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萧百佑出了一本他如何培养几个孩子考上北京大学的书。他的几个孩子经受着年复一年的痛苦"折磨",而他也毫不掩饰地承认,进北大就是孩子们最大的成功。这位严厉父亲有他的偏执和坚持,但他并不是盲目地让孩子死读书,而是在礼仪礼貌、人格独立、兴趣爱好上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北大对孩子们是一个新的开始,他的教育理论究竟是否成功,仍有极大的讨论空间。  相似文献   

2.
母亲与父亲离婚那一年,周星驰才七岁。他和姐姐周文姬、妹妹周星霞一同判给了母亲凌宝儿。在1968年的香港,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讨生活,其艰难可想而知。为了维持生活,凌宝儿一个人打了两份工。令她欣慰的是,孩子们都特别乖巧懂事。尤其是周星驰,成绩十分优秀,最得凌宝儿钟爱。只有一件事,让凌宝儿烦心。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养料     
李行 《现代交际》2005,(6):54-55
一个小男孩几乎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为患脊髓灰质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参差不齐且突出的牙齿。他很少与同学们游戏或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在一个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讨了一些树苗,他想把它们栽在房前。他叫他的孩子们每人栽一棵。父亲对孩子们说,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最喜欢的礼  相似文献   

4.
笑话连篇     
玩具的归属五个孩子的父亲抽奖抽到了一个玩具。他把孩子们叫到一块,问这个玩具该送给谁。"谁最听话?"他问,"谁从不跟妈  相似文献   

5.
薛峰 《当代老年》2014,(8):18-19
傅雷的写作初衷是为了母亲。儿时的傅雷十分不幸,他4岁时父亲蒙冤入狱离开人世,母亲为营救丈夫四处奔走,无暇照料孩子们,傅雷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因病相继死去,只有他侥幸活了下来。所以母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相似文献   

6.
老话常说,管孩子要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如今老话新说,各种版本的"虎妈猫爸""虎爸猫妈"层出不穷.小编想问问:你家里这台戏,又是怎么唱的呢? 主要观点:我的妈妈,是个坏人 代表人物:叮当,27岁,知乎用户 工作之余,我喜欢追剧,热播剧《我们这一天》(This is us)里有个场景让我很触动,主人公杰克和丽贝卡有三个聪明可爱的孩子.这个家庭的日常是,白天杰克去上班,丽贝卡照顾孩子,做家务,下午杰克回家,和孩子们玩耍,和妻子聊聊天.看起来,这是个完美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关爱,尤其是父亲杰克,似乎永远都那么有耐心去倾听孩子们的烦恼.然而,有一天,丽贝卡再次发现杰克偷偷带超重的女儿凯特去吃冰淇淋的时候,她感到很苦闷.为了照顾孩子她放弃了自己热爱的歌唱事业,成了全职主妇,但她仿佛总是家里的"坏人":女儿严重超重,她要控制女儿吃甜食不能过量;儿子太好动学习精力不集中,她要控制他坐下来看书,而当丈夫杰克回到家,兴高采烈地向孩子们宣布:"快去收拾东西,我们去郊游吧!"孩子们尖叫着扑向他们的父亲,因为他就是救星是超级大好人.  相似文献   

7.
正这是一个发生在夏令营时候的故事。对于孩子们来讲,夏令营是一段特殊的经历,前几天孩子们会特别地想家,有的同学睡觉的时候躲在被窝里还会悄悄地抹眼泪。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很快就打成一片了,各个小组内的成员也会格外亲热,这些都很正常。但是随着大家相处时间的拉长,我注意到了这样一个情况:夏令营里有个男孩子叫彭赫,今年10岁了,他长相俊朗,因为在营里年龄较大,又懂事,就被大家  相似文献   

8.
父亲是去年10月去世的,医生说送他终老的病是脑溢血,但我总觉得我们兄妹6个才是父亲的催命鬼。如果他不是养育6个孩子,他就不会成年累月地含辛茹苦,那铁塔一般壮实的身体就不会倒下。父亲是个苦命人。他出生在一个贫穷偏僻的山村,3岁时就死了母亲,成了没娘的孩子。家境的贫寒,严重影响了他的婚姻,我的母亲双目失明,其家世比父亲更糟。当年,母亲嫁给我父亲的目的就是找一碗饭吃。父亲用勤劳与坚忍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有穿过一件完整的衣服,饥饿与寒冷是他常年征战的两大敌人。为了让一家人吃饱穿暖,…  相似文献   

9.
胡茵梦是台湾著名电影演员,她与李敖,一个曾是千万男人心目中的梦里情人,一个是特立独行的一代才子。两人的恋情曾经轰动一时,可是这对才子佳人的婚姻在短短的三个月就终止了。请听听胡茵梦是忘么说的……第一次见面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1979年的9月15日,地点是萧孟能先生花园新城的家中。在这之前“李敖”是中国文人中最令我崇拜的偶像。我时常听光夏表哥和母亲谈论李敖的奇闻逸事,譬如他不肯在父亲的丧礼中落泪,不依规矩行礼,甚至还传说他从台北扛了一张床回家送给李伯母。当时我心想:不知道这怪人的庐山真面目是什么模样。在萧家…  相似文献   

10.
追风的父亲     
那一年,我六岁。跟父亲从遥远的东北姥姥家往山东老家赶。那时候,家里的日子还很穷。路上的火车也很慢。坐慢车硬座,我们在火车上一待就是几十个钟头。一路上,父亲坐着,我躺着,在他暖而厚实的怀里。想睡的时候就睡,睡醒了就趴着车窗看外面闪烁不停的风景。那时还小,不知道,几天几夜的旅途对一个带着六岁孩子的父亲意味着什么。可那一年,发生在父亲身上的那一幕却永远地刻在我的心里。车到泰安站,我们下车,走出出站口。被父亲的大手牵着,我只能看到地上有无数双各种各样的脚在动。努力抬头,看到的也不过是一些大大小小的袋子和  相似文献   

11.
28岁的冉德胜在2001年6月25日这天成为四个孩子的父亲。初为人父的兴奋日渐平淡,冉德胜开始感到了疲惫─他说自己越来越理解一首歌里唱的什么是“甜蜜的负担了。  相似文献   

12.
医生告诉他:如果你配合治疗,或许还能活两年,否则性命难保!然而,他还是放弃了住院治疗,他要在最后的日子里为一双儿女打工挣学费。他叫朱和良,家住湖南双峰县朝阳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朱和良一生坎坷,3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是靠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38岁那年,亲戚出面撮合,他与表妹李月秀结婚成了家。李月秀也是一个苦命人,8岁时死了母亲,两个弟弟后来也先后死去,留下她和父亲及姐姐相依为命。也许同是苦命人,他们格外珍惜夫妻缘份。当3个孩子相继出生后,他们将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了孩子身上。养家糊口,生活艰难,朱…  相似文献   

13.
正这位不肯做看客的爸爸,竭尽所能为孩子们打造安全的成长环境,其中既包括你的孩子,也包括我的孩子。他是一位普通父亲,也是万千家长心目中的国民老爸,大家都说,他是孩子们的保护神。在他的公司里,2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区满满当当地摆放着各种儿童产品,琳琅满目得如同一家超市。但和超市不同的是,这些产品都按照检测标准被分为"良品"和"劣品",分区域摆放。刚刚过完44岁生日的魏文锋已早生华发,  相似文献   

14.
范动 《金色年华》2011,(6):37-37
他是一个自卑的孩子,十五岁,长得又瘦又小,而且他的家庭让同学们看不起,他父亲是卖水果的,母亲在学校边上做修鞋匠。别的孩子全是这个城市中有钱的孩子,父母是有权有势的,他是一个例外,他的父亲没受过教育,花了很多钱让他上了这个重点中学。从来的那天起他就受歧视,他穿的衣服是最不好的  相似文献   

15.
一个繁忙的父亲,一个渴望和父亲在一起的孩子。当孩子给父亲20美元,要购买他1小时的时间时,父亲震撼了……  相似文献   

16.
安迪 《金色年华》2009,(7):32-32
他是一个父亲,却是一个近乎绝望的父亲。先后生了8个孩子都不幸夭折,最大的也只带到8个月。 13年前,第9个孩子的诞生给他和妻子带来一丝希望。然而孩子被查出患有心脏病并住进了医院。  相似文献   

17.
男人生活在福建北部的山区,母亲瞎了一只眼,父亲腰腿不便,全家就靠他耕种几亩薄田,维持生计。虽然是个穷苦命,他还爱笑,三十岁了,那双眼睛也年轻,看到女人会脸红。村里忽然来了两个外乡人,据说是表哥和表妹。表妹已经有了5个月身孕,走路很笨重,低着头老是哭。表哥就对每一个好奇的山里人解释,表妹是被强暴的,没有打掉孩子,是因为想生下来,用DNA作为证据去抓至今逍遥法外的强奸犯。  相似文献   

18.
Q[案情简介]:我和丈夫离婚了,孩子归他父亲抚养。现在,孩子18岁了,父亲再婚,就把孩子赶出了家门,觉得他成人了可以不再管他了。我想问的是,他父亲的做法对不对?孩子能不能分到他父亲的房产?(天津王女士)  相似文献   

19.
文坛怪杰李敖在台湾名气很大,他自诩为博学的洪水猛兽。台湾民众都知道李敖很有傲世独立的名士之风。普通人说起他也是肃然起敬,比如台北一个跟文学不沾边的朋友,很羡慕我们去了李敖家,和李敖有一番交往。他说,李敖确实是个人物。李敖狂放。他60年代挑起东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20.
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他是一个自卑的孩子,15岁,长得又瘦又小,而且他的家境让同学们都看不起:他父亲是卖水果的,母亲在学校边上做修鞋匠。别的孩子全是这个城市中有钱的孩子,父母有权有势。他是一个例外,他的父亲没受过教育,花了很多钱让他上了这个重点中学。从来的那天起他就备受歧视:他穿的衣服是最不好的。别的孩子全穿有牌子的衣服,书包和铅笔盒都要几百块。有人笑话他的破书包,他曾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