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萧红的小说通过对当时呼兰人蒙昧生存状态的纪实描写和精神痼疾的展示批判,拓展了鲁迅开创的批判国民"劣根性"这一创作母题.通过象征意象,折射出时人的生活态度、思维方式和群体心理,揭示了当时呼兰乃至整个社会停滞不前的深层原因.封建势力把人变成没有自我意识、没有自我觉悟的动物,面对蒙昧的世人,萧红同样也发出了救救孩子的沉痛呼声.看出封建制度、封建秩序和封建意识的反人类、反人性的本质,正是萧红小说创作的内在意蕴所在.萧红在对女性生存和命运的表现方面显示出独特的视角,在鲁迅对被损害被侮辱妇女形象塑造的基础上又有拓展和挖掘.萧红的这一创作视点,是反映和表现当时妇女生存状况、不幸命运的最佳视角,弥补了男性作家由于性别限制而难以深入表现女性生理、深层意识和情感体验这一"死角"而带来的缺憾,这是萧红对鲁迅批判精神的发扬光大,也是萧红小说创作深刻的内蕴所在.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鲁迅晚年最得意的两个学生,萧军和萧红是现代文学史上被后人不断研究的两位文学家。萧军与萧红交往过程中的通信,不仅记录下两人的爱情沉浮,也记述了当时的一些事件。近日,由萧军后人提供的"萧红致萧军的三封信"以及一批萧军遗墨及其藏品出现在拍卖市场上,无论对于研究萧红还是现代文学史,都是十分宝贵的资料。十年浩劫,大批知识分子惨遭迫害,  相似文献   

3.
论鲁迅胡适对易卜生戏剧的文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鲁迅与胡远在"五四"前后接受、选择易卜生戏剧的主客观原因,探寻两位作家对易卜生思想上艺术上的借鉴,进而考察共同文化背景上的两位中国作家对易卜生戏剧在价值取向及审美态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勤于变换写作手法的先锋性实验派作家,她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常有出人意料之笔.萧红从由鲁迅作序、胡风写读后,发表<生死场>以来,她的结构一直是有争议的.20世纪30年代就有"结构不坚实"的微词,而她却逆势创作了短篇小说<手>、<家族以外的人>、<小城三月>,结构完美地无可挑剔.40年代,茅盾掩饰不住对<呼兰河传>的溢美之情,称其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新时期,杨义则进一步将她的小说定位为"诗之小说",称其为中国"30年代的文学洛神".  相似文献   

5.
李大为 《社科纵横》2006,(11):119-121
第一人称视角,情感判断上的心理视角和回溯性叙事的儿童视角,是萧红主要的叙事策略。而且,由于“回忆”这一更大的诗学范畴的汇入,鲜明地显现出了萧红作为一女性作家迥异于男性作家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6.
张润芝 《东西南北》2013,(11):57-59
一部电影《萧红》,把作家萧红重新拉回人们的视野。不久前,霍建起导演、宋佳主演的电影《萧红》上映,对萧红好奇的人多了起来,不过大众最好奇的是萧红的情事,如何逃婚了又和未婚夫在一起,如何怀着萧军的孩子嫁给了端木蕻良。还是没有人说,萧红是个好作家。不见其文,只闻其情,从1942年在香港逝世至今,萧红被低估了71年。萧红的被低估,像是一场“两边不靠”的误会。在“左翼阵营”中的时候,她显然不重要;当人们想法改变了,她又被淹没在“左翼作家”群体里。  相似文献   

7.
2011年是萧红100周年诞辰,同时萧红研究也走过70多年的历程,今天我们实在有必要对萧红研究进行一番梳理,以弘扬和纪念这位东北作家群的卓越代表、中国20世纪的文学洛神、从荒原走向世界的作家,同时期待有更好、更多的萧红研究成果出现.  相似文献   

8.
《东西南北》2014,(23):70-72
1934年,在青岛陷入困顿的二萧——萧军、萧红把自己的作品寄给远在上海、从未谋面的鲁迅。二三十年代,鲁迅是左翼文学青年的精神导师。之后,萧红成了鲁迅家中的常客。常客的程度,许广平后来在《追忆萧红》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萧红先生无法摆脱她的伤感,每每整天的耽搁在我们的寓所里。为了减轻鲁迅先生整天陪客的辛劳,不得不由我独自和她在客室谈话,因而对鲁迅先生的照料就不能兼顾,往往弄得我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9.
鲁迅作品的方言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悠久厚重而优秀的越文化,是最初滋润鲁迅成长的土壤。鲁迅从区域文化的"母体"中获得的文化"基因",使鲁迅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与一定的区域文化联系得最紧密的作家之一。从鲁迅留给后世的各种形式的作品中随处可见的绍兴方言运用,我们可以看到作家意识深处与其所处的区域文化的天然联系。  相似文献   

10.
卜昭林的《鲁迅的文学批评》(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12;下面简称《批评》)是一部有特色的著作。首先,它对鲁迅文学批评的各个层面作了深入细致的探索。全书选择了14个题目,全面、系统而又重点突出地抓住了鲁迅文学批评的特点。例如,该书的第一个选题,以“浇灌‘佳花’和‘佳花的苗’——鲁迅文学批评特点之一”为题,论析了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一大批青年作家如萧军、萧红、叶紫、殷夫等,其作品未必全是出类拔萃的巨著,但都是新文学百花园中的“佳花”和“佳花的苗”,这些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小说文本不仅相对于古近代小说有了跨越式的发展,而且比照同时代的作家亦胜出一筹.这表现在,他与同时代的小说家一道努力着使文学回到为人生本身,共同为实现强国梦而致力于批判改造国民性,但鲁迅却没有在这人生与国民性层面止步,而是沉潜到生命本质的深处,呈示对"存在的诗性沉思",进行哲学的思考与回应,显现了其思想家的本色.具体来说,他在小说文本中对国人的前存在状态的批判,表达对人的存在的悲剧性体认与超越飞升的祈盼,同时在小说中将人真正作为文学世界的表现本体,填补了中国小说的"人学"空场.鲁迅小说丰富的人学内蕴昭示了他对人与世界的哲学化的深思与憧憬,这使其文本能穿越时空,产生永久性的精神回响.  相似文献   

12.
关于"吃人"的话语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江滨 《浙江学刊》2006,11(3):37-42
本着从思想上"回到鲁迅去"的态度,本文系统梳理了对<狂人日记>"吃人"话语探究的代表性观点,对以往"误读"吃人"的观点进行了深入剖析,进而从理论层面揭示了鲁迅"吃人"话语的双重语义和"吃人"话语的深层逻辑.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位早熟而又勇于探索的作家,萧红的小说创作经历了明显的发展阶段,不断开辟着独特的艺术途径。从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上来看,如果说,1933—1934年《跋涉》时期的短篇习作到《生死场》的问世,是萧红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发端和第一个高点;1935—1936年期间的《牛车上》、《手》和《桥》等优秀作品,就代表着她写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和评价了萧红创作和萧红研究的概况,指出以往萧红研究中普遍存在的误区,即历来的研究者总是习惯于把萧红看作是一个顺应了时代思潮的抗日小说家,或者在抗日大潮中仍然坚持启蒙主义立场的作家,并分别对这两种观点进行批评。  相似文献   

15.
萧红作品审美风格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红作品审美风格刍议王秀珍每个有作为的作家都要按照各自的审美选择,寻找自身的归属,并且以独立的特色而自居。萧红也不例外。萧红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充满着忧郁的灵性,但又不囿于忧郁和哀伤,在忧郁中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一说起忧郁,人们马上就会将...  相似文献   

16.
萧红作品的魅力——一个外国读者看萧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众多的研究学者和读者所阐述的那样,萧红作品的最大魅力是它美丽而丰富的语言.这也是笔者从二十几岁到现在一直倾心于萧红的重要理由之一.然而,汉语毕竟不是笔者的母语,这就使得笔者经常要与"到底自己能够理解多少萧红的作品"这样一个疑惑作斗争.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谈一谈作为一名外国读者足被萧红作品中的那些语言表达所吸引,以与中国读者们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7.
万红韩 《社科纵横》2012,(6):107-110
法国的雅恩·安德烈亚曾说:“人们以为写作很容易,恰恰相反,你知道写作是下地狱。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特别是中国20世纪以政治为中心的时代,只靠文学创作“吃饭”的职业作家中想要寻觅富翁是很难的,但是许许多多明知“贫困”却还在继续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他们追求的是什么?本文以萧红为例,从萧红漂泊流浪、颠沛流离、穷苦短暂的一生来看,萧红幸福的时候很少。让她走上不归路的孤寂与苦难,是跟她的家庭生活、个人经历和她的性格是分不开的,但是更重要的物质和经济生活对萧红最后命运产生的影响应该是更大的。作为一个作家,又是一个穷人,她的人生悲剧包括她文学的命运都与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本文以萧红穷困坎坷短暂的苦难人生浅析萧红在物质极度贫困、精神极度压抑的情况下坚韧执着的苦难命运。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5,(4):137-139
有评论者称萧红的《生死场》对中国古老农村刻划之深刻,胜过了鲁迅的《呐喊》、《彷徨》,它以钝重、粗砺的笔触再现了东北人民生存的原生状态,描写了在"生死场"上无奈挣扎的生命群体。本文从民间精神、原始气象、混沌美学、生态意识、乡愁情节等五个方面对其原生态意蕴特征进行了阐释探析。  相似文献   

19.
谈萧红的文学史价值——为萧红诞辰百年而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作家能进入文学史,必须要以某种有价值的姿态参与到文学史的建构和发展之中,一个作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在于这个作家的出现给文学史带来的崭新素质与历史性超越,以及这种素质和个性在一个民族乃至世界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示范意义和深广影响.中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的出现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标志性事件,她的文字在诸多方面拥有着无法复制的历史意义与永恒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东西南北》2011,(10):34-35
别人这样说:"他年届花甲,两鬓微斑,浓黑的两道眉毛,颧骨突出,依稀可见乃父鲁迅先生昔日之风采。"几乎没有例外,世人总是把对周海婴的描述和理解与鲁迅联系在一起。2011年4月7日凌晨周海婴去世。"鲁迅之子是一个很重的头衔,但他承担得起。"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获悉周海婴去世的消息,感到十分遗憾。"作为鲁迅的儿子,他的一举一动不免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