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高校应采取扬长避短、积极引导的态度来应对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变化,并且通过有效的审美教育来培养大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的审美情感,理性的审美取向以及健康的审美追求,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学活动是一种价值特性极为突出的审美活动,与文学主体的文学价值观念直接相关.文学价值观包括人们对于文学价值的认识看法,以及在文学活动中所体现的价值观点或观念,它包括对文学价值的认识、审美理想和审美判断等内涵要素.文学价值观念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文学价值观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在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等文学实践活动中,关乎文学价值的生成与实现,以及文学的价值评判与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军人的价值观呈现出明显的二重性,即:军人职业与社会职业选择上的价值编差;功利意识与奉献为本的价值错位;主体意识的强化与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反差;民主意识与高度统一管理的价值矛盾。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对军人进行正确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价值现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4.
主流价值观反映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道德的基本取向以及主流社会的基本意愿。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对青少年进行主流价值观的教育意义重大,而文学素养的养成又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影响居民旅游消费价值观的重要社会环境因素。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变迁,城市家庭在结构和关系上发生了重要变化,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对居民旅游消费价值观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形成了个体化导向的享受型和家族主义影响下的实用型两种不同的旅游消费价值观取向。  相似文献   

6.
宋代社会的消费价值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而紧贴时代步伐的宋词更是真实地反映出它的变迁特色,文章从文化消费的普及提高、精神消费的全民共享、娱乐消费的大众世俗等三个方面进行概述,这在我国古代的消费史上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撒拉族传统文化及经济价值观的梳理与总结,运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的方法探讨、分析了转型期撒拉族民众价值观的变迁状况。  相似文献   

8.
消费社会在物质和精神领域带来两种相反的趋向:一方面是物质消费领域的审美化和精神化:另一方面是精神领域的商品化和物态化.因此,消费社会中的消费文学也呈现出相应的两种状态:第一,可以指作为其他商品的修饰功能而存在;第二,也可以指独立地作为商品而存在,完全认同商品的交换和消费规则,并以资本盈利增值为根本目标.从古代到近现代,再到当代,消费文学的意义与价值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学,即为20世纪初至今的现代中国文学.其价值观体系的建构基于以下几种价值性的有机关联,一是现代中国文学自身结构的价值性,它是由现代中国文学诸功能的价值的融通与整合而生成的;其次为现代中国文学价值观体系的基质,是由中外古今人文理念的融通与整合而确立的;再者是建构目前中国文学价值观体系的和谐理念,这一理念在促进人与生态、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共存共生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健全了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军人的价值观呈现出明显的二重性,即军人职业与社会职业选择上的价值编差;功利意识与奉献为本的价值错位;主体意识的强化与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反差;民主意识与高度统一管理的价值矛盾。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对军人进行正确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价值观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点分析了文学艺术家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是如何改变他们的文学价值观和文学创作观的,尤其是商品经济导致的世俗化观念消解了封建时代和计划经济时代的一元化的意识形态,从而为文学艺术能返回到它的艺术本性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使作家更多地考虑读者的阅读兴趣。但必须警惕的是文学艺术的雅俗二重属性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失衡,这暴露了作家严重”媚俗”化倾向。  相似文献   

12.
西晋初期的统一,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社会上出现了大量游食商贩和富商大贾。一些达官贵人和皇家子弟都积极从事商品经营活动。从这些现象推测,西晋初期应该有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3.
家族企业变迁与中国经济转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平青 《江汉论坛》2002,(10):28-31
家族企业是家族基因内生性决定且由企业环境选择的企业形态,家族基因随企业环境和企业内部结构的改变而不断进化,从而形成独特的家族企业变迁机制。在经济转轨中诞生成长的中国家族企业作为一种颇富活力的特殊企业组织形态,在沿着继承优秀家族基因的现代企业方向变迁过程中,反过来又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转轨。  相似文献   

14.
当代西方乃至世界各地基督教文化的再度兴盛,有着国家层面、个人层面和基督教自身的多种原因。无论是那种原因,都是当代社会需求的产物。基督教在这样的时代,顺势而变,把自身的伦理变成了世界伦理,从而获得了人们的认同。而西方文学受这样的语境制约,也体现出了文化转型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提出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而不再延续计划经济体制时并没有深入地研究什么是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留下了对市场经济的诸多误解,包括对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混同.站在21世纪的高度,从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角度可以明确指出:商品经济只有一个市场,即只有商品交换市场;而市场经济有两个市场,即商品交换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商品经济不存在生产要素市场,而市场经济存在生产要素市场.与传统的市场经济相区别,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了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还远远没有到位,并且没有抓住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必须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建设和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这一核心.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西部地区以资源型经济为主,区域产业转移的一般传导机制极有可能强化西部资源型经济的锁定效应,导致西部资源型经济体陷入"资源优势陷阱",阻碍西部产业升级。为避免西部资源型地区进入"资源优势陷阱",必须消解西部地区的锁定效应,推进西部资源型经济转型,尤其要推进技术创新,引进新兴科技深度融合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7.
科技的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生产力、劳动效率空前提高 ,劳动者素质要求显著改变 ,对商品价值形成和单位时间商品价值量产生了巨大影响 ,但并有改变价值实体——人类抽象劳动的疑结。  相似文献   

18.
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体现为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如何影响人口变动两个方面,本文主要回顾了西方人口经济学者对后一方面的论述.作者认为,关于如何解析经济因素对生育率变动的影响,西方人口经济思想经历了四次大的转变,即从早期的"经济促进人口增长论"到"人口转变论";尔后,再由当代宏微观人口经济理论演变为目前的综合人口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9.
商品经济:唐宋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文勋 《文史哲》2005,(1):40-42
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在唐宋时期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一基本结论已为国内外史学界所认同。 2 0世纪以来 ,不少学者曾力求从文化、政治、阶级、阶层、经济、婚姻等不同的专题研究入手 ,试图对唐宋时期社会变迁作出“知微见著”的分析概括 ,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而社会经济研究 ,无疑是研究的基础。我们约请部分对这一问题作过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就唐宋时期的土地制度、商品经济、经济制度、制度变迁等问题展开讨论 ,以期推动对唐宋时期社会变迁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经济转型与体制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型期经济理论研究是当前的一个热点.这一方面是因为经济转型期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和经济事件需要作出理论的阐释,另一方面转型过程也是一个发展道路和体制模式的选择过程,需要理论的支撑.目前,在学者们的研究中以下几个问题普遍为大家所重视,但在认识上存在差异:一是转型的含义及研究视角,二是转型的目标与路径选择,三是中国转型的特点.笔者想就此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