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英 《东西南北》2014,(18):20-22
"我现在有点倒计时心态。每次进直播间我都会想这是倒数第多少次。"敬一丹对记者说,这叫"珍惜"。熟悉她的人都叫她敬大姐,她也觉得这是最好的称呼。2015年4月,敬大姐要满60岁了,要从央视退休了。20年前《焦点访谈》开播,敬大姐一年后进驻,19年来都没有离开过《焦点访谈》的主播台。"大家一看这张要出事的面孔,我还能去做什么节目呢?"敬大姐对记者说。19年前,打动敬大姐加盟最关键的原因是:居然能在国家电视台黄金时间每天播出一个舆论监督的节目。"《焦点访谈》不是一个让人舒服的栏目,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9,(6):116-120
库切的文学作品着重于反映南非的社会问题和种族问题,近年来广受关注,《耻》聚焦于南非的种族问题,并展现出微观权力在南非社会的运行。根据福柯的权力理论,在后殖民地时代的南非,主人公卢里和露茜的遭遇表明了微观权力在社会运行中的细微变化,男性权威逐渐消解,处于全景敞视的监视模式中,卢里和露茜的自我认知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白人丧失话语权,黑人逐渐走上权力运行的核心。此外,库切还在作品中探索解决黑人和白人之间民族仇恨的方法,赎罪和融合是露茜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3.
李敏 《社科纵横》2014,(4):140-142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习近平在中纪委全会上提出的一个响亮口号。自党的十八大以后16个省部级官员纷纷落马,更是彰显了当前中国反腐的力度。本文从阐述新闻媒体对公共权力监督的主要作用出发,具体分析了当前舆论环境下新闻媒体实施公共权力监督的内容及弊端,并相应提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具体做法,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刘丽 《阅江学刊》2014,(6):72-78
《申报》秉持民族立场,通过讨论中日交涉事件发掘出热心洋务的官绅读者群,第一次营造出一个关于国体问题的公共讨论语境。在战争期间引导舆论认清敌我,对战争走势进行判断,在战后推动舆论反思国家自强之策。1874年日本第一次侵台事件中的《申报》营造的舆论场域中,舆论与报刊的密切互动显示出这是一次完整的战争动员,也是中国近代报业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动员。  相似文献   

5.
唐仁芳 《阅江学刊》2010,(6):114-117
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不但是一部文学巨著,也反映了很多法律问题,体现了当时威尼斯人法律至上、契约等同于法律必须遵守的信条的社会现实。同时,一些法律规定并不公正,对"威尼斯公民"和"异教徒"在权利与义务方面区别对待。导致安东尼奥和夏洛克之间的一磅肉契约无法履行的根本原因在于违背了公序良俗和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6.
侯秀杰  李斌 《学术交流》2012,(9):197-199
19世纪中叶的美国文坛,男性作家一统天下。这种局面使得女性作家需要精心挑选那些公共话语场认可的话题和写作策略,才能突破男权社会对于女性写作的层层桎梏,使作品得以发表。作为一名职业女性作家,范妮·费恩也面对强烈的心理压抑,于是写作成为了她发泄压抑的方式。短篇小说《玛丽·李》描写的是女主人公玛丽·李因其美貌和"新女性"的独特气质,被丈夫送入疯人院,最终含恨离开人世的故事。表面上,这是一个令人发指的女性悲剧;然而深入探究,我们就会发现范妮在这部作品中通过对两性身份的置换,显示了对男权社会统治结构反抗的意识和决心。  相似文献   

7.
《求是学刊》2019,(5):99-107
反腐治权的机制主要包括权力制约权力和权利制约权力,目前人们对前者已产生足够重视,但对后者的理论证成和实践运用还相对不足,这有碍于我国法治反腐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健全与创新,也影响腐败治理的整体成效。权利之所以能够制约权力是由其特定功能决定的,权利具有制约权力的根本性、广泛性、激励性、内生性、多样性和系统性等功能优势。从法理视角解答权利制约权力何以可能,对于推进和保障公民参与腐败以及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罗淑宇 《社科纵横》2010,25(1):65-67
《权利法案》是保护美国人权的一部重要宪法性文件。对比中国宪法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可以看出中美在法律文化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法官任职资格和在适用法律过程中的作用、法典编纂理念、法典编纂的侧重点、法律的确定性与灵活性等方面,而这种法律文化的差异是由中美两国不同的历史、国情以及法律传统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政府宣布支持《土著人民权利宣言》,做出这一重要决定既是工党政治水到渠成的结果,也是新政府审时度势后的明智之举。从执政党的角度来看,这首先是陆克文工党政府兑现竞选期问对选民许下的承诺。其次,保持对土著问题的持续性关注以及对土著居民各项权利进行立法保护,需要澳大利亚承认《土著人民权利宣言》。最后,支持《土著人民权利宣言》有利于澳大利亚重新树立在国际人权领域的形象,为其竞选2013-2014年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做准备。  相似文献   

10.
发挥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科学的引导方法不容忽视.<光明日报·观察与探索>栏目在社会、尤其是在教科文知识界形成传播品牌,产生良好的舆论效应,得益于准确把握舆论引导的精、深、专、快和栏目灵活的工作机制.其系列方法对于新闻媒体以舆论引导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孔颖达的《对<论语>问》,是一篇精美的政论文,但宋代俞德邻认为,唐太宗误认曾子为孔子,而颖达竟不省,故责其告君欠谨。俞德邻的解读依据《新唐书》。根据《贞观政要》、《旧唐书》、《十三经注疏》、《全唐文》,《新唐书》所载《对<论语>问》错误有二:其一,张冠李戴;其二,文体不合。同时,《全唐文》等文献所载《对<论语>问》的几处异文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2.
"以言论政"的舆论空间——《观察》周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结束后的第二年,在当时国际上美苏争霸、国内国共武力对立的形势下,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报人储安平在上海创办了一份以标榜独立、客观、超党派为立场的刊物,即《观察》周刊。刊物鼓吹自由民主、批评时政、追求科学与理性,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于刊物具有鲜明的办刊理念等原因,因而遭到了国民党当局的封杀。虽然后来得到复刊,但内容、风格、语言等都不同于以前。  相似文献   

13.
余群 《学术交流》2004,(10):154-157
《世说新语》无论是思想内容、艺术形式,还是书名、编排体制等,都明显受到了《论语》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一、《世说新语》有尊儒思想。二、大量运用《论语》典故。三、学习《论语》的人物形象塑造法。四、大量的篇章是仿效《论语》而作的。五、语言风格具有《论语》的简练含蓄、富于哲理和机趣的特征。六、仿效《论语》写实的笔法。  相似文献   

14.
衣抚生 《唐都学刊》2020,(4):39-41+59
依据《史记》《汉书》《汉书补注》等书中的相关记载,通过使用本校法、理校法、他校法等校勘方法,可以看出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的《诸侯王表》《王子侯表》中存在的错误,共计16条。这些错误可以被细分为四类:数字错误(尤其是诸侯王或诸侯的在位时间方面的数字问题)、地名错误、人名错误、日期错误(包含干支纪日错误、年份错误等两种)等。  相似文献   

15.
马理 《浙江学刊》2003,(2):214-219
《金瓶梅》在语言上存在着大量抄引前代和同时代各类作品的现象,其中以《水浒传》和《西厢记》最为突出。但是,这种抄引是什么性质,有什么文学意义,在现今的文本艺术研究中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巴赫金对话思想为立足点,借助现代语言学、小说修辞学方法,认为文本内与文本间存在着一个多层次结构的讽刺性语义关系,这种艺术关系可用“讽刺摹拟”术语来描述。  相似文献   

16.
17.
简析《人民日报》评论在汶川特大地震报道中的舆论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蕾 《社科纵横》2008,23(12):137-138
恸惊世界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是一次典型的突发性事件.在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在突发事件中如何作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事件的发展进程及其结果.新闻评论这种新闻体裁,承担着集中反映和有力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作用.<人民日报>的重要评论在地震专题报道过程中很好地扮演了引导社会舆论的角色,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这次事件启示我们,中国大众传媒在日常报道中应该更好地树立危机意识、培养危机预报习惯、建立危机报道机制.  相似文献   

18.
韩宏韬 《唐都学刊》2006,22(2):10-12
孔颖达的<对<论语>问>,是一篇精美的政论文,但宋代俞德邻认为,唐太宗误认曾子为孔子,而颖达竟不省,故责其告君欠谨.俞德邻的解读依据<新唐书>.根据<贞观政要>、<旧唐书>、<十三经注疏>、<全唐文>,<新唐书>所载<对<论语>问>错误有二其一,张冠李戴;其二,文体不合.同时,<全唐文>等文献所载<对<论语>问>的几处异文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9.
屈原<九歌>组诗应作于变法流产之后到放逐之前的被疏期间.它并非严格意义的祭歌,其大多数诗篇并不适用于正式场合下的祭祀活动,即<九歌>既不是楚国王室祭祀之辞,也不是沅湘民间祭祀之乐,而是诗人借助楚国巫鬼文化中的祭神形式而创作的高度个性化的灵魂祭歌.<九歌>中的神灵形象或愁思悠悠,郁郁寡欢;或彷徨等待,焦灼不安;或知音难寻,失恋伤情.这正是诗人忠贞为国竞遭疏离的悲凉心境的真实写照,从而也决定了<九歌>深婉哀怨的抒情格调及其隐含的政治讽喻性.  相似文献   

20.
汪纯 《东西南北》2012,(21):33-35
与其说“苏兹伯格的女人们”的厮杀引发了公司的剧烈变动,倒不如说女人间的战斗其实是公司高层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权力博弈,甚至是传统媒体困境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