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桃之夭夭”一语,二千余年来绝未有致疑者。而《大学》引之,字亦正作“夭夭”,似其语初不容再有问题发生。至于古书,多所变易,然历来说者皆释夭夭为“少好貌”。则按之文理字义,实悉不可通,更无论其于全诗体例之未有合矣。盖古人制字原理,一字止代表一义,绝不容有一字而能代表两义以上者。如此文“少好”字,少则少,好则好,少不必即好,好亦不必即少。少好二字乃判然两义,初不得并为一谈,且特制一字以专属之者。若谓夭夭为“少好”,则老好又当作何字?壮好又当作何字?反之,而老丑、壮丑、少丑又当作何字?何类此之字皆无之,乃独于少好二义,而特有此怪异之词出现耶?《诗》三百篇无不由比、兴、赋三者之所构  相似文献   

2.
商玉版甲子表,前此四十余年出土于殷墟,为天津徐濠園所得。徐氏虽知古玉之有文字者不易得,然不知其为何物也。曾持赠精拓墨本,请我鉴定。辨其文字,乃“庚寅辛”三字。当告之曰,此为商代甲子表,极可宝贵之文物也。 按玉版上之“寅辛”二字完正,“庚”字上半残阙。用商代骨尺测之,“寅”字长一寸半弱,“辛”字长一寸强。如此大字,一方玉版必难容纳六十甲子之一百廿字;揆之以理,六十甲子当分别列于六版,每版二行,每行十字。此版“辛”字下缺“卯”字,“庚寅、辛卯”属第三版之第二行。以此残片度之,玉版原大约长二十六厘米上下、宽六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3.
“故推正不忘邪”?是《庄子·盗跖》中的一句话,由于解释起来有些困难,说法也就未能确定。成玄英疏把“推正”解为“推于正理”,许多追随者便以“推求正理”米解释,同时把“不忘”解为“志此不忘”。依此,句意便为,是要推求正理而不忘吗?这样解是否正确,还要看它是针对什么说的。事实是,一个叫无足的人问知和,人没有不喜欢兴名就利的,因为那是一种长生安体乐意之道,而你却无  相似文献   

4.
<正> 《论语·微子》篇:“长沮桀溺耦而耕,使子路问津焉”。郑注曰:“长沮桀溺、隐者也”。(见刘宝楠《论语正义》,下未注的引文均同)金履祥在《论语集注考证》中说:“子路问津,一时何自识其姓名,谅以其物色名之,如荷蒉晨门、荷蓧丈人之类,盖二人耦耕于田,其一人长而沮洳,一人桀然高大而涂足,因以名之。”金氏“以其物色名之”的论断是颇有见识的,但他对长沮桀溺的解释又不免出于臆测,难以置信。按沮字当即锄字的异形,锄与鉏同,沮、鉏都从且字得音,古音同属之部,所以鉏、沮和且三字,在古代文献中常常通用不分,如春秋时齐人犁鉏(见《史记》),又作犁且(《韩非子》),鉏麑,《左传》、《汉书》作鉏麑、或鉏麛,《吕氏春秋》却作鉏麛,  相似文献   

5.
欣然齐随笔     
一解题欣然“說文”日:“欣,喜笑也。”广韵曰:“然,如也。”“康熙字典”在忻(与欣字昔义均同)字項下,引“史記”“周本紀”例:“姜嫄見巨人迹,心欣然悅,欲践之。”我們認为这个例子引用得不十分恰当,姜嫄看見巨人的脚迹,如何就会发生欣然的感觉?我們难于理解,因而也就难于領会欣然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假如“康熙字典”的編者們,生存于今天偉大的新中国,他們一定能举出无数的事例来說明欣然二字所表示的人人都懂得的心理狀态。例: 当你在街头巷尾看见了解放牌汽车,并且知道这种汽车已经开到最辽远的边疆地区——拉蕯去的消息,你马上会  相似文献   

6.
按古来的说法,伍子胥名员字子胥。《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古人的名与字恒相关涉,或同义,或反义,或义相关连等,然遍检“员”“胥”义训,不见有何关涉之处,古今也未见有诠释之者,莫非伍子胥的名和字真的各不相干?问题恐怕没这么简单。  古人取名除就独立的词义着眼外,还从古代经典的一句话中截取名字,这也是一种关涉。春秋时鲁人季寤字子言(见《左传》定公八年),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寤”下释其名字关涉之由曰:“《诗》篇多以‘寤言’连称,如《终风》‘寤言不寐’,《考》‘独寐寤言’…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考察“义疏”字义演变,得名缘由及历代儒经义疏体式特点,对目前学界对于“义疏”的一些看法做出了辩正。文章指出,“义疏”复合“义”“疏”二字而成,各字取义不同,“义疏”名义因此有别,同时,由此名义之下,亦存在着彼此相关但相互区别的三种不同体式。  相似文献   

8.
单字“欇”与迭字“欇欇”应有别;“欇”与“(聶木)”形略异而实为一字。“欇”字单用,指虎櫐,即紫藤。详见《尔雅·释木》及清郝懿行《义疏》。这里不必细说。又,《尔雅·释木》说:“枫,欇欇?薄端滴摹吩蛟?“枫,木也。厚叶,弱枝,善摇。一名(聶木)。”二书说法有些不同:一,前者为迭字,后者为单字;二,前者意符在左,后者在下。”清钮树玉说:《说文系传》作“一名欇”,《韵会》重一欇字,盖本《尔雅·释木》  相似文献   

9.
释"毛"、"舞"     
先秦典籍中,“毛”字含义有三:毛发与兽毛之类;草类;五谷。金文和《说文》中的“毛”,字形像谷子。“毛”字的基本含义就是“五谷”。甲骨文中无“毛”字而有“舞”字,“舞”字中一人所执之物非一般所释的“牛尾”,而是倒执的“毛”,即五谷。“舞”是古人在谷物成熟后执禾而舞。  相似文献   

10.
六书新证     
一、六书的次序 清·王筠在《说文释例·六书总说》中说:“六书次第,自唐以来,易其先后者,凡数十家,要以班书为是。 “象形指事,皆独体也,而有物然后有事,故宜以象形居首。会意形声,皆合体也,而会意两体皆义,形声则声中大半无义,且俗书多形声,其会意者,千百之一二耳,即此足知其先后矣。转注假借在四者之中,而先后亦不可淆者。转注合数字为一义,假借分一字为数义也。故以六书为三耦论之:象形实,指事虚;物有形,事  相似文献   

11.
吴、越霸业考实董楚平关于“春秋五霸”,现在都指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这似乎已成常识。但是,这个常识是有问题的。“五霸”这个概念,始于东周。当时,“五霸”或称“五伯”。“伯”是本字,“霸”是借字。《左传》成公二年《疏》云:“伯者,长也...  相似文献   

12.
“闲”字古、今义区别很大,其义项指称、范畴、蕴含在转衍过程中受到自身、风俗、文化等多种动、静因素的影响,人们的考述、训释往往遮蔽了“闲”之本意,一些原本意蕴亦遭消散、流失。运用现代与传统方法、手段,参照不同的思想体系(儒、道为主),透析“闲”字“形而上”、“形而下”的两重美学境界,悉心梳理其美学意蕴、审美趣味形态的转变及其加被于后世的影响作用。究其实,“闲”所呈示的是一种风度、气格,它的表象是宁静、有所不为,其心中追求的却是无所不可为的大自在。  相似文献   

13.
当前 ,在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论述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 ,其核心点是 :怎样将学习引向深入 ?在哪些内容上需要进一步深化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 ?这些问题不解决就很难谈“深入”二字。本文在借鉴理论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繁叙拙见 ,絮此见教。一、明 确 意 义在学习“三个代表”论述的过程中 ,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究竟怎样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新贡献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 ?很显然 ,这个问题不解决就很难理解“三个代表”论述提出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对…  相似文献   

14.
祝欣 《家庭科技》2006,(11):8-8
在年轻人嘴里,“老人”一词总是和“保守”二字离得很近。我们不服。有现代青年、现代女性,老人就不能“现代”吗?那么,现代老人的特征是什么?现代老人与传统老人有很多观念上的差异,这里只举出三例,“抛砖引玉”,也许能激发您更多的思考,进而改变您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关睢》的旧注不可据,因为它是附会“关睢,后妃之德也”(《诗序》)来做注的,不是诗的本义。近日的释文又多重字不重意,也往往难通。诗文“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艹毛)之”,结构相同,只“流”、“采”、“(艹毛)”三字有异。这三字意思虽有不同,性质上必无差异。而本诗乃诗人借物起兴,因之与下文“窈窕淑女”云云,在意义上就不一定有必然联系,所以也不必勉强把它们纠合在一起,三个字只是解释“参差荇菜”。过去有的把它们都训为择,如闻一多(见《风诗类钞》甲,《闻一多全集》)。宋朱熹的解释则是:“流,顺水之流而取之也”,“采,取而择  相似文献   

16.
《人民日报》八月十三日重新发表了胡乔木的《短些,再短些!》同时发了来信和短评,再次大声疾呼:“用改进文风的实际行动,对读者的呼‘短’之声做出回答。”呼得好!我们是学术刊物编辑又是一些刊物的读者,也有同感。难道学术刊物上的文章统统都要以长见长、以长取胜么?不见得!“长”并不等于“有份量”,而“短”不一定就无学术价值。乔木同志当年向《解放日报》建议:“研究性的论文等等五分之四是两千字左右的。”对我们学术刊物来说,五分之  相似文献   

17.
《公羊传》中“周狗”一语,何休《公羊解诂》释作“可以比周之狗”,通过研究发现所谓“周狗”其实为“害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何休古隶“害”字误作“周”字,害狗之“害”又是“”的假借字,“”为齐地方言,有“大”义。所谓“害狗”其实就是体型较大之狗即《传》文中所说的獒。  相似文献   

18.
<正> 先秦典籍里的“莅”(或写作“涖”),往昔经师皆释为“临也”,似无异词。近年有同志提出“临位为莅”的说法,说“莅”字既是“临位”二字的合义,也是“临位”二字的合音,即“莅”字取“临”字之声(来母)、“位”字之韵(物部),谐音会意,拼合成此新词。作者还以为,我国先秦古人已能分析声韵,用这种合音方法创造新词。这种说法确实值得进一步探讨。不过,单就“莅”字而论,只怕这样解释它的语源还是可以商榷的。“莅”字确实与“位”字在词义方面有密切联系,但这可能并非由“临位”二字音义的结合而来,而主要应该是由于“位”字意义发展而造成的,从词义方面说,“莅”是“位”的衍生物,而“位”又是“立”的衍生物。总之,“莅位”都应当是“立”的派生词。  相似文献   

19.
郭店楚墓竹简《太一生水》所云“太一”(大一),实际上是作为哲学概念的“太一”,亦即“道”之别名.“太一”之义,大致与《老子》之“道”、马王堆帛书《道原》之“恒一”、传世本《周易》之“太极”、马王堆帛书本《周易》之“大恒”、《礼记》之“大一”、《孔子家语》之“太一”相仿佛,亦可与古印度吠陀经典《梨俱吠陀》之“唯一”参差比拟.它们是古人在探索宇宙生成、万物起源时所赋予的唯一的终板的根本者,惟因学派不同,故其称谓各异.追根溯源,“太一”说实属古中国“公共思想资源”之一,并非某家某派之专利.  相似文献   

20.
“章华台”是著名的楚国古建筑,每每见于史载及文人之歌咏。新版《辞海》说“章华台”凡有四:一为华容之章华(在今湖北潜江县西南古华容县城内);二为城父之章华(在今安徽毫县东南古城父境内);三为汝阳之章华(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南古汝阳城内);四为“豫章台”(在今湖北沙市)。本文着重对一、四两处进行考察。华容之章华“楚筑章华于前,赵建丛台于后”(张衡《东京赋》)。这是“章华台”见于古人文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