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楼梦》是一部用谜语形式写成的小说,其中明确标明为谜语的内容就不少。这些谜语的特点是,它们都是为元宵而制作的灯谜。这包括二十二回的灯谜和五十回中的春灯谜以及五十一回中的怀古诗,下面拟对二十二回中的灯谜所隐藏的史实内容作一简单说明。贾环灯谜“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这是贾环作的灯谜。作品借太监之口故意说此谜不通,其实此谜的寓意相当精妙,可以说是此回元宵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为它隐写了皇四子流落曹家成为曹宣的遭遇。脂批中“愈不通愈奇,越错会越妙”之语可用在…  相似文献   

2.
谜语浅谈     
谜语又叫谜,也称灯虎或灯谜。长白山区的群众又称之为“闷儿”。猜谜叫“破闷儿”。 谜语流传很广。在广大农村,人人都猜过谜,人人都会几个谜语。近年来它又被工厂、矿山、机关、学校所重视,谜语进了文化宫、游艺室。猜谜活动又成为一种有趣的集体游艺项目,深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应当重视。  相似文献   

3.
谜源浅议     
谜语是一种群众性的口头文学,我国古代把它叫“廋词”或“隐语”。 西汉扬雄在《方言》中说:“廋,隐也”。刘向在《别录》中说:“隐(书)者,疑其言以相问,对者以虑思之,可以无不谕。”这可以看作是当时对谜语的定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也有“谜,隐语也”的解说。 《周易》《归妹》上六记商代的一则《女承筐》说:“女承筐无实;土刲羊无血。”这是以一对青年牧民夫妇“剪羊毛”为谜底的谜语。也反映了商代农牧生活的一斑。  相似文献   

4.
在制谜过程中,制谜者常常用同一个谜底设计出不同的谜面。这样的灯谜,只要相扣得当,不但妙趣横生,迷人可猜,而且赏心悦目,情趣盎然。例如,以“元旦”为题材的灯谜就是如此。请赏猜: “细看园中景,旧貌变新颜”。第一句“园中景”扣“元”,第二句用笔划移位法将“旧”移变为“旦”,这不就便“旧貌”变“新颜”了吗? “一一看分明”。这是根据元旦是一月一日而设计的。“看分明”,你会以分开的“明”念“月日”,再与前面“一一”可组成  相似文献   

5.
在<红楼梦>谜底的层次上,香菱是<红楼梦>作者曹宣即顺治真正的皇七子隐写自己"生平遭际实堪伤"之人生经历的重要符号.荷花和佛祖,是在顺治假七子隆禧生日、曹宣的真生日和两个假生日的联系中,来隐写曹宣身份的重要符号."根并荷花一茎香"、"连理枝头花正开"以及宝钗灯谜等,是通过鸳鸯法来准确地隐写曹宣真实身份的重要谜语.120节九曲十环的大竹杯,是根据确凿的史料记载,从兄弟出生日期这个角度来交代曹宣真实身份的最重要的谜语.香菱画面,是曹宣的真实生日和康熙登基日的隐语,也就是曹宣所失去了的皇子和太子身份的隐语;夏金桂则是从"自从两地生孤木"的角度隐写曹宣的孙氏儿子身份的重要符号.  相似文献   

6.
扑克谜宫     
小明、小强、小刚、小红和小霞是学校打谜活动小组成员。这一天他们来到灯谜活动室参边哑谜竟猜。 刚进谜场坐好,主持人陈老师拿着1、2、3、4、5、6、7、8、9、10十张扑克牌说:“今天哑谜竟猜都用扑克牌作谜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  相似文献   

7.
在"魏晋滑稽,盛相驱扇"的风气下,谐隐文学呈繁荣之势,隐语在汉代由神秘的谶言转化为谜语成为一种娱乐以后,逐渐进入了小说的创作。"姓名嘲"、"实物戏"、"字戏"等嘲戏的盛行丰富了谐谑小说的创作内容,"以隐为谐"提高了谐谑小说创作的艺术手段,机智精巧的隐语艺术对中国整个古代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易经》与《诗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易经》与《诗经》的关系谈了四点看法:1.两经都是以阴阳五行思想为基调,2.两经都是由支干组成,3.两经都具有谜语性质,彼此所用的隐语往往相通,4.两经皆可断章取义。  相似文献   

9.
庚辰本第22回,在贾政的“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谜下小双批云:“好极的是贾老之谜包藏贾府祖宗自身必字隐笔字妙极妙极。”俞平伯先生在《脂砚斋红楼梦辑评》中将它标点为:“好极,的是贾老之谜。包藏贾府祖宗自身,必字隐笔字。妙极妙极。”俞先生的标点不对。我认为批书人是说贾政的谜语包藏了“贾府祖宗自身”,而不是讲“必”字“隐”  相似文献   

10.
借代,是一种修辞格,指“不直接说出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某事物密切相关的名称来称呼它”.借代辞格运用于造词,即借代造词法,指借用相关事物的名称来代替事物的本名,固定在词中.例如:(1)仓促骨肉情,能不怀辛苦?(曹植《赠白马王彪》)(2)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柳宗元《闻黄鹂诗》)(1)中用“骨肉”代“至亲”.(2)用“桑梓”代“故乡”“乡里”,语出《诗经·小雅·小弁》:“唯桑与梓,必恭敬上.”朱熹《诗集传》解释说:“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这种现象在古汉语中大量存在,即一个概念本来有确定的词语来表示,而有人却使用另外与之有联系的词语表示这个概念,并且在社会中得到广泛的承认和运用,从而形成借代义,对于这种借代造词,以前很少专门论及,有的只从修辞角度来研究,也是略而不具.本文拟就借代造词的种类和特征、产生的原因和规律以及在语言发展上的作用做一初步探讨.§1.借代造词法的种类和特征1.1种类1.1.1以人的形貌或其他特征代指某种人.如:如仆者,亦岂须眉而巾帼者哉?(沈起凤《谐铎·巾帼幕宾》)“须”是胡须,男子才有胡须,故用“须眉”借指男子.“巾”和“帼”都是古代妇女戴在头上的饰物,故用来代指妇女.旧时用形貌或饰物特征代指女子的还有:粉黛、蛾眉、红颜、指粉、裙  相似文献   

11.
“云雨”与“合气”的宗教(神话) 原型及其诗歌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雨”.作为中国古代性关系的隐语,从宋玉赋中提出“巫山云雨”后,大量地出现于古代诗词之中。人们往往忘记了、忽视了“合气”也是一个古代性关系的隐语。而且两者的性质与目的完全不同。这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主干造成的。“云雨”与“合气”作为不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黄卫峰 《云梦学刊》2003,24(6):17-18
《现代英语词汇学》教材中列举的以“华尔街”代表美国垄断资本等例子应属于英语修辞格中的“借代”(metonymy),而不是“提喻”(synecdoche);“-ism一般翻译成主义”的提法是不科学的,会误导读者。  相似文献   

13.
诗的借代     
一 读过题为《学诗随记》和《写诗漫话》两篇短文,获益非浅。但是,两篇文章都把借代和比喻混同起来,则似欠妥。《学诗随记》说:“借代,属修辞格中比喻的一种”。《写诗漫话》说:“比也叫比喻,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艺术手法,是用那一事物来比喻这一事物,但要求在两种事物之间,有内在的某些联系,或形象上的近似……”这些说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两位谜语爱好者相聚在一起。甲出一个字谜让乙猜:“家里宰猪贺得子”,猜一个字。 乙略加思索说你的谜底是一个“字”字。家中有豕就是猪,宰去后得个子,就成了个“字”。我也出个谜语让你猜:“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禽,又非野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属短品,却是妙文。”猜一娱乐活动  相似文献   

15.
生活中有许多巧合。我与“花山谜窟”,逢“九”而相逢,也算是一种巧合。中央电视台十台“揭秘”,探了“花山谜窟”之秘。5月5日与6日,中央的电视台,把“花山谜窟”之秘,作为专题,上下集一个小时,在最重要的时间段:早晚八点时播出这真是十分难得的,影响是很大的。2009年3月,中央十台要做这个题时,花山的赵晖总经理他们想到了我,邀我赴京。我想,此事我无理推脱。  相似文献   

16.
古人以“玉”修辞的范围极为广泛,几乎无所不包。其语言表达形式主要是:1、直接用“玉”作喻体,以代本体;2、在本体词前加一“玉”字,组成新词;3、先将本体词换成同义、近义词,再加一“玉”字,构成新词;4、以一个比喻词代替本体词,再加一“玉”字,构成新词;5、使用借代格,用借体词代替本体词;6、用成语或俗语作比喻,修饰人与事或说理。  相似文献   

17.
古绝句四首     
【说明】“绝句”是一种以四句为一首的诗体的名称。这四首诗是晋以前的作品,最初见于《玉台新咏》卷十。这些诗的形式和当时的“绝句”相同,故以“绝句”命题。三国六朝时代长江流域的民歌五言四句,且以多用隐语为特色。这几首诗也可能是南方所产。  相似文献   

18.
《诚斋杂志》(署元林坤撰)、《瑯嬛记》(署元伊世珍撰)是两部著名的文言小说杂抄(见《四库提要》等),其中含有较多的研究资料.但所谓林坤、伊世珍实为作者化名.因而长期以来便引起人们的怀疑,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所以,要想研究此二书.必须首先理清其时代及作者.此条先说《诚斋杂志》的作者究竟是谁?明代大学者杨慎曾发现古人著书有一种“书末隐语藏名法”.如《越绝书》、《周易参同契》等书均是如此.《诚斋杂志》书未有隐语云:“地出桐梓,伪失其众.邪去立言,灌手获诵.于古有文.乍得斯人.慈心勿用,笔冠日轮.”据笔者初步猜测,此隐语的谜底,大致是“浙人周达观故作兹书”.这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牡丹是我国的名花,已有2000年的栽培历史,它雍容华贵,艳压群芳,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 “谷雨三朝赏牡丹”。今年4月20日是谷雨,现介绍我国几处著名的观赏牡丹胜地,有雅兴者不妨择而游之,自然是乐趣无穷。  相似文献   

20.
《越绝书》是一部江浙地方史书,著者不清。明代著名学者杨慎用译解其中隐语的方式破译其作者,有成功之处,也有缺陷。包括对文本内证的破译没有外证支持,在推导逻辑上也存较大不周全。笔者回顾它,一方面证明笔者用译解其中隐语的方式对《西游记》最终定稿人阎希言师徒的确定,也是史有前例,并非“一个痴人说梦”;另一方面则说明,“阎说”吸取了杨慎破译《越绝书》作者时的教训,不存在内外证不平衡和逻辑不顺等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