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宜兴,这座江南小城因紫砂而兴,更是因紫砂壶闻名天下,甚至每天都在出现天价壶王。随着紫砂壶价格不断升高,紫砂原料逐渐减少,限制了产业的发展。就在此时,辽宁喀左高调宣布,探明10亿吨以上可媲美宜兴紫砂原料的紫砂矿。来自宜兴的南方紫砂艺人,开始纷纷北上喀左创业。喀左凭借丰富而优质的紫砂资源,斥巨资建设紫砂艺术产业园,吸引南方紫砂企业和艺术大师入驻,促进紫砂艺术中心向辽西转移,中国北部新兴的紫砂之都逐渐形成气候。  相似文献   

2.
很小的时候,总能在姥姥家看见紫砂茶壶,模糊的印象就是姥爷用它喝茶.紫砂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所以,我对紫砂总有那么一种亲切的感觉,总能闻到一股家的味道.生产紫砂壶,必须要有丰厚的陶土资源.美丽的喀左(全称,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坐落在大凌河上游,紫砂矿产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悠久. 喀左紫砂以日用品、工艺品为主,它以高质量、高工艺畅销全国,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备受国内外顾客的赞誉.喀左县政府对紫砂产业相当重视,列入辽宁六大轻工产业、朝阳市十大旅游产业之一,许多专业美术学院的专业人才也被喀左吸引过去.早在1983年,喀左紫砂陶器就被国家轻工业部、国家民委评为优质产品.喀左紫砂陶器既是人们的生活用品,又是美化环境的工艺品.看见紫砂制作的小玩意儿我总是拿起来摸摸它,仔细的看看它.  相似文献   

3.
王筝 《今日辽宁》2014,(4):36-39
<正>他赋予紫砂泥灵性,把对生命的热爱融入其中一块紫砂泥,一把竹尖刀,两天时间,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就在一双巧手下诞生了。天津有个泥人张,喀左有个泥人徐。不同的是,喀左这个泥人,是用紫砂捏的。他叫徐明,土生土长的喀左人,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徐明七八岁开始学习绘画,擅长书法、国画和雕  相似文献   

4.
说起中国的紫砂,势必会想到宜兴的紫砂,大家可知道,辽宁也有与宜兴相媲美的喀左紫砂.近日,记者从油画家,陶艺家郭星的陶艺作品中感受到了喀左紫砂的美.浑厚的色彩,古朴的质地,作品将大自然的美与人类智慧完美的融合,赋予了泥土新的生命与意义.郭星的紫砂陶作品选用的泥料,是产自辽宁省朝阳市的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喀左"),原料外观颜色呈紫色、紫红色,并带有浅绿色斑点,烧后外观颜色则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可塑性强.  相似文献   

5.
<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无意间成为今日喀左紫砂文化产业的源头。一捧紫红黄绿青五色交融的"五色土",塑造出了喀左人善良与敦厚、热情与豪爽、睿智与理性、乐观与豁达、高雅与淡泊的"五色"品性。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辽宁的考古专家循着古人留下的足迹,在喀左县城东面4公里处的东山嘴屯,发现了一处隐藏在地下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文  相似文献   

6.
王筝 《今日辽宁》2014,(4):31-35
<正>3月5日清晨,朝阳喀左。天空是无限澄澈的蓝,小县城一夜好眠,没有大都市焦躁的戾气,只有安宁与淡然。人们这一天的生活与工作,在秩序中展开。他们中间有一小群人,来自江苏宜兴,在这里继续塑造着自己的梦想。把远隔万水千山的宜兴与喀左联系起来的,便是被称为富贵土的——紫玉金砂。远处,山脉连绵,那里便有取之不尽的宝藏。背井离乡继续指尖上的舞蹈王红英来到作坊,简单整理一下自己的工作台,昨天那把紫砂壶最后  相似文献   

7.
<正>朝阳地处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端,是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融合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水土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了朝阳独有的土特产品,例如建平苦参、喀左紫砂、凌源百合、泉盛河酒、凌塔白酒、喀左陈醋、朝阳小米、朝阳大枣、北票金丝王大枣、北票西红柿、龙潭绿豆粉丝、凌源蓝莓等。其中,独属于朝阳的可以看得见、品得到、带得走的土特产品是不能不细说的。  相似文献   

8.
于彼朝阳     
<正>小满刚过,踏访朝阳,一场大雨不期而至,给我们的行程和当地人的生活带来了种种不便。但不论去喀左摩挲紫砂还是到建平欣赏剪纸,不论体验凌源温泉"神水馆"中的矿物质浸润还是置身北票大黑山"雄、奇、险、秀、幽、旷"的怪石莽林,不论咀嚼汁水若蜜的柏山水蜜桃还是品味香气如茶的荒甸子小米,不论回望"庙坛冢"昭示的原始文明还是膜拜象征繁育、丰饶、收获的红山女神"中华共祖"……我总能发现,虽然"天地不仁",视诸般生灵皆为"刍  相似文献   

9.
喀左蒙古族自治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在长期的历史积淀和传承中,形成了大量的蒙文档案及少数民族古籍资料.其中,蒙古族谱价值极高,被称为世界级珍品.  相似文献   

10.
赵淑清 《今日辽宁》2016,(4):33-37,32
正2013年9月25日,中国喀左紫陶艺术展上,在喀左晚窑展厅,我见到了以紫砂泥为材料创作的名为《沧桑》的作品:两扇颇为古老的木门封闭着,清晰的木纹,枯朽的门框,厚重的门墩,凹显的榫眼,古铜色的门环和门面上两只褐色的虫蜕,让人不由得心灵震颤,浓浓的乡愁油然而生——这是一道历经百年风雨洗礼和世事变迁依然屹立的门啊,它穿越了时光,在现代的富庶和繁华中静默着,守候着……那时候,我才知道作者  相似文献   

11.
壶动辽宁     
<正>当一种极富力道的锤泥声,以特有的优雅节奏穿越千年,响彻在宜兴每一个清晨、每一条大街小巷的时候,当世界文化遗产的春风,在每一个宜兴人的心里荡起涟漪的时候,宜兴的传奇已然硕果累累承认传奇,是对文化的敬畏,而自我剖析,同样可以彰显出强劲的拔节声。是的,对于喀左人来说,植根于五千年的文明之上,生活在富饶的"富贵土"中间,远望千年制陶史,等待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而历史,选择了今天的喀左人。  相似文献   

12.
博彦 《今日辽宁》2014,(4):26-30
<正>初春,喀左县无云无边的蓝天下,我们只为见到紫砂矿,乘车在山路上颠簸前行,执着地向矿山深处驶去。山中随处可见矿山坚实的脊梁,矿区的紫砂原矿让我们大家的好奇心油然而生。在同行人的帮助下,我收获到一块色彩斑斓的紫砂矿石,初识索有"五色土"美誉的紫砂真颜。旁边的一  相似文献   

13.
<正>去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采访,路上听着一同前往的朝阳市委外宣办的一位负责人讲述有关喀左的一些故事、传说,还真让人耳目一新。他讲述的其实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两则成语典故,"老马识途"和"不食周  相似文献   

14.
正紫砂壶,这个以紫砂泥为原料的茶器,问世几百年来,竟令那么多文人墨客爱不释手,把盏谈天,品茗论道,留下了一段又一段回味无穷的典故和诗篇。欧阳修曾诗云:"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诗中的"紫瓯"即紫砂壶。壶里乾坤大,小小的紫砂壶,被赋予了浓厚的传统文化和内涵。周以纯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之熏陶,以及他对紫砂艺术的深邃理解,将他的画笔指向写意紫砂壶系列组画的探索之中。画如其人。在周以纯的画作中,紫砂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茶具,而是  相似文献   

15.
正走进喀左县城,作为外来人的我马上有了新的发现,街道两旁的商铺与我曾到过的其他城市颇为不同,铺面的招牌全部由汉、蒙两种文字构成。汉字大多是红、黑两种颜色,蒙文整齐划一为蓝色,顿觉一股浓郁的蒙古族风情扑面而来。喀左的街路有自己的性情,没有大都市的宽敞,窄窄的却不显拥挤,路上的人与车各行其道,自觉地遵守交  相似文献   

16.
正在紫砂之乡宜兴,有位民间称之为"一壶香"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颇受紫砂藏家追宠,因他制作的紫砂壶不但精致,把玩惬意,而且泡出的茶馨香迂韵,清澈味纯,隔日如新。他就是著名制壶大师范国祥。我们知道,江苏宜兴紫砂器物,在明代时造型就呈现多元化,制作技法日臻成熟,各种款式层出不穷,涌现出了许多名家,如正德年的龚供春、万历间的赵梁和时大彬、隆庆时的董  相似文献   

17.
<正>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中,提到宜兴,第一个反应只有两个字:"紫砂"。对宜兴而言,紫砂壶就像一个闪闪发光的LOGO,以一种人尽皆知的姿态,端端正正地印在这座城市上,使一座平凡的小城名声鹊起,而对于紫砂壶而言,宜兴市的丁蜀镇才是它真正的故园。不同于大商场柜台和工艺品展厅中的氛围,丁蜀镇的紫砂,揭去了高大上的面纱,以一种毫不掩饰的原生态面貌呈现出来。裸露着暗红颜色的紫砂矿;自家院中堆放成块的紫泥;简单实用的大大小小的紫砂工作室;工作室里横七竖八的工具和各式各样尚未完成的紫砂壶。褪去浮夸的外衣,剪掉煽情的桥段,刺破种种高贵冷艳的幻想,眼前的一切都以一种质朴天然的方式展示着紫砂壶的前世今生,  相似文献   

18.
正她是高级副总裁,因管理作风硬朗,被称为"男人帮中的大哥"。从世界500强的中国移动来到人工智能国家队的科大讯飞,杜兰有着一颗钻石心:坚硬、阳光、透明。说起管理之道,杜兰自有章法。她对自己"狠",用10分钟作为时间间隔来安排工作任务;她乐于被"虐",面对领导的批评,她能立刻改正;她对团队"严",亲自面试每一名员工。  相似文献   

19.
<正>朝阳可谓是石头的天地。朝阳境内已发现的鸟、鱼、植物等古生物化石年代之久、数量之多、品种之全、保存之好、价值之高,堪称世界之最,因此朝阳被称为"中生代庞贝城"。作为化石之都,朝阳还有被称为有机宝石的木化玉和因战国时期就走红而得名的战国红玛瑙远近闻名。  相似文献   

20.
任婧 《今日辽宁》2014,(11):72-73
古往今来,龙作为中华大地上多民族共同创造的灵异神物,不仅是先民崇拜的图腾,更是中华民族的徽记.中国人又被称为“龙的传人”,龙的形象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神州大地上的许多地理命名都与“龙”字沾边,辽宁也不例外.铁岭的龙首山、丹东的五龙背、康平的卧龙湖、法库的五龙山、鞍山的龙泉寺、桓仁的桓龙湖、喀左的龙凤山等都与“龙”结缘,它们以“龙”字冠名,凭借其自然风景、古迹遗存、历史文化而闻名,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演绎着地域的风情与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