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建国以来到 2 0世纪末中国政府有关教育的政策、法规和文件中可以看出 :当代中国美育观念的演变历程是进步、后退 ,此起彼伏 ;到 90年代末 ,国家教育部相继出台的政策、法规再次把美育观念历程推向历史的制高点 ,正式把美育写进教育方针。通过当代中国美育观念的变化轨迹 ,找到症结 ,为 2 1世纪中国美育的理论和实践奠定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美育理论和实践的突破和创新中,滕守尧和曾永成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生态美育研究范式,两者的同异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宏观指向意义和价值层面,主要基于其哲学底蕴与美学意味,涉及本体论、实践性、主体间性和美学意蕴;微观层次指向研究策略与执行取向的差异,大略概括为理论生成、思维向度、实践转换三个方面.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整合与方法创新,可以为进一步开展生态美育建设提供更有效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刘兆吉先生是美育心理学科创始人,其美育思想的产生经历了启蒙、孕育、创立三个阶段。刘兆吉先生提出的“美育与美育心理学是皮毛相依的关系”“艺美融合实现大美育”“将美寓各科,实现各科育美、五育共美”和“探究美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思想,对当代开展学校美育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新时代,美育应遵循美育心理规律,提升美育教学的有效性;倡导大美育理念,构建各科育美、协同育人的美育机制;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生活,培育中华美育精神,以此改进和加强美育实践。  相似文献   

4.
美育在中国理工科大学的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人才培养的未来趋势,是推进美育促德育和立德树人的关键抓手。“大美育观”为当代理工科大学的美育研究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思路。通过对当前理工科大学美育现状和痛点的全面分析,分别从有机整体性、人才发展和观念更新等层面探讨了“大美育观”的多维价值意蕴和现实意义。将观念、渠道、措施和机制等四个角度作为着力点,深度探讨了“大美育观”在当代中国理工科大学的实现路径和实施策略,对这一美育新理念的推行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观赏文明作为当代美育理论的新形态,其研究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日显突出,成为新的学科增长点。观赏活动丰富的内涵与广阔的外延为美育理论研究开拓了新视野,艺术观赏是其典型样式,有其独特的理论探讨价值。  相似文献   

6.
春秋末期,孔子构建了中国古典特色的广义美育思想理论,开中国教育史之先河。他在其主要是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构和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广义美育思想体系,其培养从政人才———执政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全面发展要求;"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政治美学规律性揭示,至今仍有其历史传承、现代化转换、面向未来发展的借鉴意义,可以作为探寻一般美育、政治美育,以及普通美学、政治美学可资利用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7.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美育的发展走向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认为,90年代以来中国美育的发展呈现出大众化、生活化、社会化的走向。这三个走向是在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三个走向在演变过程中,又各自显示出内在的矛盾性。为把世纪之交的中国美育推向新的高度,本文提出了美育理论的当代性、美育方式的通俗性、美育任务的时代针对性三点对策。  相似文献   

8.
美育是一种既合乎规律性,又与目的性相统一的感性鉴赏活动.本文以此为基础,从两个方面对孔子与柏拉图的美育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孔子美育思想产生于农业社会中,重道德、伦理,美育活动以政治、道德为目的:柏拉图美育思想产生于城邦制的商业社会中,重科学、智慧,美育活动与求知求真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9.
美学主要从审美活动、审美价值与审美理想三个层面为美育提供了理论支撑,美育也由此从美学维度获得了学科的基本规定性。但美学向美育的理论转化,一直缺乏稳定有效的对接范式。加之美学研究转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二者之间便产生了错位,从而致使美育因缺乏美学的有效支撑而陷入理论狭隘、僵化与匮乏的困境,最终暴露出美学与美育之间理论对接研究的缺失。而当代美学转型的新发展,在理论层面又为美育摆脱困境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0.
在回顾美育教育发展、嬗变的基础上,总结了新时代美育研究的新理论、新路径和新范式。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逻辑关系为起点,验证了“工程教育+美育”是遵照教育规律、逻辑贯通并符合时代要求的育人形式,进而对“工程美育”的内涵和对象进行了概述。最后简述了上海理工大学依托工程美育平台,构建美育与德育、教学与实践结合,以“科艺融合”为特色的工程美育实践范式,从而建立起高校支持中、小学美育协同发展的艺术教育和工程美育的文化场域,构筑理工科大学美育新格局,推动中国式艺术教育、美育教育和工程教育联动发展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上,以“精准思政”为导向将思政要素融入高校美育课程中,在培养锻造学生审美能力、升华情感价值、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基于此,从美育课程教学改革出发,本文以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非遗剪纸课程为例,对非遗剪纸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时代需求进行了阐释、梳理了美育课程思政中呈现的问题、探讨了美育课程思政的策略及推进美育思政的方式。希望本研究在促进高校美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达成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论美育的当代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社会审美风尚,对当代美育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当代美育应超越传统的学校审美教育的狭窄圈子,转为对现实审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重视审美的功利性价值,培养人们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现实人生。美育的发展体现在理论层面,应从传统美育注重抽象的情感教育转为培养受教育者反映现实的情感能力,塑造自由个性;美育要发挥外在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人文导向功能。美育的发展体现在实践层面,应把审美教育的对象扩大到社会成年公众,把实施美育的途径扩展为整个开放的社会系统。  相似文献   

13.
回溯中国现代德育美育元研究的发生历程,美育思维是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发展动力.以近现代历史语境下德育美育关系的理论梳理为基点,分别论析德育与美育在美学意义上的若干同构性,美育思维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实践要义和应用价值,高校德育美育思维在文化传承方面的意义.高校德育视阈下的美育思维具备了理论上的必然性和实践上的适行性,与此同时,二者间的审美同构性和文化复归性必将更好达成高校德育的完整化多边实现.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教育的目标是育人先育德,只有一个人的道德素质上升了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德育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主流问题,美育影响着德育,在当代大学生的实践教育中美育是一个人情感丰富度和形象程度的标志,要想实现德育的发展,美育是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美育培养人的情感,娱乐人的身心,对大学生的实践具有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920年代的中国美育理论界围绕美育的基本范畴、概念进行探讨,将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有机结合了起来。在介绍西方美育思想,批判西方艺术教育思潮,为中国美育理论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的同时,也提出了具体的美育实施方法,关注儿童的艺术教育/美育问题。专业学会、团体,创办专业期刊的建立,蔡元培的政治、文化、学术声望,为这一时期美育理论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美育存在美育意识薄弱、缺乏完善的美育理论体系、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美育要更新美育观念,加强美育师资力量,坚持课内外相结合,把美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美育理论研究向人生论的回归,体验概念正逐渐为美育界所接受。体验和美育有相同的哲学出发点,它们关注的都是人的生存和发展,体验被美育研究认可的哲学基础是体验概念的生存论理解。美育是实践性的学科,体验是美育实践的基础,在学校美育实施中,以体验为核心的美育化教学是美育实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中国教育思潮蓬勃发展,王国维、蔡元培等教育家提出的美育思想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为浓厚的人文气息,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中西结合的载体形式以及三位一体的美育模式。这些美育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当代社会仍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和借鉴作用,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把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作为当代美育思想的主要指导思想,培养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完善与美育相关的评估体系和机制。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大师,是最早引入欧洲近世美育理论并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阐发的中国学人,也是在近代中国倡导美育、较系统提出美育思想并把美育列为“四育”之一的第一人。其美育思想内容丰富,体系严密,可谓中国近代美育思想的开端,至今仍有针砭时弊及启迪未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对于加强中华民族整体道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伦理美育历史上伦理学家、美学家、哲学家对美育作出的论述,为后人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伦理美育作为人类美化净化自身的重要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具有时代作用,为我国高校伦理美育的实施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