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传佛教与原始宗教的并存及互通 --西双版纳三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双版纳的三个自然村为田野调查点,通过不同的个案介绍了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南传佛教与原始宗教在仪式上的并存及互通,并认为这是宗教生活世俗化的一个新特征。 相似文献
2.
寨神勐神崇拜是傣族原始宗教的重要形式,虽然这种祖先崇拜已经脱离了图腾崇拜的原初形式,但是图腾制度的痕迹还是无可争辩地存在着,具备了涂尔干对图腾崇拜阐述的各种特征.寨神勐神崇拜作为傣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从其诞生起,就承载着一种道德功能,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而作为一种道德资源,傣族寨神勐神崇拜的意义不只是外在的,而且也具有了某种程度的内在特征,以伦理价值的方式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3.
宗教对话视野下制度化宗教与民间信仰的并存与互融——以云南省勐简大寨黄衣佤族宗教信仰情况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勐简大寨村南传上座部佛教与民间信仰关系为例,探讨了制度化宗教与民间信仰的互融共生特性,分析了这种互融共生特性在当前宗教对话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勐简大寨村南传上座部佛教与民间信仰关系为例,探讨了制度化宗教与民间信仰的互融共生特性,分析了这种互融共生特性在当前宗教对话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黔西北穿青人的社会历史、宗教生活和族群身份进行长时段的考察,认为穿青人族群身份的变动过程,是国家与地方社会互动的历史过程,其中包含了族群之间的关系,国家和地方社会的互动关系,以及现代民族国家构建、整合的关系,是多重因素建构的结果.此间所蕴含的逻辑、机制、模式及其背后所承载的观念形态,无疑为我们深刻理解族群政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方神灵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联系紧密,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课题.地方神灵民间信仰所奉祀的地方神,几乎都是由当地的历史人物神化而成.他们生前都有某一方面的好名声,神化后,成为具有某种功能的神主.本文以浙江温州市永嘉县蓬溪村石压娘娘、上海鸟泥泾黄道婆和浙江鄞州区鄞江镇王元(日韦)等民间地方神灵信仰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分析了中国民间地方神灵信仰与西方宗教的差异,论述了民间地方神灵信仰作为民众生活需求的产物所具有的独特时代性,强调了地方神灵民间信仰中的道德观念所具有的社会伦理价值,对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进一步凝聚民族性具有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民族认同的要素入手进行分析,说明神户台湾籍华侨、华人与日本的其他华侨、华人一样,仍然坚持着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作者认为,日本对华侨、华人的区别对待或歧视,是日本华侨、华人仍然坚持民族认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微型唐卡藏语称为杂嘎利,指篇幅很微小的唐卡。此类唐卡篇幅一般为几厘米到十几厘米见方,主要是藏传佛教用品,根据杂嘎利用途的仪式,杂嘎利大致可以分为旺杂和朵杂两大类,另外还有一些用于供奉、装藏随身佩戴等用途的杂嘎利。本文通过2013年北京远方春季拍卖会拍品中的两组微型唐卡的分析来探讨微型唐卡的题材内容、形制和功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小乘佛教与傣族人心理压力的应对——以景洪市勐罕镇曼乍村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的小乘佛教对对傣族社会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文章以西双版纳的一个傣族村寨为田野调查个案,尝试探讨了佛教对傣族人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小乘佛教主要通过习俗、道德养成、人格培育、教育等多种途径影响着傣族人对心理压力的应对。客观而言,佛教对傣族人心理压力的应对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傣族人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精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试论藏区现代化进程中的所有制结构问题--以西藏和四川藏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西藏和四川藏区为例,考察了藏区在现代化进程中所有制结构方面的变化及其特点.认为藏区所有制结构状况与其生产力水平并不完全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藏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藏区应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一项特殊的战略任务来抓,尽快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的政府扶持体系,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凉山彝族灾难观的形成与其神话传统、仪式实践以及生态伦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神话解释了灾难的起源与肇因,将灾难归咎于道德观念的失范与生态格局的失序。仪式为灾难的禳解提供了神圣路径,以自然崇拜和鬼魂观念为信仰核心,体现了彝人在与自然的长期相处中形成的生存策略和发展之道。生态伦理则在社会、心理两方面奠定了应灾的基础与策略。这使得彝人面对自然灾害时,在文学、仪式以及身体实践三个层面,形成了一套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禳灾表述传统,亦可称为减灾实践的“地方性知识”。作为中国多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样的表述值得进一步关注和开掘。 相似文献
13.
哈尼族宗教组织与双重性社会结构——以箐口村"摩匹-咪谷"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哈尼族延续至今的两种神职人员摩匹与咪谷,立足于当地血缘和地缘关系,以各自的宗教功能,形成了相互补充的"摩匹-咪谷"宗教组织.哈尼族以村寨为基点,血缘、地缘关系逐层裂化地交替作用,最终构筑起该民族独特的双重性社会结构.对箐口村的田野调查表明,"摩匹-咪谷"组织从血缘和地缘不同方向出发,高度同构地与这种双重性社会结构进行着有效互动. 相似文献
14.
大城市回族社区的社会文化功能--南京市七家湾回族社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 ,大城市回族社区承担着如下一些社会文化功能 :为回族群众提供清真食品和伊斯兰文化空间 ,为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提供城市文化资本 ,促进回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为全国穆斯林提供城市化、现代化的支撑和基地 ,成为连接世界人民和中国穆斯林的“桥梁” ,等等。但是 ,大城市回族社区却普遍存在着回民人口减少、伊斯兰文化后继乏人、面临拆迁改造等一系列问题 ,这使得城市回族社区难以承担它本身应该承担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吐鲁番地区出土的汉文、回鹘文契约文书说明,在3-14世纪的吐鲁番地区长期存在着无人身自由、可以被随意买卖的女奴,她们的命运很悲惨。在普通的乡村家庭中主妇是有一定地位的,社会认可她们的债务继承权,她们甚至独立从事社会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初,以茶叶生产与贸易为载体的市场经济深刻地影响着西双版纳南糯山的(亻爱)尼人。茶叶经济的兴衰导致(亻爱)尼人传统文化发生了急剧的变迁。但与此同时,(亻爱)尼人传统文化的调适力也得到了彰显。在外部经济环境急剧变化的今天,这一个案为我们理解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关系,认识文化自身的调适机制,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贵州畲族在1996年被识别为现有民族身份之前被称为“东家人”,史称“东苗”。据史籍记载,东苗源自唐代的“东谢”,历史上的分布地主要为贵阳及其周边地区。明代以后,部分江西人进入黔地,逐渐融入当地少数民族中,他们也因为擅长养鸭而被称作“鸭子苗”。从清中后期到民国初年,东苗的住居地渐向黔东南区转移,集中在福泉、麻江、凯里等地,且多与汉人杂居。其间他们与“鸭子苗”完成融合,被人称作“佟苗”。贵州畲族历史演变及来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充分印证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