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与马泰先生的见面很奇特。我双手举着上写荷兰专家马泰先生英文名的牌子,站在机场旅客出口处,他将从武汉飞抵北京参加外专局的活动。我的想象中马泰先生大概是一个高头大马,留着络腮胡子的荷兰人,我东张四望地寻找着大个子“老外”,一位中等偏矮旅客走到我跟前,他皮肤微黑,英俊,戴着一副眼镜,微微笑着指着牌子说:“我就是他。”就这样我们“接上了头”,在回程的车上我们热情地交谈了起来。马泰先生出生在美丽的南美  相似文献   

2.
德国专家阿尔布莱特·弗劳尔迄今已在山东潍坊工作了10年。在一个灿烂和暖的冬日午后,他指着办公室墙上的德国地图对我说:他出生在德国最富有的巴伐利亚州,北部是法兰克地区,那里的人俗称“法兰克人”。谈起故乡,弗劳尔先生很骄傲,他说德国的内政部长等许多受人爱戴的人都是“法兰克人”。那里的人做事认真、助人为乐、喜欢打抱不平。受环境和观念的熏陶,弗劳尔先生18岁那年,就想成为援助“第三世界”的人,由于他年轻,且未完成学业,组织没有接受他的请求。毕业后,弗劳尔先生去了德国卡尔施塔特职业学校工作。但是,秉性难移,他经常利用业余时…  相似文献   

3.
正仲田明也先生虽然不懂中文,但他坚信,两国人民的心是相通的。"中国和日本自古就像亲兄弟、一家人"依然清楚地记得2012年9月的开学典礼,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新任外教代表仲田明也先生的发言,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就记住了这位非常和蔼可亲的日本外教。  相似文献   

4.
莫瑞尔是位比利时专家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当我们在友谊宾馆见面时他刚下飞机不久虽满面风尘但说话脆快且话匣子才打开他就给了我一个惊讶。他说“旅行占据了我50%的时间仅中国我就来过150次。“我将信将疑地问“150次)”他肯定地回答说“是这样的。”我不由自主地补了一句”哇那你已是半个中国人了”他自豪地耸了耸肩并扬了一下头表示完全同意我的看活。莫瑞尔先生此次是专程来京参加1998年度“友谊奖”颁奖仪式的。他对能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给外国专家的这一最高美感到非常高兴。为了让家人分享他的喜悦地特地将个头长…  相似文献   

5.
在秋天里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同从台湾回归故里探亲的台湾著名诗人痖弦见面了。身材适中的痖弦先生面庞红润,谈话时总带着春风漾溢的笑容。已是年逾花甲的人了,但精神矍铄让人看上去只像四、五十岁。痖弦是台湾现代派诗歌大家  相似文献   

6.
正11月10日,我在珠海参加第10届国际航展时,突然听到了师昌绪先生逝世的消息。闻之,心情沉痛万分。我与师老仅见过一面,但是他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般人只知师老是著名材料学专家、两院院士,却不知他还长期兼任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的副主席,对国际人才交流工作给予了很大关心。记得那是2011年的1月27日,我代表国家外国专家局和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去看望他。那年师老已经92岁高龄,我原以为是到他的家  相似文献   

7.
2006年10月28日傍晚,著名的霍英东先生走完了他84载传奇人生. 霍英东的名字在内地、香港和华人世界如雷贯耳,像我这样年岁的人,几乎无人不晓.他是香港顶级实业家、富豪,更是一位爱国、爱港、爱民的巨星.  相似文献   

8.
我开始打量坐在我对面的拉蒙先生,一看外表你就能判断他是东南亚人。他不懂汉语,一时还很难打开他的内心世界。拉蒙先生今年四十有五,酷爱音乐,他弹得一手好吉他,长笛吹得也够专业,一进他的会客厅,角落里摆放着几个Mike,乍一看,你会以为拉蒙在家里还播音呢。其实这是他业余爱好,有空儿和几个乐友一起到饭店去“火”一把,玩玩摇滚,也演奏英国或西班牙乐曲。酷爱音乐,也是拉蒙家族的传统,拉蒙的父亲就喜爱音乐。我真想听听拉蒙先生演奏,又不好冒昧地提议。然而,拉蒙已经为我们演奏了,他是在用“心”演奏着一曲中菲友谊之歌…  相似文献   

9.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与张劲夫先生见面是1981年7月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他是安徽肥东人,我们是同乡,他说话略带乡音.我听了特别亲切,这也许是连见面的月、日都记得准确的原因。他那时是安徽省委书记,是地方的父母官。关于家乡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发展.自然是我们见面所关心的。他说,安徽是个好地方,自然条件好.长江淮河横贯东西,既有辽阔的平原,又有广大的丘陵、山丘和圩区,铜、铁.煤等资源丰富。安徽人并不笨,安徽有个徽帮,江浙一带有个流行话是“无徽不起镇”。可惜的是过去这些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起来。他说.只要同心同德.  相似文献   

10.
酱汤和寿司是司空见惯的日本料理,但在我心里,它们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因为,一提到这些日本佳肴,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3位日语老师:鹿岛先生、会川先生及其夫人。
  鹿岛先生:像酱汤一样有滋有味
  鹿岛先生是做酱汤的好手,他为我们做的那碗酱汤,所用食材谈不上奢侈高级,但它却以特有的味道刺激了我的味蕾和神经,让我的食欲恣肆澎湃。汤如其人,就像活力无限的鹿岛,总是以他独有的生活态度影响着我。  相似文献   

11.
在我遇到金发碧眼的甘特先生之前,从未设想过,中国,会使一个外国人如此魂牵梦萦。 1989年金秋的一天,我在北京友谊宾馆一间典雅的客房里采访了甘特。这时他的大学语言服务社(ULS)——一个专门向中国派遣英语教师的民间、非盈利教育组织已成立了5年。 7年前,也是一个秋天,50岁的甘特作为美国英语学会教师团的一名成员来到中国,任教于四川教育学院。那一年短暂的时光是那么让他难忘,以至回到美国后,他常常一个人细细回想,一切都使他发自内心地感动,那是一个同他所熟悉的美国大不相同的“世界”,他热爱的世界。1983年回美国之前,他在心里已决定回去后要做两件事:  相似文献   

12.
《人才瞭望》2006,(6):62-63
总裁要带头进入角色 走进美加集团听的第一堂课就是由总裁杨炼先生亲自主讲的《美加营销战略、策略与战术》,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位美加人认真地聆听了他精彩的讲演,短短的半天时间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3.
与邹光耀先生算是老朋友了,所以在201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仪式见到他时,我非常开心。当然他比我更开心:"这不仅仅是我个人莫大的荣耀,也是公司团队、我家人和祖籍潮汕亲属们的荣耀。"他托起沉甸甸、金灿灿的奖牌,深情地说:"我实现了父亲生前的愿望。"下南洋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但是从古至今,我们从未停止过迁徙的脚步。  相似文献   

14.
用人8大误区     
1.任人唯亲 任人唯亲,就是任用人不管德、才如何,只是选择那些和自己感情好、关系密切的人,这种现象在许多企业和机关里存在着。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其表现形式大致有三: 一是“以我划线”。谁赞同他、拥护他、吹捧他,就提拔谁。“顺我者存,附我者升”,把自己领导的部门和单位搞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封地”。 二是“唯派是亲”。凡是帮朋派友,不管是否有德有才;都优先加以考虑。 三是“关系至上”。你有“ 关系”,用你;你没“关系”,让你没有“出头之日”。 任人唯亲的做法必然阻挠、排斥德才兼备、作风正派、坚持真…  相似文献   

15.
在国贸中心一层的美式咖啡厅.记者与麦博文先生面对面坐下.他讲自己经常来这里坐坐,喜欢咖啡厅的情调。细细端详,麦博文先生确实很英俊,但给人的感觉很亲和。接过他递上来的名片.上面是《中国餐馆》执行制片麦博文。早在1990年就来到中国的他.一不罔神与中国电影、电视结了缘,成了活跃在中国影视圈里的老外。其实,我刚刚上大学时对中国的认识是零。1984年18岁的我上7加州大学学的是政治学。那时,我只知道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的父亲到过日本,为松下公司做娱乐顾问日本的一些著名的硬件公司。都愿意涉足娱乐圈。父亲经常拿…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见到叶明钦先生是去年岁末一个浓雾弥漫的黄昏。在京城大厦SO层的一间小会议室里,一位中等身材的年轻人笑吟吟地向记者们介绍着美国系统软件联合公司(SSA)总裁罗杰伟先生“官复原职”的消息。他留着学生式的头发,眼镜后边的那双眼睛充满了自信和友好,池彬彬有礼,举止不俗,眉宇间透着平易近人的亲和。从他递过来的名片上,我知道此人便是SSA大中国集团总经理叶明钦先生。可我怎么也无法将眼前这个好似学生一般模样的人。与往日所见的老总、经理之类的商人放在一类中去,在他身上几乎嗅不到什么商人味儿,可他却是近几年来在…  相似文献   

17.
那天乔治·凯蒂斯先生刚刚获得本年度“友谊奖”奖章和荣誉证书。所以我采访他时首先提了一个很常规也很落俗套的问题,请他谈谈自己获此殊荣的心情。乔治·凯蒂斯并没有很常规地讲“十分激动”,这多少令人有些意外。他对我说:“这是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如此荣誉给我一个人,不太公平。我更希望有一种奖章是给予我们整个集体的。莎士比亚曾在他的一部剧中说过一句话:‘没有一个人可以孤立存在。’如果说我在事业上做出了成绩,那是因为我拥有一大批热情、勤劳、聪慧的同事。一个人无论怎样努力,没有外界的支持,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1986年秋天的一个早晨,施特罗先生接到了他的经理斯塔施密特博」:的电话:“你愿意到中国去参加合资公司的筹建吗?”施特罗先生有些吃惊,“我不能马上答复你,让我想想。”他认真思考起来。他列出了~个长长的弟子;上中国好的方面:将开始一个新的生活,结交新的朋友…,不利的方面;失之一些朋友,失去现有的工作…··,恩来想去,他想通了:只有不断变换,才会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才能使生活变得更新鲜、更有趣;否则,就会陷入日常的工作而不思变革。到中国去,让我了解新事物,结交新朋友。有趣的是:八年之后,斯塔施密特博…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故去的一代史学宗师罗尔纲先生说过,我不知道谁是胡适最好的朋友,但可以肯定地说谁是胡适最好的学生。这个学生是傅斯年。傅斯年是五四时期北大的学生,胡适的入室弟子。胡适一生在不同场合却一再声称傅斯年的学问根基比自己深,把博引为同情,俩人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他最了解博斯年,曾说:“他是最能做学问的学人,同时他又是最能办事、最有组织才干的人物。他的情感是最有热力,往往带有爆炸性的;同时他又是最温柔,最富于理智,最有条理的一个可爱可亲的人。”也许正是由于博斯年性格中的热烈与冷静,如此奇妙地集于一身,…  相似文献   

20.
陈汉威先生受命出任秘鲁拉利伯塔德省省长时,我已离任驻秘鲁大使一职了。如今仍不时勾起我的深深回忆。大使馆的常客1993年9月,我结束驻古巴大使任期后随即转任秘鲁大使。11月1日,家住秘鲁北部重镇特鲁希略市的陈汉威先生专程来首都利马拜会大使。这次会见时间不长,但他对中国的深厚感情和他的彬彬有礼、和蔼可亲的风度,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陈汉威先生当时已年过花甲,满头白发,身体结实强健,精力充沛,谈笑风生。他不会说普通话,广东话也只能说几句,但讲得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见面时,他首先自我介绍。陈汉威先生的祖父是广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