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疯狂是理智的同义语——美国女诗人狄金森和普拉斯对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和西尔维亚·普拉斯的疯狂演变过程和文学创作经验,揭示出女性的社会性别内涵、扭曲的女性社会角色和家庭中传统意识所造成的后果。她们的创作动力来自对女性的自我否定和对其肉体的嘲讽。她们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失败",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她们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中国著名女作家萧红和美国著名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的疯狂演变过程和文学创作经验,揭示女性的社会性别内涵、扭曲的女性社会角色和家庭中传统意识所造成的后果,分析了她们的创作动力来自对女性的自我否定和对其肉体的嘲讽以及她们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失败",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她们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的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凯特·肖邦 ,她有着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 ,她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塑造了笔下女主人公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她们对人生的不同态度和选择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肖邦对女性选择生活道路的困惑和她对女性追求自由的支持 ,她客观的创作态度可以说是后来的女权运动的先声。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在现代女性作家群里,有两位姣姣者。她们都是二十岁出头便登上文坛,并以其全新的风格一鸣惊人,引起文坛巨大的震动,造就了作家的文学创作领域各自的神话和传奇。她们便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二玲”:丁玲、张爱玲。单就丁玲、张爱玲的小说创作而言,值得思考、颇有言说价值的方面很多,本文试图从女性文学的角度来探讨她们对女性意识的把握,发掘显现于她们小说文本中女性意识之异同。也许,仅用“女性文学”之界定是无法涵盖和包融“二玲”全部文学创作及其意义,但她们既同属女人,各自的身份、经历、思想、感情都很…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形象是文学创作中永恒的主题。《飘》中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她们所扮演的母亲角色的分析来揭示了女性自我意识逐渐衍变的过程,本文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综合、概括、抽象,应用归纳、演绎、类比等方法,提出20世纪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的觉醒这一问题,旨在对研究该书在推动三四十年代女性觉醒和解放运动中的地位起到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女性意识与她们成长的文化背景密不可分,受自身所处的民族文化的规约,她们未必有非常的反男权的姿态,也鲜见女性主义色彩分明的文学创作,但是她们至少已经开始把自己当作自己的主人,当作社会的主人、时代的主人、民族的主人,开始代少数民族女性"沉默的大多数"发言,为女性不公命运呐喊,对女性生命价值给予赞美。在文学中开始表现女性为开拓生存空间的努力奋斗,也对女性、时代、民族面临的问题作出自己的思索,这应该说是在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空白之页上对女性意识的开创性书写。  相似文献   

7.
近代湖南世家中文学女性群体规模较大的有郭汪璨、周系舆、左宗棠、李星沅和曾国藩家族。世家女性的创作题材丰富多样,作品体裁以诗为主,作品风格随作者生活境遇的变化而变化。世家女性的文学创作是她们追求精神慰藉的重要途径,也促进了近代湖南文学的繁荣发展。探讨世家女性的文学创作对研究湖湘地域文化与作家之间的关系、家族家庭与作家之间的关系、近代文学和妇女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近年来的非虚构文学创作队伍中,女性作家的作品格外引人注目。她们的创作既有关于历史的言说,也有立足当下的关注。抒发时代感怀、还原历史真相以及自我反思精神成为她们非虚构写作的特质。从家国情怀到现实主义关怀,她们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情感,展现出别样的创作风貌。  相似文献   

9.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文化氛围催生了知识女性先进分子自我意识的形成,她们以文学形态书写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和思考,表现出捍卫自身性别的思想意识和对男权意识形态的抗争精神。通过对这一时期部分精英女性作家的文学创作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发掘,揭示出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女性文学的风貌,从一个视角廓清西方女性主义的源流和谱系。  相似文献   

10.
“天使”形象是典律文本中传统男性作家所创造的理想女性形象 ,它体现了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要求 ,即被边缘化的女性应心甘情愿地接受强加在她们身上的各种社会角色。“天使”的颠覆与女性形象的重构紧密联系在一起 ,成为女作家写作的首要目标。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女作家对“天使”形象的颠覆也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不同时期她们塑造不同的女性文本形象与之抗衡。澳大利亚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揭示不同时期的女作家在颠覆“天使”形象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各自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生育是女性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现代女性作家从这一被人忽略的领域思考女性自我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她们或表现女性对婚姻的逃避,或写生育行为对个人自我完善的束缚,或表现生育的痛苦和无意义,或表现扭曲的母亲形象,通过文学创作勾勒出一个暗淡的生育前景,从多方面传达了对生育的审慎和畏惧,表现了母性被压抑的现实。  相似文献   

12.
萧红和姜敬爱作为中国和韩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女作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她们都从自身的女性作家的性别身份入手进行文学创作,对女性的悲剧意识的表现方面呈现出相同与不同之处.这种不同分别在婚姻悲剧与精神悲剧中体现出来,而女性的人生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也是性别身份的悲剧.  相似文献   

13.
河北女作家立身于新时期文坛,理智、率真、低调,稳健前行。她们善于讲述农村和小城镇平常女性的生活故事,表现其心绪和观念,积极参与社会和人生,其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感。她们主要从事女性文学创作,不断拓展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法,形成了多种创作风格。但与其他地区女性作家相比,河北女作家不够敏感,视野小了一些。理性束缚住了形象思维,部分作品拘谨、独特性、新颖性、深刻性不足,多数人作品缺少震撼力。  相似文献   

14.
从历史、文化语境解读《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菊花》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她们既承袭着方兴未艾的"新女性"气质,又有其女权精神难以为继的悲哀。从社会文化视角透析女性形象塑造,能客观而辩证地认识她们作为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5.
贾平凹和池莉塑造的女性形象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出现,反映了男性本位主义立场与女性本位主义立场的矛盾。贾平凹的作品体现了很浓重的男权意识,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或被男性欣赏,或依附于男性,她们无论被作者赋予怎样的性格与命运,最终都失去了自我的主体性。而池莉作为新写实派的代表人物,文学创作比较贴近现实生活,她的作品多是从女性视角出发,用自身独特的感受来描写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描画她们勇于同命运抗争的自主性格和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16.
以王安忆、铁凝和残雪为代表的当代女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坚持知识分子精英立场。她们对女性的生存境遇进行思考,对女性的人性弱点进行审视,尝试精神自审与自我救赎。王安忆以写实为主,残雪坚持非理性,而铁凝则借助心理描写,把人的精神自我救赎的过程,更加细腻地展示出来,更多地表现出与残雪创作风格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7.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是一门独立自足的新学科并开辟了美国文学新领域。它为美国亚裔研究、美国亚裔文学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文化和诗学语境层面,对生活在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文学创作进行后殖民主义批评研究,目的是使研究者挖掘她们作品中更深刻的表达内涵,以探寻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英国文坛的一颗巨星,是一个少有的自觉为女性而写作的作家。她以一个女性主义者的视野和胸怀,积极探索女性文学创作的理论和实践,指出了女性作家与她们的生存空间,创造性地提出“双性同体”既是女性创作的最佳状态,也是消除男女差别的最好途径。文章从妇女写作的困境、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及追求两性和谐与互补三个方面探讨了伍尔夫对当代中国女作家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茨式女性"在现实中有着相似的特质,她们在客观世界里难以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向内转、追求精神生活的圆满便成为她们与现实抗衡的主流方式。从美学角度欣赏,她们充满了人性美和理性美,是真实的代言。"茨式女性"将人的欲望升华到了一定的高度,体现出追求纯真爱情的美学意义,这同时也是茨威格美好愿望的一种寄意。从精神互补的角度考察,异性在"茨式女性"残缺的生命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具有互补的美学价值,对现实世界的指导意义是"茨式女性"将精神交付异性最有力的美学价值。"茨式女性"以情感中的心理变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内在生命力的真实写照,精神交付异性使她们的生命获得了圆满。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古代诗词看女性体育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古代女性受尽封建礼教的压迫,很少有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但她们当中的一些人为开拓自己的活动空间,投身于体育活动。究其原因:统治者的“娱情”,客观上促进她们参与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的民间节日,吸引她们投身于各项体育活动;寻找生活的乐趣与强身健体成为她们自发地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驱力。历代文人的生花妙笔向我们展示了她们在各项体育活动中的飒爽英姿和矫健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