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鹏霄 《经营管理者》2013,(16):389-389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会计专业理论课程之后开设实训课程,进行会计技能实训,尤为必要,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可以验证其是否掌握了所学的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可以巩固和学习会计核算基本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总结、研究与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技能人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一般到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从事会计、出纳、库管等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相应的各项专业技能,不仅能用手工做简单的日常账务处理工作和会计电算化(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应用),而且具备其他一些办公设备的操作技能,以适应办公自动化的需求。本文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育培养目标出发,提出对会计专业模拟实验教学环节进行系统性的合理设计,以丰富中职学校会计实训课堂。  相似文献   

2.
张平 《经营管理者》2013,(1X):388-388
为实现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基础会计》这一入门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中职学生学习现状,就如何让中职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并轻松掌握这门专业基础课进行了深入思考,主要从学校和教师两个维度就《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础会计>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它有着极强的实践性及操作性,会计专业学生掌握厂这门会计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其他会计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高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一直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教师不断探索和尝试的课题.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提纲式"教学法是提高会计专业课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开办了会计专业,但由于办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办学每况逾下,对口就业率不足5%,招生人数逐年减少,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一、改革会计教学模式大多数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仍停留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务必摒弃。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在课堂上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其次,运用案例教学法,突出实践性教  相似文献   

6.
基础会计是中职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生掌握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可为下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对职业教育评价的一种创新,许多中职学校都热衷于参加各层次的技能大赛,以此来检验自己的教学成果和提高学校知名度。会计专业职业技能大赛对提升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效果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把会计专业技能大赛与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促进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徐萍莲 《经营管理者》2009,(24):312-313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如何培养适用海西建设需要的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是中职学校会计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培养目标出发,分析目前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的新模式。以期真正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的适用性与竞争力,更好地服务海西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职会计专业作为培养会计行业人才的一个起点,在新时期践行终身教育观十分必要.这就要求中职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教育观,教学生学会学习;中职教育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教育立交桥和完善社会培训,满足中职生终身学习的需求,以培养更多更好适应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介绍了中职学校(倦础会计》的教学经验,力求从上好第一堂课,让学生重视这门课,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大力促进会计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打牢学生的会计专业基础。积极推进会计课教学改革,为更好地推进基础会计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1.
陈学元 《科学咨询》2009,(16):23-23
中国加入WTO后,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目前中职会计专业生源不足,就业率偏低,中职会计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偏重于会计专业知识,忽视其他相关知识的拓展;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考核重知识记忆,轻应用能力测评,导致学生会计基础知识面窄,动手能力不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WTO后,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目前中职会计专业生源不足,就业率偏低,中职会计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偏重于会计专业知识,忽视其他相关知识的拓展;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考核重知识记忆,轻应用能力测评,导致学生会计基础知识面窄,动手能力不强。以市场需  相似文献   

13.
中职会计教学,必须面向社会针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要求开展教学工作,面向学生实际学识现状进行实践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对口就业率;必须从中职会计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出发,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出发,更新会计教学理念和模式,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做好会计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刚入校学习基础会计,因不了解企业,不懂得企业运营,不了解企业的经济业务以及经济业务凭证的相关传递过程,对企业的人、财、物没有全面的认识,面临很多困惑.在学生对企业没有感性认识、对企业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进行教学,使得教学陷入困境.本文探讨强化中职学生全面认知企业的教学措施,以期提升基础会计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下产品不合格就卖不出去.同样,中职学校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不合格就不会被市场所青睐和接受.目前中职学校会计类毕业生出现明显"滞销"的现象证实了这点.如何适应市场求发展,本文从我国中职学校会计教育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我国中职学校会计教育改革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6.
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必须从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对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达到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统一,提高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技能型会计人才。这也是职业教育的目标,即培养符合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本人结合多年的会计专业教学,谈几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从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的会计岗位"角色模糊"问题出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合实际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措施与方法,希望能使中职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尽快进入会计职业工作的"角色",毕业后更好地适应会计岗位要求。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己不是单纯的会计或出纳岗位,学生毕业后分布到企业、银行、电信、超市等各行各业,而传统的单纯的会计专业课的实习实训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因此,培养一专多能的学生,使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前除了掌握本专业技能外,还能掌握或了解会计相关专业的各方面技能,已经成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技能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与会计职业的飞速发展相比,会计教育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显碍落后.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学生,另一方面会计专业毕业生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笔者从多年教学经历和社会会计实践中感到,必须加强中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采用仿真教学,提高学生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20.
梁亚梅 《经营管理者》2009,(15):226-226
中职会计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技术性较强,培养的是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中职会计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靠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实践性教学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进行改革。本文就此对如何开展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