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15年来,在历届地委、行署的领导下,经过全地区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阿克苏地区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地区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工农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7.8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30.01亿元,增长1.84倍;其中工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1.87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11.63亿元,增长4.21倍;农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5.93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18.38亿元,增长1.09倍;乡镇企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0.47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3.4亿元,增长5.28倍;财政收入由1980年的3197万元增加到1993年的1.43亿元,增长3.47倍;财政自给率由1980年的27.9%增加到1993年的34.21%,增长6.31个百分点。纵向比较成绩巨大,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2.
建国四十年来,特别是1984年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以来,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自治地方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1988年,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工农业总产值达1092亿元,比1949年增长20倍。近十年,工农业总产值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超过了“一五”到“五五”计划28年间平均每年增长6.6%的速度。广西的经济建设也有很大发展,到1988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达440.7亿元(当年价),其中工业总产值为271.8亿元,农业总产值为168.9亿元,分别比1950年增长93倍和4.5倍。但是,由于历史、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仍较低,经济发展较慢,还有相当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因此,加速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赶上全国的发展水平,不仅  相似文献   

3.
90年代农村工作的主旋律是实现小康。农民收入是衡量农村小康的主要指标,它的增长快慢直接关系到农村实现小康的进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1978~1992年农村社会总产值由6.62亿元增加到45.2亿元,增长5.8倍;乡镇企业总产值由9.147万元增加到2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5.9元增加到618.7元,增加502.9元,增长4.3倍,农村由温饱向小康迈进。一、农民收入的阶段性变化及其变化特征1978~1992年宁夏农民纯收入大体经历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省区,解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新疆经济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取得了显著成就。以1993年与自治区成立时的1955年相比,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由12.10亿元增长到460亿元,增长30.3倍;工农业总产值由13.72亿元,增长到616.2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1.73亿元,增长到34.7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由1957年的12.51元,增加到780元。农牧业生产连续16年丰收。人均棉花、油料居全国第一位。工业也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体系,不少产品已进入内地和国际市场。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 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佛山市,从1979年到1986年短短的八年间,经济的发展是令人瞩目的:工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33亿元上升到1986年的128亿元,增长2.87倍,年均递增18.4%,比全省的增长速度高出6.4%;1984年已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第一个翻番;1987年达到157亿元,比1986年增长22.7%,预计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将达到170亿元左右,提前12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国民收入由1978年的17亿元跃升到1986年的54.29亿元,增长2.2倍,年均递增15.6%,比全省高4.7%;人均国民收入1495元;1987年国民收入达78亿元,比增16.95%;198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93.36亿元,比1978年增长5.7倍,年均递增24.3%;农民人均年收入1986年为1016元,比1978年增加了800  相似文献   

6.
倾斜的城乡经济关系是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从50年代开始,我国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基础上开始进行工业化建设。这种经济发展战略,要求采用与此相应的一整套经济政策,使有限的资源集中于发展工业。因此,工业生产获得了较快的发展。1952~1980年,我国的工业总产值由349亿元上升到5155亿元,增长了14.73倍,年递增率为9.73%(按1952年不变价计算);工业国民收入由115亿元增加到1804亿元,年递增率为9.96%。而同时期农业发展速度就慢一些,农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7.
广西北流市从本地特点出发,立足优势,发展优势,在1985年确定了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后,经过八年的艰苦努力,不仅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有了空前的发展,而且在工业、乡镇企业,引进外资等多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建设登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到1993年,该市工农业总产值37.8亿元,比1985年的3.24亿元增长11倍多,农业与工业产值比,由1985年的2:1变为1:4,粮食总产量47.87万吨,平均亩产粮食1000.26公斤,成为广西目前唯一的亩产吨粮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73元;北流已提前七年实现了翻二番的目标,受到自治区的嘉奖。由于成绩显著,经国务院批准,北流于1994年4月18日撤县设市(县级市)。  相似文献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4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照耀下,经过新疆上下的共同努力,新疆经济文化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截止1994年,中央财政对新疆财政的补助(包括定额补助和专项补助)累计达到407.2亿元,占同期地方财政支出的56.7%。新疆财政工作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大成就。1994年财政收入完成28.7亿元,加上上划中央消费税和增值税25.6亿元,1994年新疆财政收入达到54.3亿元,较1955年的1.73亿元,增长30.4倍,较1978年的7.14亿元增长6.6倍,1978年至1994年平均每年递增13.5%。1994年财政支出完成71.1亿元,较1955年的1.83亿元增长37.8倍,较1978年的17.02亿元增长3.18倍,1978年至1994年平均每年递增10%。  相似文献   

9.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在改革的推动下,农村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87年与1978年相比,粮食产量从3亿吨增加到4亿吨,增长32.8%;农业总产值(按不变价计算)从1801亿元增加到3185亿元,增长76.8%,农村社会总产值从2037亿元增加到19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3倍;农村非农业产值达4755亿元,第一次超过了农业产值;农民人均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63元,增长2.5倍,基本上解决了十亿人民的温饱问题。由此可见,这些年农村形势从总体上说是好的。  相似文献   

10.
澧县地处湘鄂边界的洞庭湖滨,有86万人口,100万亩耕地,是一个农业大县。粮、棉、油、牲猪、鲜鱼生产在全省、有的在全国都具比较重要的位置。几年来全县抓住生产、流通、市场、环境不放,摸出了一些发展商品经济的路子。1990年与1980年比较,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由30244万元增加到97755万元,增长了2.33倍;其中,农业总产值由22914万元增加到39903万元,增长了74.1%;乡镇工业总产值增加到4.48亿元,增长了8倍。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由89元增加到646元,增长了6.26倍。为奔小康打了一定基础。在发展农村商品生产中,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广西民族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全区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由1978年的115.6亿元和63.8亿元增加到1988年的440.9亿元和255.9亿元,分别增长2.8倍和3倍;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14.3亿元增加到1988年的33.89亿元,增长1.6倍,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增强。但由于广西基础差、底子薄等历史原因,经济发展还是缓慢的,同全国平均水平比,差距仍有拉大的趋势。以人均国民收入为例:1978年广西为189.53元,全国315元,差125.47元,相当于全国的60.2%;1988年广西  相似文献   

12.
一、增长与发展及其 所面临的问题 不能否认“七五”时期贵州烟草经济所取得的增长与发展以及对改变贵州地方财政预算约束所作的卓越贡献。与1980年相比,贵州1990年“两烟”产值达23亿元,其中卷烟17亿元,比1980年增长5.3倍;烤烟产量达到28.7万吨,增长4.2倍;卷烟产量达到208万箱,增长3.7倍,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长率。结构素质和质量也有较大提高。甲级烟份额由5%提高到22%,嘴烟率由不到1%提高到41%,上中等烟叶比例比1985年提高19个百分点,烟碱含量由0.7%提高到1%以上。烟草效益提高则对改善地方财政预算约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90年“两烟”税收(包括销售税、营业税)达到20亿元,超过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推动地方财政收入比1980年增加4.2倍;其中卷烟销售税金17.8亿元,是1980年的10倍多。  相似文献   

13.
目前,经济界对经济效益问题讨论得十分热烈。我们也想就提高江西省经济效益问题,讲点粗浅意见。不妥之处,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建国三十多年来,江西省经济建设的成就是十分巨大的。拿1979年与1949年比较,工农业总产值增长6.7倍,平均每年递增7.1%。其中工业总产值由1.9亿元上升到79亿多元,增长45.5倍,平均每年递增13%以上。农业增长2.5倍,平均每年递增4.3%。基本建设的发展速度也很快,到1980年底为止,我省基本建设共完成投资132亿元,提供了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固  相似文献   

14.
经过50年的艰苦创业,辽宁经历了由创造辉煌到重铸辉煌的过程。1949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约17亿元,工业总产值11.6亿元,农业总产值10.3亿元,发电量8.1亿千瓦小时,钢11.4万吨,原煤539.6万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亿元;职工年平均工资21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元。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的快速发展,辽宁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8年与1949年相比,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4.1倍,工业总产值增长450倍,农业总产值增长1…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兵团经济有所发展,社会总产值由1980年20.89亿元,增至1990年54.5亿元(1980年不变价),增长1.6倍;国民生产总值由1980年18.06亿元,增至1990年46.57亿元(1990年不变价)和1992年54.08亿元,分别增长1.53倍和1.94倍;职工收入由1980年837元增至1990年1901元和1992年2067元,分别增长1.28倍和1.48倍,综合企业盈利由1980年亏损4300万元,转为1930年盈利2亿元和1992年盈利8561万元。 但是严峻的事实是,兵团经济增长速度逐年比自治区低,在自治区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兵团社会总产值增长速度,1985至1990年,比自治区低1.5个百分点,1991至1992年,降低为3.7和0个百分点;国民生产总值,“七·五”期间比自治区低1.1百分点,1991至1992年,连续二年低十个百分点,兵团社会总产值占自治区的比重由原来占自治区23.9%,降至“七·五”期间占22.9%,1992年下降到占19.03%,十年间由占近1/4降至不足1/5;国民生产总值由“六·五”期间占自治区19.93%,降至“七·五”期间占19%,1991年降至占17.4%,1992年降至占15.9%,十年间,由占自治区近1/5降至不足1/6;亏损农场数连年增加,1992年达103户,亏损额1.87亿元(扣除盈利农场,兵团农场总体亏损5688万元),相当多的农场职工拿不到档案工资,贫困农场人均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小城镇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到1992年,我区小城镇已发展到41个,比1978年增加19个,增加46%。基本具备建制镇条件并上报待批的26个。还有暂不具备建制镇的小集镇100多个,从广义上讲,也属小城镇范畴。据41个建制镇统计,1992年工农总产值达21.4亿元,比1986年的12.9亿元增长66%;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7亿元,比1986年的4.3亿元增长1.2倍;集市贸易成交额3.5亿元,比1986年的1.3亿元增长1.7倍;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给新疆经济注入了活力,国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改革开放十年来,新疆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企业到上层,逐步深化,新体制的逐步确立,旧体制的变革,外引内联的有效进展,给经济注入了活力与生机,经济和社会方面发生了突出变化。到1990年新疆国民生产总值达251.88亿元,比1980年增长1.8倍,年均增长10.8%,国民收入204.95亿元,比1980年增长1.58倍,年均增长9.9%,社会总产直达458.65亿元,比1980年增长1.87倍,年均增长11.1%;地方财政收入由1980年的4.03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21.78亿元,增长4.4倍;十年来,新疆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连续夺得了农业十三年丰收,1990年粮食总产量达676.89万吨,比1980  相似文献   

18.
△全党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八字方针”实施,改革开放起步△实行“包产到户”,推动农村改革从1980年到1990年,粮食总产量由32056万吨增加到43500万吨,棉花总产量由271万吨增加到447万吨,农业总产值由1923亿元增长到7382亿元。  相似文献   

19.
<正> 1、青海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从1980年到1993年,我省地方财政收入由16492.6万元,增长到113682万元,增加了97189.4万元,增长了5.89倍,平均每年递增 16%。同期,全国财政收入由1085.23亿元,增加到5088.17亿元增加了4002.94亿元,增长了3.69倍,平均每年递增12.6%。这一时期,我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超过全国财政收入增长的2.2倍,平均每年多出3.4个百分点。如果用1988年到1993年的数字来看,这个差别更加明显。全国财政收入增长了93.61%,平均每年递增14.1%,我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124.3%,平均每年递增17,5%比全国平均每年多出3.4个百分点。可见,我省的财政困难,不是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不快所造成的,相反,恰恰是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才缓解了我省财政的困难。如果不是地方财政收入的迅速增长,我省财政比现在还要困难。  相似文献   

20.
一、无锡乡镇工业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无锡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市经济中最活跃最有生机的部分.1990年,无锡农村工农业总产值达270.13亿元,占全市的68.61%,比1989年增长了11.9%,增长值占全市同期增长值的87.54%,占“七五”前1985年的全市同期增长值的83.74%.比改革开放前1978年的19.77亿元净增250.36亿元,增长了12倍,增长值占同期全市增长值的74.93%.在全年总产值中,农业产值达15亿元,粮食总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