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辩证地对待现代性--"西方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学明 《求是学刊》2004,31(4):20-23
以前人们较多地注意"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和否定方面,实际上它还有对现代性的肯定与"治疗"方面.只有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比较完整地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理论,而只要完整地把握这一理论就不难看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现代性的态度总的来说是一种辩证的态度.而正是这种对现代性的辩证的态度会给予正在追求现代性、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人民莫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全球经济、政治、文化、问题四个方面揭示了"普世价值"争论产生的全球化背景。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冲突与价值趋同,国际政治新秩序建立中的价值无序与有序,全球人类精神文化家园重建中的价值失范与规范,全球问题解决中的价值迷失与价值坐标,对这些矛盾的思考促使了"普世价值"争论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苏格拉底"的思想与柏拉图的思想密不可分.在"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中,柏拉图哲学的主要精神都已经展现或者萌芽.其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苏格拉底的"自知无知".这不仅指某些具体知识的知道或不知道,而且指向苏格拉底/柏拉图哲学的根本特征,包括意识的自我否定与觉醒,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在反讽中追求善与美好,等等.  相似文献   

4.
休谟问题划定了事实与价值之间不可跨越的鸿沟.要拨开休谟问题的理论迷雾,必须在具体学科领域限定其理论语境.在法学语境中,自然法思维和法律实证主义都秉持了事实与价值二分的理论模式.然而,无论是自然法思维,还是法律实证主义,都无法避免无限递推的论证循环,事实与价值二分法在法哲学层面遭遇崩溃.这对于我们在法律方法论上超越和重构司法三段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闫坤 《太平洋学报》2013,(10):47-59
东南亚地区不论是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潜力,还是从意识形态发展方面,在美国的亚太战略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为了配合美国在全球的反恐战争、充分利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以及平衡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美国在东南亚地区推广"普世价值"就显得尤为积极。美国通过加强公共外交、提供附加条件的经济援助以及拓宽军事领域合作等途径,潜移默化地将"普世价值"灌输到东南亚地区。受此影响,东南亚一些国家民主制度渐趋成熟,自由、人权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地区人权组织也建立并开始发挥作用。但是,由于美国在此过程中夹带私利,加之东南亚地区特有的历史经验和文化特征,使得"普世价值"的传播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6.
价值与实践之间既具有"外在重叠"也具有"内在重叠".二者都是属于"属人世界"或"人化世界"的范畴,价值关系在逻辑上隶属于实践关系,二者这种所属领域上的"重叠"可称之为"外在重叠".二者的"内在重叠"则意指二者都包含着一定的物质利益因素.但无论"外在重叠"还是"内在重叠"都不能淹没"价值"与"实践"之间的分野.马克思主义哲学充分体现了"价值"与"实践"之间的这种"重叠"与"分野"关系.  相似文献   

7.
休谟提出了很多新问题,后来被不同领域的思想家高度关注的并被称为"休谟问题"的可能是一个、两个或三个.我们根据"休谟问题"的性质不同列举出四个:"因果问题"属于认识论问题;"归纳问题"属于逻辑学问题;"是"与"应该"的关系问题属于语言学问题;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属于存在论(或本体论)问题.事实上,认识论、逻辑学、语言学和存在论是互为一体的.孤立谈论任何"某论"都是无效的.休谟在其<人性论>中探讨的四个"休谟问题"的实质只有一个:人类理性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把握什么样的对象世界的问题,即一个古老的哲学基本问题--思维、语言和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于认知中国法院案例指导制度的价值和功能,应该聚焦于“同案同判”及其内含的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要求采把握.“同案同判”的确切含义是“同样案件同样判决”.“同样案件”是指在定性分析上确定待决案件的事实与指导性案例的事实在整体性质上是否涉及相同的法律问题,以及在定量分析上看两个案件的具体情节是否可以视为相同;“同样判决”则是指相同的法律认定以及相应的肯定或否定的法律后果.指导性案例是适用法律的成例,并在此基础上具有生成裁判规则的“法律续造”意义.对指导性案例的价值,不应该在克服所谓的制定法局限以及否定甚至消除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意义上来认识.  相似文献   

9.
工匠精神具有普世价值,是全社会的共同追求.高职院校是新时代工匠的主要培养基地,弘扬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的时代担当.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以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坚持"文化塑校"办学理念,通过将工匠精神融入顶层设计、课程和专业建设、社会实践、环境打造等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0.
"情判"作为中国传统诉讼中颇具特色的审判模式,是指司法官在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上,根据情或情理作出判决.它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相适应,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情判"以和谐为总体价值取向,无讼和追求实体公正则是和谐在情判领域的具体价值取向.在这些取向的指引下,司法官判案时力图做到法顺人情,情法相合.  相似文献   

11.
从学科的性质看,知性思维(理性)或社会学的视界理解"社会",是源于知性思维的方法论和渴望解决现实问题的责任意识,并不是哲学的论域。我们认为,社会学的方法是工具理性的方法,它无法解释价值性的哲学困难,因此,把握"社会"的哲学意蕴,也就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旨趣和现实关怀。从哲学的视角看,社会之所以是社会哲学的逻辑起点,是因为,社会不仅是一个内置了价值判断的主词,而且是区别于个人和国家的本体范畴,是具有生命特质的独立实存。  相似文献   

12.
关于价值、价值评价与科学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的潮流中,人们都在谈论价值问题。价值与价值评价的关系,价值评价与科学认识的关系,是哲学价值论的两个难题。许多对于价值问题的争论和失误,都发源于此。为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必须正确回答这个问题。一、价值与价值评价价值或价值属性,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客观的关系。客体是客观的,主体需要也是客观的,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肯定与否定关系也是客观的。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社会实践关系。主体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  相似文献   

13.
庞维天 《学习与探索》2012,(10):131-133
当代文艺批评界在文艺批评时易犯思维简单的毛病,精于解剖批评对象的缺陷,而疏于把握并肯定其合理之处。这种思维简单的弊病从表面上看是思维方式不够辩证,但从根本上说却是理论的贫乏。当代文艺批评界对现代文艺批评家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就明显地存在这种思维简单的毛病。胡风的文艺思想虽然存在较大局限,但当代  相似文献   

14.
王汶成 《求是学刊》2004,31(5):93-94
眼下许多人都在讨论网络文学的问题,有拍手叫好的,也有喝倒彩的.叫好的,无非是说网络文学比起传统的纸介文学更有优势,诸如自由、共享、"即时性"、"超文本"、"多链接"、"互动性"等等,因而前途无量;喝倒彩的则认为网络文学质量低下,多属文字垃圾之类,自生自灭,无法与出版的纸介文学等量齐观.应该说,无论是肯定派的观点还是否定派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都对我们认识网络文学有一定的参照价值.但这两派观点又似乎隐含着一个共同的前提,这就是它们都把网络文学看作是一种文学,即使是否定派,也没有否认网络文学是一种文学,只不过强调它是一种不好的文学而已.这里,我们不禁要追问,网络文学真的是一种文学吗?  相似文献   

15.
伦理价值对事实认定的选择性表现为"纯"事实,即"是其所是"的抽象之所以可能,是受一定社会伦理价值的认识目的和伦理价值机制亦即"应是其所是"所中介或选择的。从科学史上看,科学理论的生成与发展总要受到一定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的需要及其满足和科学研究传统的伦理价值的选择。伦理价值主体的意志自由对其科学自由具有选择性。从道德认识论视角看,科学理论研究主体的自由意志是一种思维的理智,是通过思维把自己作为本质来把握,从而使自己摆脱偶然。从道德社会学的视角看,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任何一个科学理论研究主体不可能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而首先以作为担负着一定的社会道德责任的主体而存在。伦理价值对于科学的选择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科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中的文化价值哲学之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生岐 《唐都学刊》2001,17(1):10-15
党在世纪之交提出的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是邓小平"两个大局"的生产力布局结构梯次推进构想的具体贯彻.首先,从"时间之矢"的三环节讲,西部大开发正赶上了历史老人"之"字形前行的"否定之否定"的"回归"之路,我们应站在扬弃历史,前瞻未来,立足当今的历史的"回归线上",汲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更好地开拓"明天".其次,西部在历史上的辉煌与无奈中所形成的正反两方面的文化心理积淀,很有必要在思想上来一次观念上的"涵化"与重组.再次,西部人现代性人格的建构应以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的三阶段理论为指导,大胆地将人格定位、落实在"物役性"人格的建构上.最后,在西部大开发中应注重"扬"与"弃","抓大"与"放小"等等的唯物辩证法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陶钟灵 《求是学刊》2008,35(2):89-94
美国宪法将正义的理念冠于宪法之首,中国古代法文化以"和谐"为追求境界."正义"与"和谐"构成了现代立宪国家宪法的价值基础.宪法的价值的实现,景根本的是在立宪阶段构建起完整的正义观与大和谐观,然后在行宪和司完过程中实现正义,从而有力地推进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和谐、国际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宪法的现代性的实质是在对东、西方的法文化进行辩证否定,并在整合正义与和谐这两种价值的基础上,实现宪法的理性化和道德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阿多尔诺于1931年在法兰克福大学的就职演说。通过对新康德主义、生命哲学、现象学、生存哲学、科学哲学的哲学观考察,他不仅讨论了哲学解释与科学研究、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而且分析了哲学与现实性的关系,认为哲学的任务不是研究隐藏在现实背后的、现存着的意向性,而是解释无意向性的现实。因而,不仅唯科学主义思维,而且基础本体论,都与他相信的哲学的现实任务相抵牾。在这里,阿多尔诺不仅力图避免普遍性概念,还极力清除自我满足的精神总体性观念,并提出了否定性、辩证的否定等概念,强调哲学应该严格排斥所有传统意义上的本体论问题,认为哲学问题集中在具体的内在于历史的复杂性中。由此可以断定,本文应该被视为"否定辩证法"的萌芽。  相似文献   

19.
李淑云 《社科纵横》2007,1(9):51-52
"和合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规范、政治理念、社会理想和辩证方法,是贯穿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和灵魂,它源远流长,历久而弥新。当前,在我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古老的和合文化重新展现出巨大魅力和迷人风采,中和文化拓展文化领域的理论视野,社会和谐致力于生活秩序的建构,和合思想有助于树立科学的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20.
黄国秋 《学术交流》2001,19(2):23-26
人的个人价值是在社会中实现的.在私有制社会,只讲人的个人价值,忽视人的社会价值,甚至否定人的社会价值.社会主义社会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但在以往存在着只重视人的社会价值,而忽视人的个人价值的偏向.这样做的结果,伤害了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发挥.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是互为前提,不可分割的.但人的社会价值相对于个人价值而言,是更重要、更带根本性的.同时,也必须重视人的个人价值.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价值目标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