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票据伪造和变造的区别入手,界定票据变造的涵义,进而论述票据变造的构成要件和责任的分配与承担,从上述票据变造的相关原理中,引发对我国<票据法>第9条的相关思考,揭示其存在的矛盾之处,从而提出废止"票据金额、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的规定以及修正票据变造相关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保证金账户担保是以《担保法司法解释》第85条为现行法基本依据,该条在性质上将其认定为动产质押.现行法下保证金账户担保的成立需要满足书面合同、货币特定化、转移占有三个要件.目前关于其性质的认识主要有货币质押、权利质押、让与担保、约定抵销等学说.笔者认为其在三个方面与传统担保方式存在着明显不同,是一种应受商法或者经济法调整与规制的特殊担保类型. 相似文献
3.
村民自治:价值和困境——兼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村民自治是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自实施以来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村民自治却不得不面对"两委"矛盾凸显、选举"乱象"、村民代表会议难以召开、村务公开存在盲点、自治权与行政权冲突等诸多困境.在<村组法>修改之际,笔者重提其应具有的民主启蒙和权利觉醒的价值.并提出了要重视"家庭"的作用、把村代会与村委会的任期错开、做实村民监督机构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人民调解制度的再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调解在中国日益增多的纠纷解决中的作用正在弱化,并没有完全发挥其所应承担的社会功能.人民调解不能适应解决社会纠纷需要的直接原因在于人民调解制度本身存在缺陷,体现为调解组织体系的僵化、调解员素质的参差不齐、调解保障工作的落后、调解程序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等,而根本原因则是人民调解的体制性障碍.2011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具有浓厚的法律编纂性质,保守有余,创新不足.传统的人民调解不会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制定、实施而实现根本性的变革.人民调解不应向行政化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应是高度的社会化和完全的自治性.除了体制变革,人民调解制度还需要借鉴一些成熟的调解规则从而使这一制度进一步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构建合理的城市土地权利体系,有利于充分利用城市土地,防止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在城市土地上设定的用益物权主要有地上权、地役权、人役权、典权等。我们国家应当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并结合具体国情构建我国的城市土地权利体系。 相似文献
6.
张飞捉周瑜故事不见于《三国志演义》,但在戏曲及说唱文学中一直都有流传.其源头最早可追溯至明万历年间刊刻的《草庐记》,后被清宫连台本戏《鼎峙春秋》改编定型,逐渐影响至多种地方戏曲、说唱曲艺.由于《鼎峙春秋》以《三国志演义》为纲,巧妙地将张飞捉周瑜故事插入剧情之中,更容易被熟悉小说情节的观众接受,因此产生的影响更大.而这一故事在其他通俗文学类别中,同样存在向《三国志演义》靠拢的趋势.以张飞捉周瑜故事在通俗文学中的传播与演变为线索,可以发现许多非小说故事通过主动与小说同化的方式,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得到文学地位的上移,可被视作一种特殊的经典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8.
在西方文学中,《巴黎圣母院》、《红字》、《荆棘鸟》,都表现了宗教人员的神职与人的自然欲求的矛盾、冲突,都揭示了宗教对人的戕害、扭曲。但在揭示这一主题的过程中,三位作家所表现的内容各有侧重。本文旨在探讨三部作品表现同一主题时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学者们从很多角度对其进行了评论,如企业的发展、法律体系的健全、社会保障的完善,等等.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还包含着丰富的伦理意蕴:以人为本是它蕴涵的人文道德要求;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它蕴涵的道德目标要求;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它蕴涵的道德责任要求;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它蕴涵的道德原则要求;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使劳动者爱岗敬业,是它蕴涵的职业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11.
典故词是用典者在造词用典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典故词诞生以后,它所脱胎的典故便成了典源。对典源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与认知是进行典故词本体研究的关键所在。学界对典源的不同界定只是概念表述的不同,学者们对典源内涵的理解是一致的,即为典故。从典故词形成过程的两个重要阶段来看,典源应当包括音义的来源和文献语用的例源两类。典源由典源文献内容与典源文献名称两个要素组构而成。 相似文献
12.
《庄子.天运》提到焚烧刍狗的苏者,其称谓包含显隐两重涵义,其显性意义是取草做饭的樵夫,隐性意义是参与祭祀的巫师。苏者称谓的隐性含义,源于他在祭祀中扮演的角色。这种表述上的歧义性,使《庄子》文章呈现出特有的朦胧韵味。《庄子》文章的这一朦胧特色,是道家理念在文章风格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建议对沿海国划定200海里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具有重要影响,但各国对委员会建议的性质与效力存在争议。从法律性质角度看,委员会建议不仅仅是建议性的,而是一种国际法上的法律行为,能够引起法律后果,产生法律效力,约束提案国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其他缔约国,甚至可能形成习惯法,对非缔约国产生约束力。委员会建议的提出和其效力的产生,还可能受划界争议等例外因素的影响。中国提交东海划界案,一方面在国际法上具有一定的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存在划界争议难以从委员会审议中获得有力支持,因此其效果不可高估。 相似文献
14.
在初唐诗坛上,上官仪和上官婉儿是前后相继的两位领袖人物,影响着整个唐诗发展的进程。近来,《上官婉儿墓志》的出土又为初唐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尤其是墓志的一半篇幅记载其家世情况,为我们从家族文学层面研究初唐文学提供了重要的原始实证材料。《上官婉儿墓志》本身也是一篇出色的传记文学作品,其特殊的传记形式和文字上的曲笔表现透露出墓志文体新变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环境司法是实现黄河流域治理的有效方式,根据协同理论的内涵,可知环境司法的协同有利于提高黄河流域的治理效率。通过对政策与法律的检视,发现黄河流域环境司法的协同主要存在指导理念偏误与规范供给不足这两方面的问题。黄河流域环境司法协同的制度完善,亟须针对前述问题,在以整体主义司法理念、预防性司法理念与修复性司法理念为指引的基础上,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健全实体性规则与程序性规则。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占有显要位置。孝及总其大成的《孝经》一直是美国汉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1996年,戴梅可发表《汉代中国的儒孝和个人主义》,从中国文化内部出发,提出儒孝地位的上升、涵盖面的扩大最终导致汉代政权的衰落;1998年,侯思孟发表《孝在古代中国的地位》,在西方文化的背景下考察孝,以文献分析的方法论证了孝在中国早期历史(商至两汉)中的演变,力图就中西文化进行对比。海外汉学的学科背景、问题意识、理论手段等,完完全全是西方的。研究海外汉学应当从西方学术文化的内部出发,对比比较文化的研究理路,审视海外汉学在外国学术体系中的发展历程,对西方学术史进行"外国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民商事交往领域,国际惯例主要就是国际商事惯例。我国《民法通则》第142条是一条具有一般规定性质的冲突规范,该条以及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所指的国际惯例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法院处理涉外民事关系的准据法,据此不能得出国际惯例是我国国际私法渊源的结论。本文认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颁布之前,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国际惯例所指为何不明确;二是借公共秩序排除国际惯例的适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没有对国际惯例的适用做出规定,对此,应该尽快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18.
西汉学者韩婴所撰《韩诗内传》与《韩诗外传》是汉代《诗经》学史的重要著作。《外传》以较完整的面貌保存至今,学界对其研究已较为充分。而《内传》在宋代已经亡佚,保留下来的佚文较少,文本基础相对薄弱,所以清代学者对其性质的判断有所偏差,进而导致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皆未得到妥善的解决。从汉代史家对《内传》的可靠记载入手,结合先唐古籍划分内、外的通例,辅以可信的《内传》佚文,对该书的性质进行更加准确的界定,以廓清前人对该问题的误解。 相似文献
19.
“同一性”是矛盾学说 ,同时也是整个辩证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它所具有的内涵作出正确的理解、阐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刘怡翔先生的大作《同一论》对它作了新的探讨 ,但在我们看来 ,其基本观点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20.
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属于区际法律冲突.国际私法具有维护和促进国际社会和平发展的作用.2011年4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是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里程碑,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先进性和前瞻性的特点,将在涉台民事案件及两岸民事纠纷的法律适用上发挥重要作用,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构筑稳固的法治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