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透过不同层面印证着民族近现代社会发展进程,包括不同类型社会生产和生活模式等,如今已经被作为研究民族历史,尤其是少数民族历史的实物资料。关于民族文物,其涉及门类众多、内涵丰富,且保留较高的文化品位特性,尽管说当前民族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不过依然任重而道远。在此类背景下,笔者决定针对民族文物内涵、民族文物调查和征集的原则,以及日后具体的征集保护措施,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