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论明清苏州丝织手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本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
明末清初时期的苏州,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盛,引起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农产品中商品化部分的增加,苏州城市手工业的生产,逐渐从以使用价值为出发点的生产向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生产转化。在这一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悠久历史的苏州传统丝织手工业发生了变化,其中游离出了新的经济因素,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内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最具典型意义的手工业行业。对明末清初时期的苏州丝织手工业进行典型地剖析,不仅是探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以及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的重要课题,而且对当前经济体斛的改革也有着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江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
由段本洛、张圻福同志所著的《苏州手工业史》,即将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对苏州手工业的发展作了系统的历史考察,开辟了我国区域性经济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苏州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不仅丝织手工业和棉纺织手工业在全国享有盛名,而且城镇手工业和(?)艺美术手工业,如刺绣业、雕刻业,花边业等均以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为对苏州手工业作深入研究,为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刘艳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2,12(6):80-83
蜀道在我国历史上多指由今西安入蜀的道路。自西安入蜀,必先越秦岭达汉中,然后越大巴山、米仓山等进入四川。因此,几由西安到四川的道路,诸如褒斜道、陈仓道、子午道、傥骆道、金牛道、米仓道等,皆被称为蜀道。由于历史上关中久为政治中心所在,而四川政治、经济、军事地位特殊,使得关中连接四川盆地的蜀道至关重要。三十年来,学者们对蜀道研究用力颇多,在路线考证、蜀道石刻、栈道等方面成果突出。 相似文献
5.
马强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2)
主要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民国词研究论文与著作进行一番述评,将学界对民国词研究分为以下方面:民国词的基础性研究、民国词学在传统向现代词学转变中的作用以及词学分期、民国词学研究与民国词学理论、词人词社与编纂词选、词学家.通过对这些研究的考察,可以发现民国词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尤其是词学家的个体研究成果丰硕,但是民国词的研究从总体上仍未进入深化阶段.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中国近代手工业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年来,中国近代手工业史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这些进展既有对以往论题的反思和深化,又有全新论题的开辟。作者谨对此做一大略的回顾和总结,并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手工业史研究。 相似文献
7.
杨钊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作为著述之富为明代第一的杨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他的研究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秉承中国传统学术研究方法对杨慎典籍的校勘整理;二是对杨慎诗学和文学创作的深度研究,特别是对杨慎俗文学的研究成绩较大;三是对杨慎学术思想的多维度研究,包括杨慎哲学、考据学和古音学。 相似文献
8.
刘雯芳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4):54-58
纵横家是中国古代一个活跃的政治和文化群体,战国纵横家活跃尤其频繁,并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自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出土后,对战国纵横家行为和思想的研究上了一个新台阶。文章对三十年来学界对战国纵横家的研究论文成果作了爬梳整理。 相似文献
9.
楚方城是楚国北部(今豫西南)长城的代称,三十年来,学术界对它的名称由来、建筑时间、规模与地望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研究,存在不同看法。关于为何将楚国长城称为“楚方城”,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方城”原本是楚国北部边防城塞的常用称呼,后演变为楚国长城的代称,因方城山或方城塞而得名,楚长城宏观外形呈方形状所以叫“方城”;关于楚方城的建筑时间也有三种论点: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各段的修筑时间不一样;至于楚方城的规模与地望,则有两段说、三段说、五段说等观点。 相似文献
10.
11.
中共三大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格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近三十年来,对中共三大的研究仍是中共会议问题研究的热点,产生了一系列新成果。内容包含中共三大的会址、主题、评价、人物、与共产国际关系等方面,促使中共三大研究向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方向发展。在新时代,对中共三大的研究应该放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中共历次会议的大视野下,坚持大历史观,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2.
13.
杨钊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29(2):131-137
作为著述之富为明代第一的杨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他的研究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秉承中国传统学术研究方法对杨慎典籍的校勘整理;二是对杨慎诗学和文学创作的深度研究,特别是对杨慎俗文学的研究成绩较大;三是对杨慎学术思想的多维度研究,包括杨慎哲学、考据学和古音学。 相似文献
14.
曾凡贞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92-98
作为中华民国史研究一领域,民国时期县政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中国大陆地区在扬弃的基础上,更注重从社会转型、国家——社会的视角,运用历史学、政治学和行政学等多学科来解读,研究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了新的突破。中国台湾地区学者在论及民国时期县政问题时多从宏观层面,以现代化进程为切入点展开论述。美国学者对民国县政问题研究重心主要在中国华北和江南地区,其独到的思维和理念使人耳目一新。日本学者在这方面虽然成果有限,但其在个案上的精耕细作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人性研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从文献检索看,国内近三十年来人性研究主题围绕党的指导思想而流变,依次为异化与人道主义(1978-1985)、主体性(1986-1990)、市场经济中人的价值(1991-1995)、人性的内涵与特征(1996-2000)、人性与制度(2001-2005)、人性与教育(2006-2009).这对我们概览人性的时代特征和理论建构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曾翠媚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0-12
三十年来对数字语修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字语构成的修辞方式(方法)及其作用、数字语或数字语修辞手法(或修辞格)在具体言语作品中的运用等几个方面,对数字语修辞作为一种言语行为的性质、特点、方法、基础、机制等尚未进行比较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未能就其根本属性和一般规律等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赵世章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
俄语构词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立足于俄语语言学之中是五十年代初的事。从那时起至今,这三十年间俄语构词学有了蓬勃的发展,构词现象的分析已经相当充分,构词学的研究开拓了许多新领域,构词的描写体系日臻完善,构词学已经有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它同其它语言科学部门之间的关系也随着整个构词学体系的建立而得到解决。本文将从发展的角度介绍三十年来俄语构词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黄关蓉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4):38-41
长期以来,学者们更多关注的是李纲在政治、军事上的才能,对其文学成就少有涉及。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学界诸多人士才开始关注李纲的文学创作,陆续有学者撰文探讨李纲的诗、词、文、赋,对李纲的文学成就予以较为客观和公正的评价。本文就近30年来对李纲的思想和生平、诗文、辞赋这三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个简单的梳理和述评。 相似文献
19.
丁明国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2)
我国学术界从一九五四年起开展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至今有三十年了。这三十年中,发表的文章逐渐增多,认识逐步深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民族研究走向繁荣的历程。本文仅就三十年讨论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和重要观点,作简略的综述,希望有助于进一步深入讨论。 (一) 五十年代中期关于汉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是我国学术界讨论民族形成问题的第一阶段。苏联史学家叶菲莫夫一九五三年发表论文《论中国民族的形成》,引用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认为中国在十九世纪末以前,汉族是部族而不是民族,“是一个带有或多或少稳定性的人们共同体。”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汉族才形成民族。对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应该怎样理解?在 相似文献
20.
刘硕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2):56-60
金朝作为与辽、宋并存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与周边国家的使臣往来尤为频繁和密切.因此,关于金代使臣研究已成为金代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尤其在使臣往来情况、交聘制度和使臣出使的影响等方面研究成果丰硕.但是使臣个体和使臣选任相关研究尚有待补充完善,其与金代使臣群体的全面研究对于分析金朝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特征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