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莫泊桑与契诃夫、欧·亨利齐名,并称为世界著名的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莫泊桑出生于1850年8月5日。早在他进入鲁昂中学学习时,就尝试诗歌和戏剧的创作。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诗人和剧作家路易·布耶先生,布耶就鼓励他写诗。同时,他也认识了当时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居斯塔夫·福楼拜先生。认识福楼拜先生,可以说是他一生转折的开始。从此,莫泊桑就踏上了短篇小说创作的征程,开始了他一生中新的一天。事实证明,福楼拜不仅是一位天才作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导师。正是这位小说大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才把莫泊桑引向了小…  相似文献   

2.
纵观北宋后期到清初中国古代小说戏曲诗歌之内在关系 ,三者经历了三个互动阶段 :1 宋元时期戏剧“小说”化 ,改变了自身的内容、性质、体制而真正成熟。 2 明代长篇小说“戏剧”化 ,小说由叙事为主变为写人为主 ,由记事为主变为记言为主 ;又吸纳了戏曲宾白的经验 ,使用方言。 3 明末清初 ,小说戏剧“诗”化 ,《红楼梦》用诗歌创造意境 ,结构小说 ,塑造人物。小说戏剧诗歌互动 ,使三者完美融合 :小说有诗之意境、节奏、韵律和戏剧般人物 ;戏剧有了曲折情节和诗的意境 ,诗歌可以结构小说、塑造人物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幕间》的详尽分析,指出作者在小说形式上的实验,她提出的“戏剧一小说”致力于小说和戏剧界限的消弭,艺术与自然的融合。她塑造出的一系列生动的女性形象改变了女性在历史和现实中失语、无名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国文学探幽》,是邓楠同志的又一重要学术研究成果。去年9月,他撰写了《莫泊桑小说研究》(该书被誉为“构建了莫泊桑小说思想与艺术价值的理论大厦”),时间过去不到半年,他的另一新作又付棒问世了,这的确是值得庆贺的事。我感到邓埔同志在外国文学研究及其教学领域研究方面,正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思想的日益成熟致使他构建新的“理论大厦”又有了异乎寻常的“突破”和“跨越”!“突破”和“跨越”,当然并非轻而易举。就外国文学领域来说,真可谓“各种思潮此起彼伏,文学流派纷繁歧异,名家巨匠层出不穷,佳作…  相似文献   

5.
莫泊桑的重要美学论文《小说》,专门探讨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小说创作中的情节与结构问题;语言的适用与表达;文学批评问题。莫泊桑围绕这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完整地体现了他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观。  相似文献   

6.
论莫泊桑普法战争题材的小说邓楠(常德师专中文系常德415000)享有“短篇小说之王”美誉的莫泊桑(185bel893)凭借其生花妙笔,多角度、多侧面和多层次地描绘了法国十九世纪下半期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他所作的那一幅幅色彩斑斓的风俗画极大地震撼了人...  相似文献   

7.
“以诗写剧”是最能体现曹禺话剧创作个性的特点之一,也是他区别同时代话剧作家的显著特色,就创作主体而言,曹禺多次宣称他以“诗”写“剧”。与曹禺诗化戏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舍在他的话剧创作中也融合了别种文学体裁的特长,但不是诗而是小说。老舍创造性地把小说与戏剧这两种最为显要的现代文学文体结合起来,创立了极具个性特色的“小说化戏剧”,使成熟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话剧在特殊的政治时代,没有完全跌入低谷,在文艺家们普遍迷失自我的红色岁月依旧为中国甚至世界戏剧观众奉献出独具个性风采的“小说化戏剧”精品。  相似文献   

8.
论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妓女形象邓楠妓女形象是莫泊桑所刻画的女性形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莫泊桑的小说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莫泊桑摒弃社会俗众的偏见,对妓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得出了与世人不同的见解和结论,这使他的妓女形象独具特色,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莫...  相似文献   

9.
本文力求把老舍的戏剧创作和小说创作“打通”了来研究,找出老舍戏剧与其小说在现实主义、幽默、京味、史诗性等美学层面上的联系和沟通,从跨文体创作角度更加深入地把握和理解老舍戏剧的风格特点,同时也利于全面地了解老舍整个创作的流变。  相似文献   

10.
小说是以对人物、情节、环境的具体描绘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种“具体描绘”是相对于诗歌、戏剧等艺术体裁的表现手法而言的.它仍需要“虚”的处理和“空白”的设置,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事件等生活真实的限制,借助于虚构和想象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小说的创作与审美也讲求言简意赅,以一当十,含而不露,虚实相生的空白艺术手法的运用.小说中所谓的“无墨之墨,“无笔之笔”,正如电影中的“空镜头”;戏剧中的“静场”;乐章中的“歇拍”,并不是完全的空泛、贫乏,而是一种“计白当黑”“化白为黑”的空白艺术运用.从小说的产生和发展上看,小说的源头是古代的神话、传说.这样,在血缘上,小说多少就被赋予了神话、传说等民间文学的艺术特性:虚构、模糊、夸张、幻想等;从艺术创作方面讲,作为文艺创作中的小说创作与审美,应当遵循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艺术创作中的“虚实相生”“疏密有致”“小中见大”“言此意彼”“含蓄朦胧”“言有尽而意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此时无声胜有声”等等艺术手法都影响着小说的创作与审美;从社会文化学方面思考,古代的朴素的哲学辩证法和传统的宗教思想,也直接影响着小说的创作与审美.形成于我国商周时代的《易经  相似文献   

11.
先秦礼教对男女性别关系的规定包含若干和谐思想,主要表现在男女言行的和谐、男女受教育内容的和谐、夫妻关系的和谐、子女与父母关系的和谐和尊老养老中的和谐等。出现这些和谐思想的根本原因在于,建立社会、家庭秩序的稳定与和谐是先秦礼教的根本宗旨。从先秦礼教中蕴含的性别和谐因素的本质看,和谐是对立事物存在的一种有序状态,是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98—2012年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DEA模型测算中国绿色农业产出和绿色农业技术效率,并分析其省际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农业已经初具绿色转型的趋势,除东北地区外,其他地区绿色农业技术效率均上升;中国绿色农业技术效率有所提升,但整体水平仍然低下。东部、西部、东北、中部地区效率依次递减;全国省域间效率绝对差距没有缩小趋势,但相对差距明显缩小。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各地区内省域间绝对差距均没有缩小趋势,但东部、中部地区各地区内省域间相对差距存在缩小趋势,而西部、东北地区没有缩小趋势。全国2/3的省份绿色农业技术效率低下但处于增长态势;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宁夏、新疆陷入效率低下且呈下降态势的双重困境。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与焦作煤矿反帝罢工略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生在1925年的焦作煤矿反帝罢工,沉重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大大提高了焦作煤矿工人的阶级觉悟和斗争水平。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里把正在进行中的焦作煤矿反帝罢工与那一时期发生的海员罢工、铁路罢工、沙面罢工等全国著名的几次罢工相提并论,称赞工人阶级“特别能战斗”,给罢工工人以极大的鼓舞,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批发和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2002—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产业上游度测度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批发和零售业在产业链上位置的动态变迁。研究发现:在开放经济和封闭经济中,样本期内批发和零售业在产业链上的位置都存在明显波动的态势,服务于产业生产的能力不稳定;其中2007—2015年,批发和零售业的产业上游度变化趋势在开放经济中与封闭经济中基本相同,都呈现向产业链上游移动的趋势,批发和零售业服务于产业生产的能力在提升。总体来讲,批发和零售业在产业链上处于中游位置,服务于产业生产的能力在服务业中较为靠前;开放经济中的产业上游度明显大于封闭经济中的产业上游度;净出口增加对批发和零售业产业上游度上升具有促进作用。批发和零售业在国内产业链和全球产业链上的位置均存在着波动,其参与国内和全球产业分工的程度均呈现出不稳定性。要提高批发和零售业产业上游度,增强其服务于国内和全球生产过程的能力,提升其生产者服务业性质,必须实现批发和零售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其多业态发展,提升其出口水平。  相似文献   

15.
近来,中西绘画比较诸多提及,但往往从不同的视觉思维入手,或用西方视觉模式套用中国绘画,造成误读.本文从中西绘画比较着手,通过中国古代绘画写实和写意形态的演化分析,说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实和写意非西方绘画的具象和抽象,而是中国传统思维活动的参与而演化,变异形象,或者重组、分解后再组合而成的意象.  相似文献   

16.
哈代和路遥是中西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同处乡土文化被工业文明侵蚀的社会变迁时期,各自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威塞克斯和陕北黄土地. 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两位作家在思想基调上表现出各自的特性. 哈代小说深受古希腊悲剧宿命论的影响,他笔下的农民面对变化无所适从,听凭命运的摆布和捉弄,通常陷入毁灭的结局. 路遥小说中的农民则对儒家思想做出了现代性的诠释,他们在改革浪潮的冲击下,勇于摸索拼搏,不畏坎坷多舛的命运,始终力求掌控自己的人生. 哈代和路遥为生存逆境中的农民描绘出一幅社会全景图,尽管基调不同,但均关切大时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浮沉,思索探寻了他们的生存状态和价值秩序,映射出当代人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迷茫和困境.  相似文献   

17.
针对教学评价过程中存在的评价理论缺失、评价指标体系不合理、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通过研究高校评价管理系统、评价竞争优势、评价方法论,笔者做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找出对策,使评价工作更加科学化,达到真正的评价目的。  相似文献   

18.
双重性——巴赫金狂欢诗学的基本哲学立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狂欢诗学理念下,双重性既是同一事物相反两极属性的对照共生,又是具有不同属性事物之间的正反对照共存。它与德国古典哲学中对立统一思想的区别在于:对立统一观是一种预设的抽象的观念形态,双重性思想则是对西方实存的鲜活的文化形态的具体体验和把握。巴赫金对狂欢节的非官方色彩的甄别,对民间诙谐文化的价值判断,对狂欢节的世界感受的阐释,对广场语言的辨识,对狂欢化文艺作品诸要素的分析,无不闪耀着双重性思想的光辉。双重性在巴赫金狂欢诗学中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几个时期的文学现象特令人玩味,建安文学是一代乱世下的兴盛;唐代文学是一代治世下的繁荣;明代前期社会状况较好,而文学不兴,后期社会衰败,而文学崛起。现就建安文学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土壤作一具体分析,以揭示建安文学一代兴盛的生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教育研究中的原创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研究原创性问题的提出 ,标志着中国教育研究的理论自觉和教育理论工作者开始走向成熟。教育研究的原创性具有问题的原发性、素材的原始性、方式的独特性、成果的创造性和影响的引导性等特点。我国教育研究的原创性缺失主要是由文化传统中消极因素的影响、独立思考和个性言说的惰性、研究评价重量轻质的误导、研究者学术道德的失范等导致的。要提高教育研究中的原创性 ,必须注意增强教育研究的历史使命 ,开阔教育研究的学术视野 ,强化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 ,明确教育研究的质量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