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游商帮文化的“可视性”旅游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游商帮以一县之域跻身于明清时期的“中国十大商帮”之列,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将这一商帮文化转化为旅游资源并开发成可视性旅游景区,是龙游旅游文化之神韵,也是龙游经济发展的新的支撑点和增长点。文章提出了以“鸡呜山民居苑”为载体,以龙游商帮文化为文化主线,打造“浙商故里”旅游品牌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2.
[摘要]5·12大地震使北川遭受世人无法想象的重创,但也给北川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北川曾不知名的小县因地震迅速成为世界知名的城市,依据北川县的知名效应借助品牌优势,开发和利用地震旅游资源,恢复和整合原有旅游资源,通过各项优惠扶持政策,选择适合而有效的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效应。“旅游扶贫”已初步为北川县脱贫致富提供了一种范式。  相似文献   

3.
作者认为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先导产业和“窗口产业”三亚市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可走“旅游兴市”的道路,要“旅游兴市”就应增加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开展旅游宣传、提高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作为地方政府,应该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南水北调”工程的历史机遇,以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为主线,以水资源开发为重点,以人文资源为补充,以建设旅游精品和名牌产品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大力推动乡村旅游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
山西介休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在全域旅游的研究视角下,介休可划分为三大旅游文化区,即北部农商文化区、中部历史文化区和南部生态文化区。三大旅游文化区呈现出各自的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出介休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介休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进而形成了“乡土-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的文化旅游空间结构。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的全域文化旅游的“介休模式”的构建,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旅游消费心理”和“旅游环境”两个方面分析旅游消费者的决策心理和郑州市旅游业的资源条件及发展现状。依据知觉、动机、决策等心理学理论,对入境旅游市场的吸引力和少林禅宗文化的影响力进行分析,提出以嵩山少林寺为重点,突出专题旅游资源,抓住龙头打造中原旅游精品,引导旅游消费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简要概述了怒江大峡谷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剖析怒江大峡谷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开发成为旅游产品所存在的局限性。结合怒江犬峡谷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所显现的问题以及该区域发展旅游的环境制约因素,将怒江大峡谷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确立为“前台开发”和“后台开发”两种模式。进而对这两种开发模式进行比较以明确其开发的重点和方向,认为“丽江模式”的成功之处是怒江大峡谷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旅游资源与开发的系统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资源与开发系统由旅游资源、旅游区服务业、旅游交通业和旅游客源市场四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区别。准确地阐明和界定“旅游”、“旅游资源”等概念的基本内涵,不仅有利于在理论上对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而且有助于实践中的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秦岭北麓农业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8年秦岭北麓农业旅游观光带示范园建设范式研究项目时收集的资料和野外考察的实地考证为依据,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秦岭北麓3市15个区、县的506个农业旅游资源单体从资源的类型效应、强度效应、集聚效应、数量、类型、级别、开发状态等7个方面来分析该区域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揭示其内在联系,用以优化秦岭北麓农业观光旅游系统的整体功能。结果发现,秦岭北麓农业旅游资源的数量、类型、级别和开发程度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分散与集中并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我们现在已经处于“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潜在的旅游地,任何一个人都是潜在的旅游者”的旅游发展阶段,竞争的加剧使得旅游业由资源驱动、市场驱动进入到现在的形象驱动,旅游城市形象的塑造成成为具有旅游资源的城市发展旅游业、发展城市经济的关键因素,因此旅游城市形象的研究尤其是中小旅游城市形象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旅游城市形象研究的趋势、必要性,施秉县旅游城市现状、旅游城市形象现状分析,通过对施秉县旅游城市形象的定位——即“我是谁”的城市的自我定位和审视,提出施秉县旅游城市形象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现代旅游是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的综合性社会活动,旅游业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的“朝阳产业”,第三产业中的“带头产业”,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阐述了南充市青龙湖旅游资源的概况和特点,指出了青龙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青龙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武陵山片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其空间分布表现出较强的空间依赖性。从武陵山片区全域来看,旅游资源禀赋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明显,但交通基础设施的作用不显著。从局域来看,县域旅游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湖北片区受自然旅游资源的影响最不敏感;重庆片区和贵州片区以及邵阳市的部分县(市)受人文旅游资源影响较小;公路密度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明显;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作用则存在较大差异,湖南片区的经济带动作用明显较弱。为促进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武陵山片区需以张家界市为龙头打造区域旅游层级体系,并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切实提高区域旅游空间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峨眉山旅游资源类型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下名山”峨眉山 ,雄踞四川盆地西南 ,以“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和“佛教第一名山”闻名世界。作为一旅游圣地 ,怎样保持和发展旅游产业 ,在现在全国上下一片旅游开发热的背景下 ,更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总结了峨眉山已开发和潜在的旅游资源 ,并针对旅游资源的利用现状 ,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如何凭借我省丰富优质的民族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其生物、生态、旅游以及宗教文化等资源,以加快发展新世纪的贵州旅游事业,是我们十分关注的大事。为此,本期特开辟“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特色栏目。其中,龚锐博士《从异域到本土——旅游人类学的西学东渐述评》一文,客观评价了相关的旅游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强调旅游研究的视野主要应以文化为切入点。石朝平副教授《区域旅游合作战略——施秉与镇远旅游城市区域联动开发研究》一文,通过对两地旅游资源秉赋、区位条件、市场状态、形象定位、产品开发策略等方面的分析表明,两地加强合作可…  相似文献   

15.
后疫情时代,“大健康”概念逐渐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康养旅游作为旅游与健康养生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正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西藏藏医药资源历史悠久、记载完善、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以西藏藏医药资源为研究对象,梳理藏医药康养旅游内涵及其发展脉络,深入分析藏医药康养旅游资源类型、优势、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政府为导向促进区域联动发展,以产品为核心打造“藏医药康养+旅游产品”品牌产业链,以服务为抓手完善藏周边配套设施等五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源流》2006,(5)
汕尾市按照“着眼大区域,塑造新形象,营造大环境,发展大旅游”的总体思路,以海滨、温泉、宗教名胜、革命文物旧址等人文资源为依托,以形象推广为先导,以度假旅游为重点,以专项旅游为补充,建设“一个中心、三大组团、五个重点旅游区”。  相似文献   

17.
当前少数民族文化有被边缘化的趋势,而将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可以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但若“单一”地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成本过高且缺乏吸引力,应对其进行“系统”开发,比如以流域为纽带等。本文详细论证了“酉水旅游带”的开发,特别应明确该旅游带的“文化主题”、系列个体旅游点的“文化主题”及其联系。  相似文献   

18.
洞庭湖区旅游资源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区现有旅游资源的开发,大部分集中于以岳阳为中心的东洞庭湖风景区,而以益阳为中心的南洞庭湖和以常德为中心的东洞庭湖区域的旅游资源的开发非常有限。故从“大洞庭湖”的角度出发,应以整个洞庭湖区旅游资源为对象,综合考虑湖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对整个洞庭湖区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同时提出优化空间布局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猫儿山云海     
吕小琳 《今日南国》2005,(24):33-33
华南之巅猫儿山,山越城岭山脉的主峰,海拔2141.5米。位于世界旅游文化名城广西桂林市东北部,距市区110公里,面积为17008公顷。盘山公路全长31公里,与桂林市所属的兴安、资源、龙胜三县交界,是漓江、资江、浔江的发源地,分别连接着长江,珠江两大水系。集“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庐山之幽,峨眉山之秀”为一身。  相似文献   

20.
洛带是位于成都东郊18公里的一个客家古镇,近几年以“西部客家第一镇”的美名成为成都旅游地图上的新宠儿。几年前还默默无问的小镇迅速成为旅游开发的后起之秀,并很快显示出其在成都周边地区旅游资源中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洛带旅游开发的过程,运用“符号”、“仪式”、“场”等概念工具探讨了“社会记忆”资源的文化资本化过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