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平与效率及其相互关系,既是劳动价值论的本质内涵,也是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劳动价值论从财产制度和市场制度两个方面、从微观和宏观两个不同层次探讨了公平与效率及其相互关系.劳动价值论中公平与效率的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思想家,经过古典经济学家尤其是马克思的发展,发展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杨成 《学术交流》2002,26(5):84-87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和我国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我们进行理论研究与理论创新的两大现实基础。当前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受到了理论本身、客观实际以及西方效用价值论的三维冲击。在这些冲击中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所具有的科学性、时代性、兼容性和创新性是其强大生命力的源泉 ,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与外延范围进行科学整合的基础。对劳动价值论四种品质的认识将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试论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价值论在解释现实经济现象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不是劳动价值论自身逻辑和体系问题 ,而是劳动价值论所研究的价值理论与价格理论、分配理论有联系也有区别 ,劳动价值论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 ,必须科学界定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 ,从历史唯物主义和经济学的角度重新认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和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蒋序怀 《探求》2002,23(4):21-23
~~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劳动及劳动价值论”@蒋序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广州510620劳动;;劳动价值论;;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5.
关柏春 《学习与探索》2006,23(6):188-191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含义是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也可以概括为“劳动创造价值”。劳动价值论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问题的提出,劳动价值论必然会发展创新。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则是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劳动创造价值的命题可以解决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但却解决不了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面对新的社会问题,必须把劳动价值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说明“劳动具有价值”,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  相似文献   

6.
试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内涵的辩证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长升 《社科纵横》2005,20(5):52-5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似乎不能“解释”现代经济、社会实践,各种发展、修正甚至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思潮纷起,引起人们思想混乱,针对上述情况,本文从历史现实角度阐述了理论内涵的辩证发展性,指出了各种思潮的形而上学性。  相似文献   

7.
杨新荣 《学术交流》2002,1(5):79-8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西方均衡价格理论既有明显区别 ,又不乏相同之处。只有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 ,强调供求对价格的决定作用 ,才能科学地解释各种经济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应建立一种既反映商品价值 ,又反映供求关系的灵敏的价格机制  相似文献   

8.
鲁品越 《创新》2016,(1):16-22
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发展,甚至将其当作后者的一个别支,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各种曲解的产生原因之一。实际上,二者是具有本质区别的完全不同的理论。旧劳动价值论仅仅从个人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劳动是交换价值的来源,其中有的从生产成本角度,认为一切成本归根到底是劳动成本;有的从先天的道义角度,认为劳动理所当然地必须得到交换价值的回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则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它不再把劳动仅仅看成个人的活动,而是看成创造历史的作为总体的"社会劳动",个人劳动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着人与人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作为社会集体生命的结晶的价值实体,通过使用价值载体而形成了人与人之间活生生的物质化的社会关系。于是通过社会总劳动所生产的全社会的产品体系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最基本的物化的社会关系体系。  相似文献   

9.
王刚 《学习与探索》2001,23(3):72-76
劳动的复杂存在,知识的增长,服务活动层出不穷的展现和扩大,已使劳动从一元走向多元.无产阶级剥夺剥夺者的任务实现之后资本已与劳动从对立走向合作,这是现代经济的一大特征.劳动收入积累形成价值,是劳动价值论的继续.要素分配论不是劳动价值论的否定,只是在肯定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对其他生产要素给予了肯定.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劳动和自然界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劳动形成的资本收入将超过劳动收入无产者成为有产者,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是劳动从必然向自由的跨越.  相似文献   

10.
萨缪尔森在1957年、1970年和1971年发表的三篇文章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批评,并认为劳动价值论是一种“不必要的迂回”.尽管这一观点受到许多反驳,但这些反驳大都是从哲学、历史和社会的角度出发,很少指出其论证的缺陷.通过分析这些论证的缺陷,并在价值对价格的决定是否必要、不同部门的剩余价值率是否相同,以及不同商品的价格比率与劳动比率是否一致等问题上回答萨缪尔森对马克思的诘难,说明劳动价值论并非是不必要的迂回.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董事及董事会既是公司治理的主体,也是公司治理的客体,处于公司治理承上启下最为核心的地位.董事及董事会不可能具有独立性或中立性,这是由每位董事与生俱来的身份差异决定的.现行公司法一味强调董事和董事会的独立性,而相应的董事选举制度设计并不支持董事的独立性要求,致使董事角色错位,严重影响了公司治理的效率.应明确承认不同类型的董事由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提名选任,并由提名人对被提名人的职务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王越芬  郜娜 《社科纵横》2010,25(10):120-122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22年,政权由一时强大到失去执政地位,退守台湾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党建的失败是其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本文旨在从党的建设的角度,通过分析国民党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方面的失败,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高洪 《日本学刊》2006,(3):32-40
日本民主党作为最大的在野政治势力,十年来一直在日本政治局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6年4月,民主党因“伪造电子邮件”的政治败笔又经历了一次新的整合,素以手腕老辣、信念坚毅著称的小泽一郎终于走上前台。随后,作为两大保守政党间新一轮较量的千叶县国会议员补选以民主党候选人的胜利结束。民主党的变化给日本保守政治局面带来新的波澜,但无论是对于民主党还是小泽一郎来讲,只有主张相对温和与稳健的内政、外交政策,才有可能走出自己的困局。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9,(11):104-109
历史学与现代社会科学的相互影响和彼此融合,是开展学术研究以及推进社会科学各学科发展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社会科学与中共党史研究的交融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研究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缺乏从整体上关注和审视党史研究的社会科学化取向。因而,通过研究个案的学术史梳理和考察,为不断深入推进党史研究的社会科学化取向提供新思路。这是不断完善党史研究方法论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8.
论日本人自我认知的文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尚会鹏 《日本学刊》2007,(2):95-108
本文从“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出发,认为作为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的“缘人”,认知的参照群体不像中国人的群体那样具有恒定性,而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自我认知的文化机理是:“个我”与“群我”的融合;“表我”与“里我”的熟练切换以及序列、位置对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这种文化机理构成一种“缘人”的“自一他协调”式的自我认知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亦有弊,在社会发生了较大变化的今天,日本人的自我认知模式也出现了变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范式的演进经历了从极"左"的理论范式到改革的理论范式(或过渡的理论范式),再到当代的理论范式的转变。决定这一转变的是这种理论所置身于其中的全球化环境和实践的转变,以及从事这一实践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这种变化的环境和实践的科学判断。面向全球化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范式仍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吴占军 《日本研究》2007,44(3):71-76
经历了黑船袭击阵痛的日本,很快确立开国思想.仔细分析幕末日本的对外意识,从其最初就与东亚"华夷秩序"保持暧昧关系,到"脱亚入欧"醉心于西方列强制定的弱肉强食原则,最终发展为走上侵略亚洲、争霸世界的军国主义不归路,可以得出日本这一选择决非偶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