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孤独与爱,表面上看起来是无法融合的矛盾体,但在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世界里,孤独的人生、疏离的情愫,却始终纠合着爱的体会.卡森信奉爱是所有好作品的发生器,在她的作品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爱的流动.但这种爱的投射却是如此脆弱,它映射出的是深及骨髓的孤独.结合作者生平经历,论文分析了卡森试图用一种诡谲、神秘、荒诞的方式表达出一个与爱同样永恒的人类主题——孤独,并且用爱的无能来印证人生孤独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孤独是主体与对象(自然、社会、信仰)相疏离的深度心理体验,个体的孤独源于主体需要与实现的可能性、主体超越意识与超越有限性之间的悲剧冲突.孤独的作用是多层面、多向度和辩证的,对城市秩序而言,孤独是建构性与消解性的统一.在现代性的作用下,孤独率先在西方成为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城市社会的普遍心理现象,而在当今快速现代化的中国,城市社会的孤独不仅具有城市世界的普遍共性,其传统文化中家宗教、家信仰的抽离则必然使中国的城市孤独具有鲜明的本土化特征.因此,有必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构建心理秩序、城市秩序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网络媒体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空巢老人“孤独死”现象本质上是中国空巢养老问题的突出反映,更是空巢家庭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的极端结果.随着中国社会的“少子老龄化”、高龄化和家庭的小型化、核心化、空巢化发展,在“未富先老”“未备而老”的双重压力下,空巢老人“孤独死”个案将会持续增多.空巢老人“孤独死”拷问着社会道德良心,呼唤着家庭亲情伦理.日本社会高龄者“孤独死”问题是中国的一面镜子.中国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等责任主体必须未雨绸缪,进行养老资源和养老支持的充分准备,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4.
道德个体的孤独与道德权威的尴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芳 《唐都学刊》2008,24(4):47-50
面对当前的社会道德生活,无论是鼓噪道德正在复苏,还是惊呼道德已滑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无不表明我们的社会道德已陷入异常的困境,集中表现为道德个体的孤独与道德权威的尴尬.道德个体的孤独反映的是一种内指型道德困境,而道德权威的尴尬意在表达一种外指型道德环境资源困境.积极向外寻求依托制度伦理的力量以加强外指型道德环境资源的权威性,从而解决内指型道德个体的孤独,最终实现道德个体与社会道德博弈中的互惠共享,增强道德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论孤独体验     
王蕤 《社科纵横》2006,21(12):110
艺术家的孤独体验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审美体验,能对艺术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孤独体验成因的基础上,概括出孤独体验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进超 《社科纵横》2010,25(9):176-178
在巴尔塔萨孤独的一生中,关注于上帝的荣耀的重要性。在耶稣会的学校里,他孤独而彷徨;在他被迫与耶稣会脱离关系之后,开始了孤独的祈祷。在曲折和磨难中,他创作出版了大量著作,发出了耀眼的思想光芒。  相似文献   

7.
李正春 《学术交流》2005,(11):154-157
柳宗元和谢灵运同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人,文学成就斐然,而政治结局悲惨。两人政治悲剧的共同原因是缺乏政治家的素质与才略。孤峭执著的政治人格和孤傲激切的性格品质,使他们在政治上空前孤立,而家族的式微则更加剧了他们孤独心态的形成。其诗文呈现出浓郁的孤独意识正与此相关。  相似文献   

8.
孤独是一种心境,每个人都会走进这种心境,每个人同样也会有这样感觉??然而这种感觉,随着年龄的不同,理解的也就不同,十几年前我只泛泛的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孤独”一词,十几年后,经历了许多事,经过了许多分秒以后,我对“孤独”从出处、词语解释上??等等,又有许多更深、更成熟的理解和感悟。  相似文献   

9.
在政治家、经学家、史学家、文坛宗主等表象背后,与一般宋人笔记和当今文学史所显示的大相径庭,欧阳修晚年人生的底色其实是衰痛、哀恸与孤独.他外在的事功显赫,文学的成就辉煌,但他肉身的早衰病痛、面对小儿女相继死亡的精神哀恸,以及敏锐心灵所体会的生命孤独,种种忧伤缺憾却并不因此而得以抚平.论文拟藉由欧阳修诗文、书简、表状中并不完整的自我言说,对其迥异于表面风光的生命底色作深入幽微的掘发与阐释.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漫画式笔调简要勾划了90年代西安地域文化向现代化工商业文化变迁的过渡状态,揭示了不同文化在这里相遇时的错位以及表面热烈、迷乱的氛围中文化及文化人那种暂时找不到自己也不被人深刻理解的内在孤独。  相似文献   

11.
贺苗 《学术交流》2006,(5):163-166
陈染是20世纪女性个人化写作的领军作家,她将个体视为自己文学创作的出发点,以其前所未有的孤寂、凄美、绝望,传达出女性个体所独有的身体、心理体验。她思索着人的孤独,憧憬着死亡的美丽,并将其指向人的生存价值。可以说,孤独和死亡意识是贯穿陈染小说的两条主线,也是其小说所要展现的更为深远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张国旺 《社会》2016,36(6):32-54
李猛的《自然社会》是近年来汉语学界研究现代“政治”秩序的一部界碑式著作。此处所谓“政治”,既指向一般意义上的政治,更包括人性、道德、社会和法权等多种秩序。本文认为,《自然社会》的核心是对“个体”与“社会”之关系这一经典命题的深化,亦即孤独的现代个体所构成的共同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如何理解包括家庭、社会、道德和国家在内的多种共同生活形态的实质及其内在张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讨论以下几点:一是鲁滨逊式的孤独包含着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的可能;二是格劳秀斯、普芬道夫和霍布斯那里孤独个体的微妙差别对于理解现代人的心灵秩序不可或缺;三是霍布斯式的个体形象指向一种新的现代人拓展自身人性的可能;四是自然法秩序所塑造的人性为现代国家的确立提供了道德动力。因而,本文认为,现代精神的发展尚未穷尽自身,只有更充分地理解其内在的丰富性和开放性,我们才能更有信心地把握自身的处境和命运。  相似文献   

13.
随着资本主义以及理性化进程的深入,现代人无疑比传统人更加自由,相互之间交往更加广泛,但同时随着工具理性和科技理性的盛行,孤独感和无助感同时也成为很多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为了克服这些负面情感的影响,作为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弗洛姆继承了马克思的实践理论,提出并详细阐述了创造性活动和成熟形式的爱。他认为,成熟的爱保持个人的个性,尊重他人的自律;真正的爱是给予而非获取,真正的爱包含着关心、责任感、尊敬和了解。弗洛姆爱的理论,为现代人真正克服孤独,成为健康的、完整的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这本书,是孤独的人写给孤独的人看的。那种孤独,是身处喧嚣也会感到寂静的,拥抱得再紧密也会感到无法碰触到的,苍白的。清冷的,隔膜的,疏落的,与生俱来的。看起来,《老师的提包》似乎讲述了一个哀婉而清寂的爱情故事:三十七岁的月子,在一家小酒馆里与原来的高中国文老师偶然相遇,她想不起老师姓什么,就含糊地  相似文献   

15.
王文龙 《社科纵横》2011,26(5):82-85
缠绵爱情历来是文学吟唱的主调。在东干文学创作中,爱情悲剧小说佳篇迭出。本文通过对小说《三娃儿与莎燕》和《莎尼娅》的文本细读,着眼于作家及文本,挖掘在这两篇辛酸悲恸的爱情故事中,男主人公"延宕"的性格、封建礼教以及作家个体的民族情怀合力酝酿了他们爱情、婚姻的悲剧。表层的悲剧故事,折射出东干族的民族心理,以及这个民族的孤独气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孤独感是文学先驱者普遍存在的一种内心体验,但不同的作家其孤独感呈现出不同的思想根柢和感情浓度。为了辨明郁达夫的孤独,本文从主体创作前的生活体验和个性特征,他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中西文化背景对他的影响等三个侧面探究其孤独的原因和具体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孤独是主体与对象(自然、社会、信仰)相疏离的深度心理体验,个体的孤独源于主体需要与实现可能性、主体超越意识与超越有限性之间的悲剧冲突。孤独的作用是多层面、多向度和辩证的,对城市秩序而言,孤独是建构性与消解性的统一。在现代性的作用下,孤独率先在西方成为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城市社会的普遍心理现象,在当今决速现代化的中国,城市社会的孤独不仅具有城市世界的普遍共性,其传统文化中家宗教、家信仰的抽离必然使中国的城市孤独具有鲜明的本土化特征。因此,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构建心理秩序、城市秩序的具体路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孤独中过年,怎么办'哲学家总是对孤独情有独钟。尼采对孤独的定义是"一个值得被理解的人寻求理解而不可得",与寂寞和无聊含义并不相同。尼采还说:"谁将声震长空,必长久源自缄默;谁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歌手却一般不会这样理解。张楚唱《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这更契合大众的心理。王菲的《笑忘书》则唱出了一种无助的潇洒。孤独是一个人的战争,想要打赢这场战争,你所倚仗的武功秘籍只在拒绝孤独和享受孤独之间。  相似文献   

19.
过年,这本是一年中最热烈的日子。今夕何夕,人们为何如此盼望团聚?今夕何夕,人们为何如此眷恋温馨的家?然而此时此刻,为什么却有孤独袭上你的心头?这种孤独感被周围的热闹气息放大,如影随形,成为压上心头的一块巨石,也如同一根冰柱,瞬间刺入了内心。多年前,刘德华唱:"在人多时候最沉默,笑容也寂寞。"那是都市人平日的孤独感,现在,我们被更加忙碌的生活节奏所驱赶,只有在过年的一刻,瞬间浮花浪蕊都尽。过年,孤独来袭,这是一个人的战争,你打得赢吗?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中国药科大学200名大学生进行情绪——社交孤独、微博使用问卷调查,统计微博与大学生情绪——社交孤独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1)适度的使用微博,可以缓解大学生孤独感,而长时间使用微博,则会增加大学生的孤独感;(2)情绪—社交孤独方面,男生比女生孤独感更强,但差别不显著;(3)微博的使用与大学生情绪孤立直接存在显著负相关,而微博使用时间与社交孤立、情绪孤独与社交孤独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