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秀红 《人才瞭望》2005,(12):63-64
在总结潍柴的成功经验时,高质量的产品、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技术创新以及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被认为是成功的关键。地处潍坊这样的二级城市,全部寄望于“外援”来激荡思维或者靠“空降兵”来扭转乾坤都是短线的、不现实的,尤其当企业还没有足够强大、没有足够吸引力的时候。因此,潍柴选择了一条自己培养人才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王丹 《人才瞭望》2017,(4):94-95
企业员工通常可分为“人财”“人才”“人材”和“人裁”四类,针对此四类员工的管理,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认为可采取四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即授权式管理模式、参与式管理模式、指导式管理模式以及命令式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大企业人才大体上可分为核心人才、通用人才和辅助人才等不同层次,其中核心人才发挥关键作用.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决定意义。“8020”原则告诉我们.企业中往往是20%的人才创造了80%的效益。这20%的人才就是企业的核心人才。留住用好这些核心人才。提高他们的忠诚度.是企业人才工作的核心职能.也是企业领导者亟待破解的管理难题。  相似文献   

4.
最新统计显示,在“三资”企业工作的中国人目前已近1500万人,其中担任管理和技术工作的人就有200万人。这些才才近三成辗转于世界各地,成为跨国流动人才。 目前,中国自主择业的白领正逐步取代劳务输出的“蓝领”,成为出国就业的主流。随着国际间人才竞争的升级,中国面临着第三次人才外流的危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听过许多IT职业经理人纷纷“下课”的消息:原康柏中国区总裁李金水、原微软中国区总裁高群耀离职。国内企业中,职业经理人也面临各种变数,吴士宏淡出TCL权力中心,李汉生在方正的调整,科龙“空降兵”的全线撤离,最近的一个例子是长城PC的空降兵何晓强离职。惟一一个亮点是具有国际软件企业经营管理丰富经验的美籍华人何经华先生,近日就任用友公司总裁。众多的职业经理人变故之事,引发出一个问题:职业经理人的未来如何?  相似文献   

6.
“空降”管理者如何成功融入新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降兵”是指企业直接从外部引入的高管人员。他们的加入,往往使一些企业淬火重生;然而更多时候,在我们视野里,“空降兵”像流星雨般划过天空,只是短暂的灿烂。综观国内著名经理人的空降案例,如李汉生从惠普”空降”至方正,吴士宏离开微软后空降至TCL,有“打工皇帝”之称的何经华受聘为用友集团总裁,张醒生从爱立信空降至亚信任CEO,各人的具体情况虽各不同,但他们都无法完全融入新企业,结局殊途同归——离职。  相似文献   

7.
一、高层人才战略管理定义及其与企业经营战略管理之间的关系企业高层团队整合是从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包括大股东、董事会、企业家、C层经理、监事会、企业外专家和其它相关利益者在内的广泛企业高层之间的互动与协同关系,它的范围涵盖了企业产权分配、公司组织结构设置、共同愿景整合、企业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而“企业高层人才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团队整合工作的一部分,它从公司管理这个角度来重点研究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的选拔、使用、考核、培养、储备等问题,其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总经理、C层经理和企业外虚拟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同期间大会组委会首次引入了科技人才交流活动举办了“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招聘大会”网上人才洽谈会”企业管理与人力资源高级研讨会”、“广聚优秀人才共建科技园区系列活动而招聘企业的普遍呼声是高新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处子紧缺状态。参会的国际知名专家跨国公司老板对吸引人才各抒高见。佐佐木元(日本电器株式会社会长)说长期以来在开展事业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我们十分希望今后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改善。第一是技术人员的稳定问题。软件开发与设计技术人员的素质虽然十分出色但录用后技术人员的稳定性不…  相似文献   

9.
“得人才者得天下”,人才是立国兴国之根本。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主体和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企业最富有挑战力和竞争力的资本,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激励机制,吸引、开发和留住人才,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一、企业培训,HR经理心中挥之不去的痛 时下,“招工难,招好员工更难”的感慨使HR经理们由过去关注寻找“空降兵”转向培养“嫡系部队”,建立“学习型组织”是HR经理们实现心中理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进入快速成长期,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巨大挑战;与此同时,那些相对处于成熟期的大型企业为了追求可持续发展,也愈加关注人本管理的价值。成长的诉求带来变革与调整,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的状况,必须做到“知人”。只有“知人”,才能“善任”,才能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一个变量,如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开发或者由于员工自身的学习等这些活动都会引起企业的人力资源的质量的变化,都会改变企业人力资源的分布状况,通过人力资源调查就能很好地起到动态管理的作用。于是越来越多的成长型企业开始关注人才调查,并将人才调查视为梳理人力资源“工作流”的切入点。在这个过程中,基于素质模型的测评中心技术也得以广泛应用,并成为人才调查工作真正落地和实施的重要途径与方法之一。因此,人力资源调查是企业制定人力资源战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甄选具备潜力的员工 营运绩效好的全球企业所培育出来的高阶管理人才,常常会被其他企业高薪挖走,这些人才通常担任新公司的CEO或总经理,负起振衰起蔽的职责。例如宝洁(P&G)、IBM、花旗银行(CitiBarlk)等企业,都被称为“培养高阶管理人才的摇篮”,由于他们培养人才有道,所培训出来的人具备全球企业领导人的宏观与气度。有领导团队挑战经营大环境的经验,在原来的公司也有优秀的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括许多宝贵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占有重要的位置,“和”文化是中国人思想的精髓。“和气生财”、“一团和气”等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价值观念,无形中支配着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思想对创建和谐型组织,全面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人才瞭望》2008,(1):107-107
今年,宁夏在积极把国外专家“请进来”,积极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同时,计划组织派遣150名专业技术精英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走出去”,赴国外学习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时间观念变得越来越重,时间俨然成为了社会生活当中继“人”、“财”、“物”三大资源之后的第四大资源。笔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在本文中对信息时代下企业时效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6.
职务晋升是企业的一个重要激励和吸引、留住人才的手段。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经过了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国家里,“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企业中拥有一定的职务才能有相应的地位、待遇,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作为对优秀人才工作成绩的认可,无论其原来从事什么工作或者适合从事什么工作,“加官晋爵”是主要的奖励。于是在企业中对优秀人才的主要激励手段就是提拔,但是在大多数企业中,一来职位有限,并非每个优秀人才都能得到提拔,况且为了保持企业组织的高效率必须精兵简政,不能因人设岗:二来现代企业组织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环境变化,要求组织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柔性化成为了趋势,这也要求削减大量的中层管理岗位。没有足够的职位来留住优秀人才,为了争夺一个职位引起大量的内耗,甚至造成关键人才的流失,这似乎已经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瓶颈”。  相似文献   

17.
复旦大学陈玉兰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2001年当代中国精神——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座谈会”,作了《新经济时代企业人才管理》的报告(并被评为“中国精神先进个人”),特予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胡伟 《人才瞭望》2005,(9):22-23
企业需要留住的员工种类很多,不仅包括管理人才、经营人才、技术人才,还包括公关人才乃至优秀的普通员工。但企业最应该先留住什么类型的人才呢?那就是知识型员工。80/20原则表明:现代企业中20%的员工创造了企业80%的利润,这20%的员工就是核心员工,而绝大多数核心员工都属于知识型员工。由此可见,如何留住知识型员工非常重要。管理大师彼得&;#183;德鲁克认为,知识型员工属于那种“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  相似文献   

19.
对于小微企业主来说,招人难、留人更难,一将难求成了制约它们成长发展和转型升级的瓶颈。
  2015年10月17日下午,在郑州郑东新区的图尔咖啡馆,30位小微企业主与人才管理经验者一起探讨“人才”这个头疼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宁夏在把国外专家“请进来”,积极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同时,计划组织派遣150名专业技术精英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走出去”,赴国外学习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