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唐王朝建立之初,李渊、李世民等帝王在总结隋朝因腐败而短命夭亡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为了确保唐王朝的长治久安,先后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吏治制度。不仅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优秀人才,而且特别重视对官员的考核和监察,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职官考绩制度,其机构设置、考绩程序、考绩标准、奖惩办法等,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历史遗产。一、唐代职官考绩有一套完整的机构。考绩在唐代也称考课。其目的是通过考察和确认每个官员的行政职能、职守责任以及对国家的贡献,达到对整个官吏队伍实行有效的行政考核与责任监督。它是维护职官队伍秩序…  相似文献   

2.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创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号令一致、权力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系。在人事制度建议方面,秦王朝用律文形式来规范对官吏的管理,其律文涉及官吏任免、铨选、考核、礼仪等各个方面,如任用、铨选的《置吏律》、《徐吏律》,调任察吏的《效律》,官员职责的《内史杂律》,公文规定的《行书郴,官吏考绩的《为吏之道》等等。秦王朝的人事制度建设,为庞大的秦帝国运转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满足了秦皇帝一个又一个欲望。但同时也应看到,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上是个重官抑商的国度,官吏在民众中的地位向来是很高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说明了当时官吏在百姓中的地位。1949年10月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我国干部这个概念同旧中国的官吏制度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几十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坚持把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巩固人民政权、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明显效果。与其它行业相比,我国干部队伍一直以稳定的工作环境、思想上的高素质和业务上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整理国内近十多年以来关于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关于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研究多与历史学科挂钩,注重历史上各朝各代官吏考核制度的梳理.相对来说,着重考察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特点及对当今社会公务员考核有何启示的文献占有的比例偏小.进而指出对于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研究要加强管理学科的研究,深刻总结其特点,以便更好地为当今社会公务员考核制度提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5.
乡镇机构改革应抓住难点,妥善安置分流人员优化组合,分流人员是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改革的难点所在.为突破这个难点,遂平县在乡镇机构改革中采取了以下三个措施:一是择优上岗.按照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规定,每个综合办公室主任从现任副科级干部中选任,副主...  相似文献   

6.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始于商汤,终于帝辛,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通过古史记载和殷墟考古的成果,可以看出,商朝已经建立了庞大而精密的统治体系,为了管理它的官僚机构,商朝开始发展出监察制度.商朝的统治者主要从选官、培养和监督三个方面来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相似文献   

7.
历史中的赵普留给我们的印象是多面和复杂性,他有时是严厉正直的谏官,雪夜决策、杯酒释兵权,但其收受贿赂、随波逐流、见风使舵,同样引来无数非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赵普是典型的官吏代表,在强权体制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但以身家性命为重,他从来不是真英雄,只是一个在多变的封建君主威严下,战战兢兢、游走其中的官吏。旧史的记载中,总说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是被迫的,看似是军人起哄,但事实上,这是场精心策划的布局,而当时担任军中谋略的赵普无疑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他做了赵匡  相似文献   

8.
唐代著名宰相房玄龄知人善任,唐太宗在选任官吏时,十分尊重他的意见。贞观21年,唐太宗在行宫任命司农卿李纬为户部尚书,当时房玄龄在京城留守。遇到从京城来的人,唐太宗便问房玄龄对这一任命有什么意见?来人口答说:“玄龄只说‘李纬的一把大胡子生得好’”。结果,唐太宗将李纬改任为洛州刺史。  相似文献   

9.
宋朝初年,赵匡胤及其继承者吸取了唐末五代地方藩镇割据、中央大臣擅权的教训,为保国家的长治久安,防止赵宋政权成为继后周以来又一个国祚短促的朝代,他们非常注意上层建筑的建设,中央官吏和地方主要官吏的选拔任用,皇帝一手操纵。宋代官吏主要通过科举取士、门荫补官、纳米撮官、流外出职、从军补授等方式遴选或任用。其中最足称道之处,即以科举为正途,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公平竞争,从社会底层选拔“寒俊之士”,以充实官僚队伍,扩大统治基础,这在历史上是个了不起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文萃 《人才瞭望》2015,(1):53-54
为了保证法官的综合素质,各国除明确规定了法官的准入门槛以外,还设计了复杂、公开,且吸收社会各界和政府机构广泛参与的法官选任机制,力图通过选举、听证、任命等各种方法,确保候选人不仅具有表面上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而且具有优秀的品德、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广博的知识结构等深层次的内在素质。与此同时,法官能否做到独立司法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官选任机制设计的合理与否。任命与选举相结合的英美  相似文献   

11.
刘明泉 《人才瞭望》2013,(10):91-92
宋代的恩荫不但拖累了国家财政,而且也堵塞了社会精英的升迁之路,让他们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在这个制度的拖累下,大宋王朝以一天一个跌停板的速度走向了灭亡。北宋王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官僚机构大肆扩招,隋唐的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全部保留下来,而且从中央到地方又增设了一些新的权力机构,从此宋代官吏的快乐生活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的增长能力。回顾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参照各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从中汲取经验,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家公务员制度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成为当代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科学而先进的政府人事管理制度。当人们在考察公务员制度的历史渊源时,惊奇地发现从中国古代官吏制度中可寻找到它的原本或雏形。因而在欧美政治家和专家学者中间曾流行着一种公认的说法,公务员制度的鼻祖是英国,但其发源地应属于中国。1983年美国卡特政府任内的人事管理总署署长艾伦·坎贝尔来华讲学时就直言不讳地说:在我们西方的政治学校教科书中,当谈到文官制度的时候,都把文官制度的创始者归于中国。 中国古代官吏制度在先秦时期萌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确立,到隋唐时期趋于成熟,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而系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它主要包括各级官吏的选拔、任用、培训、爵禄(工资福利)、考课(考核)、奖惩、致仕(退休、养老)、抚恤、监察等各项具体管理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考勤制度起源甚早,但当时所谓考勤,主要是对国家官吏而言。至于考勤表的使用,根据文献记载,当不旱于清代;  相似文献   

15.
英国拥有一支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这与其独特公务员培训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务员培训是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公务员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公务员的培训工作。英国作为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历来就重视公务员的培训,早在1613年,英国就设立了培训政府官吏的专门机构--海莱  相似文献   

16.
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工作的规范化,是指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应尽可能地实现标准化和程序化。提高干部选任工作规范化水平,既是做好干部工作的起码要求,又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一。组织部门是党委主管干部队伍建设的职能部门,必须认真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在干部选任工作中切实做到坚持原则,依法办事,遵循客观规律,科学高效运作,努力使自己  相似文献   

17.
从古至今,官吏的选拔都是中国行政制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人才的选拔对于中国政治的发展与进步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一个良好有效的选拔人才的制度也就尤为重要.笔者从中国的科举制度作为切入点,探究它在官吏人才选拔方面的推动作用和阻碍作用,分析科举制在人才选拔进步上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中国现阶段人才选拔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机构、职能的变化与发展,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回顾这项工作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几十年的共同努力,引智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不断健全,行政职能不断优化、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本刊摘选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张建国在全国引智系统引进国外智力战略与方法专题研讨班的讲稿,分两期刊出。以下是第二部分。  相似文献   

19.
同行压力就是一种国际上有着多年历史积淀的高校文化,它既不能缺乏,又不能过头,适度的同行压力是每一个学术机构促进学术良性竞争、良性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驱动力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我国引智机构的历史沿革和变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机构、职能的变化与发展,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回顾这项工作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几十年的共同努力,引智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不断健全,行政职能不断优化,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本刊摘选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张建国在全国引智系统引进国外智力战略与方法专题研讨班的讲稿,分两期刊出。以下是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